一夜狂飆,繼首次站上2000美元大關之後,再次突破新高!短短一個月來,黃金價格已經接連拿下1800美元和1900美元兩大關口,這又拿下了2000大關。

黃金價格在週四延續了創紀錄的漲勢,現貨黃金盤中觸及每盎司2072.29美元的歷史高位,截至發稿,維持在了每盎司2069美元附近。上一輪這樣的行情,還是2011年12月,金價一度創下1921.15的高峯,當時的黃金是從2001年之後,連續上漲了十年!黃金打敗房子的時代,來了嗎?你怎麼看?你認為這是「黃金坑」還是「黃金頂」?


孽息

黃金是一種孽息資產,一種不會產生利息的投資品。如果你買了一條小黃魚(黃金),放在家裡,不會變多,也不會變少。因為黃金是一種惰性金屬,它的化學性質非常穩定,這也是為什麼黃金天然是貨幣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理解債券,那麼你可以將黃金當成是一個利率為0的債券。這樣你就可以將黃金和名義利率(債券的利率)來作比較,當名義利率變成負的時候,黃金相對就會變得具有投資價值。因為你購買一個負利率債券的時候,反而是要支付利息的,而黃金則不需要。價值黃金=通脹預期-名義利率。這是一條黃金價值的公式。我們還要來學習另一條公式,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預期。

名義利率嚴格來說採用美國10年期債券利率,你可以簡單理解成銀行的的利率。

通脹預期顧名思義,因為通脹數據的得出是滯後的,必須要經過統計以後才能獲取上一段時間經濟數據,故當下的通脹就是通脹預期。我們能得到的是上個月,上個季度,上一個年度的通脹數據;而當下的通脹數據只能靠預測,所以是通脹預期。你把錢存到銀行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這纔是你實際獲得的利率。也就是: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脹預期。黃金是實際利率的對標物,正好反一下。當名義利率下跌時,黃金會上漲。舉慄:美聯儲降息,黃金上漲。當通貨膨脹加重的時候,黃金會上漲。錢變得不值錢了,黃金自然就相對值錢了。注意,實際經濟環境中,通脹預期和名義利率都是一個變數,黃金的價格會同時受到這兩種變數的影響。比如當通脹預期上升,美聯儲為了抑制通脹採取加息政策。這時候就要看通脹預期和名義利率哪個漲得更多,如果通脹比名義利率漲的快,那麼黃金還是會上漲,反之則黃金會跌。

風險黃金是一種沒有發行人的資產,沒有兌付風險,沒有債務風險。黃金本身具有極強的可轉換性,不存在流動性風險。我們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全球沒有任何一個主權國家將黃金作為貨幣,進行交易。但實際上,你在全球任何一個市場上都可以用黃金去換取法定貨幣,全球所有的銀行,包括央行,都是認可黃金的價值的。

數據來源:世界黃金協會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1年Q1開始,世界央行一直在購入黃金。事實上,央行將黃金作為一種儲備,就是將黃金當成了一種貨幣。避險我們經常說黃金是一種避險資產,當風險發生的時候,資金會湧入黃金。從一定程度上說,是的。但實際上避險這個詞用在黃金上面我覺得並不很準確,美元,美債,日元同樣具有避險作用。而黃金更多的是交易員當發生風險事件的時候的應激反應。

比如今年3月份因為新冠疫情導致的全球資本市場無差別下跌,黃金也是跟著所有資產一起跌,並沒有體現出避險的作用。

當避險情緒消散,黃金價格也會回落。總體上來看,避險對於黃金來說只能造成價格短期的波動,而無法決定其內在價值。

7月中旬,黃金開始突破2011年1828點的高位,隨後一口氣漲到1970,短暫橫盤兩三天後,又開始爆拉到2058點。黃金在突破關鍵位置,或者是整數點位,一般都會有調整,像這樣的走勢,歷史上都是少見的。

如果上圖看起來不明顯,我們拉長時間線,感受下這恐怖的斜率。

事實上,每次黃金的暴漲暴跌,其原因都是複合的,多方合力造成的結果。但還是萬變不離其宗,祭出上面的黃金公式:黃金=通脹預期-名義利率。全球央行的貨幣寬鬆政策,政府的財政赤字貨幣支持將導致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因此購買黃金成為了抵禦通貨膨脹的一個常規操作。本輪黃金的暴漲的直接誘因就是美國民主黨嫌1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太少,提出需要3.4萬億美元!更大的規模意味著,美國財政部目前1.8萬億的現金可能在本輪刺激後就會花光,需要向市場大幅凈增發美債,來為下一輪財政刺激「蓄力」。但當前市場的困擾是,市場不願意去購買美債,10年期美債只有0.5%收益率,太不划算了。並且市場已經沒有這麼大資金去喫掉這一批增發的美債了。

最後只能由美聯儲來買單。而由於美聯儲事實上是全世界的央行,增發的美債相當於讓全世界人買單了。

本輪超歷史記錄的暴跌本質上是對這一輪非理性暴漲的修復。通俗點講就是黃金該漲嗎?當然應該漲,但實在漲太快了。多頭交易非常擁擠,全世界的人都在做多黃金,黃金的漲幅超出了其本身的價值。

借用付鵬的一張圖,黃金上漲的幅度超出了通脹預期的漲幅,所以價值回歸是必然的。我們再來看本輪大漲的存量理由:通脹目標,實際利率,貨幣寬鬆,財政赤字……這些理由其實已經反映到黃金的價格上去了,如果黃金還要進一步上漲,我指的是那種大漲,500點以上的漲幅,就需要有其他的理由。當前這些存量的理由在邊際上已經趨弱,故事已經講了一大半了,如果沒有更好的故事,有些人就要離場了。全世界央行都在放水,政府都在搞財政赤字,但其實大家對貨幣體系的水量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的。以前大家可以有「錨」,這個「錨」是10年期美債。但現在這個「錨」在事實上已經一定程度上失效。MMT(現代貨幣理論)盛行以後,連很多經濟學家都還沒搞清到底是什麼是MMT,交易員們就更不會知道了。一旦貨幣寬鬆在邊際上開始收緊,甚至都不需要真收緊,美聯儲只需要稍微鷹派一點,口頭表示將會收緊,黃金會猶如瀑布一樣,瘋狂賣出頭寸。

後市

這一次黃金的邏輯,在資本市場上是歷史上都沒有出現過的。黃金從1800美元漲到2000美元,在邊際上反應的就是通脹目標,實際利率,貨幣寬鬆,財政赤字……那麼黃金未來還有上漲的空間嗎?我認為是有的。未來黃金的上漲,反應的是美元信用的受損。美聯儲肆無忌憚地擴表,事實上造成了美債持有人權益的損害。而確實,本輪新增的美債也主要由美國國內消化,而非海外。這和歷史上的情況是大不相同的。美元信用的受損,本質上反應的是美國國力的衰落。事實上,自從冷戰結束,美國國力達到了空前的繁榮。而從越南戰爭開始,美國國力開始由盛轉衰。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實質上開始戰略收縮。到現在川建國,美國已經完全陷入了帝國的黃昏。黃金作為一種無主權的貨幣,一種沒有發行人的資產。事實上,在美元信用不斷受損的條件下,在沒有出現一種替代美元或是黃金的新信用產物出現,黃金將會一直漲下去。或者美國國力復甦,美聯儲開始縮表,美元信用開始回升,那麼黃金的漲勢才會結束。交易最近黃金市場的波動是歷史上罕見的,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沒有經歷過如此的單日波動。市場波動加劇的時候,多空雙方其實都是迷茫的。如果你是多頭,那麼請你堅定持倉,那麼千萬不要被帶「中美關係」,「印錢」,「避險」,「通脹」等關鍵字的信息幹擾,那都是投機者創造出來的基本面說辭。對於空頭,如果你膽子賊大,要記住這個位置你可能應該盯著美元和日元來操作。黃金是持有而不是用來交易的。我提過無數次,黃金要當做資產配置來買,所以我從1200美元拿到了現在。沒有人可以抓住所有的行情。多頭漲起來很瘋狂,空頭跌起來更瘋狂。你應該在你的資產中配置10%~20%的黃金,然後一直持有到黃金邏輯發生根本變化。

有人滿腦子是狂熱, 有人滿腦子是貪心

有人想著反轉拐點,有人想著分一杯羹

預測價格,分析看法,怎麼說都可以,哪怕黃金價格未來可能上漲至2100,買入依然有潛在的獲利空間,但是交易真是這麼簡單?

市場價格就像一個鐘擺,市場情緒推動著「價格鐘擺」在兩個極端之間來回擺動,那麼最適合入手的是鐘擺「舊力已竭,新力將生」的時候,而不是價格擺動到極值區域,來問還不會走了,還能走多遠。

未來的事情,沒有答案

黃金價格還能走多少我不知道,但是黃金價格能跌出去多少,我可是真經歷過,黃金前幾年的牛熊轉化,套殺了多少散戶?

所以做投資,不要考慮潛在利益,而要考慮潛在風險。 先問該不該做,再問怎麼去做。

最好的建倉機會,永遠是證實價值被「高估」或者「低估」的時候


8月4日美盤時段,黃金自1975美元一線大幅上漲,短線漲勢延續直至早間,截止目前,最高觸及2030美元的位置。

一方面美國國會尚未就新一輪的刺激計劃完全達成一致,美國財長表示爭取在本週達成刺激計劃協議,並在下週進行投票。同時他表示,新的刺激法案不會接近3.4萬億美元。由此來看,美國新一輪的刺激計劃勢在必行,為黃金上漲提供了絕佳的契機。

央行的瘋狂防水必然導致全球債券收益率大幅壓低,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跌至0.512%,實際利率跌至2013年的水準。全球美元債券市場規模達60萬億美元,超60%的收益率低於1%。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未來多年的低利率預期,將繼續成為黃金上漲最重要的推手,也是黃金看多的核心因素。

另一方面,疫情的影響仍在繼續,歐美不少國家形式依然嚴峻,截止昨日(8月4日)上午,全球累計確診超1800萬人,累計死亡68.79萬例,美國確診已超470萬,經濟再次失去動力,避險情緒爆發,推動黃金大幅上漲。

技術面看,昨日黃金以漲幅2.14%陽線結束過去多個交易日的窄幅震蕩,再一次創歷史新高。技術指標上,MACD零軸上方空中加油雛形,等待最終成立,均線方面保持多頭排列,乖離率基本沒有變化。鑒於金價屢創新高,上方壓力需即時判斷而非「歷史參考」,下方支撐1994美元。

【重要聲明:上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作為貴金屬,黃金不僅具備普通的商品屬性,而且具備金融屬性和貨幣屬性,有著避險、防通脹和投資三大功能。

  今年以來,在全球低利率環境和避險情緒的推動下,黃金價格飛速上漲,屢創歷史新高。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4日,倫敦黃金現貨價格收於2018.8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價格上漲突破2037.1美元/盎司,黃金現貨和期貨價格均再度刷新紀錄高點。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凸顯了全球負利率、負增長、負油價的特徵,在金價一路「乘風破浪」的背後,到底有哪些驅動因素?助推金價走高的這些動能又能持續多久?筆者認為,主要包括七個因素。

一是避險情緒引發增持黃金,導致金價走高。從歷史上金價數次出現巨幅上漲的情況來看,不難發現,危機與風險帶來的避險情緒是不斷推高金價的重要因素。而在今年金價持續攀升的背後,這些因素也同樣存在。具體來看,首先是疫情風險,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暴發並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激發投資者購買黃金的避險需求;其次是市場風險,今年3月份,國際金融市場上演了股、債、匯「三殺」及美股四度熔斷,避險指數高漲,從而推升黃金價格;再次是經濟風險,受新冠疫情導致經濟大面積「停擺」和消費停滯拖累,美國商務部當地時間7月30日公佈的首次預估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32.9%,創1947年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最後是疫情短期內無法完全控制的預期,給海外實體經濟帶來長期衰退風險,進而引發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以上各種風險疊加,使黃金作為避險產品受到追捧而導致其價格持續快速走高。

二是全球超寬鬆貨幣政策推升金價。金銀天然不是貨幣,但貨幣天然是金銀,在金本位制和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無論是20美元還是35美元一盎司,金價都是穩定的。但是在牙買加體系之後,美元已與黃金脫鉤,經過數次美元危機,美元計價的金價屢創新高。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今年以來,各國紛紛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尤其是美國採取無限量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美聯儲快速降息至零利率,而且要維持數年。不僅美聯儲會實施零利率,更有歐央行、日本央行等實施負利率政策。而金價對美元利率高度敏感。全球疫情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推升金價走高的支撐因素或難以撤離。

三是美元指數持續快速走低推升金價。受超寬鬆貨幣政策、美國經濟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美元信譽遭到衝擊,美元指數持續快速走低。在剛剛過去的7月份,錄得近10年來的最大月度跌幅,美元指數重挫至92.5,創近三年來新低。而以美元計價的黃金價格卻在美元指數加速下跌的同時得到明顯推升,快速走高。

四是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推升金價。作為年內飛出的最大一隻「黑天鵝」,截至8月3日,新冠肺炎疫情已經導致全球超1800萬人感染,死亡人數超68萬人。目前,美國、巴西等國家的疫情防控正處於失控狀態,感染人數已達數百萬。疫情在世界範圍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反覆復,嚴重影響各國復工復產的推進。在沒有找到特效藥,疫苗也尚需時日的情況下,金價或會持續大幅走高。

五是通脹風險推升金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上半年,各國央行累計降息超過200次,美聯儲在實施零利率的同時實施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大量放水推升資產價格。美國及全球空前超寬鬆貨幣環境直接推升金價。在全球都在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背景下,一旦疫情有所緩解,經濟恢復增長,未來中期通脹預期走高可能會持續打壓實際利率,對金價形成支撐。由於經濟前景不明,投資者擔心將來可能出現通脹,會繼續投資並持有黃金。

六是地緣政治風險加劇推升金價。

七是供不應求的供需基本面推升金價。黃金的供給量是有限的,而首飾需求、避險需求、投資需求、工業需求等在短時間內的爆發遠超供給。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黃金市場消費需求有所影響,全球黃金總需求為2076噸,較2019年同期下降6%。然而,儘管總體黃金需求下滑,上半年全球黃金ETF的總流入則達到734噸的紀錄新高。全球各國央行與政府為應對疫情而採取的諸如降息與對市場進行大量流動性注入等措施,是推動創紀錄的黃金ETF流入量的主要因素。需求量大幅增加帶來黃金供不應求,這種供需基本面的不平衡還會推動金價繼續走高。雖然每盎司2000美元短期對市場會有心理壓力,但只要上述這些支撐價格的因素仍然在,金價向上的趨勢或難以改變。

  在避險需求和低利率水平下,投資者適當增加黃金配置是合適的。但與此同時,進行黃金投資也應防範風險,特別是在金價達到高位後,市場波動也會加劇,追高投資者需做好短期波動加劇的風險考量。7月28日,現貨黃金就曾上演「過山車式」行情。當日下午,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相繼發出風險警示,提示投資者做好風險防範工作,增強風險意識,合理控制倉位,理性投資,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作者劉英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本文刊於8月6日《金融時報》,原標題為《七因素支撐黃金價格升至歷史新高》。


桂和:黃金還會漲嗎?可不可以做空呢??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