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問題:

有哪些物理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物理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化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化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天文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天文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生物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生物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地質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地質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材料科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材料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地理上的事實,沒有一定地理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醫學上的事實,沒有一定醫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有哪些歷史上的事實,沒有一定歷史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你吃到的羅非魚95%都是小哥哥(??????) ?

許多水生動物雌雄之間生長速度有著明顯差異——羅非魚、沼蝦、河蟹等雄性生長速度快於雌性,鯉魚、鰻魚、對蝦等雌性生長速度快於雄性。

同批卵出生的不同性別的羅非魚在生長速度上存在顯著差異

發現這一現象的水生物學者們自然是展開了思考:既然生長速度會隨性別的不同產生差異,那麼如果我們能夠控制養殖生物的性別,豈不是就可以提高養殖效益,在單位時間內提供更多的食物了呢?

答案顯而易見,是的。

於是乎學者們展開了一系列有關水生物後代性別控制的研究,羅非魚作為一種為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帶來大量優質蛋白且受人為性別控制效果拔群的養殖品種,今天咱就講一講羅非魚的性別控制及單性別繁殖。

羅非魚(T. mossambica,英文里統稱Tilapia),俗稱非洲鯽魚、非洲仔(……)、南洋鯽、福壽魚等等,原產於非洲莫三比克等地,是世界水產業的重點科研培養的淡水養殖魚類,被譽為未來動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

羅非魚原產地莫三比克

值得一提的是,莫三比克國旗十分令人印象深刻,本汪留在答案最後當做彩蛋1好了。

魚類性別的人工控制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種間雜交、三系配套技術、激素處理、人工誘導孤核發育、魚類不育處理。

(敲黑板,推了推並不存在的眼鏡)

1.種間雜交

首先啊,我們以奧尼羅非魚為例講一下通過種間雜交產生全雄後代,在這之前我們要認識兩個符號,♂(雄性)and♀(雌性)。

學過中學生物的知友們都知道,人的性別也是由性染色體控制的,女性♀性染色體為XX,男性♂為XY,作為人類的超遠房親戚,羅非魚的性別控制主要由性染色體決定,但常染色體及環境也對性別表現起著微小的影響。

與人類不同的是,羅非魚不同品種中存在著ZW♀-ZZ♂以及XX♀-XY♂兩種性染色體類型。水生物遺傳育種學者利用羅非魚這一特性,利用種間雜交令後代全部都是雄性,我們稱作「全雄魚」。學者們將性染色體為ZZ的雄性與XX的雌性雜交,得到後代性染色體型全部為XZ表現為100%雄性的個體。不過之前說過,羅非魚的性別表現也受常染色體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實踐當中,約有90%的雜交後代是雄性,其餘在生理上表現為雌性。

有趣的是,學者們驚喜地發現,雜交出來的XZ雄性子代有著比母代XY♂和ZZ♂更優秀的生長性能。

夏德全(1938-2005)院士培育出的奧尼羅非魚為例,奧尼羅非魚就是將美洲的奧利亞羅非魚♂與非洲的尼羅羅非魚♀雜交獲得,經統計表明奧尼羅非魚雄性率達到90%以上,生長速度比父親奧利亞羅非魚快17-72%,比母親尼羅羅非魚快11-24%,且具有更強的抗病力和抗寒力。夏德全院士是我國種間雜交控制子代性別提高羅非魚生長性能第一人。

自上而下,尼羅羅非魚、奧利亞羅非魚、奧尼羅非魚

奧尼羅非魚的名字也好理解,把爸爸媽媽名字的第一個字湊一起就是啦。夏德全院士及奧尼羅非魚的培育皆是傳奇,我將在文後作為禮物彩蛋2送給耐心讀下去的朋友們。

夏德全院士

2.三系配套技術

繼種間雜交技術培育全雄後代後,學者們又在此基礎上創造出三系配套技術繁殖全雄後代。

在講三系配套技術之前,我們首先要講明白三個專業名詞:原系、轉化系、雄性純合系,

原系:自然群體中未經性別轉化的魚,即性染色體為XY生理結構上也表現為雄性的雄性和性染色體為XX生理結構上也表現為雌性的雌性。

轉化系:性染色體為XY的雄魚被人類使用雌激素誘導性轉化為生理結構上表現為雌性但性染色體依舊為XY的表型雌魚(葯娘???),轉化系可以與原系交配並繁衍出後代。

雄性純合系:通過原系XY♂與轉化系XY♂交配獲得的YY♂。

雄性純合系也叫超雄魚(看,我的Y染色體有兩隻欸,雙倍份的man(//?//)),超雄魚生理結構上表現為雄性。

簡言之,三系配套技術就是將「直魚」與「葯魚」放在一起攪基,啪出超雄魚。

說起這個,雌性羅非魚為了保護子代,會將產出的卵吸入口中孵化,在三系配套技術應用中,這一過程由轉化系魚進行。

超雄魚再與正常的XX雌魚交配,他們的後代自然都是雄性啦(??????) ?,通過三系配套技術獲得的後代,雄性率比種間雜交法更高,在95%左右。

當然,轉化系的培育、通過測交法篩選超雄魚,再用轉化系超雄魚與原系超雄魚交配產生大量超雄魚等流程,在此我就不贅述了_(:з」∠)_

大量產生超雄魚的流程

答主在出差,車上碼字有些頭暈,思路也容易卡殼,先寫兩個羅非魚性別控制技術中兩個比較重要的,剩下幾個以後慢更(?˙ー˙?),新人希望大家能針對我的答案給出建議。

2018年9月27日19時25分之後的更新,加班剛回來……

3.激素誘導法

其實這種方法在三系配套技術原系向轉化系的轉化過程中已經應用上了,算是早期人為控制魚體性別的方法之一,但由於不能大量投入生產以及成本高早已被高密度養殖業所擯棄。

魚類早期生殖腺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受環境、遺傳、人為因素影響可以朝兩性傾斜發育,這是激素誘導法成功應用的前提。

性類固醇激素對魚性腺的影響是顯著的,在幼魚尚未產生性別分化的時期利用激素對幼魚進行激素介入能夠高效誘導魚性別的改變。

當然,被激素誘導發生性反轉的魚只在生理上表現為性反轉之後的性別,即所改變的是生理型,基因型並不發生改變

常見的激素處理方法有激素浸泡、注射、硅膠管移植法、飼料添加法。最常用的是飼料添加法。

由於魚類性腺發育越早可塑性越強,所以激素誘導宜早不宜遲,變性要從娃娃抓起。

4.人工誘導孤核發育

簡言之就是將雄魚的小蝌蚪經過輻射處理後再與雌魚的卵細胞結合,在這種發育方式中,小蝌蚪雖然進入並激活了卵細胞但是本身的細胞核(內含遺傳物質,遺傳物質中決定性別的性染色體)很快就會消失,我們把這種現象稱作假受精

被激活的卵細胞繼續發育,成長為絕大部分遺傳物質(尤其是性染色體)來自母親的子代個體。理論上ZW♀後代中就會有大量ZZ♂個體產生。

然而現實往往沒有想像般美好,由於缺少了來自父親的一套染色體,被激活的卵細胞往往發育成只含有母方一半染色體的單倍體,這樣的仔魚成活率極低,能活到性成熟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誘導孤核發育形成二倍體,依然是孤核發育應用於養殖生產中最難邁過的一道坎。

5.魚類不育處理

魚類進入受精繁殖期後,生長停滯,大部分能量用於性腺發育上,諸多魚種平均下來,性發育成熟的雌魚卵巢重量佔全魚體重的1/4左右。

有些魚類,例如鮭魚、虹鱒等雌性個體性成熟後死亡率升高、生長率降低,對可食部產出有著負面影響,為了消除性發育帶來生產上的不良影響,人們往往對受性發育負面影響的魚類採取不育處理。方法主要有激素不育、外科閹割、人工誘導三倍體等等。

激素不育主要利用性激素干擾性腺發育,外科閹割在魚類上作用較少,本汪明天抽時間講一下人工誘導三倍體。

不育處理提高生產性能這一方法,在畜牧養殖業早已成熟,閹豬肉更多、閹牛力更大,閹貓肥又黏(……)

貓被割了蛋蛋後體重會迅速上漲

彩蛋1,您的點贊與關注是我持續學習和分享知識的動力(??????) ?

莫三比克國旗

莫三比克國旗

書籍代表著文化教育,鋤頭與AK-47突擊步槍象徵廣大勞動者和武裝部隊的團結及其共同保衛、建設祖國,綠色象徵農業與財富,黑色代表非洲大地,黃色象徵地下資源,白色象徵人民鬥爭的正義性及所要建立的和平事業,紅色象徵爭取民族解放的武裝鬥爭和革命,黃色五角星代表國際主義精神。一面國旗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這個國家的根源及追求。

彩蛋2洗完澡更┗┃??┃┛

2018年9月27日22時03分,洗漱完畢更新彩蛋2

夏德全,前江蘇省足球隊隊員,國家一級運動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我國最早從事水產生物技術研究的學者之一。可以說是踢足球里水產學的最好的,水產科研領域裡球踢的最好的。

1958年考入南京大學生物系動物及動物生理專業,身為南大足球隊隊長的他不僅領隊參訓參賽並且幾乎所有專業科目都是滿分。1963年進入長江水產研究所工作。

1981年夏德全前往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遺傳系從事酶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期間了解到了奧利亞羅非魚。

1983年,面對美方各種挽留,夏德全堅持回國,並自費從美國引進幾尾純種奧利亞羅非魚,並通過特殊途徑帶進中國。

這幾尾小魚也是堅挺,隨夏老幾經周折,最後被帶到位於無錫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FFRC),在那兒與大洋彼岸非洲的尼羅羅非魚種間雜交出了正文中我提到的奧尼羅非魚,並被推廣到全國。

翻了翻相冊竟然沒有FFRC的正臉照,我就發個研究所里的貓吧(強行微笑)

目前我國市場上絕大多數羅非魚依然是奧尼羅非魚,01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各項成果直接增收經濟效益20多億,開創了我國奧利亞羅非魚和奧尼雜交魚養殖和研究。當然,夏院士不止在傳統育種領域有所成就,他還創造性地將免疫電泳技術引入魚類同工酶研究,這一開拓性工作為魚類生化遺傳學研究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系統性地研究了羅非魚遺傳特性以及抗寒因子;通過生物技術研究,先後獲得了多種細胞核移植魚、融合魚、雌核發育魚和轉基因團頭魴,為我國魚類細胞工程和基因工程育種研究發展作出較大貢獻。利用DNA指紋技術研究魚類雜種優勢機理,這在魚類育種上是首創的,豐富了魚類雜交育種理論和指導了生產實踐(夏德全.中國工程院網站.2015年)。


知乎上關於農業的回答幾乎都認真地看了,發現有很多對農業的誤解,尤其是在討論雜交水稻和印度農業時。

例如 北方人大多吃麵食為主,為什麼有人說袁隆平養活了13億人? 及「溫差大,農作物產量增高,品質提高,這是最簡單的溫度和農作物產量關係」、「為什麼北方農產品品質產量高,就是溫度這麼簡單」、「雜交育種的成果就是雜交良種」、「雜交良種產量高但不好吃,常規良種可以自行留種」、「美國農業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農業的典範」……等等。

摘要:

誤解1:「北方耕地生產能力比南方更高」(北方土地肥沃、晝夜溫差大,比南方更利於農業生產)

誤解2:「農業是看天吃飯的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

誤解3:印度農業問題

誤解4:鮮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誤解5:袁隆平

誤解6:雜交育種、常規良種、雜種優勢和雜交良種

誤解7:雜交良種「產量高但不好吃」

誤解8:「常規良種可以自行留種」

誤解9:北方人大多吃麵食為主,為什麼有人說袁隆平養活了13億人?

誤解10:「美國農業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農業的典範」

誤解11:農田的光能利用率

誤解12:全國耕地面積

1、「北方耕地生產能力比南方更高」

這主要基於兩個認識:

(1)北方(尤其東北)土地肥沃,南方高溫多雨導致土壤肥力流失嚴重,所以北方耕地生產能力比南方更高。

(2)北方晝夜溫差大更利於提高產量品質,所以北方耕地生產能力比南方更高。

但這兩個認識並不完全正確。

首先,東北黑土的成因是:我國黑土地處溫帶半濕潤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為其氣候特徵。土壤母質粘重,並有季節凍土層。夏秋多雨,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機殘體進入土壤。漫長的冬季,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質分解緩慢,並轉化成大量腐殖質累積於土體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質層。土體內鹽基遭到淋溶,碳酸鹽也移出土體,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季節性上層滯水引起土壤中鐵錳還原,並在旱季氧化,形成鐵錳結核,特別是亞表層表現更明顯。所以,黑土是由強烈的腐殖質累積和滯水瀦積過程形成,是一種特殊的草甸化過程。

其次,晝夜溫差大更利於提高產量品質是因為:作物養分的積累取決於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兩個方面;白天溫度高,光合作用處於最高狀態,產生大量有機物;夜晚溫度低,呼吸作用受抑制處於較低狀態,減少了有機物的消耗,所以,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

但是,耕地生產能力是否只由溫度(溫差)決定?是否「溫差大,農作物產量增高,品質提高,這是最簡單的溫度和農作物產量關係」?

應以生態系統的角度來看農業生產。

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生態系統,農田和土壤的物質、能量的輸出輸入應該平衡,否則系統就要退化、崩潰。

所以,如果撇開其它因素單獨來看,前述兩個認識並沒問題。但是,從上面的資料就可明顯看出,上面這兩個都離不開兩個關鍵詞:低溫、抑制。所以,在農業系統中綜合考慮時就有問題了。

首先,東北黑土的成因是「漫長的冬季,微生物活動受到抑制,有機質分解緩慢」,東北土壤肥沃是多年涼夏長冬,物質、能量輸入少但輸出更少的積累結果;熱帶耕地土壤差是長年高溫且自然生態系統——森林、沼澤等被破壞後,物質、能量輸入多但輸出更多的積累結果。而且,由溫帶草甸或熱帶森林墾為「耕地」後,農田生態系統每年都有大量物質、能量被以農產品和秸桿的方式額外輸出,無法再以落葉落果枯枝等方式實現自然生態系統下的自我循環。所以,無論溫帶還是熱帶的耕地都必須有方式合理的、與輸出相適應的補充。如果不當耕作,土壤系統的物質、能量輸入小於輸出,不僅熱帶耕地,黑土也同樣會劣化,東北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如果科學耕作,土壤系統的物質、能量輸入大於輸出,熱帶沙漠也能改良成沃土,例如以色列。所以,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熱帶還是溫帶,而是耕作管理制度是否適宜於當地氣候和土壤,能否補充農田生態系統的輸出。

其次,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其主因是低溫抑制、節約了消耗。但是,無霜期僅100多天的東北、西北、青藏與全年365天無霜的南方相比,由於霜期內作物根本無法生長,該期間的光照資源完全無法利用,周年內農田系統的有效能量輸入明顯不足,當然能量的輸出(產出)也不會高。

你半年努力掙錢、半年冬眠外加晚上早睡不吃霄夜節約錢,人家雖然吃霄夜卻全年努力掙錢,誰掙錢多?

熱帶雨林生態系統成為陸地生態系統中凈初級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其凈初級生產力平均值2200g/(m2.a)遠高於溫帶常綠林生態系統的1300g/(m2.a),針葉林生態系統的800g/(m2.a),也從側面證明了:

物質能量輸入高是生態系統物質能量輸出高的基礎條件。

所以,《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成果發布會上解釋為什麼該成果會異於「常識」,有「優等地集中於南方,東北反而低等地多」的結論時,會說:「東北黑土,一攥就出油,但由於光、水(溫)條件,一年只能一熟,這是先天不足。不管用什麼技術,一季水稻畝產就是一噸多,玉米也是一噸多。這隻能是單產冠軍、一季冠軍,耕地質量等別是建立在周年產量上的,一年三熟的南方更具優勢」。

所以,寧夏、東北等北方水稻單產高的主因之一就是只種一季,局部地區生長期甚至可達200天以上;而南方是種2~3季,每季生長期只有100~150天,所以單季單產略低但周年產量或總收益更高。

另一方面,沒有大溫差未必沒有高品質(例如泰國香米),沒有好品種即使有大溫差也不會有高品質,品種才是品質的關鍵因素。

所以,因前述這兩個因素而認為北方耕地生產能力比南方更高的人,是只看到了其在局部的利,沒看到其在系統和全局的弊。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 (最新是http://news.hangzhou.com.cn/gnxw/content/2018-01/07/content_6766566.htm )以周年生產能(潛)力將全國耕地評定為15個質量等別。其中,15等最差畝產最低,大概周年生產能(潛)力在100公斤左右;以此類推,1等耕地質量最好,周年生產能(潛)力在1500公斤左右。優(1~4等)、高(5~8等)、中(9~12等)、低(13~15等),各等耕地面積比例分別為2.90%、26.59%、52.72%、17.79%。優等地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廣東等3個省,佔全國優等地總面積90.28%;高等地主要分布在河南、江蘇、山東等9個省(區),佔79.89%;中等地主要分布在黑龍江、吉林、雲南等10個省(區),佔73.73%;低等地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甘肅、黑龍江等6個省(區),佔85.55%。

題外話:我這裡99%的耕地都是中等地,可以到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6049453/answer/759266594 看看中等地是什麼樣,再結合優+高兩等地面積之和不到耕地總面積30%的情況,由此可見我國耕地總體質量究竟如何?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對全國耕地的分級有三個層次:自然等、利用等、經濟等。其中的「自然等」是評價以土壤氣候為核心的「土地自然質量」,即「耕地周年生產潛力」;根據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訂正後就是「利用等」;最終「根據土地投入產出水平進行修正,評定土地經濟等」。而「經濟等」正是包括了「人力、物力、物資(農藥化肥等)的輸入」等經濟收支在內的「耕地周年生產能力」,也就是直接反映耕地效益的數據指標。這三個層次的等級評定在全國的分布趨勢基本一致的,即:生產潛力、能力總體從東南向西北降低。

所以,因單季作物生長期較長,北方耕地單季生產能力(即播種面積單產、國家數據 就是這個數據)有可能高於南方,但年度生產能力(耕地面積年度單產)和經濟效益肯定低於南方。

所以,以農業部《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來反對國土資源部《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的人,根本就沒看過兩個報告。

《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的基本方法是「以耕地土壤圖、土地利用現狀圖、行政區劃圖疊加形成的圖斑為評價單元,從立地條件、耕層理化性狀、土壤管理、障礙因素和土壤剖面性狀等方面綜合評價耕地地力,在此基礎上,對全國耕地質量等級進行了劃分」。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全國統一的標準耕作制度,在測算作物光溫(氣候)生產潛力,形成覆蓋全國、連續的『土地質量背景曲面』的基礎上,分區域選取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通過測算土地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係數和土地經濟係數,進行土地自然質量、土地利用狀況和投入產出水平的逐級訂正,按照乘積法計算全國可比的分等指數,以此劃分耕地質量等別。」

由此可見,《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的核心是「土壤質量」,而《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的核心是涵蓋了土壤、地形、光溫(氣候)、土地利用等因素的「耕地周年生產能(潛)力」。而要談論耕地年度生產能力就只能看《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

《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和《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中的「耕地質量等級」名稱相同但內涵不同,前者是包含於後者之中的一方面的子概念,兩者是狹義與廣義的「耕地質量」概念分歧,而並非「學術分歧」。完整、正確的理解應該是:東北的耕地土壤質量優良,但「耕地周年生產能(潛)力」欠佳。

所以,《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足以否定「中國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2、「農業是看天吃飯的低技術勞動密集型產業」

不要低估農業的可塑性,和對非極端的長期氣候環境的適應性。

即使在工業化以前的農業社會,一方面農業確實是看天吃飯,在遭遇極端天氣時,無論是高溫、低溫、乾旱、洪澇、霜雪,受災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有多年農業積累的農業區都能針對當地正常年景的有規律、短期的極端天氣,或通過培育適宜品種以品種抗性來硬抗,或調整耕作制度(如播、收期等)來迴避,或通過其它技術手段(如《齊民要術》就有記載的地暖育秧、間套作遮陰降溫、溫煙防霜等)來實現正常生產。如果正常年景都無法實現正常生產,那就根本不是農業區而是半農半牧區了。

這些上千年的農耕區雖然沒有現代農業科技的幫助,雖然局限於生產水平無法高產,但通過調整耕作制度和選擇品種,早已經針對當地長期氣候的特點和規律有了應對辦法。例如:泰國有一些深水稻品種,營養生長階段可在1米深水中正常生長,一般品種會淹死的雨季洪水對其卻毫無威脅;再如:農作物各個生長時期的需水量等生長需求差異很大,即便是需水最多的水稻在分櫱期也要曬田,其用水主要集中於拔節期之後和返青期,而對高溫最敏感的時期則是揚花期,等等;所以通過針對性的選育品種、調整播期(揚花期)、興建水利等等綜合農業手段,熱帶地區完全可以避開和克服高溫、乾旱和洪澇的危害實現兩季或三季稻。

泰國水稻生產概況與雜交水稻發展現狀 - 道客巴巴 泰國水稻生產概況與雜交水稻發展現狀

更不要低估現代農業科技及工業化的作用。

進入工業時代後,農業就開始脫離「看天吃飯」,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和科技密集型產業轉變,這在荷蘭、以色列、美國、德國、丹麥表現得尤其明顯。

農業時代,氣候和土壤決定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上限;

工業時代,農業科技水平決定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上限。

例如,依靠佔世界溫室總面積1/4、1.1億平方米的玻璃溫室克服缺乏光熱資源這一短板後,荷蘭的單位面積耕地農業產值達到了世界最高:1.2萬美元/公頃。

再如,依靠滴灌、育種等技術,大部為熱帶沙漠氣候、水資源緊缺的以色列,單位面積耕地農業產值(4485美元/公頃)是自然條件優越的美國(1155美元/公頃)近4倍。如果說這尚能用美國耕地遼闊不必精耕細作來解釋,而以色列農業從業人口人均農業產值(1.78萬美元/人)和單位面積耕地農業產值(4485美元/公頃)均遠超溫帶季風氣候的日本(0.6萬美元/人、3336美元/公頃),已足以證明「農業科技和勞動力的進步作為社會因素,也只能憑藉現有的自然因素髮揮作用,卻不可能超越之」並不正確。

農業水平的每一個提高,只能以農業科技和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為基礎。事實上,中國今天的農業成就已經是藉助現代農業科技及工業化的力量,克服了無數難題取得的。例如:水稻在70年以前因為「天氣冷」只能在芒種前後播種,東北甚至包括四川和漢中淮河部分地區水稻都存在因生育期短而影響產量的情況。在更換品種、普及地膜育秧、改革耕作制度多措並舉之後,一步步把播種期提前到了清明前後,有效生長期足足延長了一個多月,因積溫原因東北部分地區水稻生長期甚至達到了200天以上,比南方早稻長3個月,奠定了今天東北水稻高產和高品質的基礎。再如:通過良種培育推廣,現在的各作物主栽品種在包括產量、品質、抗逆、適應性等等,全方位地達到和超過解放初使用的地方良種,不僅為豐產,也為抵禦高溫、鹽鹼、風沙、旱澇等各種自然災害實現穩產優質提供了條件。

3、印度農業問題

印度和中國農業水平的差距,其原因是兩國工業化水平和水利建設,而非氣候、土壤等等。

很多人一再講述的印度落後的農業現狀和其原因,我都相信並非虛構。但是,這些能證明什麼?

「作為一個從事農業的工作者」,我當然明白沒有「哪種農作物能夠脫離環境講產量和品質」,但是,我更明白:經數十萬年的進化、適應,對於任何作物,其原產地的環境肯定不會比引種地更差!

品種改良和農業技術不是萬能的,但作為原產地,有非常適宜於該作物的環境,有豐富多樣的基因資源,如果農業科技水平相當,產量品質根本沒理由比不上引種地。如果有人說中國的獼猴桃(奇異果、基維果)產量品質不及紐西蘭是因為環境不宜、「氣候惡劣」,那肯定是外行。

印度坐擁龐大的熱帶作物基因資源庫,卻連原產印度的茄子、棉花等熱帶作物也不能培育適應印度氣候的高抗、優質、高產品種;其品質、產量、抗病、抗逆、多樣性等等,還遠不及溫帶引種地;以及其它印度落後的農業現狀和其原因,究竟是證明了「印度的氣候惡劣」?還是證明了印度的農業科技和工業化水平太差?

印度落後的農業現狀即使有其歷史和社會原因,難道就註定是合理和永恆的?

印度人雖然樂天知命、安於現狀、沉迷宗教……難道就真的不需要發展?

印度農業發展除了依靠農業科技和工業化之外,難道還有其它選擇?

或者,印度已經「氣候惡劣」至農業科技和工業化都無法提高印度的農業生產水平,印度農業已經深陷絕路?

同處於恆河-印度河平原的旁遮普邦和比哈爾邦土壤氣候基本相同(熱帶季風氣候,僅旁遮普邦南緣有熱帶沙漠氣候),眾人談到的印度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季節性高溫、乾旱等,旁遮普邦都較比哈爾邦更嚴重,但為什麼旁遮普邦農業水平反較比哈爾邦高得多?

我曾問過這個問題:有什麼工業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改良土壤?不能科學合理施肥?不能蓄洪濟旱解決水資源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合理問題?有什麼工業化不能克服的因素在限制印度不能充分利用光、熱、水優勢,限制其不能提高複種指數?

據我所知:沒有。

也沒有人回答有。

所以,印度農業水平不能提高,以及中國農業水平不能進一步提高達到荷蘭、以色列水平的唯一原因只能是:農業科技及工業化水平不足。

所以,印度農業潛力極為巨大,印度和中國農業水平的差距,就是兩國農業科技及工業化水平、水利建設的差距。

綜合自然因素是耕地農業生產能力的基礎。

影響農業發展的四大自然因素是:光照,熱量,水源和土地(土壤、地形等)。這些因素之間相互制約,缺一不可。因此某一地區的農業生產能力(潛力)取決於這4個因素中最差的一項,也就是「木桶中最短的木板」。例如:青藏高原和黑龍江流域的農業生產能力增長短板是熱量,貴州、廣西等省石漠化童山濯嶺的短板是土地,撒哈拉和以色列的短板是水源,荷蘭、丹麥的短板是光熱……如果不能克服這些短板,有再好的光照或熱量或水源或土地也沒用。

而在中印比較時基本都認可:光照和熱量印度佔優,水源和土地中國佔優。

光照資源:

《世界光照資源分布圖》:

印度的大部分地區年均光照輻射量1800~2000KWh/m2;中國的光照輻射強度明顯不如印度,年均輻射量大於1600KWh/m2的區域不多且集中於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一帶(冬季無法被農業利用)。

熱量資源:

熱量資源就更不用說了,主體為溫帶地區、過半耕地無霜期不到200天的中國根本無法和印度相提並論。

但是,我並不認可中國的水源和土地有多少優勢。

水源資源:

如果說印度的水資源在時間分布上非常不均勻不合理,那麼中國的水資源就是在空間分布上非常不均勻不合理。中國的絕大部分可利用水資源集中於800mm等雨線以南。這條線大至沿淮河、秦嶺、橫斷山,但包括藏南。此線以北以西,耕地佔2/3,人口佔1/2,可利用水資源卻只有1/5。其中華北平原耕地面積約佔全國的40%,但可利用水資源量僅佔全國6%。當然,耕地中耗水量最大的水田主要分布於此線以南。所以和印度的水田主要分布地——恆河平原和半島沿海平原等地一樣,中國南方耕地不缺水只缺水利,尤其是山地和石漠化地區。而中國北方耕地缺水問題一直都非常嚴重,幾個耕地面積最大的省:黑龍江、內蒙、山東、河南、河北、新疆等等,都已經因超標用水出現了嚴重的生態問題。

土地資源:

很多人一直在強調熱帶地區土壤肥力差,卻沒考慮地形問題(中國可用耕地,是否可以擴大? ,我這裡90%耕地是這種地形),更沒想到中國如成都平原、長三角這樣的優良耕地不到5億畝(《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的一至三等耕地),不僅還有5億多畝磚紅壤、冷浸田、白鱔地、鹽鹼地、風沙地等等同樣土壤肥力差的各種劣質耕地(七至十等),其中甚至還有大量連「肥力差的土壤」也欠缺的山區和深丘的陡坡耕地。這些陡坡耕地土層瘠薄僅有10-30cm厚,坡度卻超過25度甚至50度(看看你的量角器吧),總面積在「二調」中是1億畝但實際應遠超此數。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農田水利和坡改梯工程來保水保土,月降水少於100mm和0mm沒什麼區別,一周沒雨就是旱災,一場暴雨(&>100mm)就是洪災,超過200mm甚至可能連耕地都沒了必須重建復墾。再差的土壤也比沒土壤好。

所以,水源和土地即使不說中國比印度差,但未必有優勢。

光、熱資源高更利於農業。

當然,也有人質疑「是不是光資源高就一定利於發展農業?」,「印度積溫高並不代表熱量資源條件就一定比中國好」。

光、熱資源肯定並不是越高越好,在光飽和點以下才是光照度越高光合強度(光合作用效率)越高,超出後光合作用效率不再提高。光飽和點視不同的作物和品種差異巨大,C4植物的光飽和點一般比C3植物高,熱帶作物一般比溫帶作物高,喜光作物比耐蔭作物高。例如:原產溫帶的大豆單葉光飽合點為2.1萬lx,原產熱帶的棉花單葉光飽和點為7~8萬lx。小麥、水稻等C3植物單葉光飽和點為3~8萬lx,玉米、高粱等C4植物單葉光飽和點為5~10萬lx,部分C4植物如玉米的嫩葉在自然光強下甚至測不到光飽和點。此外,作物群體的光飽和點較單葉更高,小麥單葉光飽和點為2~3萬lx,而群體在10萬lx尚未達到飽和。這因為光照度增加時,群體的上層葉片雖已飽和,但下層葉片的光合強度仍隨光照度的增加而提高,所以群體的總光合強度還在上升。赤道海平面晴天陽光垂直照射的最高光照強度通常也不到11萬lx。

印度所種植的主要作物水稻、玉米、棉花、甘蔗、木薯等都是原產於熱帶,甚至印度本就是水稻、棉花、甘蔗、茄子等作物的原產地之一,小麥原產地兩河流域氣候也與之相近,印度引種栽培已超過5000年。經數十萬年的自然擴展和適應過程,數千年的引種和培育過程,仍沒適應熱帶高溫和強光照的作物不可能留存,而現有的栽培作物也已進化出極為豐富的適應印度氣候的原生栽培種和野生種。然而,以茄子為例:已被印度人馴化了數千年的茄子,在原產地、非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卻「小如指頭」,不能正常生產(@丁丁歷險記 所述);對比之下,中國作為非原產地、基因資源極為有限的國家,先後培育了百多個茄子品種,從抗寒到耐熱,從高產到抗逆……再加上溫室等技術的保障,基本實現了全國全年都能吃好茄子。再以棉花為例:棉花的馴化種植是古印度文明農業對世界最大的貢獻之一,擁有最適宜棉花的氣候和土壤(黑棉土),全境都能收穫兩季棉花(北部棉帶4~5月、10~11月;中部棉帶5~6月,11~12月;南部棉帶6~7月,12月到次年1月);但因育種等農科技術太差,全印度規模種植的品種140多個(其中引進轉基因品種約20個),不但種植海島棉(長絨棉)和陸地棉(細絨棉),早已被其他各國淘汰的亞洲棉、非洲棉(草棉)也有一定種植規模,品種多、雜、差,良種的純度和優良品性難以保持。導致印度棉花質量參差不齊,單產也僅中國的1/3。

所以,以中國和印度的光、熱資源情況而言,確實是光、熱資源越高越利於農業。

所以,可以斷言,如果原產於熱帶的作物在印度,在保障水源、非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不能適應高溫和強光照,甚至不能正常生產,一定是管理和品種選育的問題。可利用基因資源要少得多且須解決適應性問題的溫帶引種地的品質和產量超過熱帶作物原產地,其原因也只能是原產地的農業科技(育種水平等)和工業化水平太低,而不是什麼光照太強氣溫太高。

更何況,從相關論文和新聞報道來看,在雨季不提前不推遲的正常年景(注意!是正常年景,極端天氣就沒法討論了),印度對農業影響最大的「季節性高溫災害」就是高溫乾旱疊加的5月,而農作物對高溫最敏感的也就是授粉期和灌漿期,所以只要提前作物播期或培育早熟品種讓作物在4月底前完成灌漿進入完熟期(棉花則是吐絮期),高溫就不會影響產量和品質。或者以最保守的做法4月底就收穫也不過耕地空置1個月。

從相關論文和新聞報道來看,印度耕作制度應該也是這樣安排的。但是,對比中國一半耕地無霜期不到200天的情況,印度的農業自然條件已經是相當優良。

四大自然因素,誰所需的改良成本更高?

A、光照和熱量

以一畝地的溫室計算,玻璃溫室造價為15~30萬元,薄膜溫室造價為2萬元左右但通常只能用1年,此外基本的溫室環境調控系統還需10萬元以上。還有運行成本,採用傳統燒煤或電暖方式,一畝地的溫室整個冬天保持在20度,山東至少需1萬元以上,如果在東北費用更高。當然,採用植物根系加熱膜+太陽能(光伏)技術更加環保,除開設備維護的運行成本據說可以降到1元/天.畝以下,但建設成本至少又要增加30萬元。這樣算下來,使用壽命內的分攤建設成本+運行成本,每年每畝為3~6萬元。荷蘭最普通的紋絡型溫室(可用25年)建造成本在1500元/平方左右,維護運行成本約120元/平方.年,算下來使用壽命內的分攤建設成本+運行成本,每年每畝為12萬元。

每年每畝3~6萬元,這是光照和熱量的改良成本。

B、水源

水源設施。小一型水庫(100~1000萬立方)及配套渠系現在建設成本大約為3~10億元,遮蔽式(防蒸發)的100立方蓄水池大約為2萬元,綜合下來使用壽命內的分攤建設成本+維管成本大約為每年每立方水3~15元。海水淡化成本國內最新技術約為4.5元/立方,以色列為0.5美元/立方,加上使用壽命內的分攤建設成本大約在每年每立方水10元左右。綜合下來水成本可視為每立方水10~15元。乾旱區(期)肯定不應種植水稻等高耗水作物,棉花、小麥、玉米等作物的畝耗水量為400~600立方,以需滴灌補水100~400立方計算,成本為每年每畝1000~6000元。

滴灌設施。以新疆、遼寧北方各省大力推廣的「膜下滴灌」等常壓軟管水肥一體滴灌系統為例,整個系統包括水泵、過濾器、施肥器、閥門、計量表、PE管、滴灌帶、滴頭等,每畝共約1500~3000元,以用5年計,每年每畝300~600元。

每年每畝6600元,這是水源的改良成本。

C、土地(土壤、地形等)

土壤。在有了現代土壤科學技術指導,能有目標、針對性的採用技術和工程手段之後,改良土壤在技術上已經不存在難題。建國以後,採用摻入石灰、沙(或粘土)、礦渣等,以及深翻、曬田、客土培肥、修築梯田、合理灌排、洗鹽排鹼等手段,中國已經改良了磚紅壤、冷浸田、鹽鹼地、風沙地等各種劣質耕地5億畝以上。測土配方、科學合理用肥是應對「土壤肥力差」最有效的手段。在經濟上,以很多人都提到過的磚紅壤為例,每年每畝摻入10~20公斤石灰深翻,高端點再加上鈣鎂磷肥和綠肥(或秸桿),每年100~200元再加上幾天功夫(或者旋耕機租用費500元),5~10年就有很好的效果。而在常年生產中,即使以畝產1000公斤糧食、所需N、P、K、S、Ca、Fe、B等元素全部施肥供應的極端情況下,配方施肥科學管理,每年每畝肥料錢也不可能超過300元人民幣。註:水培法因所有肥料都需溶解於水,肥料成本應更高。

熱帶地區銷售的尿素中添加氫醌等脲酶抑製劑、推廣測土配方科學施肥等工作,主要是體系建設。在目前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用肥不合理、浪費嚴重情況下,體系建設好後,對農民而言是少花錢就能達到相同甚至更好的肥效。

每年每畝800元,這是土壤的改良成本。

地形。相較土壤而言,更困難的是地形(陡坡耕地)的改造。以現在的人工和機械、材料價,15度至30度的坡地用工程機械做塊石等硬化坎坡改梯,成本1~3萬元/畝。此外,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同樣規格的1公里渠道,在地形破碎交通不便的山區所需人力和成本是平原的3-5倍,灌溉面積卻可能不到1/3。更麻煩的是,如果坡度過大的地區強行坡改梯,因改後田面窄田坎高,不僅仍然無法實現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產業化,反而還將有地質災害隱患。所以國家規定25度以上陡坡耕地原則上都應該退耕還林,不能進行坡改梯治理。

地質災害隱患,這是總面積超過1億畝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的改良成本。

所以,當工業化之後,這些困難可以用科技、工業手段解決,其光、溫資源可以被更好地利用之後,印度農業生產條件肯定優於中國。

4、鮮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鮮為人知的偉大成就?

中國的農業成就,或者具體點就是糧食畝產增長為代表的農業單產增長,更具體點就是全國平均糧食畝產由建國初的7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370公斤。

有很多人認為「糧食畝產可以自然而然地增長」,認為只要無限制地投入更多勞動力,更大程度密植深耕就能得到按比例增長的更高的畝產,對中國農業唯一印象就是「落後」……但是:

A、以糧食單產而言,中、美在同一水平線400公斤/畝的上下。

B、以耕地總面積計算的糧食平均單產而言(1、該指標不宜用於經濟作物佔比大的國家;2、中國種糧耕地約佔耕地總面積2/3;3、該指標較易獲得所以便於比較),世界耕地總面積約為15億公頃,糧食總產26億噸,全球糧食單產摺合畝產為115公斤,其中:整個非洲平均單產摺合畝產50多公斤,印度和大量出口糧食的泰國也僅100公斤左右,更不要說印尼、菲律賓等等……事實上除西歐、北美以外只有越南靠進口中國的化肥和雜交良種達到了200公斤/畝,普遍單產很低,而西歐諸國單產雖高但總產低,最終就成了:「中國+美國」以共約3億公頃佔世界20%的耕地,生產了超10億噸佔世界40%的糧食,也就是說,除中美之外的國家平均糧食畝產不到90公斤。

C、另一方面,數千年以來直至50年代,在中國工業化進程啟動以前,無論是以全國耕地面積、還是以全國糧食播種面積計算,全國的糧食平均單產水平從不曾穩定達到100公斤/畝。

論證見: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www.zhihu.com圖標

農業綜合自然因素優於中國的印度,在進口1000多萬噸化肥後2018年平均單產100公斤多。如果中國只有這個單產水平,糧食總產將不到2億噸,人均口糧只有140公斤,即使有再多的「反對黨和自由媒體」,最公平最理想的糧食分配方案,最慈悲最無私的外國援助也阻止不了大饑荒的發生。

這個增長不是什麼「自然而然地增長」,而是中國人以70年血汗澆鑄的偉大成就!

註:糧食全國平均畝產在農業上常用的有兩個口徑,「耕地面積的畝產」和「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單季畝產、國家統計網站數據),區別在其畝產計算的分母不同。分母換算公式為「耕地面積」*複種指數=「農作物總播種面積」,「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經作和其它作物播種面積=「糧食播種面積」。例如:1949年糧食總產1.1億噸,耕地面積約16億畝,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8.6億畝,糧食播種面積16.5億畝,「耕地面積的畝產」約70公斤,「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68.62公斤;2018年全國耕地面積約1.3億公頃,乘以複種指數約1.3,國家統計數據農作物總播種面積1.66億公頃,減去經作和其它作物播種面積0.49億公頃,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為1.17億公頃。當年糧食產量6.58億噸,「耕地面積的畝產」和「糧食播種面積的畝產」分別為337公斤、375公斤。

5、請勿神化和抹黑袁隆平

奇蹟不是一位巨人就能建成,而為奇蹟艱辛努力的巨人都應受到尊敬。

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個人認為,自1949年至今平均畝產增加的300公斤中,單純化肥因素約佔30%(±10%),單純良種因素約佔20%(±10%),單純水利因素約佔10%(±5%),單純其它因素(包括高廂壟作免耕輪作預留行間套作肥水管理在內的耕作制度改革,和農藥、農膜、農機等)10%(±5%),多因素綜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種、水利、農膜、農機、農藥、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約佔30%(±10%)。

袁隆平為解決中國人吃飯問題所作出的卓越貢獻不容懷疑,此外,「野敗」是李必湖發現的,應用最廣的「珍汕97」不育系是顏龍安培育的,「明恢63」恢復系是謝華安培育的,雜交粳稻是楊振玉培育的(袁隆平是秈型雜交稻),現在使用的數百個雜交稻品種和因口感、品質、氣候等原因仍大量栽培的各種常規良種稻更是無數聚光燈外的農科工作者培育和推廣的……誰知道始於1965年盛於七十年代50多萬人次參加、常年育制種面積超過10萬畝的「南繁」?所有育種工作者都是英雄,無論他們是否成功。 雜交水稻的科研究竟有多難?

並且,雜交水稻的推廣只是建國後的三次水稻品種大更新中的一次(另兩次是培育推廣矮桿和中桿稻);

並且,水稻之外還有小麥(品種更新和雜交品種培育推廣)、玉米(替換小米和雜交品種培育推廣)、油菜(高抗高產「雙低」品種培育推廣)、高粱等等;

並且,良種之外還有化肥、農藥、農膜、農機、耕作制度改革;

並且,在此之外還有譚玉鈞、鍾麟、劉筠等畜牧、漁業眾多專家和推廣者共同造就的中國豬肉產量佔全球總產量的一半,水產養殖產量佔全球養殖總產量的68%的傳奇!

另一方面,袁隆平是農科工作者的楷模和代表。

長期的實踐與探索中,人們發現了「雜種優勢」,但是,雜種優勢不會穩定遺傳,雜種F1自交後會出現性狀分離。所以在農業生產上利用雜種優勢所面臨的難題是必須每年規模化配製雜交子一代(F1)種子。

玉米花大且雌雄分離,人工去雄簡單易行,直到現在仍在廣泛採用(美國以化學去雄為主),而對於水稻、小麥等雌雄同花植物,花又很小,人工去雄就非常困難了。

袁隆平最大的功績就是攻克「三系」配套難關,實現了每年規模化配製水稻的雜交子一代(F1)種子。公平地說,他不是三系雜交稻理論的提出者,貢獻也達不到「養活了13億人」;但是,他所這個成就絲毫不亞於獲諾貝爾獎的藍光LED技術。

僅憑這點,國家對他的褒獎就不算過份。更何況,聲稱不吃大米的人,別忘了水稻高產對平抑糧價和緩解糧食安全問題的巨大作用。

袁隆平的耀眼不是因為他身上的聚光燈多了,而是李振聲、李登海等人身上的聚光燈太少,甚至整個農業舞台的聚光燈都太少太少。我們明明有一片星河,各路媒體卻只盯著其中一顆。但是,這不是袁隆平的錯。

請所有捧殺者和抹黑者遠離袁隆平。

穿越後的袁隆平改變不了歷史

至此,知乎上一直都在問的問題也有了答案:無論穿越到什麼時代,袁隆平也改變不了歷史。

一是中國古代農業水平(包括水利、農具、育種、農家肥等農業技術)已經達到了農業社會的天花板。

雖然中國在古代的全國平均畝產從未達到100公斤以上,但是,《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工業革命前英國農業生產與消費再評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提到:16世紀「每英畝16蒲式耳還是一個較為適中的估算,摺合中國市制,相當於1市畝產55公斤。」,「就整個18世紀而言,迪恩等的估計即20至22蒲式耳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如取21蒲式耳,即相當於1英畝產438公斤,摺合中國市制,相當於1市畝產72公斤。」

即使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包括整個歐洲,在廣泛使用化肥之前其農業水平仍然比中國低得多。

二是正如很多人沒認識到現代農業已經在從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資本和科技密集型產業,很多人也沒認識到「雜交良種」是工業化的產物。

僅僅從技術的角度,袁隆平穿越後最好的情況也只能選育些常規良種,雜交良種就不要想了。如果穿越了:

首先,920、多效唑(調花期用)等制種必需的化學藥劑沒了。

其次,化肥農藥沒了。

在制種上,雜交育種的親本都是多代自交的自交系,因其生活力較弱,沒有化肥農藥就不可能規模化制種;因為「雜種優勢」的特點,雜交良種如果不能大規模製種就毫無意義。在生產中,要高產出就必須高肥水,沒有化肥農藥只有雜交良種也無法增產(當然,反之亦然)。

再次,制種技術員沒了。

雜交水稻制種不是什麼高端技術,但也不同於常規生產,其最突出的難點:父本母本花期相遇,就不是普通農戶能解決的,其它還有隔離、去雜等問題;至少也得初中以上文化水平才有可能掌握,規模化制種所需要的大量技術員在上世紀70年代以前絕不可能具備。以國內經驗個人認為,新開闢的制種基地必須選擇原本生產水平就較高的地區,制種戶至少小學以上文化水平最好每戶有一人具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制種積極性很高,村、組協調組織得力,無「釘子戶」、至少無抗拒心理,每5~10戶制種戶再配備一專職技術員(本地聘請培訓為主,至少高中以上,具一定農科水平和生產經驗),每500~1000畝有一資深專業人員和若干制種骨幹指導。

最後,農技推廣體系沒了。

即使是培育常規良種也還有良種推廣、品種提純複壯問題。沒有一個品種是萬能的,良種還必須有良法配套。以我這裡為例,高山栽種的品種和平壩是不同的,種錯了輕則減產,重則因無法抽穗而絕收;還有一些品種有特殊種植要求,例如通常水稻的窩行距為0.6~0.8尺,但Ⅱ優6078因分櫱特強要求為1尺。所以在這個推廣過程中,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農技推廣體系,農戶又缺少必要的知識文化水平,只會因循守舊,不敢不願不會使用新良種,推廣速度就會相當緩慢、困難。

推廣速度緩慢,品種更新速度也就緩慢。再優秀的品種長期種植,也會出現品種退化嚴重,產量、品質、抗病、抗逆能力下降等等問題。如果在栽種過程中沒有人去有意識地進行品種提純複壯,品種退化速度將進一步加快,嚴重時不到10年其優良性狀就已完全喪失。

結論:沒有現代農業科研推廣體系和工業化的支持,在已經達到了農業社會最高農業水平的中國古代,單單一位袁隆平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6、雜交育種、常規良種、雜種優勢和雜交良種

「雜交育種」

雜交,即父、母本分屬不同品種或品系。將其應用於育種上就是「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法的原理就是中學生物學所講到的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等。

「常規良種」

和誘變育種法(如:電磁等物理方法誘變、氮芥等化學藥劑誘變、病原體等生物誘變)、多倍體或單倍體育種法(秋水仙鹼)及其它育種法(如定向選擇育種等)一樣,雜交育種法是常規育種方法之一,雜交或誘變等所獲得的F1代及其後代採用複合雜交、回交等手段繼續選育、栽培,待優良基因、性狀穩定後就是「常規良種」。

「常規良種」都是純合子,即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等位基因相同的基因型個體,遺傳因子組成相同,如AA、aa 。相同的純合子間交配所生後代不出現性狀分離。

「雜種優勢」和「雜交良種」

「雜種優勢」,即:兩個不同品種或品系的親本雜交所產生的雜交子一代(F1)除兼有父母本的優點之外,還有可能在生長勢、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產量和品質上優於其雙親的現象。兩個親本的親緣關係越遠,攜帶的異質基因越多,親本純度越高,雜種優勢越明顯。

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子一代種子就是「雜交良種」。

「雜交良種」都是雜合子,即染色體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等位基因不相同的基因型個體,遺傳因子組成不相同,如Aa、Bb。雜合子間交配後代會出現性狀分離。

XX百科:雜交水稻是指選用兩個在遺傳上有一定差異,同時它們的優良性狀又能互補的水稻品種,進行雜交,生產具有「雜種優勢」的第一代雜交種,用於生產,這就是雜交水稻。所有兩系、三系雜交稻,無論是用「野敗」,還是「岡型」、「紅蓮型」、「滇型」不育系,都是雜交良種,並非 北方人大多吃麵食為主,為什麼有人說袁隆平養活了13億人? 所說「只有用袁老那株雄性不育系親本的雜交,才叫雜交水稻」。

雜交可能產生「雜種優勢」是生物界普遍存在但其原因尚無確切、公認解釋的一種現象,但較多被承認的說法是超顯性性狀和多性狀相互作用等。

超顯性:雜合子比純合子的適應度高,稱為超顯性。即在有A與a兩個等位基因的情況下,基因型為Aa的個體比AA和aa的適應度都高。注意:超顯性可能是雜種優勢的一個原因,但雜種優勢卻不一定是超顯性。

為最大程度地利用雜種優勢,「雜交良種」的父母本通常都是「自交系」,以盡量使父母本等位基因相互不同但各自內部高度一致(即父母本分別為AAbb或aaBB),最終讓F1代種子的等位基因基本全為AaBb,雜種優勢最明顯。因從F2代開始基因分離雜種優勢趨向衰退甚至消亡,所以經濟雜交只利用F1代。

由上可見,對於農作物育種,雜種優勢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個「外掛」,其它育種手段能達到的效果它同樣能達到,其它常規良種能採用的農業技術方法(如配方施肥、合理密植、機械栽插等)它同樣能採用,並且它和其它育種手段並不衝突,具備在原來的優良品性之上「優上加優」的能力。

例如:如果有兩個品種,一個適應性廣、品質好,一個抗病強、產量高,除了通過兩個品種雜交後在其後代中選育兼有兩者優點,適應性廣、品質好、抗病強、產量高的新品種外,還可考慮將兩個品種經多代自交分別培育為兩個自交系,進行測交。當然這樣工作量和育種風險都將遠遠超過常規育種。如果運氣特好、兩個自交系較好地保留了其品種優良基因且配合力強,在「雜種優勢」的加持下,有可能獲得比父本母本適應性更廣、品質更好、抗病更強、產量更高的雜交良種。

7、雜交良種「產量高但不好吃」

從上面的介紹就可以看出,雜交良種所能具有的優良品性並不僅僅是高產,也可以適應廣、抗病強、品質優、產量高,等等,面面俱到。近年興起的雜交良種「產量高但不好吃」的說法的主因,一是因為中國人均耕地僅1.4畝,而且其中劣質耕地要佔2/3,所以進入21世紀後中國實際上的糧食作物育種目標依然是「高產」重於「優質」;二是人們對口味、口感的要求更高了。

事實上中國水稻主栽品種的產量和品質一直都在同步、持續地提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現在的雜交稻主栽品種在產量和品質兩方面可以同時碾壓之前使用的99%以上的地方品種和常規良種。以衡量稻米食味的重要指標之一——直鏈澱粉含量來看:曾幾何時,直鏈澱粉含量高達26%以上「比包穀面面飯還難吃」的桂朝二號(常規良種)擊敗眾多地方品種和常規良種也曾輝煌過一時;之後,曾獲農業部優質米金杯獎、直鏈澱粉含量21%上下、以高產優質著稱的「汕優63」成為種植面積最廣水稻品種;但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對食味有了不同和更高的要求,「汕優63」即使在雜交稻的食味比較中也已黯然失色,遠不及直鏈澱粉含量15%以下的兆優5455、G兩優1號等新品種。

所以雜交良種「產量高但不好吃」的說法,如果當前與最優質的常規稻相比,沒太大問題,但要說雜交良種一定或永遠「產量高但不好吃」肯定是錯的。

8、「常規良種可以自行留種」

常見「雜交稻種不能留種,常規稻種可以留種」的說法,但這不完全正確。

水稻、小麥等自花授粉植物與玉米等異花授粉植物相比,天然異交率在1~4%,擇優留種1~2代問題不太大。但是,基因分離定律、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基因漂移等在每一次授粉時都在發揮作用,所有優良品種無論是內在的基因還是外在的表現性狀,其「穩定」都是相對而言的。以抗病能力為例,其「穩定」更為脆弱,不僅品種抗病基因是相對「穩定」,各種致病(如稻瘟)微生物的各個生理小種和品種抗病基因之間也一直都處在動態的此消彼長的「對抗」中,最終表現為曾經的高抗品種一旦廣泛種植後或快或慢都會抗性下降變成易感品種。

所以,異花授粉植物且不必說,即使是水稻、小麥等自花授粉植物在育種者手中,嚴格按品種特徵特性「擇『典型』留種」繁殖10代後其抗病、抗逆、品質、產量等指標都會發生變化。如果是農戶自行在生產中「擇高留種」、「擇大留種」、「擇壯留種」,嚴重時繁殖3代後其抗病、抗逆、品質、產量等指標就會出現統計學意義的「顯著」下降。

所以,為保證農產品產量和品質穩定,在現代農業中對包括常規良種在內的所有種子的要求是一致的,即:育、繁、制、用分離,育種家提供「原原種」(也稱育種家種子),技術部門或公司以「原原種」繁殖「原種」,再以「原種」繁殖、制出生產用種,生產者使用生產用種。

所以,常規良種不建議自行留種,如果一定要留種,建議根據自家的種子保存條件,在第1代收穫時擇「典型」多留種,一次留足種子壽命年限內所需的種子;不留2代以上的種子。

9、北方人大多吃麵食為主,為什麼有人說袁隆平養活了13億人?

文中認為:常規水稻「施肥量少抗性高」「雖然單株弱,但是可以密植」;雜交水稻「三系稻,種子貴,用工多,投資大,抗性差,米質差,就是產量高」……抗性和米質等問題在前面已經談過了,僅從產量和農業生產上說,這種把常規水稻和雜交水稻對立起來的說法也是錯誤的。

常規良種和雜交良種僅僅是育種手段不同,但育種的指導思想理論基礎(源流庫理論)一致。所以,水稻(或玉米、小麥)的優良品種之間可能在葉形、穗形等上面有所差異,但一定有這些共同點:葉色濃綠不早衰,光合作用效率高,具適應於其產量水平的粒桿比、粒葉比、比葉重、最適葉面積指數,根系發達、對肥料的吸收利用能力強,無效生長少或無(如玉米穗柄長度、花粉量應適宜),株型(相對)矮小、葉型緊湊(葉片夾角較小)宜於密植;具備「源足、流暢、庫大,源庫比適宜」的特徵。

密植和高肥水,是作物高產的基礎條件,前者是提高單位面積內的光合作用效率的手段,後者是農田生態系統高輸出的前提,無論是常規水稻或雜交水稻。

至於什麼雜交水稻「種子貴,就插單株。插單株是人工插秧才行啊,現在沒有任何一個插秧機能插單株」……隨便搜了下:《雜交秈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質變化及機插可行性探究》 雜交秈稻不同播量成秧率、秧苗素質變化及機插可行性探究.doc

首先,有能插單株的插秧機;其次,每穴一苗秧更利於秧苗分櫱生長,無論是常規水稻或雜交水稻。

10、「美國農業是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農業的典範」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國家數據-年度數據-就業人員和工資-按三次產業分就業人員數》 國家數據 中國2007年第一產業就業人員3.07億人,耕種了約18億畝耕地(播種面積22.66億畝),人均耕種約7畝耕地。美國勞工部統計的常年農業從業人口(farmers)為200萬人,經營約200萬個農場,常年耕地面積約24億畝,平均每個農場耕地面積高達1200畝。以色列2012年全國有270個基布茲組織,成員總體有12萬人,平均每個基布茲有450名成員,擁有約7500畝土地,人均16.7畝(以純農業從業人口計,人均100畝)。再根據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2007年統計數據(《各國農業產值列表》http://zh.wikipedia.org/wiki/各國農業產值列表 )及相關數據:

  中國18億畝耕地、3億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3864.48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214.7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0.13萬美元/人;

  美國24億畝耕地、200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1846.99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77.0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9.24萬美元/人;

  印度25億畝耕地、5億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1757.48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70.3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0.04萬美元/人;

  日本0.7億畝耕地、260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156.76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222.4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0.6萬美元/人;

  荷蘭1200萬畝耕地、約22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96.05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800.4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4.37萬美元/人;

  丹麥4000萬畝耕地、約8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54.34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135.8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6.79萬美元/人;

  以色列600萬畝耕地、約10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17.83億美元農業產值,畝均農業產值297.2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1.78萬美元/人;如果純以基布茲組織計算,則是以200萬畝耕地、約2萬農業從業人口生產了7.13億美元,畝均農業產值356.5美元/畝),人均農業產值3.56萬美元/人。

  但是,

  200萬「farmers」的正確翻譯是農場主,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農民,或農業從業人口。美國家庭農場平均耕地面積1200畝,農忙時即使大量使用農機也無法兼顧,而且,尤其是以水果、煙草、蔬菜為代表的各種經濟作物的育苗、移栽、採收等環節要求精細管理,所以,除了農場主及其家人外,美國農場的運作常常也需要僱傭勞動力,即農場工人(farmworker),但在美國的人口統計中算為工人(worker)。因為他們大多是流動性很大的季節性僱工,且絕大部分是來自墨西哥以及中南美洲等地的移民、持H-2簽證的外國工人、或非法移民,所以沒有很確切的數據。但粗略估計加州就超過60萬人(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33萬人),而僅北卡羅來納州煙草農場工人與雷諾公司談判時提供的該州煙草農場工人就達3萬,全美有210(勞工統計局數據)~500(研究人員抽樣估計數據)萬農場工人(farmworker)。以200萬「farmers」+400萬「farmworker」=600萬農業從業人口計算,美國人均農業產值從9.24萬美元/人下降到了3.08萬美元/人。

  美國不僅畝均農業產值遠遠不及其它國家,人均農業產值也不及荷蘭、丹麥等國。美國農業並非高科技、高收益、高效率農業的典範。詳見:

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是怎樣的??

www.zhihu.com圖標

11、農田的光能利用率

  農業,歸根結底是對光能的利用。

  從光照輻射強度看,中國境內年均輻射量多為1000~1400KW.h/m2,大於1600KW.h/m2的區域不多且集中於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一帶,受限於熱資源和水資源而難以被農業利用。1焦耳=1瓦×1秒=1瓦秒,1千瓦時=1千瓦×1小時=1000瓦×3600秒=3600000瓦秒=3600000 焦耳。

  1000KW.h/m2=36億焦耳/m2,即每年每畝約2.4萬億焦耳。

  每1克生大米,所含熱量為3300卡左右,1卡=4.184焦耳,即約1.4萬焦耳。註:加水煮成米飯之後,每100克熟米飯的熱量降低到120千卡左右。

  也就是說,在最最理想的情況下,如果每一縷光的能量都被100%利用來生產大米,可以產出1.7億克大米,即170噸。

  但是

  首先,不是每一縷光都能照到葉片上。在北方,冬季光能難以被農業利用;即使是四季常青的南方,作物前後茬間的空置期及播種期、封林前的幼苗期、收穫期,光能也無法利用或利用效率很低;當然,如果充分利用農業科技在這方面大有潛力可挖,綜合下來扣減一半吧?還有85噸。

  其次,光合作用效率。高等植物對照到葉片上太陽光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不可能是百分之百。單張葉片在人為保障有利條件下,光合作用效率可達15%,一些C4草類植物可高達24%,但在自然條件下通常是以5%~10%或更低的效率工作。而在生態系統中的實際光合作用效率因還需疊加「CO2濃度不足」等各種不利因素要低得多。所以綜合下來,幾種典型生態系統的實際全年平均光能利用率為:森林1.2%,草原0.66%,凍原0.13%,荒漠0.06%,一般農田0.4~0.66%,如果農業限制因素較多較嚴重可能低至0.1%以下,而在農業水平較高地區可達到1%~2%,在人工精心管理下的農田生態系統有超過6%~8%的記錄。這一項上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也有進展潛力,如:作物基因表型誘導調控表達技術(GPIT)據稱可將不同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可分別較之前提高50%~400%以上。但估計在自然條件下,大規模農田生態系統光合作用效率不會超過10%(光能利用率約5%)。還有8.5噸。

  最後,產出結構。俗話說,「斤糧斤稈」,根秸葉秕等要佔總生物產出的一半,精加工後食用的糧粒(精米)有時只佔總生物產出的40%,通過基因工程等手段應可提高到55%~60%。還有5噸。

  這個5噸就是現在人類科技有望達到範圍內的理論產量。

  現實是:即使在南方雙季或三季稻區,一畝地最多也就產1噸大米,僅理論產量的20%。以總生物產出計算的光能利用率約1%。

12、全國耕地面積

  根據歷年統計數據,1949年全國耕地面積為146,822萬畝,1952年為161,578萬畝,1957年為167,745萬畝,達到峰值。在1958年以後,全國耕地面積逐年減少,1962年為154,355萬畝,1979年為149,247萬畝,1995年為142,461萬畝。1995年比1957年凈減25,284萬畝。——然而1996年,在開始部分採用遙感測繪、計算機製圖等方法、歷時十三年完成第一次全國土地調查後卻發現,一夜之間耕地增加了52,598萬畝!我們的耕地不是比1957年少了15%,而是多了16%,達到195,059萬畝。之後又是逐年減少,到2008年已減少到182,574萬畝。——再一個「然而」,2007~2013年全面應用航空、航天遙感、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首次「全國一張圖」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束後的統計結果,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為203,077萬畝。

  如果單看上面的數據,給我們的感覺是中國耕地面積是一波三折,增減曲線複雜。

  但是,真的如此?

  事實上兩次全國土地調查後「大幅新增」的耕地面積絕大部分是之前未進入統計的耕地因新的技術手段顯露出來而被「發現」進入統計,並不是真正的新增加。綜合兩次全國土地調查的技術成果可以認定:1995年全國耕地真實面積不是14.25億畝,應為22億畝以上!中國耕地的增減情況只分三個時期:建國後到90年代初期是單調上升,主要原因是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大量墾荒;90年代末期到現在是單調下降,主要原因是工業和城市建設佔用及退耕還林;兩時期之間有短時間的平衡期。

  而造成假象的原因除主觀上的漏報、隱瞞耕地外,還有客觀上的技術原因:建國時農村90%以上是文盲,偏遠山區的情況更為嚴重,甚至有的公社1000多社員中一個識字的也沒有,造成了當年的基層幹部文化素質極低,他們也許能密切聯繫群眾,能鼓動群眾,但要組織管理卻沒個章法,只能「一窩蜂大呼隆」,這也是「大躍進」失敗的原因之一。這一情況要到60年代後期,知青下鄉和農村基礎教育基本普及,大量高小生和初中生進入社隊管理後,才逐步緩解。

  所以,當年土改和公社確定面積劃分耕地時,因為大部分基層幹部連面積計算公式都不會,根本不可能用丈量、製圖的方式來確定面積。再加上土地有肥瘠之分,因此沿用了一種巧妙簡單實用的方法——以產定畝。即如果確定基準田、土畝產為2市石(市擔)稻穀或包穀,就以此來用各地塊產量來折算成耕地的上報面積:這塊田常年產4市石(市擔)稻穀,那麼就是2畝田,那面坡常年產70市石(市擔)包穀,那麼就是35畝地。因為其巧妙簡單實用,實際上自古以來,包括後來土地下戶時確定承包面積,除壩區好地外,地形複雜的山區一直都是使用的這種方法。

  這種情況實際也就是部分學者提到的「地畝換算」,「中等土地按一畝一分七厘到兩畝甚至更大的比率折成納稅畝。貧瘠等級土地按兩三畝的比率,或者提高到七八畝的比率摺合」。(註:[美]珀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版,第312頁。)

  與之類似的還有「以種定畝」,光緒《滁州志》卷2之2《食貨志·土產》就提到滁州州城一帶「田以種計,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而距離不遠的來安縣卻是「每種一石,計田三畝零」,即約每種3.3斗計田1畝。以1斗=0.1石(擔)≈10市斤,和現在每畝2市斤左右的用種量相比,「大率種一斗得田一畝」尚勉強可用耕作方式和種子不同解釋,但每畝用種33市斤就肯定是瞞報耕地面積了。

  因為是「以產定畝」,所以同樣是農經報表上的一畝,各地的真實丈量面積卻不一致,甚至同一公社的高山平壩真實面積相差可達好幾倍,如我們縣高山地區因生產水平差,耕地丈量面積可以是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的3倍甚至5倍。這就為各社隊報減(災毀、建設佔用)不報增,隱瞞耕地提供了可能。反正我這幾十畝地究竟在哪,邊界四至到哪就是我說了算,尤其山區湖濱荒地較多的地方,耕地變化情況在當年技術條件下根本無法核查。例如:王家溝和東山間以產定畝為80畝,實際丈量面積應為150畝;明年王家溝發洪水沖毀1畝,上報只剩78畝了;後年在東山腳開荒30畝,上報依然是78畝……最後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由80畝減少到78畝,實際丈量面積卻是由150畝增加到179畝。

  所以1957年到1986年實際耕地丈量面積一直在增長,但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和統計報表面積卻一直在下降。

  參考資料:

  圖文: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_世行數據_新浪財經_新浪網 圖文:中國1961-2009年統計耕地面積

  歷年耕地面積 http://www.jssb.gov.cn/jstj/jsnj/2000/jsnj02/r224/r22403.htm

  事實上直到現在,因土地承包證是用農經報表面積(計稅面積)的數據頒發的,所以這兩套數據依然同時在使用,所以我們縣的最新農經報表,上報的耕地面積(不是播種面積)數據是全縣97933畝水田,161142畝旱地,合計26萬畝,但國土局地籍年度變更調查上報的耕地總面積為56萬畝。這兩套數據可能要等新的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工作真正全部完成後才會統一。

  綜合《國家數據》國家數據 和「一調」、「二調」和國土資源公報相關數據分析,建國後真實歷年耕地面積應為:

  1949年:16億畝以上(當時統計數據為14億畝多),此後以生態惡化和耕地質量下降為代價,大力墾荒,耕地逐年遞增,至——

  90年代:22億畝以上(「一調」數據為近20億畝),達到峰值。1949年至今歷年因城市、道路、工廠等經濟建設因素以及其它因素(如退耕還林、災毀等)而佔用的耕地累計在10億畝以上;尤其是90年代之後,每年凈減耕地0.1~0.2億畝。除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報告中提到的因生態、污染等無法穩定利用的耕地外,現在納入耕地統計的實際上還有大量雖然確實是土地承包證上的耕地,但已經拋荒或改為園地林地,只因是農戶自行退耕不在國家退耕還林補貼名冊上就計為了耕地。

  現在:18~19億畝(2013年12月30日發布的中國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結果是耕地面積:13538.5萬公頃,折203077萬畝,但後面有個尾巴:「目前我國適宜穩定利用的耕地也就是1.2億多公頃,摺合約18億畝」;另一方面,近年農業上統計的農作物總播種面積在24~25億畝間,考慮到複種、間套作情況,耕地面積應為18~19億畝)。

中國可用耕地,是否可以擴大??

www.zhihu.com圖標

=========================

以後想到再寫。

=========================

有些文字,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強調,專門寫在這裡。希望 @丁丁歷險記 不要又雙叒叕斷章取義,曲解、篡改和編造我的觀點。

回復《為何印度耕地面積世界第一而糧食年產不足中國一半?》下 @丁丁歷險記 的回答:

A、首先,「雨季對水稻產量有明顯的影響」等等「故意閹割資料」的無端指責,請你聯繫上下文及與 @夏風 @季遼 的對話來閱讀,再次請你不要斷章取義瞎扯一氣。

B、@丁丁歷險記 明面上的觀點:「這不是很明顯當生活習慣和環境會當地居民的發展方向的影響嗎?」,翻譯一下:「當地生活習慣和環境會影響當地居民的(農業)發展方向」。

這個觀點沒錯。

而我的觀點:「印度和中國農業水平的差距,就是兩國工業化水平和水利建設的差距」,是分析印度農業低於中國的原因,@丁丁歷險記 明面上的觀點是解釋印度農業現狀的原因,兩者毫無衝突。

但是@丁丁歷險記 卻在專程「@」,一而再、再而三、甚至斷章取義來無端指責,是因為邏輯混亂?

C、「溫度和農作物產量關係」在前面講得很清楚了,再補充一下:@丁丁歷險記 的資料顯示在水稻盛花期28度結實率就會降低,而灌漿期32度才會導致千粒重受影響,這也證明了我所說的同作物同品種授粉期對溫度最敏感,遠超過灌漿期(膨大期);所以如果在同一時間,授粉沒問題,果實成長也不會有問題。

茄子同木薯、水稻(部分品種)一樣,原產於熱帶。作為茄子的原產地,印度在育種的基因資源上有極大的優勢。為什麼中國能找到「野敗」?因為中國也是水稻原產地之一,野生稻和農家品種中基因類型極為豐富多樣。所以最辣最長、早熟晚熟、抗寒耐熱的辣椒基因資源,最高最矮、抗病抗逆的玉米基因資源大都來自美洲;所以茄子最耐熱和最抗病、最高產……等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品質,最有希望找到基因資源的地方正是印度。再加上作物在原產地適應性更好,只要農科水平和需求相當,原產地有什麼理由比不上引種地的產量品質?

但是,已被印度人馴化了數千年的茄子,在原產地的非極端天氣卻「小到手指頭大」,而且你也談到天氣涼快就有了大茄子,以這個時間差來看,作物對溫度最敏感的授粉都安然無恙(你貼那堆高溫成災資料的同時,最好查詢下同作物同品種的授粉安全溫度是多少),你卻把原因僅僅歸於「天氣熱」肯定是有問題的。可以斷言,在有了農科院校的現代,如果在原產地保障水源、非極端氣候(如持續10天以上高於常年5~10度的高溫)的情況下不能適應高溫和強光照,卻不能正常生產,那麼一定有印度育種專家或農技推廣者的責任!一定有管理和品種選育的問題!

但我更想吐槽的是,@丁丁歷險記 自己以「茄子小到手指頭大」來論證「溫度高、害蟲多」是「限制(印度)農業發展的因素」,後來卻因我在同樣以「茄子小到手指頭大」來論證「印度農業水平差」就死活不承認小茄子差了!但問題是:如果小茄子屬於「正常生產」,那麼@丁丁歷險記 之前的論證就有問題,需要其予以澄清、更正、調整。論證的基礎都不存在了還談什麼論證?如果小茄子確實差,說明「小的茄子就是落後的品種」,那麼其這幾天的言論全是廢話。

@丁丁歷險記 確實邏輯混亂。

D、印度本國專家在《印度農業地理》所提出的印度農業區劃,如此基礎的東西連@丁丁歷險記 這樣的外行也能有異議,由此可見,印度農業的失敗和農業發展前景的暗淡,印度農科工作者絕不無辜,絕對責任重大……

E、你用了極大的篇幅,以電影、照片、資料等一再描述了印度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季節性高溫、乾旱、土壤等。但是,為什麼按你的資料土壤更差(基本都是沙地),降水更少(560和510mm),寒流影響更大(1984年底氣溫降到1度),季節性高溫嚴重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亞納邦卻是全印農業水平最高?

你後來在《有哪些農業上的事實,沒有一定農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下的回答是:「土地人口承載力」

?!?這是什麼邏輯推理?!?還完全合理自洽?!?

(因為)比哈爾邦人口密度更高,所以單位面積的總產量更高?!?

而且……問題是糧食單產和單位面積農業產值,實際上是旁遮普邦遠高於比哈爾邦!

@丁丁歷險記 確實邏輯混亂。根本沒解釋清楚、甚至沒搞清楚該怎麼解釋這個問題。

事實上@夏風 提供的《印度的綠色革命及其帶給我們的啟示》中就已經有了答案:「綠色革命期間,旁遮普和哈里亞那等邦成效最為顯著,而比哈爾和奧里薩等邦收效十分有限。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組織協調職能發揮不一致,進而導致了農民對新技術及其作用的認識上的差距。」因為與你觀點不符,你就視而不見。

F、「其中大部分數據表明印度和東南亞、南亞國家相比都是很正常的,大多數比中國落後,也有一些比中國好,而不是某些人想的那樣全面落後」

正如誰也無法否認中國科技水平目前仍全面落後於美國,印度農業個別數據好、個別品種能「高價」出口不能掩蓋總體上的全面落後。中國農業人口和耕地是印度的2/3,糧食總產是印度約2.3倍,農業總產值是印度近3倍,中印產值差距比產量差距更大足以證明印度農業目前仍全面落後,足以否定印度農業「產值並不比國內的畝產低」。

G、然後,文章通篇就是繼續描述因為印度的氣候歷史等原因「印度從來不是一個純粹的農業國家,這是一個留有很濃厚游牧民族特色的民族」及牛崇拜,等等。這些我都認可,但在此之外不正證明了印度農業技術推廣差、良種選育水平差、農田水利差、農村教育水平差、農村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存在問題嗎?不正證明了我觀點「印度農業差是因為工業化差」嗎?但接下來就有點莫名其妙了,答主全然不顧我一再強調的「工業化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一直在力圖證明印度農業的現狀就是最適宜於印度的,「印度牛既是神也是財富,而這些牛分布在全國,既有放牧式的,更多是家庭散養。了解印度就必須了解牛在印度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樣要了解印度農業就必須了解牛對印度農業的影響」……,等等。好吧……印度是否要工業化,要怎麼發展關我/0事,你怎麼說都行,但你有意斷章取義、曲解、篡改和編造我的觀點來無端指責是什麼意思?

H、到這後面我才發現,他沒闡明的真實觀點是「當地生活習慣和環境決定當地居民的(農業)發展水平」

注意,影響改成了決定,發展方向改成了發展水平。

所以@丁丁歷險記 要一再強調:「神牛」、「素食」等等陋習和「印度特殊情況」;「總有人認為印度的饑荒是糧食產量不夠造成的,就應該多種糧食解決饑荒。我覺得很奇怪,那些認為印度應該多種糧食的人,為何不建議印度人把樹上的猴子,天上的烏鴉,水裡的魚吃了呢?」,「半游牧國家的農業是土地一半做農業生產,一半做放牧用,比如種植牧草這些農作物」……等等。好吧,姑且就認定這都是永恆合理的,但是,即使是「種植牧草」也可以培育、更換高產優質牧草吧?也可以培育、更換優良畜種吧?進一步積累技術、資金後還可以向乳畜業方向發展吧?@丁丁歷險記 卻又在強調:「你說更換優良畜種,那你知道印度原來的牛是什麼品種嗎?知道為什麼印度人要養這種牛嗎?神牛你聽說過嗎?想更換神牛,這個想法你確定經過思考了?」「還農業發展策略,印度的農業發展策略首先就是要保障牛吃的,其次才是人吃的,你連這都理解不了就不要在這裡討論了。還兩季水稻,地里全種水稻了牛吃什麼?吃大米還是稻草?」「當你問一個印度人他是以什麼驕傲的時候,他不會說他種了很多糧食,而是說養了很多牛」……等等。

一下就把路全都堵死了,這還是「當地生活習慣和環境會影響當地居民的(農業)發展方向」???印度神牛不能殺、不能吃、不能更換優良草種和優良畜種、還必須留出耕地放牧神牛……這不正是認定了印度的「半游牧」屬性是合理和永恆的?!?不正是「當地生活習慣和環境決定當地居民的(農業)發展水平」?!?

但是,美國、以色列、荷蘭、丹麥、日本、加拿大諸國,農業發展制約因素迥然不同,以色列等國的農業環境甚至可稱「惡劣」,因而各國解決措施各異。生活習慣和農業環境確實影響了他們的農業發展策略和方向:或規模化、或集約化,或花果、或乳畜、或糧食,或油籽和其它;但這並不妨礙諸國在農業科技和工業化的支持下達到了非常高的農業發展水平。

另一方面,如果宗教、社會陋習成為了發展(包括農業發展)的阻礙,就理應、必須在「工業化」進程中被革除;而不是以生活習慣和環境為理由,放任農業發展停滯、並視為理所當然!

這就好比西方某些人以保護「西藏文化」為理由,反對在西藏建設公路、鐵路、工廠等,視西藏乘氂牛燒牛糞全心奉佛為理所當然。

所以,我要一再強調「工業化至少應包括化工業發展、含良種推廣在內的農科研發推廣、農機農膜普及、農民識字率等等,尤其是對舊的農業農村體系(如宗族制度、種姓制度、地主制度等)的摧毀和破壞也必須列入其中……」。

所以,我認為:

生活習慣和環境不應、不能決定當地居民的(農業)發展水平;如果其確實成為了其農業發展的阻礙因素之一,根本原因仍然是農業科技和工業化水平太差。工業化是解決印度農業問題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

農業時代,氣候和土壤決定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上限;工業時代,農業科技水平決定了當地農業生產水平的上限。印度不可能永遠停留在@丁丁歷險記 所描述的半游牧半農業時代,也不可能撤廢所有農科院校,把現狀視為永恆合理。別忘了印度也曾搞過綠色革命。

這才是觀點衝突和被@丁丁歷險記 一再指責的根源。

………………………………………………………………

回復《有哪些農業上的事實,沒有一定農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下@丁丁歷險記 的回答:

A、你截圖的這兩段話(即下面「先不吐槽……、你又說……」那兩段)明顯是針對你的話而說的兩件事。第一段是反駁你以「菠蘿全部凍死」來劃分農業區劃。第二段是反駁你「其實從河南信陽到廣西桂林都是同一個類型氣候,桂林和南寧又是兩個不同類型氣候」;因為在《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中信陽、桂林和南寧全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而《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圖》中河南信陽屬於I4區,廣西桂林屬於I6區,並非「同一個類型氣候」。你卻偏偏要把「農業區劃」和「氣候類型」混為一談,把兩件事扯在一起,把《中國綜合農業區劃圖》當成《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和《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圖》來證明你的觀點,並斷章取義來無端指責我,有水平!

中國綜合農業區劃圖

中國氣候類型分布圖

中國農業氣候區劃圖

B、我引用《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是反駁你「中國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所以論證的核心在於「耕地周年生產能(潛)力」北方和南方誰更高。你卻引用「一個服務農業生產為目的」、核心是「土壤質量」的《全國耕地質量等級情況公報》當然文不對題。另一方面,「耕地周年生產能(潛)力」難道不是資源?所以國土資源部「以資源管理為目的」牽頭編製很正常。

另:你別以為《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是國土資源部出錢牽頭就與農業無關,實際上這工作除測繪上圖以外的技術工作都是以農業人員(如中農大張青璞等)為主;我也曾以農業人員身份深度參加我縣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工作。

C、最搞笑的是這個「我找了一下,真沒有直接反映這個耕地輸出能力的數據指標」!

《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全國統一的標準耕作制度,在測算作物光溫(氣候)生產潛力,形成覆蓋全國、連續的『土地質量背景曲面』的基礎上,分區域選取土壤、地形、土地利用等因素,通過測算土地自然質量分、土地利用係數和土地經濟係數,進行土地自然質量、土地利用狀況和投入產出水平的逐級訂正,按照乘積法計算全國可比的分等指數,以此劃分耕地質量等別。」

這不是「直接反映這個耕地輸出能力的數據指標」是什麼?

「土地經濟係數」和「投入產出水平」是什麼意思?

實際上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工作對耕地的分級有三個層次:自然等、利用等、經濟等。其中的「自然等」是評價以土壤氣候為核心的「土地自然質量」,即「耕地周年生產潛力」;根據土地利用狀況進行訂正後就是「利用等」;最終「根據土地投入產出水平進行修正,評定土地經濟等」。而「經濟等」正是包括了「人力、物力、物資(農藥化肥等)的輸入」等經濟收支在內的「耕地周年生產能力」,也就是直接反映耕地效益的數據指標。這三個層次的等級評定在全國的分布趨勢基本一致的,即:生產潛力、能力總體從東南向西北降低。

所以,因單季作物生長期較長,北方耕地單季生產能力(即播種面積單產、國家數據 就是這個數據)有可能高於南方,但年度生產能力(耕地面積年度單產)和經濟效益肯定低於南方。

所以《中國耕地質量等級調查與評定》足以否定「中國土地效率最高的地方在北方而不是南方」。

明明有現成的成果可用,就因為這個成果不符合你心意,就萬般否定,百種臆測還沒個結論,還要求我另外去「證明廣西的土地效率高過遼寧」……呵呵……

D、比哈爾邦和旁遮普邦的「土地人口承載力」等問題前面已經談了,「積溫,光照,水資源這些數據應該如何看待?」「到底印度和中國哪個農業環境更好?」,還有「世界上那些光照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絕大部分都是不適合大規模農業生產的,非洲北部的撒哈拉地區,阿拉伯半島,非洲西南,澳大利亞西北,北美墨西哥新墨西哥這些地方,全都是牧業發達人口稀少的地方,很明顯你沒有了解光資源到底和什麼相關。整個非洲有著比印度更豐富的光熱資源,水資源,面積是印度的三倍,人口卻不如印度多,我實在是不知道你拿什麼來論證光熱資源豐富就適合農業這個論點」……等等……

在我文章中已經談得很清楚,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強調。只再提醒一下:綜合自然因素是耕地農業生產能力的基礎(本文第3、4、5……等節)。不要低估農業的可塑性,和對非極端的長期氣候環境的適應性;不要低估現代農業科技及工業化的作用(本文第7、8……等節)。

………………………………………………………………

其它:

A、@丁丁歷險記問:「所有的品種改良都應該建立在一定的生物學基礎上,就像玉米的產量天然要比小麥高。如果品種改良是萬能的,那怎麼沒有人把耐高溫,耐乾旱,耐病蟲害,產量高,品質好所有這些優點集中到一個水稻品種上呢?就算是中國也沒有這種品種吧?如果單靠工業技術就能夠改變所有農業狀態,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都能成為農業基地了。」

答:a、「就算是中國也沒有這種品種吧?」的答案是:「有」。與解放初的地方良種相比,我國現在的主推品種已經集中了「耐高溫,耐乾旱,耐病蟲害,產量高,品質好所有這些優點」。而印度仍舊在大量使用幾十年前的老品種,這就是中國農業水平高於印度的體現和原因之一。

b、印度的農業生產條件遠優於「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且作為原產地,作物適應更好,基因資源豐富,品種改良難度遠遠低於「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不能成為農業基地無法證明印度不能成為農業基地,你論證方式不當。

c、對目前的農業科技水平而言,「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農業的主要改造難度已經不在於農業科技和工業技術,而在於從業人員(技術和管理水平)和投資成本(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運輸、生產、管理成本等)。如果這兩個問題能解決,針對兩地的農業制約因素分別為熱資源和水資源,西藏採用紋絡型溫室+植物根系加熱膜+光伏技術,新疆採用全智能控制的肥水合一膜下滴灌系統,發揮其光資源充足的優勢,完全可能成為農業基地。

B、@丁丁歷險記問:「廣東海南這些地方每年單位面積消耗的農藥化肥遠比東北這些地方,請問中國那麼大的農業基因庫,為何不能培育出在廣東抗病蟲的農作物?請用你的邏輯來解釋。」

答:「廣東海南這些地方每年單位面積消耗的農藥化肥遠比東北這些地方(高?)」是與其以高溫、長生育期為基礎的(相對)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生產模式相適應的。

與此類似的你還可以質疑一下「中國那麼大的農業基因庫,為何不能培育出」在溫室中抗病蟲的蔬菜?讓溫室的單位面積消耗農藥化肥量不高於本地大田?

C、最後,我發現我最大的錯誤是以為@丁丁歷險記 是來討論問題的……

我為「討論問題,清理思路」而寫的東西一字一詞也不能修改,必須金口玉言、出口成憲!再加上之前要求我為印度制訂耕作制度改革方案,培育適應印度氣候的優質高產抗逆新品種……呵呵……我只是中國某縣的普通農技人員,不是印度某農科院院長或某農業大學校長!難道我必須一個人打敗國足才有資格說中國足球差?!

請你明白一個概念:「討論問題,清理思路」不是潑婦吵架,也不是法庭辯論。只要核心思想沒問題,邏輯自洽嚴密,論點論證論據前後一致,文章有辭不達意,組織混亂的地方進行調整修改是很正常的;如果其中邏輯論證存在問題,自己發現或別人指出後,還應及時予以澄清、更正、調整,甚至承認錯誤、推倒重來,而不是死犟不認錯,甚至胡攪蠻緾……這才是「討論問題,清理思路」的正確做法和態度。

好吧,話又說回來,印度我並不了解,很多探討的基礎信息正是來自@丁丁歷險記 的文章,如「茄子小到手指頭大」等,其它數據都有官方來源。我僅僅是作為一名農業工作者從農業常識和農業發展的角度來探討問題,正如我對美國、以色列農業的探討一樣。而作為一個中國人,印度農業的發展前景和途徑不在我關心之列,更不想抹黑或粉飾印度。如果我對印度現狀的認識有偏差我願意更正我的觀點,無論這種偏差是因為@丁丁歷險記的描述有誤或我的理解有誤。

既然你不是來討論問題的,我也確不能理解也沒興趣理解「印度這種對牛的崇拜從哪裡來」,「素食」等各種陋習是否永恆合理、永不可易?等等……所以,聽到你說「當你問一個印度人他是以什麼驕傲的時候,他不會說他種了很多糧食,而是說養了很多牛」之後,我是真心希望印度人這樣一直驕傲下去,真心希望「牛崇拜」不能變革的說法是真的,真心希望你所說的一切成為所有印度人永遠的共識,真心希望印度永遠停留在@丁丁歷險記 所描述的半游牧半農業時代。

再見,真心希望你是正確的。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是否已到最後的末路?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為何印度耕地面積世界第一而糧食年產不足中國一半?

春過雪消: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春過雪消:為什麼一些人覺得美國是中國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春過雪消:有哪些農業上的事實,沒有一定農學知識的人不會相信?


看了下基本都是種植業的在回答,我補充一下養殖業相關的一些事實:

1、目前集約化養殖的肉雞,是真的長得很快,不是吃激素的!不是吃激素的!不是吃激素的!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百度一下「白來航」這個品種的雞,兩個月2kg體重妥妥的無壓力,這兩個月還包括了21天左右的孵化期。

2、目前集約化養殖的豬,也是真的長得快,5個月90kg+的體重,妥妥的無壓力。

3、所有集約化養殖出售的商品豬都是雜交豬,血統是不純正的

種豬,特別是種公豬,很貴很貴很貴,正值壯年的種公豬血統優秀的要大概30萬左右才能買到,這還是幾年前的價格。

4、美國佬的育種技術是真的強悍

很多有價值、被馴化能夠人工繁衍的經濟動物去了美國以後,其經濟性狀通常都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強,比如豬的肌肉變得更發達,肉用鳥類的個體變得更龐大,毛皮動物的個頭變得更大……然後,再被賣回來……

5、養殖場是不能隨便進出的!養殖場是不能隨便進出的!養殖場是不能隨便進出的!

開進養殖場的車輛輪胎按道理是基本都要經過消毒的,按照設計要求,汽車輪胎消毒池的長度必須是門允許通過的最大車輛輪胎周長的1.5倍,養殖場是真的怕人或者車輛什麼的帶進去病毒,因為集約養殖的動物抵抗力都很差,而且因為飼養密度高,極易傳染,一旦疫情暴發,這一茬動物都會受影響算是還可以接受的損失,運氣不好整個場子會因為病原體積累再無法繼續使用(在病原體積累嚴重的場子里,不論再怎麼嚴謹認真的做防疫,只要人敢養大群易感動物,那就沒有你病原體爸爸糟蹋不了的)。

ps:候鳥其實也有一定的「帶貨」能力(傳病毒能力),特別是比較不介意親近養殖場的候鳥……

6、目前的集約化養殖場做的動物防疫實際上是通過疫苗和各類預防性的藥物在強行壓制病原體的爆發

一旦出個變種,運氣不好那個場子就不能用了……

7、不存在長好多雞翅的雞

當年黑kfc的文案真心是愚弄了大眾,實際上如果人身上多個肢體,那麼帶給免疫系統、血液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的壓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如果kfc真有強悍到能給雞加翅膀的生物技術,那它還賣啥雞翅啊,光靠這種技術生產稀有的生物資源必然遠比它賣雞翅賺得多了。

8、不要相信所謂的把激素用於催熟動物

激素製備的成本並不低,而且用於催熟的時候通常需要反覆給予,從成本上說,用激素催熟動物是沒有利潤空間的,而且還會降低動物產品的品質,綜合來說,不具利潤空間!不具利潤空間!不具利潤空間!

ps:激素改變商品魚性別的操作其他答案里有說,這個不屬於催熟動物……

9、不要盲目的崇拜土雞土雞蛋

不知各位有沒注意到,市面上很多所謂的土雞蛋蛋殼都偏白,這個通常是雞感染病毒所致,在這裡要補充一點,很多的病毒感染並不會引起雞明顯的癥狀,就好像人感冒自愈一樣,並不會嚴重影響人的精力和活動,蛋殼白只能證明感染過,不能證明雞不健康或者蛋帶有病毒。而集約化生產的雞蛋則多見偏褐色的蛋殼,雞蛋多呈褐色那是病毒防疫到位的標誌,土雞蛋土豬肉確實相比於集約化產品具有更棒的風味,但是,這二者在營養成分上沒有多大區別!沒有多大區別!沒有多大區別!

土雞土豬之所以好吃很多時候還是因為它們生長周期長,風味物質積累的比較多,並不意味著它們的營養價值顯著高於集約化養殖的豬或者雞……

10、閹割後的動物通常能長得快比同齡未閹割同類長得更大……

11、小群養殖的動物吃飽喝足通常會打架撕咬打發時間……

12、種公豬的體重通常能到半噸以上,優秀的品種的奶牛體重也是通常能到半噸以上

給種公豬取精是一件有風險的事情,萬一豬爺不滿意,分分鐘可以秒人,種公豬的取精室四周有類似於限制汽車開上人行道的限定樁,為的就是保護取精的人。而且優秀的采精工作人員,都有一項口技……模仿母豬「那個時候」的叫聲……

13、奶牛通常是一邊懷著孕一邊產奶的,產的奶按自然規律來說其實是為哺育上一胎的小牛

奶牛產奶通常是這樣控制的:第一年懷孕,不產奶,第二年開年生產,開始產奶,開產第二年開年不久之後再度懷孕,然而懷孕期間,產奶並不會停止,會持續到第二年年末,將要產第二頭小牛為止,第三年產下第二頭小牛,繼續產奶,繼續懷孕,如此反覆,如果不能再小牛出生後儘快懷孕,就會影響下一年的產奶開始時間,因此對奶牛場來說,讓生完小牛的奶牛儘快的順利懷孕健康生產是保障來年收成的關鍵。

經過多年選育的奶牛也基本能勝任這樣的周期。

14、生牛奶不好喝,通常很膩且帶細菌

帶菌通常是因為擠奶的過程,當然也有些牛乳房有炎症,會帶菌。

15、奶牛場繁殖工只能是男性,因為日常會接觸調控牛生理周期的激素,這類激素能比較顯著的影響女性的生理周期

不排除有些場子比較無良的,讓女性來干這個,或許以後勞動保障裝備更加精良之後女性也能幹這個工作,不過良種奶牛站著就有1.5m多高,繁殖工一般要求身高高於1.7m,牛場里的普通員工里,繁殖工是工資最高的。

16、野生動物並不比養殖動物多多少營養價值

野生動物、放養動物風味獨特主要是因為其生長的環境條件(包括攝食食譜)和生長周期,和集約化養殖的動物存在差異,不同生長條件下長大的同種動物風味會有區別,但是其可食用部分的營養價值不會有明顯的區別。

17、出於安全考慮,人盡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攜帶的病原體是未知的,萬一中獎不是什麼好事,當然,不可否認在工業化程度比較低的地區,野生動物貿易還是存在的,但是這些人接觸了沒事不意味著其他人就可以不去防範,不論是出於個人安全考慮還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都應盡量避免接觸野生動物,除非是專業人士。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維生素生產國,佔全球產量的70%左右。

維生素的將近70%被用於飼料,做保健品藥品給人吃的反而是少數。

很多農民只知道給自己養的牲口、雞鴨和魚補充維生素,卻不知道給自己小孩補充維生素……


我國至少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基本掌握了「速成雞」的養殖方法。

9012年了,還有人相信肯德基用的「速成雞」是「激素雞」

但實際上,北魏時期成書的《齊民要術》就已經對如何養殖「速成雞」做了解釋:

《齊民要術》截圖

注意看,文中介紹的養殖手法主要包括:讓雞吃飽、吃好、少活動,保持雞舍清潔、溫暖以及雛雞分開飼養等,與現代規模化養雞要求基本一致,當然不需要什麼「激素」。

1500年前國人就解決了的事情,現在還有人不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