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試民謠,你聽出了什麼?


一個故事...

下雨的黃昏,一個啞巴在路上對一個女孩一見鍾情,我覺得後來女孩好像去世了...不然怎麼會有「拿我交換些 陪伴你的時間」後面「多幸運有人遇見你...」應該是寫詞的聽到故事後的感慨吧

這個歌,一聽我就難受,因為這個世界上懂得珍惜的人太少了,乾淨的東西太少了

這首歌聽著就很舒服,很適合冬天下著雪裹著圍巾帽子,戴著手套,天很冷,但是歌很溫暖。

不要說聽不懂歌詞,慢慢聽,打動你的地方不止一處


說實話有點失望

微博Teaser出來的時候,有一種 誒呦不錯哦 他有嘗試新的曲風 預告裏的幾句還是那個清澈的聲音 感覺很適合一個清晨 早上起牀時靜靜地戴上耳機 放鬆一下心情 聽張傑給你娓娓道來

後面的轉折副歌部分有個樂器不知道什麼(樂盲本質) 感覺很好聽 耳機裏聽真的很棒

但...副歌部分

太平淡了...太平淡了 而且人聲也莫名其妙被樂器的聲音所淹沒 有種越唱越小聲的感覺 民謠的治癒功能被徹底粉碎 聽完前面部分的我剛想分享到朋友圈 副歌的樂器就讓我放棄了這個想法 完全沒有吸引我的地方

囉嗦幾句 初中高中聽的他歌挺多的 在今年鳥巢演唱會的時候 聽到大合唱那些老歌的時候真的很感動 唉青春一去不復返的感覺(雖然我大三) 之後看到社交軟體上有人黑張傑我就會懟回去 還是希望張傑能夠找一個優秀的創作人 自己學就算了 有一個長期跟你合作 懂你的創作人一起完成一首屬於你的金曲


從音樂的角度來講,張傑的新單曲《一個故事》,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也是一個讓人特別驚喜的故事,更是一個需要特別稱讚的故事。

在聽到《一個故事》這首歌之前,關於張傑的階段性音樂印象,最後主要定格在了《未·LIVE》這張專輯,以及通過這張專輯建立的MIX-POP音樂體系。

毫無疑問,對於一個音樂人屬性唱將來講,《未·LIVE》幾乎滿足了所有音樂人對於音樂巔峯的夢想、甚至是幻想。它既是音樂實驗性和可能性的探索,又能將最好的聲線同步完成對音樂的開拓。無論唱作還是表現,都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歌手演唱模式,而是將人聲與音樂彼此滲透、相互作用,從而完成音樂作品的高度融合。

這,不就是MIX的意義嘛!

正是因為在《未·LIVE》這張專輯裡,張傑已經把音樂的可能性,推進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在樹立某種標杆的同時,從理論上來講,也為自己設置了不小的超越障礙。所以,在這樣一種背景下,聽到《一個故事》之後,就頗有一種柳暗花明的意外之喜。

因為在《一個故事》這首歌曲裏,張傑和創作、製作團隊「火星電臺」一起,用回溯的方式,回到音樂最原始、最本色、最初心的坐標。它在一方面,其實是創造了張傑的另一種音樂可能性,但更重要的,是一個音樂屬性很強的歌手,竟然還能拋開技術、呈現靈魂。

可以這麼說,張傑用《一個故事》這首歌曲告訴所有人:音樂可能性,並不一定是外向的、大開大合的前衛和實驗;音樂可能性,同樣包括一種內向、回溯的靈魂展示,一種對於細節本質纖毫畢現的無盡呈現。

前者需要勇氣,後者更需要一種對音樂內在的領悟。

《一個故事》是一首以民謠為主線的歌曲。作品主體與其說是一首歌曲,不如說是一首暖心的小詩,一首既寫實又浪漫的溫暖小詩。整首作品的文字書寫,既不是所見即所得的淺白,也不是為了押韻而押韻的魔幻。看似簡潔的文字之間,不僅有寫實到具體的畫面,也有溫暖到內心的感受,還有串聯出的時空長線。

作品的主題是愛,但並不是卿卿我我的小愛。雖然也有一見鍾情的瞬間,但《一個故事》還通過記錄時間的流動,拓展了愛的涵義和意義,因此有了天地般的遼闊,讓一個愛情故事,在寫實的貧窮與富有之間,既有浪漫情愫,又不乏人生領悟。

也是更高級的情歌創作了!

而雖然是一首以民謠為主線的作品,在「火星電臺」的編曲和製作之下,通過極簡的電子音色對氛圍的塑造,以及非常夢幻的吉他音色效果,再加上兩者和純凈的電箱琴彼此間的交錯,也讓《一個故事》成了一首基於民謠但又很現代,甚至帶點Future Pop意味的作品。

別看《一個故事》的旋律並沒有太多的起伏和戲劇性,但越是這種靜美、樸素的歌,越是考驗一個歌手的唱功。甚至可以說,這個時候考驗的,並不只是歌手物理層面的演唱技巧,而是一種深度領悟後的唱商展現。

從演唱角度,張傑對於《一個故事》這首歌曲,採取的是一種最恰如其分的演繹方式,那就是「瑕疵感」。沒有精準的節拍,也沒有細膩的咬字與發音,這一次的張傑,不僅把歌聲唱得很「糊」,而且經常用一種和曲譜不同步的拖拍。

其實,這種拖拍,恰恰好可以當成是一種近似於Shuffle的處理,雖然Shuffle往往是RB、Soul和Funk等節奏律動型音樂的專用技巧,但張傑能在一首慢歌裏使用,而且用得恰到好處,恰恰說明他作為一名歌手,已經到了可以跨越風格和技巧運用的界限。那種看似「漫不經心」的拖拍,那種看似「糊」的歌聲,恰恰唱出了一種人性的溫度,一種內心傾訴時獨語的真誠和純粹。

而與其說這些唱法,是一種技術運用,不如說是張傑用心和靈魂唱歌的體現。用技術唱歌和用心唱歌的區別,就是前者可以通過學院教學、模仿學習的方式傳承,但後者更像是一個歌者的自我修行,你沒有那股勁、你不懂那份情,就唱不出那種感覺。

《一個故事》由此也被張傑唱出了溫暖,而這種溫暖對於他來講,則是另一種內在緯度的創新,也算是張傑版的「溫故而知新」。

事實上直到今天,很多人對於張傑的認知,依然還是停留在高音好這樣的技術層面。但即使有著一副天賜的好嗓音,張傑一直以來卻並不滿足於用天賦換安逸。《Millionaire》裏混雜著Deep House和Reggaeton的Moombahton曲風,《Pretty White Lies》在EDM的架構下,還不斷融合Funk、Soul、Rock等等元素的嘗試,《無藥可救》裏搖滾與EDM的結合,以及在《誰贏》和《一路之下》等作品裡,用Future曲風營造音樂的開闊感和空間感,其實都是他走出舒適區的創新與探索。

與此同時,張傑一方面以實驗的精神,把MIX-POP音樂體系帶到一個新的高度。而另一方面,在對音樂進行未來性嘗試之後,他又通過獨唱版的《只要平凡》、《一念之間》,尤其是這次的《一個故事》,讓自己的音樂世界,不僅僅只有創新的升華,更有音樂的凈化。

《只要平凡》裏用磁性聲線把遺憾唱成無憾,《一念之間》裏如一縷青煙的聲線,更是揮之不去、纏繞耳邊,而在《一個故事》裏,張傑又用平凡、樸素的聲調,唱出優雅雋永的永恆感,這些清澈動人的歌聲,都是現在的張傑,自我修行、自我領悟和自我凈化的結果。

當然,也是因為張傑真正回溯到了音樂的初心。


歌曲太平淡,沒有新鮮感,唱功那麼好tm音樂的鑒賞能不能提高提高。


為了客觀我努力打開三次

第一次開頭的1分鐘結束

第二次直接進副歌30秒

第三次不死心試圖找結尾是否會驚喜

傑哥刷新了我對他審美下限的認知...

詞曲本身很芭樂乏味,旋律是丟進一堆老派抒情歌就亳無記憶點的那種,歌詞是鄉下小夥子隨便哼哼的大白話,傑哥還捨棄自己好聽的聲區去配合口白式唱法,輕輕柔柔唱完了,唯一的亮點是編曲的力挽狂瀾,結果仍然是一首流水線作品,比難聽更沒存在感。

這首歌一點也不民謠啊??民謠是有深度、或有情懷、或詩意,並且旋律動人的,你對民謠有什麼誤解?

還不如繼續唱製作精良的OST作品,雖然商業了點,但是要聲線好、唱得優美也不容易。

再不然找審美靠譜點的音樂人來作詞作曲,像紫棋妹妹、青峯、五月天、陳綺貞、徐佳瑩碰撞一下吧,真心可惜傑哥的聲音條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