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求職和留學的技巧不只是在各種講座和分享會上聽聽就能學會,Workshop的方式讓每一個人隨時準備著在「做」、「接受反饋」、「討論」中成長。Workshop中BeBeyond的學員們到底有什麼收穫?

體驗如何?和我們在Workshop中一樣,接受所有基於事實的表揚和批評哦 ; )


參加三明治每日書寫作的時候,我看了一位同學的每日書,她那個月寫的是碩士時候發生的那些苦悶事情,寫的超級平靜,已經死透了幾回的感覺。同病相憐的我和她在每日書裏有些互動。她當時的狀態已經是找到一個很好的工作,從工科跳到商業了。在最後幾天的每日書裏,她說有個同樣遇到情緒問題的同學給她介紹了一個教育培訓機構,繳了一筆不便宜的費用,參加了6周的課程,最終她們都在那裡獲益匪淺,捋清和自己的關係,並找到了心儀的工作。這對當時的我很有吸引力,因為那個時候的我正處於一種焦灼、自我折磨、陷於困境的情緒和狀態中,我加了公眾號,這樣過了幾個月。最近這個教育機構聯繫我,問我願不願意參加一次miniWorkshop,有幾個主題。於是,我就參加了BeBeyond在7月份的一次線上miniWorkshop,討論的通用類話題下的「你最擔心的短板是什麼?」。

流程如下:

進入一個羣,羣裏有一位培訓師,在她的引導下,每個人進行自我介紹和想要彌補的短板,描述時要注意遵循STAR原則。

#STAR原則:用於簡歷和麪試,怎樣描述經歷?

S=Situation/情境,事情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

T=Task/任務,你當時的任務是什麼?

A=Action/行動,你做了哪些具體的事情?遇到什麼困難?如何解決的?

R=Result/結果,結果如何?有沒有完成目標?獲得了哪些經驗?

(關於這個STAR原則,我一直也沒領悟到,直到寫課後作業的時候,我還問培訓師什麼是STAR原則,感到羞愧,所以一定要鄭重其事的介紹一下)

約定某一天留出時間談話兩個小時,語音和文字均可,羣裏有四個學員,實際參加討論的是三個,以及培訓師。

第一步先自我介紹,分享一件你認為自己過去做過的最厲害/最自豪/最牛的一件事。

把自己覺得沒那麼自豪也有點自豪的事情寫了上去。其他兩位同學都是學商的,她們的經歷都挺好的,具體不說了,很厲害那種。大家說完之後,培訓師給我們總結了一下每個人的「閃光點」。

第二步,轉入到「短板」的這個話題,詢問大家對於短板的看法。(你如何理解短板?)也是每個人說一下,然後培訓師總結。然後根據每個人在課前寫的短板,進行討論,自己先大概講講總結一下,然後其他同學提出自己的觀察和看法,參考QCS方法論。這位同學聽了別人的建議後,再去做一些思考和總結。BeBeyond團隊學習的方法論:QCS = Question,Comments,Suggestions,針對每個人的經歷,提出問題,提供你的觀察和思考,以及提出建議(這一點要注意盡量少用)

由於涉及到別人的信息,這裡不詳細說了。最後,根據每個人的問題,留了不同的作業,可以試著向前邁一步的那種作業。

給我的最大感覺是我們很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看別人都是優點)和自己的缺點(看自己都是缺點)。看到別人的優勢,而忽略自己的優勢,常在自己劣勢的地方卡住。

今天BeByond的給我發了關於這次miniWorkshop的總結,蠻貼心的,很細緻的指出了我的優點和潛在可能改變的方向。


剛參加完一個mini workshop關於留學申請怎麼搞定推薦信的,線上的。又欲罷不能地報了第二個mini workshop,還瘋狂安利給了周圍的同學。因為真的太棒了,是「授人以漁」的那種方式帶我去做,而且在workshop的同伴互動中能更主動地去思考和學習。雖然這麼講感覺挺平淡的,想想是不是自己也能模擬,但真的參與就會感覺到不一樣。主要差異一個是在workshop營造的真實感,真實的互動,導師Tess真實地立deadline催作業 ,真實的討論聽別人提問自己……這些都讓我更認真地去做這個事,比單獨的時候要更有效率。另一個就是workshop的組織者更有經驗,所以可以很快得到高質量的信息集合和關於推薦信的重點注意事項,誠然自己也能慢慢摸索到,但是會耗費精力收集資料和鑒別。另外就是理念的問題了,這是我最喜歡、欣賞bby的一點。最初是聽了學妹用bby申請的事感興趣,然後最近一段時間整體接觸下來,感覺不管是工作人員還是導師們都有著很統一的理念,bby整體的企業文化也感覺是很棒的那種。具體而言,我接收到的理念就是對個人實質性發展的注重吧,就是申請不是粉飾自己的過程,而是在這個追尋的過程中真實地有發展和成長,認清了關於自己的一些東西,自己又有新的發展。在推薦信workshop裡面就是這樣,一開始其實我寫得挺難過的,因為想到過去很多失敗的不了了之的科研經歷,實在覺得從老師的角度自己沒什麼好的。在workshop裏弱弱地問了這個問題,導師回的那段話我印象很深刻,大意就是,失敗的經歷也是經歷,要去找裡面的原因等……對我來說挺重要的,是一種與自己的和解吧,過了這關才能真的去用文字向學校展示自己。

啊 廢話了好多……最後講一下workshop的流程,先提前一天佈置作業,用deadline的威力推著我們神速完成了慘不忍睹的第一稿,然後隔天晚上會開語音一起討論,每個人很有組織的接受大家的犀利問題(別人的視角很容易看出問題),最後導師總提意見,然後又在deadline的威力下三天就改出了第二稿 。這樣一場下來已經學會一定的方法和標準,可以自己慢慢去打磨了。真的很良心,能感覺到導師都是全心全意想要幫你,發揮workshop的全部能量。

最後的最後,感謝Tess??愛您~死線的威力~

兩年前在bebeyond幫助下申請到了美國金融博士。具體的課程內容已經不大記得了,但是從workshop中學習到的soft skills卻一直幫助著我:

#1 改變思維定勢

在申請和求學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困難與挫折。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有些是客觀存在的,有些則是腦子裡的猜測。但是bebeyond會讓學員們接受不可控的事實,去主動改變和影響可控的因素。跳脫自己的主觀情緒,積極正面地「解決」問題。比如我想要去聯繫教授成為他/她的RA,但是我擔心自己成績不出色,我不知道該聯繫哪位教授,教授太忙會不會不理我,聯繫的email該怎麼寫等等。想到如此多的困難,很多人就選擇逃避和拖延。但是仔細思考哪些是客觀事實,哪些是臆想,那些是相關的信息,哪些又是不相關呢?績點不高是已經發生的,但是這個一個相關信息嗎?假如你是一位教授,你會考慮一個績點不算優異,但極具創造力和持之以恆的能力的人嗎?跳脫自己的思維定勢,換個角度思考。在Bebeyond的workshop中,有各個學校,各個專業的學員,通過和不同領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會讓你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可笑了。

# 行動力

行動力!有了明確的計劃就去行動。一個人申請最大的困難就是動力不足。在Bebeyond的workshop裏和小夥伴們一起制定計劃,一起行動,每週的見面會有feedback。如果一週一事無成,在彙報的時候也會感到愧疚。這種peer work可以督促自己把美好的理想和計劃一以貫之。

#正確地認識自己

我還記得一進Bebeyond的時候就要求每一個人寫50個關於自己的fact。很多人在寫到十幾條的時候就無話可說了。但是當你堅持寫下去就會發現,原來我還有這麼多特點,我自己從未意識到。更靈的是當你的同伴閱讀了你寫的fact並給你反饋後,就發現:哇,原來別人看到的我和自己以為的自己是如此不同! 為什麼要正確的認識自己?當你清楚了你的價值觀和人生方向,才能更好選擇學校和專業,在執行計劃的時候底氣十足!


與BBY相識是通過朋友圈,有天看到兩個大腿同學都轉發了BBY的課程推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我也報名參加了。

我參加的是留學類推薦信的書寫教學,

總結來說就是乾貨滿滿,物超所值。

教授的老師是傳說中很push的Tess, push當然有push的好處,我們小組的成員基本都在ddl前完成了任務。

參加workshop還能和優秀的學員們成為朋友,因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著相同的目標,相互借鑒的同時也讓你覺得自己不那麼孤單。

小天使們的課後服務也是相當周到了!

是一次充實而愉快的workshop了。


剛高考完的我通過對高中三年的總結,發現自己做事效率不高,很喜歡拖延時間,所以我選擇報名參加了BeBeyond mini workwhop中的「拖延症診斷與治療」。

起初我是抱有懷疑的,害怕此類活動只是談談人生灌灌雞湯。但通過學習交流,發現其中並非我所想這麼簡單。

我的培訓師Shirley非常很耐心與專業。她事先讓我自己總結出三個會拖延的事情和三個不會拖延的事情。這也將成為我們2小時討論的主要內容。

我們在2小時課程中,她非常用心的分析了我的問題,並引導我自己思考解決問題。我以前單純的認為。我有拖延症的原因是因為懶惰。Shirley讓我追尋懶惰的根本原因,讓我對自己時間的把控有了新的認識。

兩小時交流結束後,會進行作業監督,她讓我們選擇了一個比較拖延的任務。然後在限定時限內完成。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不錯的體驗。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來互相解決問題。但美中不足的是參與人數還太少,無法調動整體積極性。

希望能夠越來越好!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