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求职和留学的技巧不只是在各种讲座和分享会上听听就能学会,Workshop的方式让每一个人随时准备著在「做」、「接受反馈」、「讨论」中成长。Workshop中BeBeyond的学员们到底有什么收获?

体验如何?和我们在Workshop中一样,接受所有基于事实的表扬和批评哦 ; )


参加三明治每日书写作的时候,我看了一位同学的每日书,她那个月写的是硕士时候发生的那些苦闷事情,写的超级平静,已经死透了几回的感觉。同病相怜的我和她在每日书里有些互动。她当时的状态已经是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从工科跳到商业了。在最后几天的每日书里,她说有个同样遇到情绪问题的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缴了一笔不便宜的费用,参加了6周的课程,最终她们都在那里获益匪浅,捋清和自己的关系,并找到了心仪的工作。这对当时的我很有吸引力,因为那个时候的我正处于一种焦灼、自我折磨、陷于困境的情绪和状态中,我加了公众号,这样过了几个月。最近这个教育机构联系我,问我愿不愿意参加一次miniWorkshop,有几个主题。于是,我就参加了BeBeyond在7月份的一次线上miniWorkshop,讨论的通用类话题下的「你最担心的短板是什么?」。

流程如下:

进入一个群,群里有一位培训师,在她的引导下,每个人进行自我介绍和想要弥补的短板,描述时要注意遵循STAR原则。

#STAR原则:用于简历和面试,怎样描述经历?

S=Situation/情境,事情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T=Task/任务,你当时的任务是什么?

A=Action/行动,你做了哪些具体的事情?遇到什么困难?如何解决的?

R=Result/结果,结果如何?有没有完成目标?获得了哪些经验?

(关于这个STAR原则,我一直也没领悟到,直到写课后作业的时候,我还问培训师什么是STAR原则,感到羞愧,所以一定要郑重其事的介绍一下)

约定某一天留出时间谈话两个小时,语音和文字均可,群里有四个学员,实际参加讨论的是三个,以及培训师。

第一步先自我介绍,分享一件你认为自己过去做过的最厉害/最自豪/最牛的一件事。

把自己觉得没那么自豪也有点自豪的事情写了上去。其他两位同学都是学商的,她们的经历都挺好的,具体不说了,很厉害那种。大家说完之后,培训师给我们总结了一下每个人的「闪光点」。

第二步,转入到「短板」的这个话题,询问大家对于短板的看法。(你如何理解短板?)也是每个人说一下,然后培训师总结。然后根据每个人在课前写的短板,进行讨论,自己先大概讲讲总结一下,然后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观察和看法,参考QCS方法论。这位同学听了别人的建议后,再去做一些思考和总结。BeBeyond团队学习的方法论:QCS = Question,Comments,Suggestions,针对每个人的经历,提出问题,提供你的观察和思考,以及提出建议(这一点要注意尽量少用)

由于涉及到别人的信息,这里不详细说了。最后,根据每个人的问题,留了不同的作业,可以试著向前迈一步的那种作业。

给我的最大感觉是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看别人都是优点)和自己的缺点(看自己都是缺点)。看到别人的优势,而忽略自己的优势,常在自己劣势的地方卡住。

今天BeByond的给我发了关于这次miniWorkshop的总结,蛮贴心的,很细致的指出了我的优点和潜在可能改变的方向。


刚参加完一个mini workshop关于留学申请怎么搞定推荐信的,线上的。又欲罢不能地报了第二个mini workshop,还疯狂安利给了周围的同学。因为真的太棒了,是「授人以渔」的那种方式带我去做,而且在workshop的同伴互动中能更主动地去思考和学习。虽然这么讲感觉挺平淡的,想想是不是自己也能模拟,但真的参与就会感觉到不一样。主要差异一个是在workshop营造的真实感,真实的互动,导师Tess真实地立deadline催作业 ,真实的讨论听别人提问自己……这些都让我更认真地去做这个事,比单独的时候要更有效率。另一个就是workshop的组织者更有经验,所以可以很快得到高质量的信息集合和关于推荐信的重点注意事项,诚然自己也能慢慢摸索到,但是会耗费精力收集资料和鉴别。另外就是理念的问题了,这是我最喜欢、欣赏bby的一点。最初是听了学妹用bby申请的事感兴趣,然后最近一段时间整体接触下来,感觉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导师们都有著很统一的理念,bby整体的企业文化也感觉是很棒的那种。具体而言,我接收到的理念就是对个人实质性发展的注重吧,就是申请不是粉饰自己的过程,而是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真实地有发展和成长,认清了关于自己的一些东西,自己又有新的发展。在推荐信workshop里面就是这样,一开始其实我写得挺难过的,因为想到过去很多失败的不了了之的科研经历,实在觉得从老师的角度自己没什么好的。在workshop里弱弱地问了这个问题,导师回的那段话我印象很深刻,大意就是,失败的经历也是经历,要去找里面的原因等……对我来说挺重要的,是一种与自己的和解吧,过了这关才能真的去用文字向学校展示自己。

啊 废话了好多……最后讲一下workshop的流程,先提前一天布置作业,用deadline的威力推著我们神速完成了惨不忍睹的第一稿,然后隔天晚上会开语音一起讨论,每个人很有组织的接受大家的犀利问题(别人的视角很容易看出问题),最后导师总提意见,然后又在deadline的威力下三天就改出了第二稿 。这样一场下来已经学会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可以自己慢慢去打磨了。真的很良心,能感觉到导师都是全心全意想要帮你,发挥workshop的全部能量。

最后的最后,感谢Tess??爱您~死线的威力~

两年前在bebeyond帮助下申请到了美国金融博士。具体的课程内容已经不大记得了,但是从workshop中学习到的soft skills却一直帮助著我:

#1 改变思维定势

在申请和求学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有些可控,有些不可控;有些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则是脑子里的猜测。但是bebeyond会让学员们接受不可控的事实,去主动改变和影响可控的因素。跳脱自己的主观情绪,积极正面地「解决」问题。比如我想要去联系教授成为他/她的RA,但是我担心自己成绩不出色,我不知道该联系哪位教授,教授太忙会不会不理我,联系的email该怎么写等等。想到如此多的困难,很多人就选择逃避和拖延。但是仔细思考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臆想,那些是相关的信息,哪些又是不相关呢?绩点不高是已经发生的,但是这个一个相关信息吗?假如你是一位教授,你会考虑一个绩点不算优异,但极具创造力和持之以恒的能力的人吗?跳脱自己的思维定势,换个角度思考。在Bebeyond的workshop中,有各个学校,各个专业的学员,通过和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会让你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之前的想法太可笑了。

# 行动力

行动力!有了明确的计划就去行动。一个人申请最大的困难就是动力不足。在Bebeyond的workshop里和小伙伴们一起制定计划,一起行动,每周的见面会有feedback。如果一周一事无成,在汇报的时候也会感到愧疚。这种peer work可以督促自己把美好的理想和计划一以贯之。

#正确地认识自己

我还记得一进Bebeyond的时候就要求每一个人写50个关于自己的fact。很多人在写到十几条的时候就无话可说了。但是当你坚持写下去就会发现,原来我还有这么多特点,我自己从未意识到。更灵的是当你的同伴阅读了你写的fact并给你反馈后,就发现:哇,原来别人看到的我和自己以为的自己是如此不同! 为什么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当你清楚了你的价值观和人生方向,才能更好选择学校和专业,在执行计划的时候底气十足!


与BBY相识是通过朋友圈,有天看到两个大腿同学都转发了BBY的课程推荐,抱著试一试的心态,我也报名参加了。

我参加的是留学类推荐信的书写教学,

总结来说就是干货满满,物超所值。

教授的老师是传说中很push的Tess, push当然有push的好处,我们小组的成员基本都在ddl前完成了任务。

参加workshop还能和优秀的学员们成为朋友,因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著相同的目标,相互借鉴的同时也让你觉得自己不那么孤单。

小天使们的课后服务也是相当周到了!

是一次充实而愉快的workshop了。


刚高考完的我通过对高中三年的总结,发现自己做事效率不高,很喜欢拖延时间,所以我选择报名参加了BeBeyond mini workwhop中的「拖延症诊断与治疗」。

起初我是抱有怀疑的,害怕此类活动只是谈谈人生灌灌鸡汤。但通过学习交流,发现其中并非我所想这么简单。

我的培训师Shirley非常很耐心与专业。她事先让我自己总结出三个会拖延的事情和三个不会拖延的事情。这也将成为我们2小时讨论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2小时课程中,她非常用心的分析了我的问题,并引导我自己思考解决问题。我以前单纯的认为。我有拖延症的原因是因为懒惰。Shirley让我追寻懒惰的根本原因,让我对自己时间的把控有了新的认识。

两小时交流结束后,会进行作业监督,她让我们选择了一个比较拖延的任务。然后在限定时限内完成。

总的来说,这是一次不错的体验。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来互相解决问题。但美中不足的是参与人数还太少,无法调动整体积极性。

希望能够越来越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