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無論是身邊的人還是網路上很多人談到日本文化都有一種莫名的優越感,有時候會拚命辯護,但是對自家文化不屑一顧,甚至無底線惡搞?


日本的文化本身有她的賣點她的文化,與古典中國的文化,有聯繫,也有區別日本文化與古典中國的聯繫在漢、唐、宋走的是典雅細膩的路線

問題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有元明清

在元明清三朝,中國的傳統文化,接納了遊牧民族粗獷豪放的作風,也體現了勞動人民保守質樸的特點而日本文化在元明清時期走的仍然是典雅細膩的路線很多人自認為只有典雅細膩的文化纔是"真正的傳統文化"實際上是他們選錯了參照物他們以日本文化為參照物,為標準,去審視中國的文化,這根本就是在耍流氓審視中國的文化,就要參照中國的標準中國文化既有杏花春雨,也有駿馬彎刀,中國風裡是有一股羊羶味的如果你以日本文化為參照物,你會覺得這羊羶味難聞、粗俗、不入流但是對於中國人來說,這就是人間滋味

什麼是文化?

文化就是人間滋味一味地高大上,脫離生活,甚至直接模仿日本,那不是文化那是cosplay
認真說,從建國開始,對古代的舊的文化制度顛覆了一次,對外來思想吸收了一次,之前有革命思想撐著,如今的中國依然沒有統一出自己的價值體系,古今並存,中西並存,文化的重建比經濟難得多。西方思想帶來的細化思考和人本主義,強調個體觀念,契約觀念,配合工業化對古老的中國產生了巨大衝擊,稱之為文明的新生也不為過,但中國人的整體觀和樸素的二元論,輪迴觀仍然沒有衰弱,世界變了,有些不合適,有些卻還合適。近年民族主義興起,所有人懵懂的想製造一種話語權,去產生什麼東西,一場文化的復興在蠢蠢欲動,趨勢仍然是中國的觀念佔主要,但西方的實驗哲學和個人主義是值得吸收的東西,這個文明從100多年前一直在蛻變,尚未到新的穩定期。所謂對過去的批判和繼承從清末開始一直從未解決過,轉型還在繼續,融合已然完成,新的還沒形成。
其實社會裡面最惡劣的一部分羣體他即不是低調為國家人民前進的人

也不是沒機會發聲的廣大羣眾

他們是不願意成為廣大羣眾抓住機會便炫耀貶低以顯示自己優越的陰陽人這種人吶自古有之我們把他叫太監叫變色龍叫媚上欺下著實可惡這種人都曾年輕過

這種青年時候的陰陽人

大概是諸如此類吧

謝邀。這個問題需要從國人自身和外國文化兩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從國人角度說,距離產生美,即使沒有任何宣傳,異域文化或者古代文化也會在很多人心中別有風情,不用往遠了說,同樣的風景,看在外地遊客的眼中就比當地居民多了幾分詩情畫意,一大羣人稱頌幾十年前解體的某大國「最富理想氣息」,這都是距離導致的。

事實上,距離產生美的效果對外國人也是一樣的,十六世紀的歐洲,中國被傳教士形容的至美至善,法國文學家伏爾泰在著作中稱:在遙遠的古代,中國人便已相當先進,在別的國家,法律用以治罪,而在中國,則用以褒獎善行。

其實,想像中的異域文化到底和真實有多大差距,並不重要,人們之所以會產生出對異域文化的憧憬,根本原因還是自己身處的環境無法滿足某些需求,因此反映出的還是人們對現實的不滿。

其次,怎樣的外國文化會引發人們的憧憬?為什麼是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文化產品顯現出優勢,而不是俄羅斯、柬埔寨或朝鮮的?表面看的話,似乎是因為人們「嫌貧愛富」所致,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認為,隨著中國國力強大,外國人也會逐漸愛好中國文化,但真的是如此嗎?

回憶一下,誰小時候看米老鼠唐老鴨變形金剛,是因為事先已經知道美國很富有強大,所以才愛看這些動畫片的?

別不承認,就是人家做的好看,懂得如何揣摩觀眾的心理而已。中國古代聖賢也說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本國人愛看,其他國家的人也會愛看。咱們現在的大部分文化產品連擁有同樣文化基礎的本國觀眾都沒法征服,怎麼可能征服外國觀眾?

當然了,目前國內還是有相當一些文化產品挺不錯的,最起碼能滿足一部分人羣的文化需求,但如果想讓這些文化產品在國外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還需要在產業化的路上前進很遠很遠,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切不要被「宣傳決定論」「國力決定論」這些帶有投機取巧色彩的言論沖昏頭腦。


毫無疑問好多了,中國傳統上崇尚極其嚴謹的考證,還有「神物自晦」這種神奇的傳統,導致在宣傳過於無力,考證過於嚴謹。簡單來說就是做不到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總有種古代的好東西灰頭土臉,古代的文化難以理解的固有印象。

日本就不同,日本有敢把古代文化胡吹瞎侃到離譜的勇氣,比如規模相當於河北內戰的日本戰國硬是吹的蕩氣迴腸。當然不止日本,全世界除了中國大多數國家都有這種勇氣。

所以提起這個問題,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不要臉啊


說的日本人對自己的文化惡搞就有底線一樣。真正的強大不在乎惡搞不惡搞,也不用搬出萬人誦讀弟子規這些噁心玩意出來。
這題目不是一個病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