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最讓人念念不忘的還是有文化積蘊的古鎮吧,我去過不少的古鎮古城,其中最令我念念不忘的還是上海的朱家角古鎮吧。

在多數人眼裡,逛過十里洋場、聽過外灘晨鐘、看過浦東夜景、嘗過本幫佳餚,就算讀懂了這座城市的內涵。但上海的獨特魅力遠不止於高樓林立、名流雲集,耀眼奪目的繁華背後,還蘊藏著既古老又現代、既傳統又時尚、具有開放而又自成一體的海派文化。

豐富無窮的文化生活讓上海變身一位儒雅翩翩俊郎彬彬的文藝青年,那些依偎在上海周邊的古鎮,彷彿嬌柔的江南佳人碧玉,遊走於古鎮周邊,令人置身如夢般畫境。

朱家角就是這樣一種存在。

記得是2016年我和朋友去朱家角作為畢業旅行中的一個中轉站,我們一羣人,溜達在朱家角·南坊,在雕樑、畫棟、石巷、老屋中盡情穿梭,在灰瓦白牆間讓浮躁與焦慮的心情平靜,

在老郵局寫一封明信片寄給未來的同學和自己。10年以後,2026年的我就會收到2016年的我的來信,走在朱家角古鎮感覺這裡彷彿連時光都慢著一拍,櫓聲輕柔,水光搖曳,輕易的就將我們的青春拉長,足夠找回過去的記憶,與童年的自己。

朱家角陸路通橋,水路連河,行走其間,白牆灰瓦的古樸民宅,鱗次櫛比的屋頂,蜿蜒曲折的小河,古色古香的小石橋,穿橋洞而過的烏蓬船,還有密密仄仄的小店。朱家角浸潤了太多厚重的文化底蘊,一轉身一回頭,就能留下青春的痕跡。

最後,也許我念念不忘的是我的青春與小夥伴的友情吧。但朱家角有機會我一定會再去一次,我也相信和許久不見得老同學也會再次相遇。


當然是北京的老衚衕了。

煙袋衚衕,磚塔衚衕,小羊圈衚衕,老琉璃廠衚衕,錢市衚衕,珠市口……

看老衚衕的四合院,窄窄的一個院子,卻有四五家住,雖然我沒有住過,但是還是能感覺到那種溫馨:一家包餃子,大家幫忙;一家喫火鍋,大家來喫;一家買了好東西,總會分給其他人用用……這是老北京真正的寶藏。

看老衚衕門口的大樹,這大樹,可能100年前就在這裡,現在依然吐著新綠;許多人在這裡乘涼,玩耍……不過現在這種大樹已經不多了。我只看見過幾次……

看衚衕裏的老人們下象棋,打麻將,打撲克……水平真的是很高,這些人,代表民間棋牌的最高水平。

總之,老衚衕的日常,就是老北京的日常。可惜,現在的衚衕,已經非常少了,一個有趣的時代也漸行漸遠……


張家界吧。有一年家裡跑去那過年,冬天雲霧繚繞的(西遊記取景地),如仙境。主要是那年心情不一眼,盼著,盼著再去一次


說來奇怪,去過的地方不算少,哪個地方也並不留戀,一定要回的只有家。


廣西融安縣吧。曾經在那裡呼吸到平生呼吸過的最新鮮的空氣。那時候我暈車還挺嚴重的,但是,當汽車來到鄉下,看向車窗外,清新的空氣伴隨著滿眼的油菜花田迎面而來,瞬間覺得自己得救了。

哦,十來年前,那真是個滿閉塞的地方,那裡的火車只有一趟,半夜或凌晨纔到的過路車。老乾過得很幸福,家家有靠著小山的小樓,自己家養的味道鮮美無比,養的時間很足、骨頭和柔也堅硬無比的土雞,住在公園裡一樣;年輕人拿極低的工資,對他們充滿了怨氣;河裡還有人是住在船上的,因為他們沒有地,無法靠岸。不知道雲南還是貴州那邊來的少數民族穿著正常的民族服飾而不是現在電視上或者旅遊宣傳片上花裏胡哨亮著賊光有些辣眼的衣服,背著背簍,背簍裏裝著蔬菜、糧食、農具或自家的小孩;傳說中吊腳樓裏有歌聲和宴客的美食,樓下還有篝火,大家圍著篝火唱歌、跳舞、喝酒;村裡還有破四舊時砸爛還未收拾的神像神廟,村頭供著小小的土地廟;還有很清澈的水,還有願意順路搭你一程然後你敢坐他的車他也就真的搭你一程的熱心人,還有一聽你做社會調查就跟你傾吐對生活的不滿的老人……

現在應該不會這樣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