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詩經,詩經裡面很多句子都是描寫愛情,有些美得讓人心動。知友們請問有哪些詩經中的絕美句子呢


  詩經中最美的句子

  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執子之手,與之偕老。

  3、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4、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心中是悼。

  5、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鶴鳴於九皋,而聲聞於野。

  7、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8、君子作歌,唯以告哀。

  9、寧為秋霜,勿為犬羊。

  10、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

  1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2、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3、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濡以沫,相掬以濕,不若相忘於江湖。

  14、桃之夭夭,爍爍其華,之子與歸,易其室家。

  15、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以相好也。

  1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飢載渴,我心傷悲,莫知我衷。

  17、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後,歸於其居。

  18、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19、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20、月出佼兮,佼人僚兮

  詩經中最美的句子

  1.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2.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3.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待嫁)

  4.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5.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6.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7.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9.靜女其孌,貽我彤管。彤管有煒,說懌女美。

  10.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

  11.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後也悔。

轉載自網路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揚。邂逅相遇,與子偕臧。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最愛「蒹葭」,原因如下:

小的時候,師長告訴我「蒹葭」是描寫愛情的詩歌,因為有書為證,我就信了:

覺得它很優美,在不同年齡段我手抄過數次這首3000年前的愛情謎語。

但是,詩句中描寫的場景一直不甚明了: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越發對詩中的描述疑慮重重:心上人為什麼要在水那一邊站立呢?「溯洄從之」是逆流而上尋找,「溯游從之」是順流而下尋找,為什麼不直接走向水的那一邊去見意中人呢?

這首「蒹葭」隱隱地給我某種啟示:它不是單純地描寫愛情,至少不是馬斯洛需求表中最下層的那種愛。

而立之年,親自經歷了一種艱難處境:在事業成功與人格維護之間,艱難地選擇了後者。

與萬眾期待的「功成名就」僅一步之遙,因為懷有某種人格潔癖,你放棄了。你曾跨越千難萬險追尋著職業夢想,如逆水行舟;當你下意識地放棄後隨波逐流時才發現,與自己心目中的那個「意中人」曾經那麼接近,她好像就在水流之中唾手可及的地方……

《詩經》中的很多詩篇,並非描述簡單的「愛情」。

「蒹葭」所表達的便是超出世俗男女之間的一種追求和探索。


讀詩經,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讀出畫面感,能夠模糊感知很多豐富的東西。王風這一篇,我以前一直很納悶,為什麼每句的開始都是彼黍離離,而後面則是寫的是苗到穗到實: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

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

行邁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

行邁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書上的解釋是以時間的推移表現情感,但我認為不是這樣的。黍和稷是周時五穀中的兩種,在詩句中一直始終是「彼黍離離」,然而稷卻是之苗,之穗,之實。

離離這個詞,是一個褒義詞,離離形容的是一種豐茂,比如離離原上草,是說草長得茂盛。古人寫詩的特點很明顯,如果他寫蒼涼的場景,他用蒹葭蒼蒼。而用離離這樣的詞,基調是高昂的。但是,調起高了,這後面的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又從何而來呢?

問題的關鍵出在彼稷之苗這三句上。

在同樣一個場景下,黍一直是在田裡碧綠油油的生長狀況,但是稷呈現了三種狀態。黍和稷的狀態,共同構成了詩人無盡的憂思惆悵。如果是單純的故國之思,是達不到這種情感變化的。更不可能通過寫農作物抽穗結子來表達他的憂傷。

有人說這是因為后稷是周人的祖先,正是因此引發的憂思,這種看法答對了一點點,但並不完全正確。因為邏輯不通——詩中的黍只是一種生長的狀態,稷在經歷生長到收穫,單從農作物的生命周期來看,顯然有收穫之意義出現的稷,也不應該是悲傷的對嗎?

答案其實人,稷代表的是人。

后稷是周人的祖先,但此處的稷並不是以稷寓意人,而是以人比成稷。從苗到穗到實,也不是糧食的播種到收穫,而是從一代人,到另一代人。

這是一副什麼樣的場景呢?詩人經過周朝王室故地,看到的是綠油油的莊稼,莊稼地里祖孫三代正在沒日沒夜的操勞——在本應是自己供奉祖先的宗廟重地,給別人干著無盡無期的農活。作為沒落的貴族,詩人看不見廟堂了,只能看到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宗親,心中的蒼黃翻覆之嘆,世事的無常,命運的波折湧上心頭,他難過得無法自已。

所以為什麼寫悠悠蒼天,此何人哉,這種感嘆,因為是發自肺腑的無能為力——蒼天啊,這些難道不是我的家人,不是我的父兄子侄嗎?他們的前途命運我難道不應該悲傷難過嗎?可是這種心情又有誰能理解,又如何排解?

詩經通千年情感,它具有無與倫比的代入感,它給你的場景和畫面是真實不虛的。為什麼要用起興,就是因為每一種情感,都有實際的引發點和落腳點。

讀這首詩的時候,彷彿能看到漫漫無邊的田地,莊稼生長,烈日灼灼。田裡面貧窮的農夫一家三代,埋頭彎腰。詩禮不再,高貴不再,悵然若失,真正的國破家亡。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關雎》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夭》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

將翱將翔,佩玉瓊琚。

《有女同車》

【析】本句中「舜華」即木槿花,女子容顏嬌艷動人如盛放的木槿,步履輕盈、環佩叮噹。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廣》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草蟲》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

之子于歸,遠送於野。

《燕燕》

【析】《毛詩序》記載「《燕燕》,衛庄姜送歸妾也」,被後世譽為「萬古送別之祖」。辛棄疾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詞中雲「看燕燕,送歸妾」,就是出典於此處。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擊鼓》


百爾君子,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雄雉》


采葑采菲,無以下體。

德音莫違,及爾同死。

《谷風》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式微》

【析】史載「鄭玄家婢曰:"胡為乎泥中?"對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即出於此。鄭玄是東漢大儒,家中婢女對答亦言《詩》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黍離之悲是詩經里見過最動人的,彷徨彷徨,心中一片荒蕪如蒼痍故土。


建議去看詩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