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市場監管局發布首批3個桂林米粉地方標準,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標準中包含桂林鮮濕米粉的選料、包裝等流程,並明確了米粉店建設和經營的相關要求,規定桂林米粉店分為三星級、四星級、五星級三個等級。


建議螺螄粉也仿照分級:

普通螺螄粉,鐵盆裝,只有酸筍、花生米、腐竹;

VIP 螺螄粉:塑料盆裝,加酸豆角、螺螄肉、木耳絲;

超前點播螺螄粉:瓷盆裝,另加滷蛋、鴨腳、鍋燒。


作為桂林人,我支持。這些年桂林米粉名氣很大,與後來者螺螄粉一樣聲名在外,但是螺螄粉是工業化生產,產業一年增加幾十億,遠銷全國遠銷海外,桂林米粉只能在桂林本地高度普及,遲遲不見行業重大發展。

與這個《桂林米粉等級評定規範》一同頒布的還有《米粉店建設服務規範》《桂林鮮濕米粉加工技術規程》

出了柳州,在外地也可以喫到正宗的柳州螺螄粉。但是出了桂林,再難喫到正宗的桂林米粉,哪怕在桂林市內,何為正宗也存在爭議。這個規定從法律的角度,在桂林市內對「桂林米粉」進行定義。

將米粉店分出星級,是桂林市政府打造桂林米粉品牌的一次嘗試,也是桂林米粉發展的重要一步。僅僅憑藉5元一碗的桂林米粉,只能滿足本地人的消費,桂林要賺錢,就得從遊客身上薅羊毛,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喫米粉。

有錢人出門願意住五星級酒店,那麼他們也願意喫一碗五星級的高級米粉。只有有實力的米粉店才能評級,評級了就有招牌,就能在遊客面前賣出好價錢。其他米粉店可以繼續只服務本地居民。


關於這個新出滴桂林米粉地方標準 我其實還是想講兩句

關於粉攤評星級這個東西個人感覺沒得什麼好扯,畢竟一be家粉點有一be種味道,「好不好喫」這個東西還是蠻卵主觀的。

但是,米粉店建設與服務規範還有鮮濕米粉加工技術規程這裡頭的板路就多了啵,我隨便講講我滴想法。

現在搞米粉博主也有點時間了,發了好幾篇,總有外地的狗肉在下面評論「哦這個纔是正宗的桂林米粉!」看到這種言論有滴時候就en是nia火,憑什麼卵你在外地(首都滴狗肉們都曉得,那凱桂林米粉店儘是百色人搞的)cui便開家店,做一碗不知所謂的粉或面,就偏偏要加上「桂林米粉」這幾個字?人家沒來過桂林耍的外地狗肉喫了那個以後就將「桂林米粉原來是這樣,不好喫。」不出臺一個標準,什麼阿貓阿狗瞎搞一家店就可以喊「桂林米粉」的招牌,這不是扯卵談?

標準出來了,瞎搞的狗叼慢慢變少了,外地的狗肉想喫米粉,找家打著「桂林米粉」招牌的粉攤也能喫到「近似正宗」的桂林米粉了,這不論是對我們正宗桂林米粉的名聲,還是這個品牌的商業化產業化,都是件好事情吧

最後搞點我覺得味道還不錯的粉攤,分享下子給各位狗肉

泗州灣老友

鐵西碗碗香五福分店

路口村第一家

老表米粉


謝邀,沒必要。

查了「桂林市人民政府關於桂林米粉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桂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頒布的「桂林市地方標準《桂林米粉店等級評定規範》解讀」,文件裏給出的五星標準是這樣的:

五星級桂林米粉店主要劃分條件:總面積大於等於150平方米;有健全的衛生制度、檢查制度和獎懲制度,有專職衛生管理人員;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相應要求,衛生等級達到B級水平;所有原材料和輔料從正規渠道進貨並建立臺賬,臺賬至少保存3年,並公示在店面醒目位置;統一服裝,所有工作人員配備帽子、手套和口罩;就餐場所大於等於100平方米,有背景音樂、空調系統,提供清洗消毒碗筷,提供免費WIFI、移動支付方式,顧客自選配料放入衛生罩內,宜設置兒童、殘疾人等特殊人羣使用座椅;實施「明廚亮竈」工程,廚房面積大於等於40平方米(食材和鍋燒在異地生產的門店廚房面積大於等於30平方米);展示桂林米粉文化的宣傳面積大於等於15平方米;供應的桂林米粉應有明確的質量標準、投料標準,並按標準執行。服務人數大於等於10人,顧客現場調查表得分大於等於90分。

說白了就不是為本地市民準備的,這樣店面的維護成本最後都會攤到來嗦粉的消費者身上,是為有消費能力的遊客準備。

如果我是遊客,我能喫正宗的老店為啥要去這種五星粉店?我是來喫米粉還是來住宿?

如果我是老店,申請五星還要重新裝修、重新配置?五星的名頭能覆蓋這些成本嗎?會損失多少本地客源?

桂林的米粉市場競爭是非常充分的,表面上只有滷水都是獨家的,粉的材質早就實現同質化了。桂林的米粉市場早就給出最優的答案了。


評個五星級作為賣點

吸引外來遊客/外賣平臺大肆宣傳

這隻能賺生客的錢,可熟客對桂林米粉的味道那是瞭然於胸,明白的很,不能打動食客味蕾的米粉店早關門了

不過,來桂林旅遊的遊客每年可達上百萬,那利潤。。。。明白人就看透了

你要評級,那不就得祭出這張圖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