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影響一個人的一切。特別是18歲以前。


我就說我自己吧

父親是國企高管,算官嗎?在國企內算吧。哦,還是市人大代表。

母親是家族企業,我外婆傳下來的,算富嗎,算吧,中產偏上?

那我算啥呢。。普通家庭長大的孩子?算吧。。。。至少我12歲以前都算吧。。。。

人生大致經歷了,父母都在國企奮鬥,真的窮,母親跳出來接手家族企業,父親依舊在國企奮鬥,稍微條件好那麼一點點。父親當領導了,母親的企業走上正軌了,比較富裕。

當我家裡窮的時候,我對那時候的感覺就是,我家開的車是我外公開了7年開剩下的,每次放學拿著3塊錢零花錢去買一聽可樂是那麼奢侈。

當生活慢慢走上正軌的時候,初中一個禮拜100塊生活費,家裡還是開那輛快10年的車,高中一個月600生活費,母親換了賓士,父親換了奧迪。大學一個月2500生活費,談女朋友的時候一個月5千到1萬。

可能那段困難的時光對我的消費心理是影響很大的。小時候不懂事,老是偷家裡錢,然後被爸媽毒打,無數次趕出家門,我不覺得同齡人的童年有我捱打捱得多。我媽曾經在鄰居小朋友得注視下,打我打得晾衣桿斷了。小時候羨慕那些有錢人,因為父母也在努力成為有錢人,所以喜歡撒謊說自己怎麼怎麼厲害,其實現在看看那個時候挺可笑得,有一次我偷了家裡100塊錢,然後買了10塊錢的喫的,剩下的90不知道怎麼辦,我就給扔了。。。。。。。其實我現在也覺得父母不能管孩子錢太牢,不然真的沒有一點點好處。

後來生活條件好一些了,初中上的是有名的私立中學,那同學一個個非富即貴,那時候貪污腐敗其實挺嚴重的,但是小孩子並不懂,只是覺得很厲害。哦,我初三有了自己第一臺iphone,只不過後來給我爸摔了。我爸管我就是,我玩啥他摔啥,我的手機,psp,ipad,他都摔過,一定要摔得稀碎得那種,有一說一,諾基亞牛逼。

後來上了高中,母親因為做企業,接觸的人多,對新事物得接受程度也相對我父親比較快,所以慢慢就能理解我小時候遭受得苦,慢慢的也知道應該怎麼正確的教育孩子,雖然中間還是犯過很多錯誤,我甚至一度每天要往心理諮詢那邊跑,真的受不了。

上了大學了,天南地北的家裡也管不到了,母親的企業做的也比較大了。甚至有一次我學長和我開玩笑說以後想娶個富婆,聽說哪個哪個集團的老總有個孫女,我和我學姐相視一笑,對學長說,聽說你想娶我姐。但是家裡還是限制我的消費,不過在東北一個月2500肯定是夠用的,相對於室友的1200.1400。我的算多的,但是我還是沒有說家裡有錢,我就富二代那種揮霍,他們那種酒吧包場的,狂嗨的,從來沒有的,沒那個錢。為數不多揮霍的時光是談了個女朋友,然後家裡表示你不能虧待人家小姑娘,給我轉了很多錢,但是也還是控制的,就這樣爽了半年,然後分手了。。。生活費瞬間回到2500,肉疼,疼我的錢。。。不過那段時間真的很爽,有錢真好。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家裡有錢,但是也都知道我沒有錢。

工作了,家裡最開始是比較著急的,一會想讓我進國企,一會兒讓我進我媽那邊先練練,然後接班,路子給我安排的差不多了。然後我選擇了出國工作。爸媽都傻了,但是他們還是拗不過我不想呆在國內的心。昨天和我視頻還不停的叨叨,回來吧,啥都給你。年薪你儘管提,分紅你想要多少都行,房子都轉你名下,爸媽的都是你的!欸,說實話,我現在對這種事情已經沒有感覺了。我感覺我現在的目標不是追求工資50萬啊100萬啊,這都沒有意義,對我來說,我現在只想安安靜靜過我覺得舒服的日子。他們現在計劃在東京給我買房子了,欸,不為錢煩心是很快樂,但是同時也很不快樂。。。。。。不過我出國也有好處,爸媽現在時不時就約幾個好友祖國各地自駕遊,他們奮鬥了大半輩子,不用為我操心了,也可以開始享受生活了。

至於我和普通人,比如和我室友的區別,他們需要為了前途拚命,而我可以端起我的枸杞杯看著他們玩命,看著他們35歲之前禿了頭,看著他們為了錢焦頭爛額,慢慢變成我不認識的樣子。而我,穿著老頭背心,大褲衩,端著茶杯,快快樂樂的打著遊戲看著書,做著和普通人一樣的事,但是他們可能是考證啊,進修啊,我學習是不可能學習的,看一些文學性的,看一些歷史。可能,我只是多了可以選擇我想要的生活的權利罷了。

哦,我不是說大家拚命不好,但是我還是覺得命比較重要。


區別在於 一輩子也不見得能摸得到他的門檻


思維,經歷,眼界


圈子,眼界,理念


我出身於城市工人家庭,我老公是農村的。

我倆工作已經整整十年了。但是回家從來不講單位的事,為什麼呢?因為不管是我的工人爸媽還是農民公婆,都無法為我倆的困境提供一點建議和辦法。他們只會說,你們要好好乾,別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倆不好好乾嗎?單位裏數我們這樣的努力,做最老實的人,幹最多的活,分最爛的蘋果。

我特別羨慕單位的二代們,他們的家人總能直接或間接地跟上級攀上關係。基本上沒什麼人去刁難他們,而且有評先評優的,也會多考慮一下他們。他們遇到難處,父母會告訴他們解決的辦法,而不是乾巴巴地說一句你得努力。

上次辦公室裏,一個上班只有三年的本地小姑娘說,我爸媽又去看房了,也不知道就我一個他倆買那麼多套房幹嘛?我們副科長說,就是,現在的年輕人誰還缺房子。我表面不動聲色,內心風起雲湧,我缺啊。人家掙得工資只是個零花錢,而我的工資得用於一家的支出。

覺得不公平嗎?也不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畢竟人家爸爸當年下班回家看書鑽研技術的時候,我爸爸下了班就去喝酒,所以人家爸爸是高級工程師,我爸還是個工人。人家媽媽白天上班,晚上出去擺攤賣襪子,我媽媽嫌棄辛苦,下了班早早回家打麻將,所以人家都開了好幾家店鋪了,我媽還是個工人。現在的結果明顯吧,人家要麼有關係有背景,要麼有資本,活的很輕鬆。

我也知道不能把生活上的不容易歸咎於父母,但是心中總有些意難平。我為了讓自己的孩子過上現在跟我同輩人那樣的生活,就得跟他們的父母那樣去闖,我跟我的同輩人,生活上相差了差不多半個世紀。


我自己算是前者

從小到大接觸的體制內的子女很多,據我觀察。

很大一部分小官生的兒子,特別愛擺架子。

這裡指的是縣市級的正科正處級別的官員的子女。

這個羣體我接觸到的很多。

身上瀰漫著一種「我是一個公子哥」的氣質。

喜歡暗示自己家裡有關係。

學習上缺少定力,喜歡拉幫結派,幾個「公子哥」和他們的小跟班結夥。

當然,也有少部分品學兼優沉得住氣的好男孩。

小官生的女兒,情商一般比較高,比較「會來事」,成績據我所見的都還挺不錯,也可能是我接觸的這羣妹子成績都挺不錯,高考的話保底211。

廳級以上的家庭生的子女,我接觸過的8,9個吧。

無論男女

普遍更低調,沒架子,也更善良一些,但也不太精明。

有讀大學時不爭不搶最後黨都沒入成的。

有被醜窮男騙財騙色的。

有找了小市民妻子被索要高價彩禮的。

有為了女朋友,放棄家裡關係考公務員去外地,結果被甩的。

有大學宅宿舍四年,因為沒透露身份,且不帥也不優秀沒有妹子注意沒談過戀愛,導致工作後和拜金女談戀愛被喫的死死的。

在我看來,都有點傻傻的。


區別是從出生開始的環境不同,聽到的看到的都不同,受的教育也不同,擁有的資源也不同。

所以除了都是人之外,除了可能一不小心就讀在同一所學校之外,沒有什麼相同的。

但是這種不同跟你有什麼關係呢?你不是獨立的獨一無二的你嗎?


我的身邊並沒有發現特別明顯的官二代和富二代,頂多還可以的比我們有錢的一些人,但是也有所瞭解。他們不管是一開始就是,還是中途成為的,父母的環境總會影響孩子的眼界,想法,思維,擁有更多的可能吧,可能性比較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