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不清楚,但後果很清楚,以後存在感會越來越低。

宇航學院越來越接近解散了。


不清楚全體師生大力支持是通過什麼數據統計得出的,睜眼說瞎話。


希望學校能多多關注學生利益:實驗室甲醛味道、廁所少、擺渡車為什麼只有週末有?週中找工作的就不管車了?宿舍食堂兩個最關鍵的問題希望學校重視起來,學學隔壁中財,人家也是搬沙河,人家校內面積不夠,宿舍都建到校外了,北航校內那麼大空地,就不能多蓋幾個宿舍,多蓋點食堂,學校要是能把沙河配置比本部優越,我覺得會打消一大部分怨言


在失望這件事上,宇航學院總是沒讓我失望


學校壓根就沒好好規劃過沙河啊!那麼多個學院:數學、交通、能動、宇航、化學和空間等都要搬沙河,但沙河有什麼?沒有增加宿舍樓數量、各個學院也沒有建大樓,把學生全往原來的國家實驗室塞。反倒是在學院路建了一個新北區宿舍,這特麼……什麼都沒有,就把學生往沙河塞,學生從來不是這個學校的第一項考慮!


第一,某院領導想搬,學生過來住的好壞,工作環境是否甲醛超標,是否方便找工作,年輕老師家裡小孩怎麼辦,這都無所謂。

第二,導員不過是背鍋的,而且導員早搬了。

第三,沙河這邊可以說沒有準備好大批學生入住,食堂依舊是一個,宿舍樓沒有蓋新的,國實進去味道比較大。

第四,各位同學,就算不想搬你又能怎樣?

============================

學校本身規劃確實有某些專業的搬遷計劃,並且已經實施了一部分。規劃裡面包含了相應的實驗室,宿舍,食堂等設施的建設。然而到目前為止,有且僅有國家實驗室是落實的。保障學生食宿的宿舍和食堂,相較於沙河校區剛建設的時候,其規模沒有太大發展,宿舍樓僅有4座,並且部分男生位於女生宿舍樓的配樓,沒有地下洗衣房,浴室就是公共廁所的一個隔間,聞著屎味洗澡也是學校所宣揚的家的感覺?食堂還是那個食堂,一座食堂,三層,上限運載能力是多少不知道。但是可以說,即使是現在,飯點人滿為患甚至找不到座位也不是沒有過。可想而知,等到本次搬遷的學院完成搬遷以後,沙河校區現有的基礎設施,最多也就是勉強滿足需求,不可能涉及到舒適這一標準。

國家實驗室的環境檢測報告不知道是哪家公司出的,號稱是沒問題,一點問題沒有那種沒問題。但是可以說,國家實驗室二期,一進樓裏就能很明顯的聞到剛裝修完的刺鼻味道,我的嗅覺還不是很靈敏,所以我有理由懷疑這個檢測報告應該是在國家實驗室二期的某個窗子旁邊測量的數據。

不知道完成搬遷是不是算某些人的在位業績。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

重智育,輕德育,缺少人文關懷這種事情,放在北航很正常,畢竟,在北航只有留學生是人,剩下的學生活著就行。學校裡面給了留學生不知道多少宿舍,硬是讓自己的學生大熱天的各種折騰,還真是不丟面子

唯一想法就是趕緊畢業離開這地方吧。


上網不涉密,涉密不上網,小心間諜出沒


已經離開「美利堅封殺大學」的只能對你們報以同情……


現在東西已經搬過去了,我只說幾點。

1 搬遷前保證的: 博士4平米,碩士3平米。

搬過去後每人一個桌子,外加一個凳子。此外,研一工位1.2m長,其餘人均為1.4m長。

2. 工位桌子長度不均,有惡意挑起爭端得嫌疑。

3. 宿舍還沒分,只能天天坐校車,每天往返20,而一個月車補據說只有200。

4. 說是沒甲醛,屋內沒毒,我一進去一股味,半天就開始頭暈。

總而言之,搬遷這事據說老師住房有很大補貼,學生毛都沒有。反正把老師餵飽了,學生再有意見能有啥用。在本部待的好好的,連碩士生博士生都搬過去,失望透頂。


這個事情,其實就是領導一句話的事兒

首先區分一下,不搬只是應屆畢業生的訴求,不是全體學生。應屆生主要是為了找工作方便想留在市內,應屆畢業生不搬有先例。

對還要再待幾年的新生或者博士,搬過去其實有更好的條件

17級這一屆,100來號人,半年不到的時間,協調一下有多大難度?

大多數人讀研就為了找個好工作,主要矛盾棄置不顧,那申請個啥?

這麼費勁,無非是領導想省事。


只要你還是資源享有者,不是資源分配者,就只能滿懷或者滿懷感恩,接受資源分配者的決定

不要總是想著埋頭苦幹,抬頭想想如何才能成為掌握分配權的人,然後才能漸漸擺脫資源享有者的身份。享有資源,多好的詞啊,可惜有的資源金碧輝煌,有的資源乏善可陳


搬回沙河確實是好久之前的計劃了,但是這麼長時間學院和學校做了什麼呢?

首先是最重要的安全問題,眾所周知沙河地鐵站到校區之間有好幾公里的路,晚上基本毫無安全性可言,出了事誰來擔責?

然後是傳聞更好的科研環境。去過國實二期的應該都知道吧,大型實驗室強行改成辦公區域,單座一層塞了上百人只給兩個廁所?裝修味道都可以聞得到硬塞給你一個空氣質量檢測報告?

再然後是宿舍和實驗室搬遷的協調問題,截止今天學院都沒有非常正式的文件說明搬遷的具體安排,只有微信羣裏三天兩頭臨時變動的通知,這麼大個事就這麼草率,很難相信這是已經籌劃了一年多的事。

最後再說點,整個搬遷從頭到尾沒有參考過一點學生意見,形式上的問卷做了不少,但是有哪一件事是聽取學生意見做的安排呢?老師們也是各種有苦不能言,家在市區的老師不在少數,缺少老師的監管科研效率可想而知。喫苦耐勞獻身航天值得欽佩,但是也應該關心一下航天人的生活狀況吧?本來各個院所的待遇就整體偏低,每年有多少人才流失轉投互聯網,北航仗了地理位置的優勢吸引了許多有志投身航空航天的青年人,但是學校和學院的如此對待也未免太讓人心寒。


作為17級本科生,招生的時候說兩年沙河兩年學院路,雖然之前一直傳言要留沙河,但直到本學期中期才被告知確實要留沙河。學長所說的什麼問卷根本沒見...所以說全體師生的支持,是不是不包括我們17級本科生?(反正我反對)。

抱怨是肯定要抱怨的,畢竟沙河這地方真的是…一言難盡…但抱怨也沒什麼卵用,倒不如好好學習,研究生去別的學校,反正,沙河四年我肯定是待的夠夠的,絕對不可能待七年…

本來想著去一專業空天報國呢…現在,四專業走起啊,反正我們好像可以隨便選?


想到了近幾年某條官方評價 重智育,輕德育~

可以說很缺乏人文關懷了,17級的還有半年畢業也得搬,下學期就得找工作了,關鍵是別的學院畢業生都不用搬


現在也到了填志願的時間段了,大家跟學弟學妹如實介紹吧。


自從本科入學以來,傳言我們回不去學院路了。自從回到了學院路以來,傳言我們要回沙河了。只有住過沙河的學生才知道,那是多麼貧瘠的一片土地。我們理解學院響應學校號召,也理解一些老師將實驗室以及住房都搬到了沙河,是多麼迫切的就進工作。讀了個研,結果又讀回了本科。


恕我直言,我一個外校的就知道15系要去沙河了,如果以這個藉口維權沒有說服力。可以說成換校區對某某類人的影響如何如何大。。。。


先膜某評論區毛大佬

然後說一說這個問題,像這種涉及整個學院師生的問題,當以正式文件為準,口頭傳述只是初步計劃。

在初步計劃與正式文件這一過程中,如果沒有聽取廣大師生的意見,說明初步計劃就是最終計劃

口頭傳述只是為了讓學生覺得可能要搬遷沙河,但又不一定,其目的就是希望學生經過長時間的消極的等待,能夠接受這一事實。

然後正式文件就可以寫「全體師生贊同」,最終成為「名正言順」,不過這也不是宇航學院所能掌控的事情,官大一級壓死人啊!!!


我航傳統,畢竟都是強行自願,不滿意可以說但是不會管,第一批住沙河校區的條件那麼差不也就上個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