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性格是可以改變的,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老話,是完全建立在後期不矯正的前提之下任其發展才導致了不良後果。

大自然的進化原則教會人類除去本能,就是學習能力。我們大部分的能力和品性都是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所有邊界意識都是經驗中獲取的。父母需要為孩子做的就是去幫他們尋找這個邊界,不要縮太小,也不要圈太大,在範圍內任由他們自己去學習,最終會成長為他們覺得最適宜生存的性格特徵。


七歲以下吧,三歲內最重要。


小孩的性格是在成長過程中慢慢養成的,不是在某一個時間段來實現,作為家長的我們,除了陪著孩子一起長大,一起學習,別無它法


初中吧 初中成型 高中可以彌補 但是不好改


還是個孩子,等為人父母了才能回答。


性格與天性有關

也與後天養成有關,其實在孩子0-3歲非常關鍵,不僅僅是性格了,孩子的親密關係,認知,都會在0-3歲有重大影響


幼兒園之前,三歲之前,塑形,上幼兒園之後基本定型


5歲左右吧。


從剛出生開始,就要重視啦!!

不要以為孩子一歲以內沒感覺,你看看孩子一兩歲的時候跟誰親,基本月子裏就是誰帶的。

性格分先天和後天,先天基因無法改變,後天環境會一點一點改變孩子,從一出生就開始慢慢改變,不是從幾歲開始,從一出生就開始了,只不過往往孩子兩三歲以後才能體現出來而已。


個人認為3歲到18歲左右吧,我記得記事的年齡就差不多在3歲多,記得很清楚,那年下大雪,以後到現在就沒下過一場雪,記得我奶奶很和藹,給我講故事,正常的在高中也就是18歲就有了自己的認知,對世界的感觀,當然也有3歲之前就記事,也有20多歲還不知所謂的。孩子的性格成長快慢跟父母有很大關係,性格正常也與家庭有關係


我覺得這個性格養成不是某一個時間點,而是分不同的時間段。我自己沒有小孩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但從我們自己長大的過程來分析,性格和習慣都是不同時間階段慢慢的形成的。

有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某一件突發的大事會有比較明顯的改變,但總體來時潛移默化的慢慢養成。

建議就是了解一些育兒研究機構對孩子不同年齡段的學習能力的研究,然後結合自己孩子的發育成熟度(身體和思想)來綜合性的引導孩子。

最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有的時候自己的行為反而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