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60人的小公司,管理層開會沒了一半人,4個人的部門2個主管,8個人部門5個主管,畢業做了一年也可以升主管,想知道這種公司為什麼那麼多主管


公司主管多的原因只有一個:老闆窮,公司規模小。

咱們分層級,一個一個講!

個體戶,皮包公司:

底層員工人數0,底層外包、財務外包,就一個主管(老闆)

合夥人公司:

兩三個人規模,底層員工0~1,幾個老闆分管不同部門。一個部門一個主管,大概率不存在底層員工。

小微企業:

一百人以下規模,人數雖少,但是業務多,渠道多。

比如電商公司,主要指店羣玩法。

一個主管負責,1-3家店鋪。100家店鋪,大概需要33個主管(店長/運營),三個渠道負責人,兩個美工(其中一個是美工主管),兩個下單(其中一個是下單主管),五個客服(其中一個是客服主管),兩個技術(其中一個是技術主管),財務兩人(其中會計一般負責出席中層會議),一個人力專員(也需要出席中層會議)。

以上一共:33+3+2+2+5+2+2+1=50,50個員工,其他屬於中層管理(含財務、人力)是43個,只有3個人是底層員工。

業務以網路為主的,基本上一條渠道就是一個主管,剩下的文案美工客服都是公用。各自也有一個主管。加上一些財務行政部門,哪怕單獨一個人也算一個主管。七七八八得90%以上都是主管。。。

再比如業務為主的公司。拿某APP為例。

技術部,1~3個人,技術主管一個。

客服部,3~6個人,客服主管一個。

審核部,3~6個人,審核主管一個。

業務部,30個人左右,總監一個,大區經理5個,區域經理24個。沒有專職的底層員工。

財務行政一共6個人,一個財務主管,兩個行政總監。

以上,四十幾個人的公司,35個管理層。

再比如,我畢竟熟悉的民營醫療體系!

這個外行可能不是很清楚。

整形醫院為例:

網路部,一個網路主管,配一個競價助理。

電商部,每個渠道配一個運營主管,大眾點評、新氧、阿里健康,三個主管,其他小渠道可以不單獨出來。

企劃部,一個企劃總監,配一個助理。

營銷策劃部,一個營銷總監,配一個助理。

設計部,一個設計主管,配一個美工助理。

文案部,一個文案,配一個文案助理/編輯。

線上諮詢部:一個諮詢主管,配五個諮詢。

三方合作部:一個三方主管,配五個三方。

客服部/電話部:一個客服主管,配五個客服。

線下諮詢部:一個諮詢主管,配五個美學設計師。

財務部:一個會計,一個出納。

行政部:一個行政院長,配一個文員,或者配一個人力。

科室運營部,整外、微整、皮膚、牙科,各配一個運營主管(運營院長),一共四個人。

產品運營部:針對高端產品單獨設計,0~5個產品經理不等。暫定3個。

後勤部:採購主管一個,後勤專員一個,保潔2個,保安一個。

總辦處:總經理一個,副總一個。

這都還是非醫務人員的地方,已經有21個管理層人物,28個非管理層。非管理層,有些也參加中層會議,比如財務行政。

再說醫務人員:

前臺/導醫,一個前臺主管,配4個前臺。

檢驗科:一個護士長,配一個助理護士

藥房:一個藥師主管,配一個助理藥師。

整外科:一個科室主任,配兩個醫師,兩個醫助。

手術室:一個護士長,配四個護士。

病房部:一個護士長,配四個護士。

注射科:正常歸於整外科,實際獨立。一個科室主任,配兩個醫師/醫助。

注射科配臺護士:一個護士長,配兩個護士。

皮膚科:一個科室主任,配兩個醫師,兩個醫助。

皮膚護理部:一個護士長,配兩個護士

皮膚美容部,一個皮膚美容主管,配五個美容師。

牙科:一個科室主任,配兩個醫師/醫助。

牙科護理部:一個護士長,配兩個護士。

以上,13個主任/護士長/主管,37個醫師/醫助/護士。

這一共才99個人的小醫院,34個管理層,65個非管理。


這種規模的小公司,裡面就兩種人:員工和老闆。

主管,經理,總監都是虛的,沒毛用,啥也不是


公司的架構及管理層級、管理幅度的設計應最大限度的滿足企業戰略發展需要,增加管理層級,因員工工作彙報時是逐級遞增,這種情況下會影響工作彙報效率,增大縱向溝通。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員工的溝通技能有較高的要求,但同時企業的總經理可以騰出較多的時間來做管理上規劃決策。

如果是小微企業,最終目的是為了使企業發展擴張壯大,其實沒必要設置那麼多主管人員。如果企業的出發點是為了培養部門負責人的接班人,那麼其實可以不設置管理許可權,但是薪資績效方面進行區分也是可以的。不過公司既然做了設置,那可能是為了企業的經營狀況需要,賦予他們一定的管轄權,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


大學讀書時,複習周我們都會尋找各種方法找老師討點資料出來。如果你恰巧碰到了和藹可親的老師,確實給了你一些資料,這些資料就會在班級內迅速傳開(除非你想喫獨食,否則依然宿舍的兄弟/姐妹情肯定是捂不住的),結果從外部來看大家的成績都普遍提高了,但是從內部來比較,大家的水平也就那樣。

公司中的頭銜也是這個道理,在以銷售為主導的公司中尤甚,因為需要讓自己的業務員外表光鮮,代表公司的形象。在生活中,如果你恰巧收到了很多名片動輒「XXX總監」、「XXX業務總負責人」之類的,其實當你真正的瞭解實際情況後發現其實對方的總監監的也就是自己一個人。反而是一些以技術/產品驅動型的公司中,如果你有一天在這些公司發現了一個主管竟然管著六七十號人,那請你一點也不要見怪,這只是這類公司的正常操作。

從短期來看,這樣的操作確實是可以激勵士氣的,因為只要稍微努力就會升職。但是這和貨幣的發行是一個道理,如果過量的發行貨幣,那這種貨幣也就不值錢了,因為含金量變低了嘛!


可能是分部門比較多,也就是一個公司有很多子公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