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造人成為可能,人工智慧讓他們有了情感,從物種進化角度和倫理道德角度講人類應該賦予它們什麼樣的社會地位?人類隨心所欲指使有感情認知的人造人算是人類作為造物者的正當權利嗎?剛看的電影中人類被自己造的人造人驅逐出地球,多年後回來和人造人開戰,開始以為地球上的纔是人類(人造人把自己的部分記憶清除修改,以為自己纔是人類),觀影過程中替他們的遭遇唏噓,演到一半劇情反轉發現是人造人趕走了人類,人類被迫移民火星。明確派系之後,對人造人(原本認為的地球人)被地球人殺戮沒有絲毫感覺,覺得AI就是AI,有了感情也還是AI,這種想法對待是正確的嗎?


人的感知和體驗都是基於大腦的物質基礎,也就是說人們之所以有某種感受,那是因為大腦對應的某些部位的神經元結構協調活動的結果。這不僅僅適用於我們的視覺,聽覺等外部感官,還適用於更抽象的體念,比如意識,精神等。腦科學研究發現在特定情況下可以誘導正常人產生「肢體幻覺」,「離體感覺」,「入定」等神祕的感受。這些發現會註定改變人類對靈性的看法。

關於如何從腦科學的角度來解釋這些神祕的體驗,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曹鈺:色即是空:腦科學的理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更進一步的問題是,如果我們對大腦有深刻的理解,是否可以打造出具有感情的人工智慧?關於基於腦科學人工智慧的簡單介紹可以參考下面這篇文章:

曹鈺:腦科學和人工智慧的思考?

zhuanlan.zhihu.com圖標

目前訓練神經網路主要依靠反向傳遞Back propagation。但是這個帶來很多問題,比如說神經網路的設計需要為了這個bp調整,bp需要連續的函數,為了連續的空間,人們做了很多改進,這些改進不是為了接近真實的智能,而是純粹為了bp可以工作。 這個導致現代神經網路的遷移很難 ,對不同的訓練集和測試集的泛化能力有限。從一定程度上封印了dnn的能力,所謂成也bp,敗也bp。

現實中更好的的強化學習和蒙特卡洛樹剪枝,alphago那個,離散的。

採取不同於bp的訓練形式,對於每次同時激發的節點做標註,如果是好的結果則標記為正,不好的標記為負數。 這個也能行。

但是會產生一個副產品,就是情緒的Thundering herds效應,在類似情況出現時,會得到非常多負面評分,導致神經網路不可工作。

這個副作用我們叫感情。

所以感情不能區分是人還是非人。


算。

  • 人類的養殖的各種牲畜如貓、狗等都有感情,但它們還是畜生。
  • 在人類歷史上,不乏將其他人種作為食物、將其他人種視為奴隸、牲畜的行為,至今仍有嚴重的歧視。同類之間尚且如此,可況量產機器人?

影視作品雖然一定程度上討論現實問題,但其本身不是現實。


人,即便有感情,在特殊情況下依然被算作機器。


人造人有了感情還能算是機器嗎? 算吧,當然人也是一種機器,是以有機質搭建起來的生物機器。


人是不是機器


按階級和階級鬥爭理論來說,當你想要的地位和社會承認你的地位不符時,要麼屈服要麼反抗,反抗的話要麼成功要麼失敗。社會地位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各種勢力角逐的結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