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小說我們英語課上要改變來演小話劇 趕腳基本上是女主的獨角戲 基本就靠演技來表達內心世界了……

我看的時候一直認為女主最後是看到丈夫回來之後有關自由的理想破滅,難過死的,可是後來在網上看到有人說女主是看到丈夫平安歸來開心死的……然後我就迷茫了 這該如何演繹啊……求高手指點~

附上小說的地址和譯文~

The Story of An Hour參考譯文


絕望

而當時的人默認這是對於丈夫歸來的狂喜

謝邀。


我認為解讀這篇文章的關鍵在於它對對比手法的運用。女主人公死,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死於「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經歷壓抑婚姻生活的家庭主婦聽聞丈夫死訊,看到自由的人生圖景在眼前展開,極度喜悅之際,丈夫的歸來卻打碎一切幻想,致其死於巨大的失望——這個解讀中,「喜」與「悲」是表層對比,「自由」和「婚姻的束縛」則構成了深層對比,作者由此批判了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抑blablabla……

而如果認為主角是死於看到丈夫歸來的喜悅,那麼為了形成對比,前文中必然花許多筆墨描寫其喪夫之痛。然而這樣的描寫我們只能在文章開頭處找到一兩句(比如「立刻瘋狂而絕望地撲倒在姐姐的懷裡淚如泉湧」),並且,主角的情緒還明顯隨著時間流逝漸漸高漲起來,文章最後她走出房間時已是「眼睛裡充滿勝利的激情」。這就無法形成致其死亡的心理落差了。

另一方面,寫一個女子收到丈夫死亡的假消息,悲痛欲絕一陣子後,又因丈夫平安歸來而死於極度高興……我實在沒法看到作者的立意。難道是想批判新聞從業者的工作疏漏嗎?

以上。


這是一個反諷,人們普遍認為她是開心死的,然而這並不是真相。。在父權社會,男性一直向女性灌輸著虛假意識——要為丈夫的死而難過
She died by the sudden loss of free life.


絕望死的啊本來都構想好了生活以後他又回來了

她是在這一個小時內經歷了人生的大喜大悲,真正死於極度失望


關於結尾那句話,我的英文老師給出了他的解釋,權且作為一個參考吧。

作者 Kate Chopin 當時是一位單身母親,帶著好幾個孩子,生活十分艱難。她惟一的技能就是寫作,然後靠著稿費度日——稿費是不菲的,可以支持挺長一段時間。

當時的結局並沒有最後半句話(of the joy that kills),這導致最後一句話的解讀基本上可以確定為因為丈夫回來對自由的期待破滅這種落差使得女主死亡。在當時,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因此出版社不給發= =在這這種情況下,加上了最後一句話,使得人們可以接受(當時的)。

大概就是這樣吧,有機會或許我也會去考證一下。


這麼叛逆的文章竟被選入英語課堂。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