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大部分勸退專業都是生化環材,但農學類專業畢業了感覺也還是就業較為困難啊


因為,有人告訴你農業的未來一片光明

每次報道總會有有人強調中央連續多少個一號文件,農業將會迎來巨大的變革,暗示你就是那一個真命天子

強烈警告,千萬別瞎想,封建主義要不得。天子早就沒有了。

幻想只會逼瘋你,天龍八部裏的慕容公子就是你最好的結局。別人還有個妞。

你要是選擇了農業,你連條狗都不會有。

為什麼中央要連續出幾個一號文件?

第一是因為農業的重要性。沒有手機,沒有電視,沒有汽車沒有問題,你只是活的不快樂。你可以不快樂的活上三年,直到你因為抑鬱而死。如果沒有糧食,你絕對活不過三個月,在絕對無糧的兩周(一個人靠喝水只能撐過兩周)內,你就會被無數個餓瘋了的人撕成一片片填滿肚子。

相信我,人喫人離我們其實並不遠。

第二,農業真的是賠錢

縱觀中國的任何一個城市,一旦這個這個城市跟農業密不可分,那麼它一定有許多標籤黏在城市的名字後面,比如貧困、落後。

在山區,一個三口之家,自己家的所授的土地不會多餘五畝。平原水稻最好的收成是一畝地均收一千五百斤,山區水稻只有不到一千斤,小麥約600斤。一年這個家庭可以收入7500斤水稻,3000斤小麥,水稻1.3元一斤,小麥9毛,這戶一年收入12450元。

是很少。可是對於中國超過60歲年齡的1.32億老人來說,百分之八十都老人將要以此為生。土地將他們捆鎖在山區,也把最後生存交給他們,這是些土地是他們最後的倔犟尊嚴,作為一個體面的人而不是累贅的生活。

讓我們將目光轉向平原。這裡是不是會好一點?

對於在江蘇這個平原來說,種植最好的農戶,一百戶中也許有一個,均產水稻1500斤,小麥800斤,今年水稻價格1.2元/斤,小麥1元,畝收入2600元。

那麼成本呢?土地租金1200元一畝,機耕加收割400元,肥料350元,農藥加打藥費用,200元,種子80元,水電70,總成本2300元。

利潤在一畝地三百塊,據我所知江蘇大部分農田主承包土地在200~600畝,極個別在800左右。一千畝以前聽過,後來就再也聽不到了。

按照800畝算,一個農場主一年純利潤在24萬左右。這個工資可能就相當於一個小小的IT者的一年工資。可是這樣的農場主確實行業裏頂尖的存在。並且他一年所墊付的資金已經達到180萬,180萬就算存銀行也有十來萬利息,所以到頭來,實際上一個農戶一年就賺了十多萬塊錢。當然某些農戶可能自己有機械,機械也不便宜,一套收割機旋耕機打葯機全部加一起,也不會少於八十萬。這套些錢折算成十年的壽命,每年也不會少於十萬,加上燃油和自己維修保養工時。一年不會少於二十萬。這些折省下來,農場主還能再多十多萬。

但也會止步於40萬。

這估計是農業裏最頂尖的農場主。

大部分農場主,實際上正在破產與不破產的邊緣裏掙扎。

農業絕對是高風險的職業。我們對於農業病蟲害的大爆發,基本無能為力,突然流行的稻瘟病最嚴重導致百分之三十的減產。要是遇到洪水連綿的暴雨,基本上顆粒無收。像今年遇到稻穀價被暗箱操作,谷價暴跌。更是倒黴透頂。

當然,這跟在坐的學多人都沒有關係。

中國整體來說,糧食整體富裕。

米價基本不會漲價。

對於農戶而言,這確實是個噩夢。種得越多收入反而越少。

再加上不收稅,政府反而還要補貼。對於許多地方政府而言,農業絕對是個累贅。

說到這裡,再三勸告。千萬不要羨慕別人掙四十萬就幻想自己可以掙四十萬。

首先 ,你得拿出一百八十萬纔可以。

要解決這個問題你首先得掙到一百多萬。

其次,農業覺得是一門複雜而艱澀的學科。設計到植物生理,化學,機械,工程等等。從入門到完全有能力管理一個農場。

我建議至少要五年以上,碩士文憑以上,並且必須要踏踏實實的有過農場經驗。只有完全經歷過大規模的農業管理,並且獨立完成,才建議試探性的下放創業。

你如果願意用十年的青春換一個夢想,我還是很看好你。


————————————————————

更新了本科專業沒有限制的崗位的招聘情況

更新一下本科招聘信息(隨機挑的,信不信由你)

好良言難勸該死鬼,大慈悲不救自覺人

本人專業:種子科學與工程

因為但凡有點智商的人都不會選這個專業,而且還有很多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騙人說農學有前景。

我已經決定不考研了。要不然出國學金融,要不然直接工作

更新一下,今年種子科學與工程可以考公的崗位只有5個(注意是個),經濟學是400多頁


我真的太有資格來回答這個問題了,專業背景:本科:二本院校園藝專業,研究生:雙一流植物保護專業!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坐等有一天有能人志士振臂一呼,我願意馬革裹屍、誓死追隨。

腦子是個好東西,做選擇的時候要用起來。

正式回答:關於這個問題,我理解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生化環材四大天坑本身就讀學生多,更有C9的「時代發聲者」加盟,所以只要有少部分人敢於最先提出來,後面自然有的是追隨者去搖旗吶喊,大家一起開心的勸社會主義接班人懸崖勒馬。而農學專業裏,就咱們國家的985,211農業高校少到一隻手都能數過來,而且這些學校還把持著農業教學和科研經費的主流山頭(技術方面的話真沒見得,基本都靠著生物類的末端技術灌水、發論文),而這些高校的學生說實話在本專業還是有點成就感的,其一:出國,就我見到的而言,身邊同學包括本科生出國讀研、碩士生出國讀博的還真挺常見。雖然出國深造也消除不了抱怨,但總得來說,這批最先享受了專業紅利的人大概率不會太恨這個專業。接下來就是在本專業會有成就感的第二梯隊:在國內本碩博能堅持下來的,不要太做、太懶、太水的基本能進高校,次一點的去地方農科院,總之在國內來說薪資尚可、穩定還倍有面子,甚至還能繼續騙經費、灌水發論文,雖然去工作的高校檔次emm...一言難盡,但這批人抱怨的決心因為各種原因也不會太大。剩下的不打算繼續深造的、對科研厭惡的以及能及時清醒過來的,最多的還是選擇考公務員,接下來最受歡迎的是選調生(985、211來的選調單位和批次質量和數量真的還挺可以哦),走上仕途,要扶貧、要辦公、要時刻注意政治覺悟,忙到管不了大農學到底坑不坑這種小事。其次不打算轉業的去農藥公司做銷售、生物公司做技術的,按理來說這羣人可能會因為薪資待遇等問題是最有潛力搞事情的,但比起想這破專業挺坑的時候,可能他們更會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更多會問自己「當時為什麼這麼選?選了之後自己為什麼不努力,你看看我們班那誰都年薪幾十萬、項目n多個了」,算了吧。現代社會最殘酷的是讓一部分人變成說了也等於沒說的人。

最後,說一下地方農業高校,本科生沒畢業前大多數是沒有專業危機感的,發現不對勁的時候,部分人選擇考研,部分人考教師資格證去中小學當人民教師,部分人公考省考全部參加一遍,極少數人也可能出國或創業。想吐槽的時候一看周圍很多比自己還慘,這事就算了。很多本科生和碩士生,拼了老命考進我上面提到的985、211高校深造,幻想著有一天勉強能功德圓滿。畢竟我也算是其中一個,反正我以前天真的相信我這專業還可以,只是學校不行,考個好學校不就完事了。後來一看,他喵太天真了。最後陷入上面提到的各種情況裏,永遠死循環。

拉倒吧,還是讓外表精緻的偶像來麻痹我吧!


fj農林大學農學系植物生產類農學學科答一波。

農學就是個臭弟弟專業,鐵five. 唯一出路就是轉專業、跨專業考研、考公務員。畢業以後聯繫,沒一個工資超過5k的,大部分在3k左右。厲害的要麼跨專業考走了,要麼出國了。本科農學畢業真是卵用沒有,生物公司、製藥公司只會拿你當苦力。如果你選擇繼續農學研究生,建議你去最好的幾所學校,中農華農南農這種,不然也是臭魚爛蝦。

我好哥們跨專業去了廈大金融,女友跨專業去了北師珠,我考公上岸,反正沒人肯從事農業相關工作。

優勢?我覺得可能只是考公時候有點優勢,畢竟學農的人少。


我是畜牧專業的,現在馬上去某末流211畜牧專業讀研。高考完填志願後,收到錄取通知的那一刻,我在思考是不是該復讀,大一的時候,我在思考是不是該轉專業,大三的時候,我在思考是不是該考研跨考專業,大四快開學,我在思考是該考研還是國考,大四下學期,研究生複試前一段時間,我在思考是不是該放棄複試,參加省考事業編考試,現在,我在想要不要退學,而且可能以後三年我還是會想退學的事情。

我真是個懦弱的人,也是個失敗的人,現在的一切苦惱,都來自於當年的手賤。

因為農學類本科生真的很慘,除了個別特別有能力的人轉行之外,所以老師都會鼓勵大家考研,我們班考研率100%。

一直以來都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和博士師兄聊天,我會想要讀博,想要出國,想要做科研,當一個大學教授。和我公務員的表哥聊天,我會想考公務員,想要進事業單位,想要過早九晚五,平平淡淡的生活。和我同學聊天,我會想要開個養殖場。和我男朋友聊天,我想要結婚生子,家庭美滿,讓他養我。(這個想法太可怕了,其實他不養我也行哈哈哈)

總之,這個專業,一言難盡。

從來都不敢吐槽,怕被別人說是傳遞負能量,記得有一次我說這個專業讀研後,才和那些熱門專業的工資一樣高,而且工資環境又差,工作時間又不自由,被我老師說,誰讓你選擇了這個專業,而且那些熱門的專業你考得上嗎?好想哭(┯_┯),要是當初高考一本志願沒接受調劑,去二本院校,選個好的專業,就不會這樣了。又被批,那還不是怪你自己無知。怪我怪我,一切都怪我自己,我就不該跟你說話,敬愛的X老師。其實我也不是個愛抱怨的人,只不過是道出了一個事實,就被說是傳遞負能量了。

如果有人諮詢我這個專業怎麼樣,我會說,高考志願不要報,如果被錄取了,能復讀就復讀吧,如果不能復讀,大四可以考慮一下考公務員,有能力就轉行吧,如果怕公務員考不上,沒關係,農學類考研比考公務員還要更簡單的,沒準以後能繼續深造讀博,進科研所什麼的。最後,如果是因為喜歡或者家裡就是開養殖場的,那就忽視前面的內容。

希望農學類專業越來越好吧。

又是一個不眠夜的夜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