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知乎的答案,好像沒人再提根據興趣/熱愛選專業的事了,難道大學不應該選自己一直心心念念想學感興趣的專業嗎?如果不是那麼多年書讀下來豈不是很辛苦還有點可惜?


說得好像你非常清楚自己喜歡什麼專業一樣。


其實也還是有的,只是真的不多了。我家樓上的一個高三小朋友,說自己特別喜歡理工科,所以雖然理科不行,高考還是選了化學(上海是6選3)。我也有認識同學特別喜歡編程,於是選了應用統計。所以這樣的也不是沒有,只是在少數。

為什麼在少數呢?因為高考選填志願的過程本來就不是選專業的過程,高考填報志願,有很多不同的考慮因素,城市,大學,專業。有同學會無論怎樣都要選擇上海,北京,廣州的學校也不要選擇一個更好的學校。但是很少會有人因為喜歡一個二線城市,就放棄一線城市同等大學的機會去二線城市學校就讀。學校也是同理,有很多人無論如何都要進入985211也不要選擇一個普通的一本學校。如果有了財經類的院校就不要理工類的院校,否則也不會上財在上海的分數線直逼交復了。

只有不考慮城市,不考慮學校以後,才會考慮到選專業的問題。就算如就算如此,絕大多數的同學還是會以熱門的專業,好就業的專業,畢業薪資較高的專業為主。而這之後剩下的那一小部分人,纔是真正因為喜歡而選擇專業的。

而你要選擇你喜歡的專業,首先你得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而且得在18歲以前就知道。可是絕大多數孩子們18歲以前在幹什麼呢?一門心思準備高考。而高中知識說的是什麼,是產業結構轉型,第三產業至上。什麼是第三產業?金融服務業就是第三產業,Marketing就是第三產業,管理學就是第三產業。有渠道瞭解不同的專業,嘗試不同的東西並選擇自己喜歡的,就已經不多了。在知道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以後,在很多情況下,還得應對父母和社會的考驗(如果不是那些熱門賺錢專業的話)。能尊重孩子的選擇,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願意讓孩子去嘗試「走彎路」的父母,又刪除掉一批。


從小,我就在心裡默默地想,我將來去了大學一定要讀自己喜歡的專業。

但,我直到長大了,高中畢業了,看著志願指南,我也不知道我喜歡什麼。初中高中教科書,輔導書,作業,已經把我所有的課外時間佔據了,我再也想不起來小時候的夢了。

相信很多高中剛畢業的學生和我一樣,我到底該學什麼?我的興趣是什麼?

我當時渾渾噩噩,脫離了高中一下子很不適應,我的世界從語文英語物理化學一下子變成了花花綠綠的世界,迷茫一直是我的主調。

後來,有人跟我說,你選擇某個專業並不是一直要從事與這方面有關的工作,你可以在大學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找到自己的興趣,再換專業,你也可以選擇跨考研究生。

也有可能,你陰差陽錯的進入了某個專業又陰差陽錯的喜歡上了它,這便是正真的緣分。

沒有人敢輕易的說,我就喜歡一直這個專業,也有可能你瞭解的,你所喜歡的,僅僅是表面。

祝好。


主觀上我們從來不知道我們所喜歡的專業是什麼樣 沒有深入瞭解 三年的時間有的人可能在一個月前樹立目標有的人可能三年前 七年前或者更久就定下來夢想 分不清夢想與自己的同學在高考戰役後終於可以放鬆 心態會鬆懈 至於專業開什麼課程 關心度下降更談不上關注會有什麼教授

再就是客觀親戚在報志願的時候懂不懂都會插上一腳 其實大多都是自以為很懂 你跟他說南開大學他會反問你向哪邊開

報考志願本著對自己負責 要知道你能否為這個專業奮鬥 能否立足 酒香不怕巷子深 終有你期待的一天

如果成績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被調劑到其他專業 趁年輕趁著還是學生 自考個別的專業 能不復讀就不復讀 心理生理上太過煎熬 不僅是自己 父母也承受太多壓力 實在接受不了復讀一年 也許可以

祝你好運


因為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專業,而且現實很殘酷,喜歡不一定能錄取的上,喜歡的以後的前途可能不太好。


首先,你喜歡的專業,你的父母不喜歡,他們會讓你選擇他們認為有前景的專業。(重點)

中國式父母最喜歡的就是打著不幹預你的名義,通過一系列為你好的方式對你進行勸說,實在不行就道德綁架,最終你選擇了他們心儀的專業。最民主的過程,最專制的結果。然後對外宣稱他們沒有幹預你的選擇,都是你自己願意的。

其次,你不瞭解報考指南上的那些專業到底學的是什麼。

最後,你達到了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但你喜歡的專業,它的分比較高,填專業服從,學校會給你調劑的其他專業,填專業不服從,平行志願你就會卡檔,沒有大學可上。即使後來有補錄,那些專業都是很少人選擇沒有招滿的。

最後,在周圍人的解說下,你自己也開始考慮所學專業畢業後的就業與收入情況。

喜歡敗給了現實。


不要說大學專業不提喜歡愛好,就是日常生活中真正為了愛好而學習的也不多了吧。

愛好固然好,陶冶情操,但是不能當飯喫也是真的。在現下這個物慾橫流,社會,沒有麵包,一切都是空的。

生活生活,必須得先謀生再活出彩。大學學習的專業關係到以後的工作方向,且不談專業不對口的問題,專業的選擇與日後工作的前景收入密切相關,大部分也都是家人幫忙一起商議決定的,幾乎都不可順應自己的愛好,大部分都順應了前景發展。好的專業真的也算很重要了。


有一說一,未曾瞭解的話何談喜歡。

感覺大多數人還是屬於不知道應該怎麼選擇的,可能最後看了一堆,只是選了個不討厭的吧。


專業大類

先說說專業大類吧。專業大體上分為應用學科和基礎學科。

應用學科:是以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社會實際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實踐崗位性的屬於應用學科,例如:工程類,管理類,設計類,技術方面的(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財會,金融、貿易、旅遊、工業設計、計算機科學技術、工業工程、農學、臨牀醫學、空腔醫學等專業);

基礎學科:以學科知識本身為研究對象的,偏學術性的屬於基礎學科。例如數學、物理、化學、哲學、歷史等專業。

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比較難

例子當中的這些專業,是大家普遍都知道的。但對於大多數而言,僅僅是知道而已,而對於瞭解不深入的東西,是很難有興趣而言。

高考之前所學的學科,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是高考生們日常接觸與熟悉的,但大學專業遠遠不止於此,可是很少有對接的一個平臺,告訴高考生們,那麼多專業可以幹嘛,課程有哪些。大多數高考生,都是根據高考分數和排名選擇符合條件的學校,在瞭解其中可以報考的專業。但真正和自己最合拍的專業,很有可能沒那麼幸運可以遇到。

我們最後選擇的,首先一般不是自己排斥的,然後是略有興趣的。之後就算有興趣,也是建立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上的。

畢竟,從一開始,就明確自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專業,想要什麼的人,真的不多。

如果自己真的是,那是很幸運的一件事。

「專業興趣」很脆弱

為什麼說興趣這件事看起來很脆弱呢?它本來應該是一個學習的最大動力啊?!!

  • 專業和就業直接掛鉤。我的一位好友,很喜歡歷史學呢,但是歷史學在父母和很多人眼中,是很難找到一份具有上升潛力的好工作的。她父親當時因為她想報考歷史學罵了她好久。而反觀金融學和計算機科學,是金飯碗,是熱門專業。好工作,好收入,更好的家庭生活質量。雖然看起來很功利,但的的確確是我們每一個凡夫俗子都不得不追求的東西呢。而和金錢比起來,興趣和喜好,真的很脆弱呢。

  • 也許感興趣的冷門專業沒有你想想的那麼有趣。專業知識的學習,往往都是需要熬過枯燥漫長的理論知識的。而當你力排眾議進入自己喜歡的專業,卻發現很難,父母和身邊人又不支持,想要堅持下去的,真的需要難能可貴的勇氣與毅力呢。

但我認為,如果真的喜歡一個專業,就應該努努力去學,因為,熱愛可抵漫長歲月。


我始終認為選專業還是要選自已最有興趣的專業,將來最願做的工作的專業,自已先天就有特長的專業,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自已的才智,才能儘快做出更大的貢獻。祝你早日成才。


首先,這個問題得建立在考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的基礎上。

可是當下的現狀就是競爭太激烈,以至於大部分考生及其所在家庭相對喜好,更在乎分數。

高中階段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需要大量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潛能。

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一定要盯緊專業,而不是盯緊學校和分數。

另外一方面,目前的就業壓力也實在是大,很多家長為此非常著急。

他們往往希望自己的孩子大學所選的專業是畢業後能賺大錢的或者基本待遇優於平均水平的。

所以現實的環境是需要遷就現實,但理想也是要的,否則人就是工具而不是人了。

教育的本質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這一點和共產主義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

所以真正好的教育是教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自我認知、自我鞭策、自我更新,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分數,不問為什麼要做,也不問自己喜歡做什麼。

可惜的是咱們國家各地區的教育資源並不均衡,所有考生都希望鯉魚躍龍門。

北京和上海的初高中教育在平均水平上要遠勝於邊疆省份,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

所謂素質教育的口號是抵擋不住教育體制中永恆的競爭誘惑的。

為了爭奪最好的高等教育資源,所有人都會削減了腦袋往前沖,不問為什麼。

如果承諾某個考生進清北,但不給他喜歡的專業,他會去嗎?

還是選擇另外一所高校中喜歡的專業?

我想大多數人會選擇平臺而不是專業,只有那些尖子或者倔驢會反其道而行之。

逆風而行是有風險的,不管是忤逆家人的勸告還是社會的大環境。

但有的人願意冒風險,有的人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有的人願意按部就班,自有他一套處事哲學,也不妨礙他取得成功。

人各有志,不可強求,但咱們首先得搞清楚自己志在何處?

我記得清華有一句話:不要讓成為清華的學生變成你人生的高光時刻,這是起點,不是終點。

以上是大概意思,不過核心就是要攀高峯,而攀登的過程需要的不僅僅是努力,而是天賦和毅力。

毅力恰恰來自對專業深厚的熱愛。


因為現實和夢想不光有差距,而且差距還很大

有時候我們所喜歡熱愛的,不能夠支持於我們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或者說是找不到好工作,工作不穩定。總不能為了夢想沒飯喫吧。


理是這個理,關鍵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啥專業啊,還有很多人的喜歡純屬葉工好龍,久而久之也就沒什麼人提喜歡了……

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


可能因為喜歡不能當飯喫吧,大家都越來越急躁越來越功利,想著先掙夠錢再談喜歡,所謂的情懷也被當做了矯情。

所以在這個時代,如果有人堅持著自己喜歡的,就會被大家稱為英雄,就像前段時間一個家庭很困難的女孩考入清華考古專業,一下上了熱搜,我想就是大家佩服她的勇氣和堅守吧,畢竟現實中很少有人敢於選擇自己喜歡的,然後堅持下去。

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真的選擇了自己喜歡的,並且真的全心投入,未嘗不能闖出一片天,可能這片天不是世俗認為的成就,但於自己而言卻是成功了。就像我自己,當初選擇做輔導員,就是因為一種嚮往和喜歡,家人並不贊成,社會評價也有很多爭議,在高校里社會地位不是很好,但我就是喜歡跟學生在一起,喜歡陪著他們一起成長,我堅持了下來,現在也碩果累累,不管社會怎麼評價,我的家人已經認可了我,我的學生也很喜歡我,我也很喜歡自己的工作,豐衣足食,理想和現實很好的平衡了起來,這就夠了。


要錢還是要命?

什麼?你覺得我在擡槓?

那你選喜歡的吧 你如果沒能力 看到後面要不要你的命


畢竟喜歡不能當成一種謀生的手段,這個太難了。我很贊成一句話,以事業養理想,最後纔有可能喜歡真正變成喜歡。


有呀,我現在還是會提喜歡呀


首先,人們基本上喜歡錢。

其次,考生們對各專業也缺乏深入的瞭解,很少有在就讀前就已經愛上某專業的。

人們的愛好,大多是在文藝方面的,比如音樂、文學、電影、舞蹈,而非藝術類考生無法選擇這些專業。

至於宇宙、星空、軍事、生命,這些在孩提時代的興趣早已被拜金的現實沖刷乾淨。


因為喜歡的東西並不能養活自己


你都不知道這專業是什麼,怎麼談喜歡。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