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特斯拉,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常常刷新新聞頭條,那麼新能源汽車利潤到底有多豐厚?以及新能源汽車未來的發展方向又如何?


謝邀。

首先,所謂「新能源汽車」這個詞本身就是一堆媒體和相關利益集團、政客們造出來的,從來就沒有什麼準確的定義,連包括哪些都是隨意依據利益博弈的需要自己確定。

如果要說所謂「新能源汽車」是指非純燃油汽車的話,那麼它目前至少有燃氣(例如天然氣)汽車、生物燃料(例如乙醇)汽車、燃油(或燃氣)電力混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化學充電電池純電動汽車等。這些汽車中除氫燃料電池勉強可以稱為「新能源」以及混動汽車歷史較短外,其餘的歷史都很長了,都不是什麼高新技術,更談不上什麼新能源。

下面簡單說說這些非純燃油汽車的特點:

氫燃料電池汽車由於氫燃料的製備、運輸、存儲存在一些問題且成本過高,目前還無法大規模商業普及應用。

化學充電電池純電動汽車的歷史比純燃油汽車還長,因化學充電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過低、充電時間過長、循環及低溫衰減嚴重、成本高壽命低等無法克服的致命缺陷,歷史上數次被燃油汽車淘汰,並被技術理論和工程實踐反覆證明是垃圾。詳細說明可參見本人知乎文章: 純電動汽車真的能取代燃油汽車嗎?

燃氣汽車和生物燃料汽車與純燃油汽車在結構原理上差別不大,相比純燃油汽車動力特性稍差,但有排放污染小的優點,有一定的價值。

並聯及混聯式混動汽車雖有一定的節油減排作用,但由於同時搭載燃油和電動兩套動力總成,結構複雜、自重較大、成本高,也談不上是什麼特別好的技術方案。只有阿特金森循環內燃機增程式串聯混動技術方案是目前最為靠譜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案,與燃油車相比,它雖然增加了電池、電機,但卻可以完全省去整個機械傳動系統,結構合理且相對簡單,成本增加較少。它既能充分發揮現代自動控制和功率半導體變流電力驅動的全部優勢,又能在長途旅行中避免純電池汽車續航過短和充電時間過長的致命缺陷,且節油減排效果顯著。

能源革命在人類歷史上絕對是非同小可的重大歷史事件,它會深刻地影響全人類的生存方式從而完全改變世界政治、經濟格局。事實上在人類幾千年的歷程中,能源革命至今也只發生過兩次,一次是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大規模利用,一次是二次能源電力的大規模應用。其實就目前人類發展階段和科技水平而言,距離下一次真正的新能源革命還非常遙遠,因此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新能源汽車」技術方案。

回到題主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大量資本湧入所謂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因為這個東西已經成了各國政客們和相關利益集團政治、利益博弈的道具,具體而言,在政治上高喊節能環保口號就是政治正確,然後在經濟上就可以以此為幌子用納稅人的錢巨額補貼相關利益集團進行利益輸送和財富再分配,資本都是逐利的,自然就會湧入。當然媒體也會因自身利益積極為政治、利益集團搖旗吶喊。


因為有補貼啊,前幾年大家湧入搞光伏也是一樣的節奏……


現在國內的新能源品牌都是靠補貼,根本不盈利。特斯拉在產量沒達到一定程度前都是虧損。投資一個汽車組裝工廠可不是幾千萬能搞定的。這種重資產的模式連風投都不敢輕易下手。

未來發展方向就是逐漸提高新能源車的市場佔比,但是,對於新能源車的普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充電怎麼解決,二手車殘值怎麼評估,這些問題短時間都無法解決。現在所有的廠家都在跑馬圈地,為了迎合政府。這個產業還不成熟,很多問題懸而未決。


【合集】12篇新能源汽車行業精選研究報告分享

在石油資源與環境保護的雙重製約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正成為世界各國應對能源及環境壓力的戰略性選擇。對中國汽車產業來說,新能源汽車的意義更是遠不止於此,這使得中國汽車企業第一次有機會與世界傳統汽車巨頭同步競爭。

目前,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而龐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會成就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以電動汽車為標誌的新能源技術革命,正使中國汽車製造業向全球汽車業舞臺的中心無限接近。

12篇研究報告包含以下內容:

  • 擁抱新能源汽車時代
  • 新能源汽車熱管理深度報告
  • 2018年3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觀察——過渡期的迷思
  • 新能源汽車補貼調整方案落地,提振市場投資情緒
  • 盡享新能源汽車高景氣,供給偏緊或成常態
  • 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落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年報業績分化
  • 鈷,站在新能源汽車的大風口
  • 新能源汽車發展任重道遠,產業鏈核心供應格局呈現
  • 補貼政策落地,悲觀預期已充分釋放,優選龍頭,積極配置
  • 新能源汽車提速在即,動力電池掘金浪潮來臨
  • 新能源汽車新趨勢——三元高鎳化
  • 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鈷鋰乘東風行情再續

下載鏈接:【合集】12篇新能源汽車行業精選研究報告分享


看問題的方向可能有點偏差。

實質上不是因為新能源車是個多大的局導致資本湧入,而是因為資本大量湧入,把新能源車玩成了一個大局。

汽車行業上中下游牽扯極廣,本身市場容量也極大,甚至對於像韓國這樣的小國來說一業興邦也不是不可能。這樣的大肥肉,任何資本都不可能不覬覦,只是因為傳統汽車門檻還是很高的,所以一般的資本不敢輕易進入。

但是,新能源汽車,尤其是純電動汽車,因為跟傳統汽車的技術關聯度相對比較低,三大件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行走機構三去其二,傳統意義上的發動機和變速箱都基本不需要了,行走機構也有明顯變化,這等於是變相把大家都拉回了同一起跑線,老車企的優勢被大幅度(非全部)抹殺,這個檔口新入資本揭竿而起也是必然的,沒什麼可大驚小怪。

而且,雖然電動車等新能源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場外資本和市場消費者其實對很多傳統車企的傲慢也是積怨已深,「天下苦秦久矣」。市場炒作新能源車,尤其是炒作互聯網車企,其實也是因為市場希望互聯網車企為代表的新車企能一定程度上加劇市場競爭,以互聯網用戶至上的思維去改變傳統汽車行業,讓他們更尊重用戶,更尊重市場。

媒體炒作新能源車,是因為新能源車是新聞,傳統車不是新聞,傳統汽車每年改款換代,尤其是改款,基本上都是舊瓶裝舊酒,只換個瓶身標籤,大燈換個形狀就能叫新款,這種不痛不癢的革新,沒有新聞價值,新聞媒體自然不會去報道。

要說未來發展方向,我認為純電動在遠景未來肯定是前進方向,近景而言油混最有實用優勢,中期而言插混能對純電形成平滑過度,可能比油混更有時代意義。

純電在空間佈局和整體性能、舒適性方面優勢太明顯,對於中高端用戶來說,性能和舒適性是重要參考因素,而純電最大的短板充電便利性對擁有固定私家車位的中高端用戶來說問題不大,所以純電和插混最好的突破口是中高端車。

一段時間內,燃油和電動、包括混動,將長期並存,但高端車會逐步混動化甚至電動化。這一屆三大夢幻跑車集體玩混動,就是實例。

新能源汽車:電是一定要上電的,不上電,發展路子就越走越窄了,中國要走上發達國家的路,人均能耗一定會大幅度提升,油是不夠用的,這輩子都別想夠用,燃油消耗路線圖是必須遵守的,只有走加電動機的路子,提升驅動效率,臺均能耗才能下來,才能讓更多的人開上汽車。

短途普及純電動,長途普及增程混動也就是本田混動的模式。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出行問題解決好了,中國才能邁入發達國家的門檻。這其中新能源汽車不是噱頭,是中國製造業產業升級,彎道超車的中流砥柱。所以纔有那麼多資本大力投入,千帆爭風。這是對的。————————————————————————答覆評論區降低成本會不會成為一種趨勢呢,像手機行業一樣?

答:汽車行業和電子行業有所不同,就像曾經那個經典的問題:如果讓微軟來造車,會不會比福特更好,更便宜?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其實現在的新能源汽車要解決的問題完全不是降低成本。如果一個新能源企業想的只是去降低現有電動車架構成本的話,那它就註定要死了,完全沒有第二種可能性。有句俗語叫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其實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路徑是有章可循的。這個章是什麼?足夠瞭解汽車發展史的話,你就能猜到,這個章節就是——乘用車前驅化。 目前這個世界上的家庭乘用車,90%以上是前驅的。汽車製造史上最重要的兩個節點,一個是福特發明的流水線製造,另一個就是法國人開創的轎車前驅化。雪鐵龍為了量產前驅轎車,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並因此而破產。前驅車的動力總成緊湊度和故障率都是比後驅車低的,成本更是低很多。這兩個節點,第一個能滿足發達國家的人民開上汽車,第二個能滿足這個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人民開上汽車。與之對應的,在電動車歷史上,特斯拉點開了第一個節點——即:能滿足發達國家的人民開上電動汽車。中國現在的所有新能源汽車公司,應該去點開電動汽車史第二個節點:電動車動力總成的實用化和小型化。

首先滿足的是實用化,同價格的電動汽車要能達到燃油車的行駛質感和耐用品質。

其次是動力總成小型化,看看現在國產電動車的PCU大小和發動機艙佈局,再看看豐田1/2/3代混動系統的PCU大小演變,注意豐田混動系統電機功率並不低,45Kw。混動系統價格是越來越低的,集成度越來越高。 當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動力總成完成實用化和小型化的迭代時,就是電動汽車普及之日。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需要加緊研發迭代,靠技術和規模去降低製造成本,而不是靠節省成本。

中國每年產銷汽車超過3000萬,這其中哪怕只有1%,就是30萬。2017年中國純電動車銷量45萬。排除低速電動車,主流車廠的新能源銷量也就是這個水平。

在國家的扶持下,這個比例起碼要超過10%吧?300萬!這相當於差不多三個吉利。而目前這個市場是幾乎為零。想像空間就有這麼大。

除了產業政策之外,我認為新能源車繁榮的另一個原因是它的體量大。中國長期面臨輸入性通脹和內需不足,除了低迷的房地產之外,能夠安全又足以容納大量資本的就只有汽車行業了。符合國家遠景目標,當然是遊資熱點。

但是你要看到,很多企業連資質都拿不到,就是走一步看一步,一點點熬ABC輪。其實每一家參與的都不多。個把億,虧也不在乎。但要是成了,可以看看北汽新能源,借個殼就飛了。


電動汽車要充電,我國仍是火電大國,燒煤發電再充電和燒油開車那個更省錢更環保?

我國石油匱乏,燃油進口始終是個大項,但煤炭資源豐富,煤電取代燃油,從戰略上我國有優勢。二戰德國和日本,很大承擔上死於沒有石油,前車之鑒啊。減少對外部石油的需求,長遠有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