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之夏》裏洛熙的一段臺詞:「願我主賜我一顆堅強的心,去改變能改變的;願我主賜我一顆寬容的心,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有太多的人和事,求而不得,經歷了太多,就學會了放過自己,善待自己。

淡了,我覺得妥協更準確點,更多是因為,雖然我不喜歡ov的高價低配,但是人家用戶定位就是準啊,穩外觀漂亮,準拍照好看,狠,鋪天蓋地的廣告以至於就算是農村小老頭小老太太都能知道的牌子,我原本真是是很看不起用藍綠廠的人,但是我妥協了女朋友我就要拍照片好看的怎麼了,我就瞅著她屏幕大怎麼了,雖然現在藍綠廠的策論也有所更改可算是有真旗艦了,但是我現在的狀況依然啊不會買,,以後不知道,現在還是挺堅定的,所以說不是淡了而是妥協,圓潤了,畢竟這纔是生活,

假裝分割線

差個題外話資本的力量真是是強大的知道步步高上市之後到今天股票價格翻了多少倍嗎800多倍我去,哎沒啥了睡覺


多了也就習慣了(無能無力的那種,默默接受改變的那種,或其他)


因為豬肉喫多了,就不是那麼的好喫了。


不是看淡,是無能為力,身心俱疲的無能為力,看淡了,不是因為真的不在乎,如果真的看淡,那它不管發生多少次你都不會注意到這件事發生了,就像你今天去超市買東西,服務員找了你1毛錢,和票據放在一起,你弄丟了,明天也丟了後天還是丟了,你甚至可能壓根不知道服務員找了你一毛錢。

所以所謂的看淡更多的是無能為力的挫敗感,挫敗多了的麻木感,不想那麼累,自我安慰的途徑。


我想可能是看清了吧,懂了也就罷了。


不是看淡了,是想來想去,然後算了

算了..


這就是麻木了吧,當你一個人慣了,就習慣了。

我們都是寂寞慣了的人——張愛玲


每一次經歷都會有不同的感受,慢慢的,可能你也就麻木了吧或者也已經習慣了,不會像之前那樣敏感脆弱


我覺得其實不僅是時間的功勞吧 普遍都說時間是庸醫不管是庸醫還是良醫 都只是催化劑作用 經歷的多了 就是類似的事情可能不是同一個人同一件事 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大致產生的效應就是心裡難過痛或是後悔 這樣的 你平常工作上學都是會習慣的 同理傷心難過也是會的 話糙講究看吧


人生如戲 好奇心淡了


時間是一種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


從不知所措到習以為常的過程

我覺得就像是不會一個東西的時候覺得:哇~好難~好厲害哦~。真正學了很久之後就會吐槽:這是什麼玩意兒~這麼xxxx的東西用得著這麼費勁嗎~老子當年是怎麼想的居然會選這個!

經歷一次會覺得好奇,經歷兩次會覺得這件事應該這麼做啊,經歷三次會覺得很稀鬆平常。這很正常呀?*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