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關鍵,麻煩耐心看完。

可能很多和我一樣的人苦於比較好的入門方式及其後的發展,對於這些的回答浩如煙海,我雖不太懂哲學可覺得哲學不應該是像許多回答中推薦書目過於晦澀。希望有大神長期帶個路並能抽出小部分時間跟蹤成效與交流,就相當於導師帶著學吧,各個學習階段推薦點書讓我讀以及偶爾抽點時間回答下我的問題,也以此供後來者參考。不勝感激!

程度:從小喜歡思辨,前幾年按照知乎上推薦讀了幾本入門書《哲學的故事》《大問題》《蘇菲的世界》和自己找了本書《理想國》和《老實人》讀了一下。哲學史上除了斯賓諾莎那裡都能順利讀下其大概原著內容的節略並能有一定自己看法與思維(哲學的故事是按哲學家分類闡釋其思想加上其原著內容)(大問題是按問題和導論加上原著內容的),特別是康德和叔本華那塊與自己本身思想接近,從小段的文章的摘取中收益頗多,自認為小有慧根。

今年高三畢業,因特殊原因不能學習哲學。1.目前算是一個有一丟丟小基礎的「小學生」,帶起來容易。2.自己熱愛思辨,加上目前暑假比較空,之後開學也會努力擠時間,給的讀書思考任務一定能完成。

肯帶就肯學,本身希望能通過學習提升自己甚至做些專業課學生做不到的成就。肯帶的大神也不用抽很多時間,我也盡量篩選疑問節省時間。


謝邀。

建議首先學好自己選擇的專業,有興趣的話是可以讀一些哲學書,但建議還是讀一些哲學家的原著,嚼別人嚼過的饃是會變味的,堅持數年對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肯定有幫助的。如果有什麼問題也歡迎討論,當然雞湯哲學就算了,我基本不讀。


嗯~首先,我不認為看了很多書就證明是懂哲學的;

其次,哲學史不過是又來了一個人,對過去的事情指手畫腳;

最後,你學哲學是為了什麼?人生的指路明燈,還是隻為了思辨獲取些靈感?


應邀

簡明回答:

1、真正能究竟圓滿的,徹底的回答「哲學」所有問題的,只有「佛法」,沒有之一!

佛法中,能究竟回答哲學問題的是「大乘佛法與密乘佛法」。

佛法中,即能究竟,又能圓滿的回答哲學問題的只有「密法」之中的「藏傳密法」之大圓滿。

2、東方的印度教,道教也能部分正確的回答哲學問題。

3、西方哲學,

(1)古希臘哲學,已經被人證明,是後人仿冒東方古老的哲學偽造的,而且非常低劣。

(2)近現代的西方哲學,就更加低劣了。例如,黑格爾、康德、叔本華、薩特等等等等,他們接觸了東方古老偉大的哲學思想,他們的理解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於是他們觸發了一些「臆想」,總結出了一些所謂的自己的「哲學思想」,統治著西方那些「崇尚叢林規則」弱肉強食的人羣。

要想高屋建瓴的瞭解「真實的哲學」,可以參閱佛經《心經》《金剛經》《楞嚴經》。這三本佛經如果能真實看懂,你馬上就能夠俯視那些低劣的西方哲學家們!

看不懂佛經,可以一個一個問題的請問。


謝邀。

先潑冷水。

你以做到「專業學生」做不到的為目標,那你得努力先做到一個專業學生能做到的(但一心兩用不及專心致志是必然的)。

首先,通過巨量閱讀打造的「常識」基礎是必須的。專業至少有個好處,逼著你必須完成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巨量閱讀,不管閱讀材料對不對你胃口,儘管晦澀,儘管拗口,即便「囫圇吞棗」即便被迫「胡喫海塞」也必須塞進去,最終至少在腦子裡對前人已經走過的路留下些許印象。這些印象會在以後的學習中提供脈絡和線索幫助你在困難時找到些許力量來使得自己在自己的道路上繼續前行。

其次,學習必將是全方位的。叔本華說要在藝術中暫時逃離痛苦,那你至少需要去了解,嘗試、體味藝術到底如何做到這一點的。絕不能叔本華說了啥,你就信了啥。所以,需要問問自己,你對藝術有切身體會麼?需要培養和保持對藝術領域的徜徉和隨之情感上的薰陶,否則很難想像如何能理解《查爾圖斯特拉如是說》。

最後,考慮一下如何處理來自世俗生活的壓力。叔本華是家庭物質條件允許他完全不需要通過工作來謀生的。康德是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這些外界環境因素羈絆他的哲學探索的。笛卡爾和盧梭都是有金主支持的,就連斯賓若莎也是要需要磨鏡片為生(這應該是個好職業,感覺對他哲學思考沒有太大影響)。

以功利得失的初心進入哲學,不能堅持長久,也就難以有所成就。因為興趣或冥冥天意而進入,那我們就順其自然吧。


我比較喜歡心理學,不承認哲學的意義……

學習是好事,生活是好事。


謝邀!感謝信任邀請!其實哲學這塊和其他學科是密不可分的。但有個根本的問題是:人類創立的理論,我們或大部分理論忽略了什麼是人這個概念。因為什麼原因呢?思考吧!

我的其他回答裏都有提過的。


謝邀。

哲學即知道的情況總結。

讀下我的《全知論》,這是全世界最簡單、明確、全面的哲學。


您的回答寫在評論中了,將其搬過來,也加上自己的請教。 @oldgoat

關於第一推動力,限於粗淺的知識寫下此想法,望過目並指導改正。(為了方便下面用陳述語氣,可能看著文字聯想我初學者的身份有點沖,見諒!)

說在前面,我非基督教信仰者,因上帝形象更接近萬能的第一推動者用這一形象,對基督教信仰者可能多有冒犯,見諒!

PS:自己的主要想法在後面加粗字標題後面。

首先個人懷著與牛頓一樣的想法,認為存在著第一推動力,在我看來宇宙守恆的量是有推手的(純觀點,自己證明不了)。

下面觀點的 前提 :若上帝(指代人形第一推動力)是存在的必萬能的。因為第一推動力推出了世界,整個世界的水平不高過他,在我們思維限度內其是萬能。

對於多神論我是反對的.因為第一推動力象徵著他先於 我們眼中的世界 ,他是世界的動因,一切之後的都是由第一推動力而來的產物,多神的除第一個神其他並非第一推動力。

個人十分困惑上帝是否超驗。一開始我先按其不是超驗進行思考。

若上帝非超驗(前提)。又因為上帝萬能,則邏輯由他而來,則正確的邏輯與上帝同生同死。

之前也在書中看到上帝的存在與惡的存在的問題。書中這樣寫

「收先用三條陳述概括對上帝理解:1上帝是全能的

2上帝是全知的

3上帝是善的

然而,如果世界上存在著惡,那麼根據前面就可以退出一下三條中一條必為真:

1他對此無能為力

2他對此一無所知

3他對此漠不關心」

我覺得可能是翻譯問題,他的表達應該意思是前面的三條陳述是大多數人的理解,從中選取會有下面的幾種結論,1對23,2對13,3對12 3(因為即使上帝為善也可能對惡事表示理解並漠不關心)(比如壞人的懲罰是罪有應得)

自己並非萊布尼茨那樣的樂觀主義,顧不認可「上帝憑藉自己的知乎看到了世界所有可能的情況,他發現在所有世界中都必定存在惡和苦難,於是選擇了一個苦難最少的世界。」的看法。在我看來在上帝存在且萬能的大前提下,一切均是其安排甚至我寫下這句話後不同人不同的觀點亦是其安排。

至於來世報償觀點,在我眼裡不可知。

帕斯卡的賭注有力的使人內心導向正義,但我看不到其解決問題的價值(請指明)

上帝存在 上帝不存在

我們信仰 永恆的報償 失去幾次享樂機會,但卻通過祈禱的到了啟示

我們不信仰 永恆的懲罰 不會有問題並經歷好時光

然後接著是一個我看不懂的安瑟倫的本體論論證上帝存在:「1,我們只能把上帝設想成一個無限的、最完美的東西。

2一個具有除「存在」以外的所有完美性的東西不算最完美

因此,最完美的上帝必然存在」

不懂得點2為什麼對。

我的神祕體驗經歷和對上帝對話中證明其不存在後又推倒該邏輯

我有過兩次神祕體驗,直接性與上帝對話,第一次對話中我證明瞭他不能控制我(具體過程結束對話就忘了),第二次用我一個完成的邏輯與其對話

神話《伊菲革涅亞》中,勇士阿門農犧牲自己女兒換來特洛伊戰爭勝利,這個傳說引發了我的思考。假如上帝對我說讓我犧牲我的孩子證明自己的信仰(假設我有信仰),顯然我不會同意。因為我放在前面的大前提是第一推動力不超驗,那經無限的時間會有1這是騙局被識破人卻不相信2人們沒有識破騙局3人們認識到了這行為背後的意義,理解了上帝良苦用心。

但我的腦洞深推感覺都欠妥。因為其是第一推動力,我的一切直接(由他創造)間接(周圍環境影響我的思想看法並影響後面的思想看法)

這裡插個心靈的小看法

我在心靈上的觀點認同康德的「認識的對象是感覺後的對象而不是對象本身」還有那個具體句子忘了,意思大概就是感覺產生刺激,心靈把刺激組合產生觀念。。。等等原話想起來了「時間、空間和原因都是知覺和概念的方式,他們是心靈處理感覺和經驗的產物。」

但我覺得這亦能向休謨的結論「一定的原因必然導致一定的結果。」方向靠近,不過他們一直在爭。康德的觀點可以認為是心靈與外界決定人,那外界是由人與自然和超自然能力決定,而心靈呢?顯然心靈由純後天決定站不住腳,人無本性心靈純後天的觀點在一定意義上不就是決定論嘛,但顯然康德很好的論證了心靈在人塑成上的作用,也很好的解釋了同環境不同人的原因——感覺的篩選。

故我認為存在先天,人生活於環境之中,心靈形成決定,決定影響心靈,環境影響心靈與決定,以此形成多樣化的人。

正如有的人看了我的上述言論後有迷惑有反駁認為是謬論有糾結等等。。。不認同認為一切不註定,照樣努力之後獲得成功。而他成功的本源不是他不信一切不註定,而是他的心靈和出生環境造就了他看到這句話不信,然後他亦在努力,由努力得成功。他不信這句話是註定的故他會繼續努力是註定的,所以一切實則註定,我於此是一個 環境 ,是否會因我的話而 誤會 自己不用奮鬥取決於心靈與之前環境。

(不知道這裡加什麼前提,因為感覺加什麼都是多餘)

回歸對第一推動力的看法

前提:1若上帝存在,則其萬能(可操控環境與人的心靈形成人)

則其也可以定位世界衡量準則為善或惡,即越善越好或越惡越好。則其本身非大善即是大惡。

2用無辜生命證明自己信仰不道德,是惡的。

假設上帝存在且不超驗,則我的一切來源於他,思考也是。上帝在人眼中多是善的象徵,而萬能的他在創世時竟會允許環境與心靈造就的信徒編織如此類似惡的故事動搖人民對其信仰。而他萬能,他的允許不會有任何收益,且假設其不超驗。故「小明」首先有充足理由暫且認為其不存在。

若我因此認為不存在第一推動力而胡作非為,而上帝如果實則存在,那他就是編製了一個邏輯陷阱改變的「小明」的認知環境以此懲罰罪惡。

若世界的準則為善,則其違反自己定的規則作惡(使用陷阱將好人的「小明」變壞)。說不通。

若世界準則為惡,而我是一個善人,那我豈不是站在正義的一方與其對立,而正義非世界準則而被世界普遍民眾信仰,我戰勝了萬能不可戰勝的上帝。這說不通。

上面引出了論題,即1上帝超驗或2上帝不存在。3上帝可操控人,這是其自娛自樂

若3,則我們理解不了其作為第一推動力操控一切變成如此的意義,因為在我們看來,萬能的神必超凡脫俗的,怎會以類似操控木偶戲而自娛自樂。故3不成立 或回到論題—— 上帝超驗,我們無法理解。

但後來我又想到,世界經歷了好幾代,可能上帝能力跟不上變化,因為上帝能力高過其創造的世界,(之前論證了),而世界發展以至於其能力跟不上發展,則他4上帝可操縱一部分人,這部分人成為領袖帶領著人民。給人民以正確的價值導向,上帝一定意義上還是萬能。

故最後剩下1上帝不萬能2上帝超驗3上帝通過人管人實現正義。


哲學問題每個人都會思考,就這個方面而言每個人都站在哲學門口。

專業學生其實沒有什麼成就,只是更全面地看到了哲學的樣貌。它是一片汪洋大海,需要你用一生時間去探索。

建議去哲學系(隨便哪個學校都可以)蹭課,畢竟真的可以帶你進門的大佬都在忙著教書肝paper。哲學系歡迎所有熱愛智慧的人,只要你去,老師必定熱情回答你。


你現在搞的就是歐洲中世紀的神父們研究的經院哲學可以說是屬於形而上學的東西了。當然這是你的愛好我就不說什麼了。

從現代的角度來說這些東西已經過時了,雖然說上帝存在與否,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所以才一直爭論不休,這與基督教的長遠影響是有關係的,自從近代以後,隨著科學的發展,上帝的地位越來越低了。上帝也淡出了許多哲學家的視野,因為爭論這些幾乎沒有什麼意義,既沒有學術意義也沒有現實意義。

如果你把經院哲學作為哲學史中的一個環節去研究當然可以,因為你研究的是歷史。如果你非要證明上帝,那麼你可以去教堂找有學識的神父,不過只會讓你鑽牛角尖。我有個老師說過,有很多理科高學歷人才,都信佛信道信神了,其實是因為他們對哲學史理解不充分,把牛角尖鑽進了過去的東西里,我是怕你誤入歧途。

讀哲學先要把哲學史讀通,並且多著眼於現實,不要太糾結於過去人的問題,因為過去的環境和條件是受限的,而你是一個新時代的人,你的環境裏沒有宗教,科學發達,文化和自然環境面臨危機,希望你能成為為這個時代發展的一份力量。

再給你加一句吧,這裡所謂的能教你中哲的很多都是神棍,你要多注意,我了沒見過大學裡的中哲教授們,講什麼道和量子力學。你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傳統哲學的宇宙論,生成論,比起西方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建立在事實和科學的基礎上,理論來源以直覺體悟為主,你可以理解為主觀的感受,這一點在很多中西比較的論述中都有提到。所謂的什麼風水八卦陰陽,你看看知道就好,還是那句話落後的東西別對它太認真,除非你只是把那些當歷史,放在過去的時代是有意義的,至於現代還是算了吧。你可以看看近代的那些中哲研究的著作,李澤厚,馮友蘭等,都是近代有名的學者。那些滿嘴佛教,陰陽,五行,八卦的基本都是半路出家陷進去的神棍了,在哲學方面可以說根本沒什麼造詣,哲學就是這樣,半路出家,沒有接受系統的訓練,覺的某個學說可能講的有點道理就全信了,不懂哲學的批判精神,很容易就變成神棍了。

我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你看到你的朋友從校門進來,你問他去了哪裡,他說去喫飯了。實際上,他有可能去網吧,有可能去買東西。

這個例子的寓意就是,看起來解釋合理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中哲看似對很多東西解釋的很合理,神創世也是如此,但是從根源上講缺乏依據,有時候因為我們還沒有方法找到本原或者證明一些東西,但是我們卻不能因此信以為真。

這是我胡適的中國哲學史,之前沒有看過,但是通過系統的學習,可以在一兩點問題上和大師達成共識,這就源於不斷的積累和觀察,還要有對歷史透徹的眼光。

慢慢積累知識,著眼於現在和未來,這纔是哲學的內在精神所在。

共勉。


要一份你心儀的哲學系的教科書書單慢慢看就好啦啊


我學的不是文史類,冒昧說兩句。哲學這種東西,尤其要重視打根基,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尤其是非專業的人,更老老實實從哲學史開始讀,一點一點啃纔是正道。


歷史門口人,文史哲不分家,不請自來強答一發,不喜輕噴。

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百家學通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建議選一個你偏好的流派,先去鑽研他的內容與精髓,然後再去了解其他流派,有衝突的兩者比較,學著如何反駁,反駁不了說明自家學說有漏洞,可以吸取別的流派內容改良自家流派,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

你成為了一名馬克思主義者。


進了大學,把圖書館當家,這個家喫空了,就去下一家,很快的

我可以提供學習中國哲學方面幫助。我也是從高中開始喜歡哲學的,不過那個時候主要是學習馬恩列斯毛的原著。77年參加高考,進入中醫學院系統地學習了一些中國哲學。對比兩種哲學體系,總覺得中國哲學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雖然模糊但是更深入。多年來一直在探討中國哲學的實質精髓。最後把系統科學思想與中國哲學思想結合起來寫了一本書《系統邏輯思維》。網上購書的朋友評價:中國哲學原創著作,值得一讀。甚至還有人評價是「百年經典」的。

你如果感興趣我們可以網上交流,共同提高。


思辯是智巧,不是智慧,更不是思想。看你的標籤主要是西方哲學方面,建議你讀下西方哲學史,先有個大體的瞭解。

我認為西哲是無用的學問(馬哲例外),是一些大號兒童玩的邏輯遊戲而已。但對提高思辯能力,還是有用的。


真的入了哲學門的恐怕就放棄學校了,剩下的哲學家都是參考書,問題其實也容易,就幾個問題嗎?生命是什麼?人是什麼?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真的入門了不敢帶一羣小學生,因為這些無法講,從某種意義上說只能開導,並且勇於告訴他們,我不知道對不對。懷疑世界,建立自己方法論。哲學叫愛智慧,也就是告訴別人自己沒智慧,哲學家思考起來很慢,也許別人一句話,自己要解釋老半天,並且告訴他也有錯誤,不完備。這等於沒說但說了,一般人沒有耐心聽你說廢話。可是哲學就是廢話啊!來,為蘇格拉底之死申辯下?為黑格爾理性和叔本華感性申辯下?我只能告訴你錯的東西?對的東西我也不知道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