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年長者已知天命,獨生子女上有雙親,再過十來年跨入老齡,你想過靠什麼養老嗎?


70後未來該如何養老?

前不靠天,後不靠地,只能靠自己。

可以說,這是我聽到的最勵志的回答。離70後退休其實還有較長的一段時間,為何70後們開始關注甚至擔憂養老的問題了?仔細想想,這並不難理解,人總是要向前看的,年輕的時候總覺得自己的人生還有很多種可能,對未來總是憧憬多於擔憂。但是,人到中年,慢慢地就會坦然接受現實的一切,最在乎的無非一家老少健康平安及孩子的未來。再往前看,想到的自然就是自己的晚年了。

在現階段,70後雖說工作生活都已比較穩定,生存的壓力明顯沒有那麼大了,但是,上有年邁的雙親要贍養,下有孩子要各種花錢操心,這壓力一點都不亞於生存的壓力,或者說,70後辛苦掙的錢,真正用於自己享受生活的遠遠比不上用於家庭及家人的。在70後成長的整個大環境,尊老愛幼、凡事多為別人考慮、舍小我為大我等傳統文化對家庭教育的影響根深蒂固,相信很多70後對這樣的場景還記憶猶新:一大家子一起吃飯,如果長輩沒有先動筷子夾菜,晚輩們是絕不能先動的。否則,肯定會換來父母嚴厲的目光。如今70後在贍養父母時的儘力盡責與他們從小所受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另一個方面,跟80後雙獨家庭里雙方父母四位長輩圍著小家庭轉的格局不同的是,70後中多數人還不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在幫忙帶娃時很難每個子女都「雨露均沾」,或者很難長期固定幫某個孩子帶娃,因此很多70後在孩子小的時候都經歷過又要上班又要帶娃的「兵慌馬亂」。

好了,好不容易等到他們的獨生子女長大了,國家又開放二胎政策,但趕上生育末班車生二胎的只有少數,一來年紀大了,二來孩子大了,生二胎還要面臨大娃的接納問題。那70後未來養老,唯一的孩子能靠得上嗎?不說那些已成年了還要啃老的孩子,就是日後能獨立的孩子,恐怕他們自顧不暇,連關心和陪伴父母都很難得,更不用說指望他們照顧和贍養父母,而且像現在的年輕人,等他們成家有了孩子後大多還需要父母在生活上的照顧或者經濟上的幫助。有網友說,70後是最孝順的一代,也是最不被孝順的一代。這話有些絕對,但似乎也不無道理。

有一些70後,自己結婚的時候經濟條件並不好,哪有什麼獨立住房,經過一番打拚才有了現在的安穩日子。但等他們的孩子結婚成家,卻要幫他們買房買車,以後還要幫忙帶娃,因此這些70後感覺這輩子都沒有為自己好好地活過。

也許有些人會說,每個時代的人都會面臨相同的養老問題。沒錯,但每一代人所身處的社會大環境又會讓他們的人生軌跡留下特別的印記。比起60後,70後所受的學校和家庭教育都有了進步,但物質的滿足及個性的張揚又遠不及80後。對70後來說,未來養老靠制度保障,但更要靠自己,而如何讓自己的晚年可以為自己而活,這應該是70後現在需要好好想想的。



不管幾零後,都應該未雨綢繆,要把自己未來的養老問題儘早考慮在理財的進程中。

有人是採用存錢的方式積攢養老金,也有人早就用存房的方式來積累財富,還有人用養育子女的方式,同樣也有購買養老保險產品的方式。最近,證監會批准了14隻養老目標基金,首次發行的養老目標基金為3隻,分別為:
  1. 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FOF)
  2. 中歐預見養老2035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3. 泰達宏利泰和平衡養老目標三年持有期混合型(FOF)

以第一隻華夏養老目標日期2040三年(FOF)為例,「華夏」是指華夏基金公司,「養老目標」是本基金的投資宗旨,「2040」是指投資終點日期,「三年」是指最短的投資持有日期,也就是說,買入後有至少三年的封閉期,「FOF」是指本基金的投資形式,是採用開放式基金組合的方式,而非直接買入持有股票債券等方式進行投資的。

以當前2018為起點,到2040年為終點,還有22年的投資時間,到2035年也有17年時間,這個時間段對於投資而言,能遇到經濟飛躍的機會大概有兩到三次。

我們就以70後(1970~1979)的中位數1975來計算,到65歲退休的話,剛好是2040年。所以可見,2040這個養老目標,可能正合適70後人群參與。不過也要對這個養老目標基金有一定的清醒認識,它是採用FOF形式的,也就是說,有一個顯著的缺點,就是FOF本身有每年的管理費、託管費,FOF所持有的基金,也要收取每年的管理費和託管費。長期十幾二十年下來,這筆費用也是相當可觀的。在投資之前一定要權衡得失利弊。

另外,養老目標基金相對於收益而言,更注重風險的控制。所以對這個基金的中短期收益不要抱有太強烈的希望。基本能跑贏定期存款、貨幣基金、國債等低風險產品的收益,長期抵禦通脹的侵蝕,就已經是非常好的了。養老更多的是依靠你投入的本金,在抵禦通脹的基礎上,有所增值,就算是合格產品。

如果覺得我解答得也還受用,也歡迎加入我新開的WX群,我們一幫人在裡面交流基金投資心得,每周周末都會分享基金投資的知識和經驗。

70後基本是和經濟發展一起發展的,房子基本有2套了。很多人買養老年金都沒有壓力,加上房子從經濟來說不需要擔心養老壓力。所以鍛煉好身體,保住本金,基本不用擔心。起碼後面有80後,90後墊底。


干到倒下的那一天,不需要養老吧。一直能幹活是一種幸福。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