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會,還不是從小到大都在校隊院隊踢球嗎


對足球這項運動的理解還是太膚淺。

蒙娜麗莎的微笑之所以是名畫,不是因為呈現在你眼前的成品。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達,複製一副一比一的蒙娜麗莎,一點問題都沒有。蒙娜麗莎之所以是名畫,是因為畫家背後的故事。以及其獨一無二的特性。

澳洲足球也進球,英超足球也進球,中國足球也進球,為什麼英超是最成功的足球聯賽呢?是因為其背後的運作。

話題拉回來,為什麼對足球運動理解的膚淺會影響顛球呢?

因為很多人認為踢球就是用腳接觸皮球,傳出去,砰的射門。這些人理解不了每一項技術的成熟,都是其他基本功成熟所帶來的碩果。

一旦你能夠意識到,你現有專業技能不足之處,從而思索找到原因,一定會在你身體能力或者幾本技術上找到相對應的短板。

但,如果你基本功特別差,你就不能反推你技術的不足之處。也無法反覆聯繫基本功以提升專業技能。

踢球好幾年,為什麼不會顛球?

說到底就是你不知道顛球是基本功,吹毛求疵,依葫蘆畫瓢,模仿動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回答完畢。


如果沒有持續刻意練習,踢好一陣子都顛不好我覺得挺尋常的。如果確實熱愛足球並希望從這項運動獲得更多快樂,那麼顛球非會不可。不否認一些同好說的有不會顛球但能進球的人存在,但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他們的比賽水平比較低,或者根本不踢大場。

試想一下,你連顛球這種球以低速直上直下運動的情況都掌控不來,隊友的過頂傳球,高球傳中或分邊 甚至近距離的小挑傳,你能利索地把球停下來麼?更不說一腳出球。野球場很多分工不明,區域防守意識差,有球的地方一窩蜂,空檔經常有。你跑出了空檔,隊友大範圍轉移給你你經常卸不下來球,幾次下來人家就不樂意傳你了。

顛球鍛煉的不僅是腳觸球控球的感覺,也鍛煉對球落點的判斷,球在你身體旁邊的不同位置落下時你的應對方法和反應。只有熟練、形成肌肉記憶後,才能在比賽中條件反射般地以恰當的方式最短的時間處理來球。

我球性算比較差的,也經歷過練一個月收效甚微。但長時間踢下來,顛十來二十個還是沒什麼問題的。顛球的能力不一定非通過顛球訓練獲得(我是通過和朋友30米傳球練的),畢竟純顛球訓練雖然相對高效但也很無聊,但你要是不會顛顛不來,那基本可以確定你上場玩不溜。所以還是努力吧。


不知道你的一直不會顛球上什麼意思?上完全不會顛,還是隻能顛幾個?

說實話,我們那會踢球不像現在有這麼多教學視頻和比賽視頻,也沒有人告訴,都是自己瞎琢磨,傳球,接球,射門,顛球,都是看天下足球的集錦才能看到一點點,然後就是憑自己的記憶瞎琢磨動作,同時踢球也是娛樂為主,基本不會把時間用在顛球這種基本功練習上。

就是在這基本不練基本功種條件下,我還是能做到顛20個到三十個,就這,已經算是比較會顛的了。最後學會顛球,還是上大學報了足球選修課,有體育老師教,才真的會顛球。

所以,我不知道題主的不會顛是什麼意思?

最後,還是給個建議,網上有很多顛球的教學視頻,如果真的喜歡,完全可以自己下下來看,如果不喜歡看視頻,最簡單的辦法,是去大學,跟著別人上幾趟足球課就可以了,大一那會,反正互相不認識,你裝作學生混進去,沒人管你。


踢球的門檻很低。

你如果稍加練習就能順利的顛上十幾個,那說明你天賦異稟,踢球這幾年踢的還行。不會顛球只是你沒有刻意的練習。

如果你練了幾天顛球都沒超過10個,你也不要沮喪。你這是中國絕大多數野生足球愛好者都平均水平。你踢球那幾年肯定就是湊個人數瞎jb踢的,談不上什麼技戰術水平。

一句話:踢球時間長短,不代表水平的高低。

你要真想提高自己的水平,就踏踏實實的練一練顛球,以及撥球踩球拉球等等各種枯燥的基本功。

你要是覺得麻煩,也可以不練,大不了一樣踢,不會顛球也可以踢得很快樂的。

你如果又想偷懶又想踢得好,可以上知乎來搜「顛球」的相關話題,一大幫人會告訴你顛球沒用浪費時間千萬別練,很多人不會顛球但是踢球很厲害,只要身高夠高皮膚夠黑(登貝萊)、頭髮夠長(巴蒂斯圖塔)、頭夠禿(魯尼)、人夠帥(因扎吉),不會顛球也可以成為世界級的足球明星,擺出無數的證據足以讓你躺在牀上看著手機就可以球技大增走上人生巔峯。

只要你信!


看到你的標籤裏有校園足球,我先推測你是準備初高中的校園比賽吧。

校園足球毫無疑問,沒練過的和練過的差別很大,興趣組和專業組差別更大。我高中的時候,市裡就兩家專業訓練的球隊(專門的足球特長生),我的學校算半專業的(以讀書為主,但是有教練每天有訓練),所以踢的時候,就是踢其他隊虐菜,而踢專業兩隊被虐。如果你沒有什麼遠大的抱負或者想以足球維生的話,大可不必對自己的顛球水平有太高的要求,開心就好。我個人經常對外吹自己顛球500多,但是其實就顛過一次524,高中訓練常態也就100上下,現在只踢野球更是掉到20-30的水平了,這個天賦是相當不行的,而且我的協調性並不好,大部分假動作我都做不出來,唯一常用的技術就是踩單車。即便技術不足,但是我在高中比賽中依然能夠競爭,憑藉的是無球跑動和站樁前鋒技術。

以下純屬自己踢球總結經驗論,無科學數據支持,僅作為參考。

先說說顛球的作用,毫無疑問,顛球是所有有球動作的基礎,也是能觀察一個人有球能力的最佳方式。顛球首先看的是對力量的控制和對球心的判斷,對應的身體天賦就是對肌肉的控制程度、協調性和動態視力,不說有天賦的人,其實只要不是特別的身體有毛病的普通人,每天拿出30分鐘訓練,顛球都應該在平均50個左右。當顛球能達到50個時,基本上就是第一個階段達成,你對球的控制有了初步掌握,非壓迫狀態下你應該已經可以輕鬆控球,和無經驗者的差距會十分明顯,由於我國的足球人口實在可憐,看球的多而踢球的少,能拿的出時間訓練的就更少(而且大部分人願意練射門),平均50個顛球給你的好處,應付非足球傳統城市的高中聯賽足矣(真是個可悲的事實)。顛100球個人認為是一個大關,因為此時你腿部已經開始疲勞,從50個過後就是看你在疲勞狀態下球感的保持,50-100球腿部的壓力大概和受壓迫情況下類似,如果顛球到不了100,那個人建議最好不要練習有球踢法,因為除非對付非經驗者,不然被搶會成為常態。100以後顛的越多,腿部疲勞會越大,此時體現的是你在疲勞狀態下球感的保持程度,顛得越多能體現你在比賽中後期依然有護球能力,那些頂級有球選手梅西小羅等人都是顛球高手。超過1000可能就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了(猜測,反正我也沒顛過那麼多)。

顛球的訓練方法,就是花時間去練,沒什麼好取巧的,因為顛球就是肌肉記憶的過程。每個人身體天賦不一樣,有的人就是天才就是快,而有的人就是慢,但是隻憑藉練習量也是能達到一定水平的。

很多人都有著顛球無用論這種說法,倒不能說對錯。因為足球是個對抗運動,身體天賦的決定性真的很大,尤其是速度和體力,這兩樣可以說是足球運動的基石,而顛球這類技術相當於在基石上的上層建築,沒有基石你上層建築再好看也是要塌的,而你如果基石穩甚至可以連對面基石帶上層建築一起撞塌。如果顛球不行只是證明你無法踢有球技術,但還可以練無球跑動,練站樁,練二過一,練下底這類技術,攻擊不行還可以練盯人,練攔截這些防守技術,但如果你速度和體力和別人相差太多,那就真的只能當愛好者踢踢野球了。


如果練得少就多練基本功唄,花時間花精力。如果踢的很多了還不行那就算了吧,顛球在實戰用處不大,如果你身體夠好,帶球夠穩,我覺得也問題不大。


題主知不知道練顛球的目的是啥?是讓你用正確的身體部位接觸正確的球的部位,不會顛球你就不能長傳球,不能停球,不能抽射,不能頭槌,不能……,說白了,不會顛球壓根不能算會踢球,只是在玩一種追球的慢跑活動。當然,踢野球無所謂,只要兩腿完整,有興趣就可以了


「無他,唯足熟爾。」顛球的賣油翁如是說道。


顛球毫無疑問是很關鍵的基本功,但不會或者不怎麼會顛球並不一定意味著你就不會踢球。

在下初中時有個同學,基本不會顛球(他的所謂顛球和踢毽子差不多)、沒有帶球能力,單論有球能力還比不上因為技術差而被發配去踢中後衛的鄙人;不過他踢前鋒,在野球場上基本能保持場均一球的效率,有場比賽甚至上演大四喜。靠的是什麼?在同層次球員內頂級的跑位和意識。只要邊路有能突破的球員,下底或者45度往中間傳,他經常能出現在那個沒有人緊盯但十分危險的區域內,一擊致命。這和能顛幾個球沒有緊密的聯繫,野球場上既有我同學這樣不會帶球但嗅覺一流的因扎吉式射手,也有過人如麻但球商無限接近於零的突破高手。毫無疑問,前者的價值要高於後者,因為後者最常見的鏡頭是一個人帶帶帶、突突突,看上去非常牛逼,實際上結果經常是要麼帶出底線,要麼被防守球員卡位後破壞,最大的作用是浪費對手撿球球員的體力。

踢野球,和職業比賽有本質區別。即使是很多人眼中職業生涯中後期很少帶球、只靠門前那一下的因扎吉,如果放到野球場上也一定是能依靠盤帶完爆全場的存在。不過既然咱們只是隨便踢踢野球,說實在的技術能力如何並沒有那麼重要;反正技術差就去踢後衛,只要會開大腳、能往兩側邊線和對方半場而不是本方球門的方向踢就成功一半了,另一半主要看你的對抗能力和防守落位的位置感。中場和前鋒球員相對而言更需要技術能力,但野球場上非10號位的中場其實基本也都是純粹的打手角色,更強調對抗和跑動能力,10號位則毫無疑問需要精湛的腳下技術;前鋒線除因扎吉式射手外同樣需要技術,尤其邊路球員,扮演突破手的角色自然需要相當優秀的控球能力。


顛球不好會導致停球不穩,平時你可能帶球步伐很好,但是有人逼迫你的情況下很容易停大,說到底就是熟練度不夠,建議稍微練一練,你會發現顛球對卸高空球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幫助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