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因為針扎不到他身上,所以他不會覺得疼。但是如果有人訴苦,有人發泄,作為傾聽者我們應該怎麼說?說什麼?即可以使對方感到舒適,又展示出自己超高的情商?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當別人委屈時,如何有效的去安慰別人?

1 肯定對方的情緒,說出對方的感受

當一個人向我們哭訴時,她此刻最需要的就是我們對她情緒上的理解和支持。我們可以說出她此刻的感受,比如你一定很委屈吧,好心疼你。這個時候對方會認為你很懂她,會很感激你。接下來就是第二步

2 傾聽對方的訴說

由於第一步的作用,對方會將自己受的委屈說出來,此時她開始了對你訴說。她可能會抱怨,她的話可能會令人煩,她會說出一些傷害他人的話。

你什麼也不用說,只需要靜靜聽她抱怨,聽她訴說,這些訴說就相當於她的負面情緒,需要一點一點的從大腦中排出來,只有她沒有情緒了,她才會理智下來,才會去思考接下來該怎麼辦,當她處在負面情緒之中時,你不要自作聰明的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給她提一些看似正確的建議,她此刻是聽不進去任何建議的,你此時最應該關注的就是她的情緒。

如果我們能做到以上兩步,就已經算得上一個非常好的朋友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和心路歷程,旁人看著可能非常容易了的事,在當事人那裡就是一條過不去的坎,不要勸人寬容,如果不能理解,那麼盡量不做聲,不要否認對方的現實。


勸他們進步!


我 勸 你 善 良。

——————正經一點———————

這個談話的藝術……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這回事,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成為他人。但是,如果你願意你可以站在他人的角度,設身處地地考慮:這個時候你需要什麼

  1. TA需要一個情緒的宣洩點

對方既然找到了你,就是認為你是一個值得信任的朋友。首先TA渴望一吐為快,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努力傾聽,嘗試理解TA的目的與苦衷

2. TA或許需要你的建議/「同情」/安慰

如果你在TA苦的那些方面,處理得很好的話,適當給對方一些建議/自己的處理方式作為參考;如果換你你也處理不好,那麼多安慰安慰對方,並表示一下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

3. TA或許並不需要你做額外什麼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發現對方已經認定了「何為對錯」,那你就不要再說什麼了,傾聽就好了。「所謂無底深淵,下去也是前程萬裏。」

出自木心《素履之往》

能設身處地不易。

正所謂,通往他人內心的道路長滿荊棘。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披荊斬棘,坐下傾聽。


不用說,聽著就好,不用勸,偶爾幫忙就好;生活是自己的,傾聽比勸說重要的多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