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挺有意思的

本來我是想回答「自以為是的人是當不了我的朋友的」

但是我仔細想了一下

「自以為是的他們纔不會成為我的朋友」這種想法會不會也是一種自以為是的表現?

語言是誤會的源泉

我不是他的朋友,所以我不知道他為什麼要這麼說話,不知道他說話的動機是什麼,也不知道對方說話的時候在想什麼

他是想表現自己?還是裝作自己懂的很多?還是喜歡否定別人?又或是對方討厭自己?

我不知道,因為我不曾瞭解過他

那我又是如何確定對方就是自以為是的人?

如此輕易就判斷出對方的性格並且加以否定的自己難道不是「自以為是」的人嗎?


人是需要「成就感」的生物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和自己不擅長的領域

當一個人在自己擅長的領域面對不同的聽眾時,有的聽眾會覺得對方的否定是自以為是的表現,但有的聽眾卻覺得否定是自信和權威的表現。

這雖然與聽眾的眼界和經歷以及性格有關

但是說話人的講話態度,風格,技巧和自身的性格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上述兩類人所佔的比例。


另外,我看了一下其他的回答

對方否定他人,提出自己的一套邏輯和答案

你也同樣可以用自己的邏輯去和對方討論甚至是推翻對方

但你為什麼不那麼做?

我覺得不是懶得去和對方爭,也不是想要和平的生活

因為懶惰和渴望和平生活的人才不會去擁有「對方真是自以為是啊」這種想法


你好,謝邀!

「你們身邊有沒有那種自以為是的朋友?」

以上是提問,以下是簡單回答:

一,自以為是的人很多,在很多人眼中,我本人就是一個自以為是的人;

先聊聊「自以為是」的定義:

荀子·榮辱》:「凡鬥者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孟子·盡心下》:「眾皆悅之,自以為是。」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拗相公飲恨半山堂》:荊公自以為是,復倡為三不足之說:「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四回:世人往往自以為是,自誇其能。

以上內容是百度到的結果,可見「自以為是」有兩種解釋:

1,總以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的觀點和做法都正確,不接受他人意見,主客觀不統一;

2,自誇其能的意思是自己誇自己,炫耀財富、才華、努力、社會支持等等;

一般而言,有這兩種行為,都可以理解成自以為是;

不過,有所區別的是,這得看理解的人站在什麼角度,舉個例子,郭德綱說「遠離總勸你大度的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站在自己角度去理解他人的人,是自以為是的;

二,再舉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經常在朋友圈發些文字或鏈接,有一些人連內容都不看,就隨手給我點個贊,因為在他(她)眼中,我發這些是為了被贊或需要被點贊的;

除此以外,還有人認為我在炫耀自己的博學或文才,這也不是我內心的真實動機,有些不瞭解的貨色,腆個大臉、咧個大嘴跟我巴拉巴拉,一律拉黑;

所有的行為,一定受認知與情感支配的,如果不瞭解他人的想法、情緒、意志,而直接把他人行為套在自己身上,可以說這就是典型的「自以為是」;

這類貨色智力有很大的提高空間,舉個例子,有人在朋友圈給我鼓勵之類的,我一律拉黑;

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貨會給孩子老師鼓勵嗎?顯然不會;

這些貨色遇到稍微有點兒權力的人,比如村長或鎮長,都忙不迭地端茶遞煙,想像一下,這些貨會鼓勵他們嗎?顯然也不會;

但是,這貨,到朋友圈來鼓勵他人,他們可能以為自己從小蔥小餅乾,長成了參天大樹粗的大蔥,月亮大的餅乾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有很多家長正在用不恰當的「鼓勵」方式來對待孩子,比如「你真棒」之類,這其實是種精神污染,只能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同時也在消磨孩子們的心理能量;

從上所述,不難看出,誰纔是真正自以為是的人,那些勸慰郭德綱的人,是;那些鼓勵我的人,是;那些站在自己角度猜測他人的人,是;

三,電影《教父》裏有句臺詞:「在一秒鐘內看到本質的人和花半輩子也看不清事情本質的人,自然是不一樣的命運」;

這句話雖然通俗易懂,理解起來並不費勁,但是,怎麼才能做到在短時間內看清事物本質,卻是個問題;

如果一個人沒有統一的、一致的、穩定的價值判斷系統,那是無法看清事物本質的,這其中的內在邏輯與「盲人摸象」所講的道理是一致的;

四,我們的教化存在一些問題,就拿「自以為是」的定義來舉例,都是主觀的想法,有什麼對錯?有正確與否?但字典上就這麼定義了;

再看看我們周圍,有多少人在用「好、壞、是、非、對、錯、肯定、一定、最」等絕對性詞語來評價人和事?

這些沒有客觀標準的主觀判斷,不正是「自以為是」本身的定義嗎?呵呵

再舉個詞語解釋的例子,比如,我們字典上對「勇氣」的解釋是: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

這個定義準確嗎?非常不準確,這是戰鬥思維的解釋,如果可以這樣解釋的話,那些作姦犯科的人,一定是這世上最有「勇氣」的;

本質上,可以這樣理解,真正的勇氣不是壓倒所遇到的一切困難,而是不被一切困難所壓倒;

類似的詞語解釋還有很多很多,我們正處在一個褒貶混亂、善惡不分的歷史拐點上;

可以給「自以為是」下個簡單定義:主客觀不統一,即自以為是;

主觀是自己的,客觀是他人的,如果用主觀來猜測、替代、投射他人的客觀,毫無疑問是「自以為是」的;

想說的就大致以上,祝題主和邀請者一切安好!


自以為是的人一般當不了我的朋友


你還別說,現在每天就有。

我有個同事,說自以為是吧又不是那種特彆強勢的人;說不是自以為是吧,又是那種你說一句話,人家立馬否定之後附上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學。

明明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年紀,總是一副老氣橫秋的樣子,覺得自己經歷的多、知道的事情多。

每次必然是話題終結者。

起初,我以為是我溝通的問題,還反思自己為何不能與人和諧共處。

時間久了,我發現,這個問題不是我的原因。

對於開口即被否的那種感覺太差了,漸漸的,我已經不想開口溝通些什麼。

這是不是自以為是呢?

習慣性開口就否定別人的行為,真的特別掉價兒。

強行把自己的所有「人生哲學」安到每一個話題上,真的聽起來令人絕望。

給人的感覺就是,你不想聽我講話,而且覺得我講的都不對,我開口就是錯的。

我太難了。

我一邊要勉強聽下去,一邊要勸自己:

算了,人間不值得。

我是 @簡張張 用愛熱愛。一起成長。


有些人,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指揮別人按照你的意願行事,從而滿足自己的私心。

記得擠地鐵的一個早上,像往常一樣,我來到站臺等地鐵。在排隊的時候,剛好一個長得比較高大的阿姨站在我前面,看她站的地方,毫無隊形可言,我下意識繞過她,走到了她左側的另一個隊形排隊。

等列車進站的時候,這個高大壯的阿姨對前面的大哥說了一句,再往前走一點,然後扭頭對我說,你站我後面排隊,我聽了之後並沒有正眼瞧她,只是冷笑了一下,這個阿姨面對我的反應有點喫驚,萬萬沒想到我會是這樣的反應。

上班高峯期,大家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要擠上地鐵,你卻跟我排我後面去,你自己沒有好好站隊形排隊,這開的什麼國際玩笑?這樣也未免太傻叉了吧,完全就是低情商的表現。

還記得前陣子,沈月因為參加了一場同學聚會,發了一條微博感慨同學的變化,結果被貼上低情商的標籤。

情商,會影響到兩個人初次見面時的第一印象。

都說所謂的高情商,就是會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我覺得不僅僅如此,還應該是什麼場合會說什麼樣的話。


點關注,不迷路,小九帶你上高速

微信公眾號「九柒姑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