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綜合報道,瑞士聯邦水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依雲礦泉水中發現一種被禁用的殺蟲劑——百菌清的殘留物。由於可能致癌,瑞士已經禁止使用百菌清。依雲礦泉水源自阿爾卑斯山心臟地帶,因為純凈度很高,科學家還用它來校準測量儀器。


雖然不是依雲第一次被查出有問題了,但是無損它的賣點。

畢竟,喝依雲水又不是為了營養和健康,而是因為______而喝它的。


Naive


雖然每升6納克的濃度遠未超標、對健康影響不大,但這個結果已說明,哪怕是以純凈度著稱的依雲水源,也無法避開人類對自然的污染。

https://www.en24news.com/en/2020/07/chlorothalonil-detected-in-evian-mineral-water-rts-ch-2.html?

www.en24news.com


我想著去看看原文到底怎麼說的,就打開新聞網站準備搜一下,不過今天是法國國慶日,看了會直播,發現馬克龍這是老了不少啊,果然當政1年老5歲。

隨後我搜了下,嗯。。。並沒有看到最新最近的有關新聞。。。

有點納悶,我想著那就直接去環球時報的網站上搜,總能搜到吧。。。結果也沒有???

然後我看了看標題下的介紹,又用瑞士聯邦水科學院+依雲進行三語檢索,結果:

???我滿臉蒙蔽,然後我乾脆用中文搜索,終於出來了結果:

其中第二個提到,是瑞士《20分鐘報》7月12的報道,於是我搜索了瑞士20分鐘報:

首先,這個是瑞士發行的德語小報,就是那種metro和trainway上隨手的小報紙。(它還有個姐妹報紙叫20分鐘後=,=)

一打開就跟打開ins一樣,所以我就檢索了小報+依雲後,終於出來了一條新聞+一條Facebook帖子,為了大家看懂,我附了一張谷歌翻譯版本。

谷歌翻譯版本

為了大家看的方便,我用了谷歌翻譯,畢竟我看不懂德語。。。

所以這兩條新聞,都是20分鐘發的,一條是Facebook上他們的官方發的原文(Forscher fanden im Evian-Wasser Rückst?nde des verbotenen Pestizids Chlorothalonil. Der Fund hat die Experten überrascht. Sogar im Zürichsee waren die Messwerte tiefer.)

另一條是他們官方小報網頁上的內容:

文章part1

請注意的是,我完全是用的谷歌翻譯,必然有很多不是非常準確的翻譯,我把這篇文章的原文谷歌翻譯貼下:

文章part2

文章part3

這篇文章我雖然不能讀懂德語,但根據谷歌翻譯,我大致可以理解為:

1. 因為Evian水質是來自與山心處,可以有效隔絕外界污染,所以很多儀器設備都取這裡的水進行檢測;

2. 然而在今年檢測的時候發現了其中含有一種可以致癌農藥的殘留物;

3. 對此依雲發言回應稱,其他水系中也含有更高濃度的致癌農藥殘留物(這一段我不按照翻譯解讀了,有德語基礎的可以自行看一下);

4. 研究學者對農藥會存在這地區感到很驚訝,因為這是首次在沒有農牧業和農業的地區,檢測到了這類農藥殘留物,而且是,所有測量點上都檢測出了

5. 學會主席認為,重要的是搞清楚,為什麼會在這些地區檢測到,這些農藥殘留物是如何滲透進這麼深的水系內部,這是地下公共飲用水非常重要的問題。

也就是說,這是首次在非農業農牧業地區的山心地下水體系中,檢測出非降解農藥殘留物

其次是,我個人不認為依雲公司有什麼不負責任的行為,水區取水點基本都是非農業農牧業地區,沒有施加農藥的可能性,如果有農藥滲透進入,就像發言人說的,其他水系中已經存在這樣的問題,總不能不讓天上下雨下雪然後雪水融化進山中帶來農藥殘留物吧?

而且消費用的水,也就是售賣的飲用水和取水時的水是兩碼事,不會真的有人相信依雲公司會把這樣的水直接搬進消費市場吧?

如果報道稱檢測員是從消費市場中售賣的依雲礦泉水檢測到農藥殘留物,那才是真正的問題報道。

就像最後那位學會主席說的,我們應該關心的不是依雲,而是這樣深處純凈的水體系中都已經滲透進了本地未使用的農藥殘留物,這樣不可降解會存留在人體內的物質,經過地球的循環系統,最終會滲透進各處各地的。

說到這個,我倒是更想知道如何看待這個:


依雲農藥殘留事件發生後,從昨天開始,大家就一直手動@我。

一方面我是消費者,另一方面我是水科普博主,這件事必須得盤個明白!

盤完了寫了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原文標題《依雲礦泉水農藥殘留事件始末》,首發在公眾號最後一滴水。

依雲礦泉水出事了。

因水中檢測出農藥殘留,登上了全網熱搜。

從昨天上午開始,水粉們就開始手動@我。

「桉樹,這件事你怎麼看?」

好的,那咱們來盤一下這件事的始末。順便跟大家說說,作為一個消費者,當我遇到這樣的新聞,我是怎麼處理的。


第一步,追蹤原文報道

聽說了依雲農殘超標的事情,我第一時間檢索了新聞來源。

首發媒體《瑞士20分鐘報》是一個德語小報。每天發行,然後通過瑞士全國的150多個火車站向乘客免費發放。

目前它是瑞士閱讀最為廣泛的報紙之一。「抓眼球」是這個報紙的內容特色。

全篇報道是用德文寫的。我藉助Google翻譯把文章通讀了一遍。

事情是這樣的。

瑞士聯邦供水、廢水處理與水體保護研究所(簡稱EAWAG)在進行水體檢測前,採用了少女峰(依雲水源上游)上的雨水對檢測儀器進行測試。

測試發現,樣本中含有農藥殘留百菌清(Chlorothalonil),後續檢測的萊茵河、蘇黎世湖、利瑪特河的水質樣本中都有百菌清。

檢測量分別是萊茵河53納克/升(以下簡稱ng/L),蘇黎世邊緣7ng/L,蘇黎世湖5ng/L,少女峰6ng/L。

這份研究報告發表在專業期刊《水研究》(隸屬於國際飲用水協會IWA)上。

那麼,這件事為什麼會一下子發酵開呢?有三個原因。

第一,百菌清在瑞士境內是不允許使用的。雨水和地表水中發現了百菌清,這件事讓瑞士人震驚了。

「我們瑞士一片大好河山,怎地被百菌清那廝毒害了呀!到底是哪陣風把它吹來的!」

依雲水源上游地:瑞士少女峰

第二,EAWAG是非常有影響力的學術機構。

它是瑞士四所聯邦研究所之一,擁有超過690名教授、18500多名員工,24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集教學、科研、知識轉化和技術轉移為一體。

在水研究領域,全球第一名。

EAWAGx依雲,一個是學術泰斗,一個商業明星。新聞一出來,非常有話題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第三,《瑞士20分鐘報》很懂得「炒作」。

其實EAWAG檢測的是少女峰上採集的雨水,但是《瑞士20分鐘報》直接在標題里寫的是《在依雲水裡發現了百菌清》。

可以說是很典型的標題黨了。

標題很有噱頭,新聞內容還是蠻中肯的。不過,其他媒體一頓轉載,經過n輪標題黨,漂洋過海,到達中國的時候,味道就變了。

不過,在社交媒體時代,這也很正常。此處同情依雲品牌方1分鐘。

順手再送一個專業芝士。

依雲是一瓶鍶型天然礦泉水,水齡是15年。

也就是說,今天少女峰上下雨,雨水滴水穿石,到達地下水源地,成為符合標準的礦泉水,這中間要經歷15年。

撇開土壤和石塊的過濾,水源水質檢測,以及依雲生產線的消毒罐裝不談,我們要喝上這含有6ng/L百菌清的水,還得再等15年。

事情了解到這裡,我心裡基本上有數了。

下面看依雲官方怎麼說。


第二步,查看官方回應

對於這次的危機,依雲官方可以說很緊張了。

昨晚第一個出官方回應的是食品領域專業媒體《小食代》。先給圈內人一個交代。

今天微博上#依雲農藥殘留#基本上已經檢索不出來內容了,大面積的報道是#依雲官方回應#。

我看了一下。官方回應的重點是6ng/L不是什麼大事情。

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部分截圖

這說的沒錯。

參考生活飲用水標準GB5749-2006,百菌清含量不應超過0.01mg/L。

1ng=0.001ug=0.000001mg。

6ng/L換算一下應該是0.000006mg/L,這離0.01mg/L還有很長的距離。

但是,作為消費者來說,其實更希望聽到的是「我買的水裡到底有沒有百菌清?「如果沒有,請用事實說話。

如果依雲官方直接給水質檢測報告,可能會更有效果。

寫到這裡,我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畢竟我們在全網討論一個山清水秀、工業污染水平極低的國家,瑞士的水質環境同咱們的相比,那可是肉眼可見的差距啊。

《愛的迫降》瑞士取景地:利瑪特河

而且告訴大家一個不幸的消息,在我國,百菌清是可以使用的,法律只是規定了殘留量。

農產品檢測在中國有多難,這裡不詳細說了,大家自求多福。

在調研依雲百菌清事件過程中,我時不時會有一種「咸吃蘿蔔淡操心」的趕腳。

在中國討論瑞士的水質污染問題...嗯,這很2020。


最後,得出結論

根據我過去對依雲的了解,結合對此次事件的調查,我以後大概率還是會買依雲。

當然了,我也很期待依雲公布成品水的水質標準,這樣買起來更放心。

作為一個知名的水知識科普博主,此處應該有對此次依雲事件的提煉升華。

就說兩點。

第一,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要持續關注飲用水安全,但不用過分焦慮。

關於化學物的毒性,毒理學之父巴拉賽爾蘇斯N年前就說過:Dose and Dose-rate matter.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離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

丁香醫生在一篇討論水質安全的文章里,這樣寫道:

丁香醫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不必聞癌色變,過分焦慮。

就拿飲用水來說,標準里規定了106項指標,其中是A級致癌物超過50項。這次依雲查出的百菌清是B級致癌物。

我們要做的是,持續關注水質安全,敦促瓶裝水企業「水質透明化」。

第二,對於瓶裝水企業而言,應重新發現「品牌」的意義。

依雲事件發生之後,最後一滴水的喝水炫富群里討論很激烈。

大家紛紛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依雲這樣的品牌都會發生這樣的水質危機,這個世界太可怕了!」

這句擔心裏面透露出三個信息:第一,依雲是一個公認的好的水品牌;第二,好的水品牌不應該發生安全事故;第三,依雲這樣的品牌如果發生問題,是不是其他水品牌也會有問題。

這句擔心反而從側面證實了依雲的品牌影響力。

依雲作為一個國際化的水飲品牌,高端形象深入人心,品牌的一舉一動都是話題。這樣的品牌一般是不敢幹壞事的,背後有幾十億雙眼睛在盯著。

此次農藥殘留事件,就是一次社會輿論監督的結果。7.12日新聞在瑞士小報上發出,7月14日在中國媒體上已經全面發酵。發達的社交媒體網路,在全球範圍內形成信息共享,讓每個人都參與到監督中來。

消費者全網監督,品牌正面溝通。這才是新媒體時代品牌的真正意義。

以上。

參考資料:[1] 小食代,《法國依雲礦泉水檢出農藥殘留?剛剛,達能的官方回應來了!》,微信公眾號:小食代。[2]《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雖然我沒有在醫療設備中用過礦泉水,但用過純凈水

一般來說,生物安全實驗室會經常用到三種水:

  1. 去離子水:是採用離子交換樹脂去除水中的陰陽離子。但仍存在可溶性有機物,這種水在生物安全實驗室中算是最低級的水。一般實驗室都會有凈水機,通進自來水就可以流出去離子水,成本最低,用的也最多。
  2. 反滲透水:採用反滲透技術去除水中溶解的大部分物質。和去離子水最明顯的區別就是細菌,病毒等有機雜質大大的減少。在生物安全實驗室中,反滲透水用量僅次於去離子水。一般在定標或者出實驗報告的過程中都會使用反滲透水,以避免雜質導致實驗失敗。
  3. 超純水:超純水在TOC、細菌、內毒素等指標方面並不相同,要根據實驗的要求來確定,如細胞培養則對細菌和內毒素有要求,而HPLC則要求TOC低。這個用的不多,因為超純水貴,成本極高。只在一些特殊的實驗中使用。

一般來說,去離子水和反滲透水比較好辨認。

由於去離子水裡面有機物較多,在長期使用的過程中,比如有一個抽水的硅膠管長期放在水裡,去如果是去離子水,很快就會發現硅膠管發綠,有藻類在裡面生長。而反滲透水就會堅持很長時間。當然也會和水的存儲環境有關。

另外還有一個快速辨別純凈水純度的方法。就是看水的張力。不純凈的水由於雜質較多,會破壞水表面的張力,水很容易流動。比如下面兩張照片。我用的是去離子水和普通自來水比較。可以看到當我把潔凈的試管平放在桌子上時,去離子的水還是能聚在一起,而自來水已經快要流出來了。如果是反滲透水,對比的更明顯。平時買瓶裝水時候,可以把瓶身側一下看看水的流動狀態,流動的越困難水越純。

平時在超市裡買的正經的瓶裝飲用純凈水一般都是反滲透水,沒錯,反滲透的,僅次於超純水的。我們實驗室做實驗,有時候都會圖方便直接買瓶裝純凈水來用。當然要注意品牌,不是所有純凈水都是反滲透水。這裡為了避免廣告,我就不說我們買的是什麼牌子的水了,反正是很常見的純凈水,偶爾自己也會買來喝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