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看到的你不完全是你

只是你想給別人展現的


你和一個人的交談,實際上是六個人在交談。你以為的你,真實的你,他以為的你;他以為的他,真實的他,你以為的他。

所以,你說該相信哪個自己呢?


相信自己,真的,什麼事情都需要靠自己


父母眼中的自己,朋友眼中的自己,戀人眼中的自己,路人眼中的自己,每一個視角都是對的。人不能夠單憑某一個人的評價來判斷自身,只有統籌兼顧,結合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再加上自我認知,方才能得到自己最真實的情況。


看你能不能客觀地分析你自己了,不能的話,多問幾個人,讓他舉舉例子,你自己體會一下他說的這件事。


自己認為的自己和別人認為的自己,都是存在局限性的。

當我們還是小小嬰孩兒,一直到長大成人、到走進社會生活,都在被定義被評判。比如: 愛哭嗎?愛笑嗎?吃的多嗎?淘氣嗎?學習好嗎?聽話嗎?孝順嗎?努力嗎?等等無窮盡。

結果就導致我們對自己包括對他人與生活都停留在偏執、狹隘,甚至固化的認知當中,遠離了天性、也壓縮和限制了內在鮮活的生命力。

所以,要安靜下來,學習聆聽跟了解自己,層層抽絲剝繭、解除一條條的精神,重新建立起愛與信任的橋樑——聯結真實自我,活出生命本身的喜悅、熱忱、靈動、智慧、愛與力量。


看你要做什麼人


如果你還沒有認為自己很完美,那麼連自己也不要太相信。撤掉任何人包括自己對自己以及任何外在的評判。相信老天自有安排,相信自己以及一切本來就是完美的。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