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更新 新鮮的DQ380 索賠單子。 @dadi1227 評價下?還好只是機電單元。

高爾夫的兩款雙離合變速箱都很悲劇。一個是DQ200 一個是GTI的 DQ380。

1.4T排量

DQ200 大家耳熟能詳了。故障主要就集中在離合總成和閥體。大眾也對DQ200進行過,補救式升級。誕生到現在問題也沒有得到本質上的可靠性性提高。量變引起質變。DQ200 誕生到現在的可靠性提高 完全達不到質變。就算是現款最新的DQ200堵車多,里程數大的車主,遲早要換離合器。這玩意和手動擋一樣,用久了就要換離合。區別就是手動擋的離合一片幾百塊錢。DQ200的離合一個4000上下,不含手工費。對於一個自動擋的車,變速箱裡面居然有除了變速箱油以外的消耗品。弄一次還特麻煩。確實有點噁心,不過現在這玩意大家換得也多了。常見故障,不難處理。

在保修期內還好,出保了的話呵呵。。。。。

1.4T 以上排量

GTI 那個DQ380變速箱,可靠性算是大眾旗下濕式墊底的。

誕生背景是這樣的,最早一批DQ200大面積故障。國外大眾選擇了一臺完全和DQ200不一樣的DQ250。徹底解決了DQ200問題。國內大眾這個時候已經引進了DQ500生產線。DQ500是個很好的變速箱。這時候再引進一條DQ250生產線顯然不太經濟。直接給1.8T 2.0t 前驅車型使用DQ500又有點牛刀殺雞。1.8T 用DQ200湊合將就了好幾年.2,0T 排量使用進口dq250.同時對DQ500進行簡化,設計出DQ380。

DQ500的方案上取掉了四驅 用低強度材質的離合片替代了原有的離合片。最大可承受扭矩從600NM下降到420NM。

問題就出在這個簡化後的離合片上。簡化過頭了,讓DQ380的離合片變成了一個 《消耗件》。雖說是消耗片,但是壽命遠遠比DQ200那個失敗品長。

大眾採用了,無視漠視拖延的辦法處理了DQ380 的問題。不過DQ380的故障相比DQ200那些問題少太多了。

一直拖延到DQ381誕生。前面說過在出現DQ200問題之後國內國外大眾分別選擇了DQ250 和DQ380兩個補救方案。DQ250方案因為本身的侷限性沒有得到升級改進,。中國獨家DQ380方案得到了一次大的升級。基於DQ380那一堆問題DQ381都進行了解決。然後把給DQ381上弄上四驅。然後把DQ381作為一個全球推廣的變速箱進行使用。然而這和DQ380沒有半毛錢關係,DQ381誕生後,DQ380那個離合片還是還是個《消耗件》

當初狗大眾處理EA888 GEN2 那一堆毛病的辦法就是無視漠視拖延拒不承認。一直拖到EA888 GEN3出來。EA888 gen3 還是一點點小問題。一直拖到GEN3B 誕生纔在GEN3B上解決。

大眾通過三代 進化。目前已經幾乎完美解決了DSG 和EA888 以前的所有問題。然而這和高爾夫的那個徹底失敗DQ200,半成品DQ380沒有一點關係。

膜拜一下超跑級別變速箱dq500

很多人說改進的後的dq200

很多壞過dq200的朋友看見這個視頻應該很熟悉發生了什麼。

2019年1月9日更新

更新一個自稱是大眾員工的人,這人的言辭讓我想起大眾當初是怎麼處理EA888 GEN2那臺誰修誰發家的神機。


高七車主,16款230TSI舒適,目前2年半38000公里。

來個小視頻認證一下。

高七百公里加速

雙離合,一直到去年2018年春天,也就是一年半的時間,都毫無問題,絲滑順暢,響應速度快,隨踩隨到。

但是到了去年夏天,冷車頓挫,不知道是雙離合問題還是發動機問題,保養過後有改善,但是到了冬天頓挫又加劇了。開起來一段時間之後車熱了以後頓挫也有改善,主要問題還是冷車低速時候的頓挫。

頓挫的時候晃晃悠悠的,其實也不是不能忍,但是還是多少有點難受。但是相比跑起來之後的暢快感,瑕不掩瑜吧!

這裡對比一下神車思域的CVT。思域的變速箱感覺就是,松油了,車還會往前滑,就像PID控制裏原本的PI多了個D一樣,很平順,但是給開慣了手動擋,雙離合的人初次接觸,有點暈車的感覺。雖然思域賬面加速更快,但是巡航中突然一jio地板油,響應比高七要慢一些,推背感也要差一點。

而且這個頓挫幾乎是車友會同一時期的車,基本都有了。

但是說到羊叫啊,或者說真的出什麼問題了,我們車友會三百多號人,就之前聽說過兩個有問題的,概率也不是很高,而且也都是在質保期內更換的。

另外,說一個容易挨知乎噴的事,大眾售後真的挺好,至少我這家四兒子是不錯的。而且質量問題,現在目前來說,除了頓挫外,就有一次40多度天氣的時候,天窗關了幾次才關上這麼一個問題,開著還算省心。

不知道再一個兩年半以後什麼樣。起碼,目前是可以放心的。


前提,高爾夫7.5代1.4T車型,配的是DQ200乾式雙離合。

我記得從雙離合下放的批量車型後,大眾多次升級DSG變速器控制程序,改進電控模塊,提高摩擦片性能,從2014年開始基本穩定了。

但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

1.雙離合摩擦片是消耗品,某東LUK雙離合套裝價格不到4k,自己買完找地方換,或者拿到4S店更換,會比直接在4S購買總成後維修要便宜很多。(省錢小竅門)

2.要注意,停車時剎車一定要踩到底,否則會像手動擋離合沒踩到底一樣,處在半聯動狀態,加速離合器磨損。

平時開車減速該踩多少就踩多少,無所謂。

3.金屬敲擊聲也不用管,跟手動擋一樣,機械機構的運動聲音,正常情況。

4.建議停車時,先拉駐車制動,再掛入P擋,不要反過來。否則也會加速離合器損耗。


~~~~~~~~~~~~////////////////////////////:

四萬公里了,沒有什麼問題,胎噪大,開車越來越追求低油耗了,不愛踩剎,偶爾地板油,撥片6000轉換擋。車還是老樣子

一萬公里記錄,過年回湖北來回2600公里,事故故障啊是有的,暴力駕駛常有的,六個違章21分,反正就是不老實。

右側小劃痕不少,老家竹子刮的,開始蠻心疼。現在想想沒事,跟男人傷疤一樣,有點也是正常的,車漆一如既往的亮就可以。

高速上滿滿載載,170穩穩的(東西多吧。。。),現在的車子厲害啊,1.4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

五六檔現在都會有異響,偶爾。後期繼續觀察

二檔頓挫???沒有吧,其實每次也注意,好像有一點,好像又沒有。

大街上那麼多大眾,那麼多230 280 ,那麼多30的奧迪 ,沒見誰路邊趴窩,肯定是沒問題的。後續有朋友意向的,其實真的不用擔心。最後祝大家


4500公里了,現在總覺得起步抖動有點大。。。換了19款275主機後,車載音響沒話說了,音質很好。

近段時間,開了公司副總高配的2017款的皇冠,真的感覺高爾夫比那個好,內飾做工沒得說,轉向燈雨刷的撥感真的強很多,最近又沒異響了,很奇怪。但是變速箱有,也是很小。

動力方面上次也沒說,30到100之間的提速真的很快0到20跟蝸牛一樣,所以0到100才8秒出頭吧,感覺論中段加速比思域什麼的應該是強很多吧。

本人2018款rline車主

實在不放心可以買延保19萬公里,價格在2200左右。先談延保再談車。

不過我是沒有買,我覺得應該沒啥問題吧,那麼多大眾在路上跑。

目前3500公里,車子副駕駛門板偶爾有輕微異響,變速箱有一次異響(聲音非常非常小)6檔。

其餘的沒什麼問題了。

現在自己換了自動大燈,和原廠8寸屏,刷了隱藏。簡直完美

後面想加裝自動座椅,翻標倒車,再換一個真排氣中置雙出的那種。

最後感覺,買1.4t都會後悔沒買GTI。


我是16年買的r line手波加包,加了廣東高爾夫車友羣(500人)。目前聽到波箱出問題還是少數,廣州羣一百多人,沒聽說過波箱出問題要換的。

當然不是說這波箱好,問題確實有,可能概率不是網上說那麼大吧。

個人建議買就買r line版,外觀和內飾都有感覺,我的車就是黑色加包 全黑內飾視覺效果很好,座椅也比普通版舒服點。

當然預算夠就上GTI ,現在我覺得1.4還是有些不夠。當時就是想買手動GTI 。本身想刷電腦,改裝店的老闆告訴我1.4的就別折騰了。

這是剛換了四條Goodridge剎車鋼喉,腳感馬上就來了。

前後升級了原廠GTI 的剎車,之前的感覺還是偏軟。我沒刷電腦,用GTI 的足夠了。

把中控換成了原廠8寸的和翻蓋倒車,這樣倒車也看的清楚點,用 CarPlay 連接手機導航畫面也大點。

把原廠的歐司朗氙氣燈或進口菲利浦的了,亮度提高了。加了電庫和換了力爽的spe,感覺沒多大用,剛好是和愛溫冷卻液捆綁活動就一起買的。

本來想換像GTI 那樣的雙邊單出,後來又放棄了。本身我也不是外觀黨,而且就像改裝店老闆說的1.4的就別折騰了。

自己的第二臺車,開了快三年了,總體來說做為個人通勤車,是絕對可靠的,而且內飾用料和工藝絕對是同級車水平偏上的。兩個遺憾:沒自動空調(後期改裝工程大,好像還沒有內循環),座椅不是電動記憶(個人原因對座椅位置很敏感,每次洗完車我自己要調整好一會兒)

前兩個月BB出生了,為了空間夠用訂了臺S4,半年後就能到車了,想想半年後它就要屬於別人還是挺不捨得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