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是个大二专科在校生,还有一学期就实习了学的是网路的,但是我linux学的好 大一考了RHCE 大二上学期考了CKA(k8s),还有一个网路认证,还自学了mysql,zabbix,ansible。也会用kvm等虚拟软体。自我感觉学的还算可以的。但我看知乎好多人都说先学开发,后期转运维。可是我都学了那么多了。我都不知道咋办了。。

————————————————

如果可以的话 我还想问下以我现在学的这些和认证以专科的学历 能找到好工作吗。。 能的话 工资在多少?


因为现在随著云服务的高度发展,已经不需要那么多运维手工操作员

我对于运维工程师的职业发展,分为几个阶段,划分的层次比较粗放,不做展开

简单划分1~5的层次,如果按阿里系的职级来划分,大概是对应

  • 层次1:P5
  • 层次2:P6
  • 层次3:P7P8
  • 层次4:P9
  • 层次5:P9级以上

然后呢,我相信随著云服务的普及,可以大大解放第1层的初级运维工程师、少量解放第2层运维工程师的工作量

那么,我们对各层次运维工程师,有什么的影响?

1、对第1层的人员人数要求减少了

中小型企业甚至可以不需要第1层运维工程师,包括IDC运维、网路运维等,可以专注于业务应用层的运维团队与能力搭建

2、对1~2层人员往上层职责靠拢的要求提高了

对于第2层的运维工程师,需要把自身的工作职责不仅仅定位与应用运维,由于云服务的发展,很多中间件运维已经非常智能化、傻瓜化,如MySQL、Redis、Kafka、Kubernetes等PaaS层工具,都不需要第2层运维工程师来深入研究,掌握云服务商的最佳实践,基本满足90%以上的业务需求。那么第2层的运维工程师就需要往第3层要做的事情靠拢,向上学习、提升自我

3、对于3、4、5层运维职责影响不大

从过去的机房、带宽、存储等实体设施,到云服务商的虚拟产品,这个从实到虚的演化,其实对于上层运维来说,就是改变了一些技术方案落地的细节而已,整体影响不大

这样的变化对第一层的初级运维人员,也就是应届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因为没有云服务之前,运维团队是很多体力活需要新手来分担

比如机器采购、安装系统、机器上架、调试网路等等,这就是为啥以前的运维入门都是强调学好操作系统、网路、资料库等课程的原因

但是现在没了这部分的工作需求,我招个新手运维来干什么呢?

能做架构优化、业务评审、容量规划还是性能调优?

这些高端活显然都没办法交给新人去做

然而,一个比较好的新手介入点是,协助老运维去做一些开发运维系统的边角活,如果在校期间有足够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对于大部分中小规模的运维平台,都是很好上手的

因为大部分运维平台不存在高并发、高可用等技术需求,在技术上手难度来说是比较低的,也可以拆分出很多独立的功能模块,比如不涉及对生产环境核心的普通功能开发工作任务,这就很适合新入门的运维工程师来承担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运维都建议新人多学一些开发技能,因为没了开发这项技能,将很难进入比较好的互联网公司


开发能力只是技能,并不一定要先做开发再转运维,但开发能力却是运维提升的主要技能。

随著现在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自动化的打包部署方式的使用将越来越普遍,传统运维岗位会越来越少。

过去对运维的认识就是:登录伺服器,安装环境,配置服务,部署服务。高级一点,使用 ansible 等工具做批量自动化部署,做服务监控,网路构建,资料库优化,缓存优化等等。但是随著技术的不断发展,以谷歌等大公司带头,国内的大型互联网公司都纷纷跟进,传统的运维已经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如SRE 等综合性岗位。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 云计算和容器化技术的发展,自动化和规模化是必然。小型企业依靠公有云也能瞬间管理几百台虚拟机,大型企业自建机房,物理机更是不计其数。仅仅依靠人工或者简单的自动化工具是难以管理的。
  • 部署的流程逐步被 CI/CD 等自动化流程取代,开发人员即可自行实现产品的部署流程。
  • 随著服务的拆分,服务间的依赖和关系将变得非常复杂,仅仅对单个服务或虚拟机的思考方式难以有全局的视野。越来越需要的是对服务整体的思考,快速规模化的生命周期管理,高可用的部署,和有效的资源利用等。

而对于运维人的要求也很明显,

一是向下,开发自动化运维平台,甚至智能化运维平台。后者目前还是概念居多,前者现在已经广泛开始了。将运维的能力(就是你提到的 Linux 知识,网路知识,资料库知识)规模化自动化,而不是需要你一个个命令去敲,一台台伺服器去登录。

二是向上,从整体上把控服务的稳定性、可用性,了解服务的整体状况和资源利用,提供优化方案,及时排除故障。

不过不少公司的运维专家其实是两手都抓的,而开发只是运维工作中常用的技能而已

以下内容摘自阿里巴巴毕玄的《阿里应用运维体系演变》主题演讲

大概是在2013年我从原来的基础技术部门转向运维部门,在这个部门待了三年左右。就是在这三年里,我基本经历了阿里巴巴在应用运维这个领域,我们所尝试的一些方向性的演变。这些方向现在看来,多数在运维领域都是很明确的方向,比如最早期的脚本时代,这是最基础的一个阶段,在脚本化以后就是工具化,然后就是很火热的DevOPS,然后朝自动化、智能化演进。方向很明确,但是在每个不同阶段演进过程中有很多问题,所有公司在往这些方向演进的过程中,很容易碰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觉得整个业界在走这个过程的时候,谈失败教训的比较少一点,做成功经验分享的比较多一点。但相对来讲,其实失败经验可能更值得大家学习,成功经验则因为每家公司的情况不同而会不一样。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

当然,要找一个「传统」的运维岗位一定也有,即使是单点的服务也有它的应用场景,只不过必然会越来越窄。

运维不需要做过开发,但是开发能力却是运维人需要掌握的技能。

题主现在才大二,未来有无限可能,为什么要把自己限定死呢?


首先说下作为一个做了10年的运维老鸟的一些意见:

  1. linux 是基础,无论是学开发还是运维都需要用到,当然运维肯定会更深入,需要一些基本的调优,系统优化,对于进程、线程有一定的了解。对于linux内核能够根据业务进行一些优化,这些都是需要在企业里面大量实践的。
  2. K8s作为现在云计算时代的产物,现在各大企业都在上云,国家也在推进。K8s几乎成了运维技术栈里面的重要一环,你可以这么理解,将来的K8s相当于系统、docker相当于linux命令。这也是大势所趋。
  3. 开发这块其实和运维并不冲突,Devops 这个都是前几年的概念,实际就是运维开发,就是开发适用于运维的系统,实际上如果不知道运维痛点的,根本没办法开发出适用于运维的系统,因为这个本身也是运维用的。当然现在还有google推行的SRE理念这些都是行业里面比较先进的思想。

总结:

  1. 你现在需要的是大量的实践和技术的积累,多学习写综合性知识、架构类似的
  2. 工作方面:如果说通过社招的话估计第一轮就刷下来,你可以考虑下创业公司,机会可能会多些。
  3. 工资:说实在的你现在年轻别先看中钱,更多的看中这个公司能对你有多少提升,你现在最好先沉淀两年,或者找创业公司,公司和你一起发展。积累下来自然水涨船高!加油小伙!


都可以,只是前期的路不同,运维到后期也是有开发任务的。


运维会涉及到一些关于开发的问题,如果你懂开发就会发现迎刃而解,不懂就只能纸上谈兵了。

还有运维要懂得真的很多,技能多对于以后你就业也会有很好的帮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