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得知道迅雷是用來幹嘛的。

是,下載用的。那大多數人下載的大多數數據都是些什麼呢?

工作資料?學習資料?恐怕這些不會龐大、頻繁到能讓大多數會員專門充值的地步。

那剩下的只有娛樂需求了,具體來說就是各種劇:沒顏色的、有顏色的。

沒顏色的,版權法不允許。

有顏色的,刑法不允許。

既然法律不允許,那會員最核心增值服務:加速通道也就沒辦法提供,甚至資源都會被直接屏蔽。

那你說,他這個會員還有啥意思?他還怎麼發展?


廣告我就忍了,以前還有個功能叫鄙視一下對方的網速,這腦洞大的。


一下子來十幾個誇迅雷的,輿情部加雞腿。


謝(系統)邀。

因為迅雷是內部領導決定產品,這一點上和微軟很像,微軟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應用商店的正確用法,用戶需要的是穩定高質量大量的優質應用,而不是操作系統更新多快,功能多新,同樣,迅雷也沒能想明白人們到底需要迅雷的什麼服務,微軟做雲服務,成功了,而迅雷試水雲服務、數字虛擬產品炒作、更多更沒下線更的廣告都失敗了,當然現在廣告業務還行。

其實,迅雷最應該去思考,對大多數用戶來說,迅雷是啥,就是個下載工具,當其他方式下載資源很慢時,希望用迅雷下載能快點,僅此而已。

迅雷做產品,我覺得吧,往無版權爭議問題的資源鏡像加速服務入手,聯合版權商提供迅雷專享低價數字版,針對軟體開發者,提供各種開發工具國外網站的鏡像加速服務,考慮到中國用戶有經常性重裝操作系統的習慣,提供,用戶重裝前常用軟體的在線快速自動下載功能,做大規模專業低價的CDN,在迅雷官網能找到已經整理好的免費正版的開源或閉源速軟體(比如人們經常在知乎問的各種截圖工具,視頻播放器,GIF編輯器,各行各業主流軟體的官網地址和下載地址,並提供其穩定版的中文下載服務,畢竟會有英文不好的人,或者誤入釣魚網站。


窮逼不充會員不配擁有迅雷

我就是那個窮逼

——————————————————————假裝分割線

好吧,開個會員真香


交了七年的年費,快到期了,懶得續費了。

百度網盤剛剛續費。

為啥要不交迅雷,繼續交網盤呢?

首先,你得知道,迅雷能幹嘛?迅雷是P2P軟體,會員會給你額外的加速,說白了,就是迅雷把熱點資源下到自己伺服器裏,然後直接從伺服器裏給你下載。啥?不開會員?不開會員你用迅雷幹啥?專用P2P軟體不香嗎?

那迅雷主要下載的都是什麼呢?

遊戲、影視、A片三大類。

1.遊戲現在正版自己都有下載渠道用不到迅雷,盜版用百度雲的更多。迅雷沒用了。

2.現在版權保護比以前好多了,稍微熱門一點的資源,你用比特精靈或比特彗星還能慢慢下,迅雷別說加速了,直接屏蔽了(顯示應版權方要求,不給下載)。另外,現在網速這麼快(我自己300M光纖),直接給視頻網站充值,在線看正版不好嗎?影視這東西絕大多數就是看一遍,下下來幹嘛?收藏?一個幾個G的有損壓縮文件有啥可收藏的?要收藏,正版藍光現在也不貴。

3.A片,之前把A片緩存在自己伺服器上的那誰,死的有多慘,迅雷不是眼瞎。所以加速是不用想了,現在為了給自己洗白,直接內容標題識別,常用的幾個車牌號和詞就那麼幾個,你只要下載裏有,就顯示有敏感詞不能下。想用P2P還是回歸以前那幾個老軟體吧。

三大主要業務全完蛋了,迅雷能好就怪了。

反過來,為啥百度網盤還活的不錯。

1.網盤的文件是用戶自己上傳的,不是百度主動去下載的。百度只要保持一定的對違規文件刪除的力度,它就沒事。

2.網盤很多時候是中等大小文件分享,比論壇的上傳附件大一些,為了一個十M的文件,讓我不停做種不合適吧。

3.盜版軟體網站處於對自身的保護,把資源用第三方網友名義都上傳到網盤上了,這就有了監管漏洞:對於盜版軟體網站,我網站只是提供信息介紹和別的網站的鏈接,我的伺服器上沒盜版軟體;對於百度網盤,找到了刪除,一句監管不嚴推掉;第三方網友……還真信有這個人啊。

4.各大手機品牌都有自己的雲,但都基本侷限在自己品牌陣營(可以理解)。網盤則可以作為簡易的跨平臺的備份軟體或傳輸軟體使用。手機照片、文件備份一下,電腦上也能看,換個陣營也沒影響。不然,你蘋果手機丟了,想看備份的照片,還得再買臺蘋果。華為的丟了再買華為,三星的丟了再買三星……

所以收費網盤會越來越好,但收費P2P要玩蛋。

P2P還是回歸了P2P的本質。


前有商業化造成的極大壓力,裝機量大變現難,家用寬頻越來越快能下載的東西越來越少,造成買會員的越來越少,廣告又讓用戶抵觸。

後有凈網行動的約束,用戶真正需要下載的資源(盜版電影,盜版軟體,車牌)往往是非法資源,如果不去管風險極大,但封了又掉用戶。

迅雷,其實很難。雖然早就開始嘗試轉型,但還沒有其他標杆產品。


速度慢時提示我充會員,等我充了會員又告訴我敏感資源不能加速。


迅雷還沒找到一個切實可行的商業模式。只能把本應小巧靈活的下載工具做成廣告機器、限流騙充值機器。


就迅雷本身我簡單說幾點。

想要了解同樣的資源為什麼迅雷下載速度更快(或者為什麼國外下載更快)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

西柚秀:「原創」為什麼國內 BT 環境如此惡劣?下載速度如此糟糕?我總結了六點原因!?

zhuanlan.zhihu.com圖標

一、業界口碑

迅雷,又名吸血雷,為什麼叫吸血雷呢?

首先我們要清楚 BT 下載速度來自哪裡?BT下載速度來自下載同一資源的其他用戶上傳速度,即上傳人數越多、速度越快,沒人上傳就沒下載速度。

而迅雷在享受其他 BT 軟體用戶上傳提供的速度時,卻只把你(的迅雷)上傳的文件提供給其他使用迅雷的用戶,而不提供給其他 BT 軟體的用戶。這就導致了迅雷下載速度越來越快,而其他 BT 軟體越來越慢的情況,而普通用戶只關心下載速度,所以迅雷這種吸血行為迫使其他 BT 軟體的用戶轉投迅雷,劣幣驅逐良幣,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這是迅雷永遠抹不掉的黑歷史,哪怕是現在都沒改,因為這點丟人都丟到國外了,現在國外的 BT 軟體(目前主流的 BT 軟體基本都是國外開發)都默認屏蔽迅雷,甚至中國用戶!

近些年來,因為迅雷的各種神操作(或者認清了迅雷),迅雷用戶已經大量流失。


二、盈利方式

迅雷本身的盈利方式主要靠會員、廣告

一開始靠吸血+免費吸引了大量用戶,然後開始限速賣會員(看什麼看,百度你也是),因為初始印象+使用習慣的原因,會員大賣!迅雷很高興,於是又折騰了個離線伺服器(或者叫緩存伺服器,關於離線功能我就不說了,沒啥好說的),熱門的資源都會緩存到迅雷伺服器上面,給開通會員的用戶提供「高速下載通道」(伺服器加速+解除限速),然後會員再次大賣!

但問題就來了,沒搞離線伺服器之前,用戶的下載速度都來自同一資源的其他用戶上傳速度,加了離線伺服器後,成本暴漲,特別是迅雷用戶還在穩定持續增加。

於是迅雷又開始加廣告,甚至在迅雷裏做了個瀏覽器和網頁。。。但是廣告收益並沒有那麼高,所以迅雷盈利就很尬尷了。。。

一個產品的衰敗往往和其盈利效果有關。


三、政策趨勢

這個大家應該都明白,早期國內版權很寬鬆,所以迅雷藉此發展壯大,但是當政策改變的時候,國內 BT 市場就迎來了寒冬,特別是當年轟動一時的 起訴快播一案,加上約談喝茶等,迅雷只能一改再改,最後改的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廢雙手,但迅雷也不得不改,否則下一個快播就是迅雷了。


四、市場需求

早期國內資源分享方式主要就是 BT分享,但是前幾年的一匹黑馬「百度網盤」出世,掀起了一場網盤大戰,最後以捨得砸錢的「百度網盤」贏得了勝利,使國內資源分享方式從 BT時代 發展到了 網盤時代!

但「百度網盤」壟斷國內市場後,按照市場規律必定開始專註盈利,於是慢慢的溫水煮青蛙,我們的下載速度又回到了 2010年之前啦~真棒!

因為資源分享方式的改變,迅雷以及其他 BT 軟體使用者都開始大量流失。


不過因為「百度網盤」的龜速下載以及第三方不限速工具紛紛撲街,最近 BT 下載方式有出現了回暖,很多人又撿起了 BT 軟體開始使用了,最起碼熱門資源速度還是不錯的!

有興趣的可以試試我打包的比特彗星(已配置全網熱門Tracker:trackerslist.com)!

我使用的時候,最快能滿速下載,當然這是熱門資源~


我都搞不懂迅雷一個下載工具竟然搞好幾個版本,還同時上線,是要內部競爭嗎。更搞笑的是,老版本有的好用的功能或設置,新版本還會給優化掉

而且凈增加無用的功能,啟動速度運行速度還越來越慢,和好幾年前的迅雷5比比,速度慢,下載速度也沒什麼提高(迅雷五時,我用i3處理器,迅雷瞬開; 現在我用i7頂配,開迅雷七居然要那麼幾秒,打開後要等廣告過後點擊反應速度才能上來。查看下載任務詳情這種操作也慢了很多。難道這幾年處理器性能其實並沒有提升?都是幻覺?)。其實現在的下載技術在沒有新的進展情況下,下載工具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提高,或者說已經到頂峯了,用任何一款BT下載工具都能達到我的網速上限。另一個突破口是資源許可權,這是大家最在乎的事情,而這一點也是無法光明正大的去做到並宣傳的事情。所以剩下的改進,真沒有了。

我了磁力鏈才使用了迅雷7,如果只下bt或emul根本沒有優勢。然而,現在也有其它工具支持磁力鏈了。

迅雷想賺錢就應該趁著迅雷的流量趕緊開發新產品,而不是一直折騰迅雷,想讓人拿迅雷幹各種事情,這就只是個下載工具,最後越來越臃腫只能讓人放棄。


特別像電影院門口陪看的大姐,不理都不行,不理她攔著不讓看電影,還一個勁的張著血盆大口問,小夥,要陪看麼?20就行。


起因:週末起牀想下個電影,提示我要先安裝迅雷

結果:一上午浪費了,電影還沒看成

過程:因為以前嘗過教訓,安裝過程一個字一個字的看,點個下一步手都顫抖~終於看見了 完成 兩字,喜出望外,點擊確定,返回桌面,目瞪口呆,一臉懵逼。

首先恭喜自己喜提360軟體套裝一份,愣住的幾秒鐘裏,windows提醒我默認瀏覽器已被更改,windows defender已關閉,我默默的閉上了雙眼,留下悔恨的淚珠。待我再次睜眼,我發現世界都變的暗淡無光了,哦,原來是360桌面助手開啟了護眼模式,真是貼心的小棉襖啊~

話不多說,我懷著萬分不捨得心情,開始一個個卸載,卸載軟體管家,卸載360殺毒,卸載360桌面,卸載360,恢復默認瀏覽器,恢復windows defender 。。。大功告成,長舒一口氣,以後再也不下迅。。。

什麼?我這口氣還沒舒完,360提醒我垃圾軟體過多!嗯,看見你彈出來我就知道是挺多的。為啥?不是卸載了嗎?再來一次,狠心卸載,殘忍拒絕,確定取消,等等!確定取消?我哭了,這是多麼深沉的愛,才能這般捨不得我,確認取消是大大的綠色按鈕,完成卸載居然是置灰的小字。點擊完成卸載那行小字,炫酷的360瀏覽器也彈出來了,卸載原因調查。謝謝你,你要是不彈出來我都忘記卸載你了。

最後,經歷了一上午緊張又仔細的卸載(說實話,我高考都沒這麼仔細的看每一個漢字)終於恢復了早上開機時的樣子。

所以,你問迅雷為什麼越做越爛?說句實在的,我根本都不知道他現在有多爛,因為它在安裝成功的那一刻就註定要和360套裝一起奔赴黃泉。


兩個主要原因:

1、政策+法律封鎖

2、利潤增長找不到突破口

對於第一點,體現最明顯的莫過於你下載東西時提示你這個資源應版權方要求不能下載,又或者是無法使用會員加速。這一點我相信迅雷本身都不希望看到,不能保證最基礎的下載體驗誰又願意給會員買單。然而槍打出頭鳥,迅雷作為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的下載軟體,版權方和監管方不優先打你打誰?這點我相信迅雷也是一句:寶寶心裡也苦啊!

對於第二點也很好理解,迅雷作為一個下載軟體,會員業務被政策等原因限制住增長,公司利潤的增長也會受到影響。但社會成本是日益增加的,利潤是日益減少。公司要活下去,要不給會員服務漲價,要不謀取別的利潤增長點。漲價是不可能漲的,本來100來塊錢一年大家都不願意買了,漲價200豈不是找死。那就得想辦法找別的增長點了。比如說迅雷做得越來越像瀏覽器,迅雷的想法很簡單啊,就是既然我有巨大的裝機量,也就代表著我有巨大的流量池,那最簡單的就是直接把這部分流量變現。做成瀏覽器來增加各種廣告的入口就是很有效的辦法,也可以導流到自家別的產品上去變現(比如直播,比如影視等)。還有就是去年想做的區塊鏈,想法很美,可後來的肥皂剧大家都知道了。

迅雷這規模的公司,想簡單做一個單純的下載工具已經是不可能的了。他們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如何在用戶跟商業之間取平衡。但現實並不允許他們都優先照顧用戶。公司要效益,投資人要效益,但目前社會成本也是肉眼可見的在提高,只能更加傾向於在商業方面多做些事情,這樣自然會影響用戶體驗。

所以迅雷我自己也不用了,充了3-4年的會員,今年已經沒續費。強制升級,限速,監控下載內容等等,喫相難看。

能代替的東西是有,比如說Aria2+Transmission+IDM+百度雲,但終究沒有以前迅雷通殺所有下載協議以及會員直接加速來得爽快。

2019.12.19新增:

木金木:迅雷,你的喫相真難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挖坑理論,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

我們先羅列一下迅雷的缺點:

第一,廣告太多;

第二,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

第三,資源限制太多;

第四,速度限制太多;

第五,污染了國內的BT下載環境,活生生的吸血雷!

其實從計算機專業角度來看,如果迅雷不作惡,不搞亂BT的下載環境,壓根就不需要什麼P2SP,所謂的P2SP我感覺是迅雷自己挖了一個坑(先吸血破壞BT環境),然後自己提出個所謂的新技術去把坑填上(著名的挖坑理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美其名曰P2SP,BT在誕生之初的時候就是要擺脫伺服器的束縛,結果它倒退了技術還給自己貼上了技術創新的標籤(要臉嗎?),最後惹得自己一身的版權問題。我最近自己寫了一個下載工具,支持幾乎現在的所有下載協議(基於Aria2),速度沒感覺有什麼好慢的啊,滿足日常個人下載需求壓根就無壓力,也沒消耗多少精力,所以我覺得迅雷的不可替代性很大程度上是它的挖坑能力!最後送上下載鏈接:Qdown


因為以前堂而皇之可以下載的電影現在都不讓下載了,種子不行,磁力也不行,迅雷這是自絕於客戶啊。


3句話 直接解釋為什麼迅雷這麼爛。

1、最新版本的迅雷是強制更新,昨天晚上,我打開迅雷,下載一個軟體,告知必須升級到最新版本,否則迅雷組件將無法使用,我點取消,迅雷直接自動關閉。

2、每次出現最新版本之後,無法取消每次打開提示的自動更新。軟體設置沒有找到

3、我是迅雷年費,居然還有廣告。


用迅雷下了點資料,好久沒充會員了,充和不充感覺貌似都差不多,後來索性當了白嫖。在如火如荼的中國互聯網版圖上,已經很少聽到迅雷這個公司的聲音。

資源下載會面臨著版權與法規的諸多限制,燙手山藥人人怕,在大公司紛紛放棄「下載」服務的今天,還是要感謝一直為草根服務的迅雷。但說實話,這個服務還能維持多久呢。

移動互聯時代、資源下載不再成為多數人的剛需,迅雷發展將會更加艱難。

知乎上曾有個問題「為什麼迅雷有超過2億用戶、市值卻不到一億美元?」(2014年數據,現市值為2.34億美元)各種答案,無非就是以下幾種 1,戰略失誤、一個能把項目次次做死的公司,也是不常見的。2,營收單一,主要靠會員費來維持。3,內部管理混亂。

人對現實往往有路徑依賴,昔日的成就變成明日的負擔,存活在過去的成就中,就進一步鎖住視野。

迅雷依靠「下載」起步,用戶猛增,曾經讓巨頭騰訊都震撼,企鵝當時推出了QQ旋風來對抗都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看著迅雷一步步做大。

但成也蕭何敗蕭何、迅雷也被自身等於下載的觀念牢牢鎖住,不管後來多少機會迎面撲過,都漫不經心、錯失一切。

回顧互聯網這20多年的歷程,可謂驚心動魄。再大的公司,稍有懈怠便一路下坡。創新就是不斷的革命、而革命就會帶來身體的不適。

孟子說生於憂患,不是每個人都能深入骨髓去理解。不論對企業或是個人,沒有舒適區是不行的,但一直呆在舒適區也是不行吧!


首先, 大版權時代, 互聯網不再能夠下載一切, 很多資源也沒有必要再去下載. 內容都是各大視頻網站上直接播放的, 你不需要下載也下載不了. 遙想當年一部電影上映之後我們都是趕緊去找資源找種子找磁力鏈下載. 現在誰還需要種子和磁力鏈? 誰敢提供高清片源的種子和磁力鏈? 尤其那些還沒下映的片子, 誰提供誰死好吧.

其次, 現在中國互聯網接入速度越來越快, 10年前, 觀看在線視頻你幾乎很難做到一個視頻從頭播到尾不卡不緩衝. 多少都要緩衝一會兒卡一會的. 因此那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把視頻下載到本地看. 但現在, 中國城市家庭寬頻速度已經普遍在 100Mbps 以上了. 平時正常的下載速度就已經在 5~10MB/s. 很多的用戶完全可以做到 1080P 全程無卡頓播放在線視頻. 我還有必要去下載到本地看麼? 再說軟體. 正常的軟體安裝包下載根本不需要迅雷. 瀏覽器下載器的速度就足夠了. 有的軟體 (比如 Chrome) 甚至都已經不直接提供離線安裝包了. 安裝包幾 KB 安裝期間動態下載 Chrome 主安裝程序. 根本輪不到迅雷插手. 同樣的情況還發生在 Steam, UPlay 等遊戲平臺上. 其實這些動輒幾十個GB的遊戲安裝包纔是真正應該用迅雷下載的, 然而實際上卻被遊戲平臺下載器壟斷也輪不到迅雷插手. 而且遊戲平臺下載遊戲的速度同樣不差.

最後一些有顏色的東西, 有一大半, 迅雷出於合規考慮已經禁止下載了. 而且有 "P站" 這樣的神器, 很大程度上也不再需要去下載了.

那麼迅雷的存在意義在哪? 反正跟以前比, 現在迅雷的啟動次數已經相當少了. 一個月能開兩三次而已. 因此買會員的也越來越少了. 對於迅雷來說, 其加速伺服器的運營成本, 人員成本龐大, 而迅雷又找不到其他合適的盈利途徑, 就只能讓迅雷上面的廣告越來越多了. 但是這也是拆東牆補西牆的做法, 這種 "恰爛錢" 的行為本身就是在消耗產品的生命.

當你看到某款軟體主頁上跟軟體自身業務沒有關係的功能越來越多的時候, 你就應該意識到這個產品已經衰老而逐漸走向死亡了.


忍了他這麼久

終於把迅雷超級會員自動續費關掉了 停掉它的會員最主要因素就是它不僅把極速版下架了 還把會員專屬的U享版下線了,一定逼著新裝用戶只能用那個傻了吧唧要集成他們雞肋功能的完整版迅雷

這東西之前在下載一些非版權內容的時候開個加速是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用其他的P2P軟體掛個半個月下不完的它能給你1小時搞定,即使下的是AV它還是有不少能加速的,被屏蔽的最最主要的還是那些標題起的就很達蓋爾的旗幟的玩意兒。但是後來離線下載機制被修改過後基本沒見幾個能正常下動的冷門或者老舊資源,高速通道時靈時不靈,我不如拿著這錢去開個115會員然後用腳本轉Aria2下載

迅雷快鳥會員還是得續費 不過這段時間各種提示加速超時 但是實際上測速又是提過的速度 也不知道到底還靈不靈

至於超級會員最後一個加速器會員

我靠 steam上的多人遊戲這貨沒見一個支持的 一點開一大排迅雷自營頁遊 這種加速器送我都不要


掉錢眼裡了。

看看百度,是不是極為相似。

客戶想怎麼樣?下載快。

如果免費的很快,怎麼讓客戶付錢?

於是降速限流。

客戶發現速度不怎麼樣,甚至付費以後也這樣。那以後就不怎麼用迅雷了。

此外,大量的下載一般是影音文件,遊戲。

現在國內在線視頻已經是主流,端遊也自帶下載工具,手遊也成主流修方式。對下載工具的需求降低不少。

隨著影音、遊戲、軟體正版化越來越高,移動端成主流,迅雷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