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紅樓夢》,尤其喜歡《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她那種哭泣梨花帶雨(戴玉諧音)的多愁善感,文采斐然又寄人籬下,深愛又無人相助的愛情,常刺痛我的心,身同感受。我卻不怎麼喜歡賈寶玉,一個表面亮光的花花公子,紈絝子弟。


翻到香菱學詩一節,把林黛玉的書單子仔細研讀一下,人生更美好。


不要說你算不算,你自己愛好紅樓夢,那就是紅樓夢愛好者,哪怕你只讀過一遍都沒有關係。

其次,跟朋友討論,最基礎的就是你們都讀過紅樓夢並且有所瞭解,這樣才能聊的下去,否則就是雞同鴨講。

(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你跟同樣愛好紅樓夢的朋友,可以採取知識問答的方式來探討,既有趣,又能夠補充很多你自己看書時候遺漏的細節,個人很喜歡用這種方式跟朋友探討。)

(小聲比比,你也可以跟我探討 )


說《紅樓夢》愛好者更貼切。紅學是指研究《紅樓夢》的學問,除非你喜歡閱讀《紅樓夢》的各種研究著作。

我過去不讀長篇小說,而多讀經史與筆記小說。讀的第一本古籍是《左傳》,甚愛之,通讀多遍,旅途亦不釋手。二十年後,恨不早讀《紅樓夢》。但二十年前讀此書,感觸必不與今同。《紅樓夢》之吸引力,不在於其愛情,而在於作者之閱歷。

四大名著改編的電視劇(老版)中,少好「西遊」,長喜「三國」,今愛「紅樓」。相比神仙和英雄的傳奇,《紅樓夢》的生活氣息濃厚,人物塑造更近常人,每能引起讀者的思考和共鳴。

賈寶玉可以說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性格上有懦弱的缺點,但把他看作花花公子、紈絝子弟,是不妥的。賈寶玉對女性較為尊重,並不窮奢極欲。賈寶玉幸而生長在普通世家,而梁簡文帝、李後主、宋徽宗則不幸為帝王。


《紅樓夢》能滿足愛它的人的需求。就看你需求什麼了。它都會滿足你。看《紅樓夢》的讀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它滿足不了的。這也是《紅樓夢》神奇的地方啊!


是呀,林黛玉怎麼會愛上一個花花公子呢?豈不荒唐!這說明你入門了。《紅樓夢》是滿紙荒唐言,發現不了荒唐之處是讀不懂的。


如果你能把對黛玉各個喜愛的方面系統地、詳細地、邏輯嚴密地描寫出來,應該就算是愛好者了。

如果想跟朋友分享你對紅樓夢的理解,我覺得有個好的辦法,就是更深入地瞭解賈寶玉,一個普通的紈絝是不會被黛玉所鍾情的,不會被這麼多女性所喜愛的,缺點縱然明顯,也要挖掘他身上的佛、道的痕跡,乃至暖男屬性,甚至土味情話等……

不聯繫現代,單純講過去的故事是很難讓不愛的人提起興趣的


只是「看」書,是遠遠不夠的,不管幾遍。五遍之後說說你的讀後感先。


如果沒有看過脂批本的話,建議讀一讀。


確實,曹雪芹一個臭寫書的,哪裡會懂林妹妹。


有蔣勛老師講《紅樓夢》,代表水準,可以參考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