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日新月異的變化,科技在迅猛飛速的發展,現如今,手機攝影,已然成為普通大眾的主流攝影方式,各大手機廠商也把攝影作為手機最主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最新出來的好多手機,都支持RAW格式的拍攝,那麼高像素,AI,拍攝照片格式的多樣化是否意味著手機離替代相機的距離越來越近了?


RAW格式的確讓手機和相機的距離拉近了一步,甚至是不小的一步,題中提到的高像素、AI和拍攝照片格式的多樣化也的確使手機的拍照更加出彩。

以我實際體驗為例,目前在用華為榮耀10,可以出raw,約30M一張,dng格式,用一些稍微專業的手機軟體(比如snapseed)或者PS簡單修一修,整體效果大為提升,放大看細節時沒有直出JPG那種塗抹感和強銳化,而且RAW的後期空間比JPG更大。以下用一張本人拍的照片作個簡單說明:

下面左邊是JPG,右邊是RAW,均未修圖:

顯然,不修圖的話,JPG更正常,RAW則灰濛濛的。

但相信對攝影有研究的知友已經知道RAW格式就是要用來進一步修圖的,直接看RAW沒有意義。下面看看RAW修圖後的效果:

修圖之後,如果讓我選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右邊那張,畫質表現更好,如果上面細節的對比不夠明顯的話,看看下面細節:

http://weixin.qq.com/r/EHXI0BzE3EGjrViz9yAC http://weixin.qq.com/r/EHXI0BzE3EGjrViz9yAC (二維碼自動識別)

OMG!太明顯了,左邊的JPG已經將部分綠色拍成了黑色,而且這個銳化,實在辣眼睛...

上面RAW修圖過程沒有多複雜,都是一些基本參數的調整,很多美圖軟體如美圖秀秀都有提供這些調整項(但是很遺憾這些美圖軟體大部分不支持RAW格式),以下是我用PS調整的參數,前後包括思考也就耗時三十秒左右吧:

有些知友可能會杠了:既然都修圖了,我直接修JPG不行嗎?

沒錯,JPG修圖也是可以的,請看下圖:

中間是JPG修圖的效果,看起來比RAW修圖的效果還要好,但是如果放大看細節,某些已經銳化過度或者色彩表達不準的地方是無法再通過修圖恢復到RAW修圖的效果的。(這裡我要diss某為的拍照演算法,硬生生將一張本來可以挺好看的JPG「優化」成左圖那樣,唉......)。

可以看到,JPG修圖的細節不及上面的RAW修圖,變成黑色的綠色無法恢復

到這裡,應該有不少知友覺得RAW修圖難看,比如整張圖呈現一種詭異的青色,仍然有種灰濛濛的感覺。下面再修多一點效果就好很多了:

進一步修圖包括消除暗角,微調色彩等。需要用到部分更專業的修圖軟體

總結:RAW格式的確讓手機和相機的距離拉近了一步,甚至是不小的一步。RAW格式是未經機器處理的原始拍照數據,保留了更多的細節,可以經過修圖得到比手機直出更好的照片。這裡為了簡便只採用一張風景照片作對比,如果是近景人像照,我相信RAW格式能得到比JPG直出更好的表現(如皮膚質感)。

題外,雖然我表達了對負優化拍照演算法的嫌棄,但考慮到榮耀10已經是2018年的老機器,而且在當時也只是中端機型,拍照不算突出。現在的旗艦手機CMOS面積已經是當年的4-5倍,按照底大一級壓死人的理論,我相信畫質更佳。相反,單反相機在CMOS面積確定的情況下,畫質的進步趨於停滯,操作系統又很難找到創新的地方,所以手機和相機的差距肯定是縮小了,不過手機替代相機為時尚早,因為除了畫質之外,相機拍照的優勢還表現在拍照速度,焦段等等。


手機廠商的騙局而已,你還真當真了,懂攝影的不會去用它搞嚴肅創作,用它去拍照,也不會去強求所謂的畫質。。。。手機最大的特點就是你會每天把它帶在身上而已,而且現在的手機廠商對於自家相機色彩的調教基本不給你留什麼後路。。華為那個「正在改善拍攝畫質」真滴煩,RAW在諾基亞時代就已經有了

1020是我手機拍照的起點

不能自定義APP界面功能,跟相機就沒法比

至於卡片機,一台GR3的畫質和操作就能吊打一眾手機廠商了,更不用說微單了,嚶嚶嚶


給我感覺這raw是本來就有的吧,然後手機內處理成常見格式,只不過現在手機廠商設定個程序機內不處理了,直接給你,告你說我手機厲害,能直接出raw。


等手機用上全畫幅就可以秒殺相機了


手機早就能拍raw了,七八年前吧


並沒有


我想提醒所有的小白們,別忘了攝影還有個基本屬性,叫光學。


手機始終是手機

單反始終是單反

拍照不是像素高低來決定的

手機的便攜性是單反替代不了的

單反的專業性手機也是替代不了的


為什麼最近總給我推薦這些,手機單反的帖子?真是煩


那要看是什麼相機,如果是現在普通小底卡片機,基本上從畫質來說可以代替,不過要是代替專業相機那是不可能的,僅僅從鏡頭群方面,手機就已經輸得很徹底了,不是說可以拍raw格式的照片就能證明什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