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漫威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4》上映,對於科幻片影迷來說,這絕對是一場狂歡盛宴。鋼鐵俠去世,美國隊長變老,滅霸化灰,漫威用十年時間,創造了一個傳奇的電影宇宙。

片中有這樣一段內容,不知道大家有印象嗎?鋼鐵俠開著一輛超級跑車,從遠處疾馳而來,然後從後備箱裏取出了盾牌還給美國隊長,兩位大佬握手言和,讓人無限感慨。

鋼鐵俠這輛超級跑車,那叫一個拉風!首先,這大概率會是一輛智能汽車,畢竟鋼鐵俠研究了「賈維斯」、「星期五」這些頂級的人工智慧,隨便選一個搭載到汽車裡,就足以完成高階的自動駕駛。

另外一點你可能沒注意,這輛跑車還是一款純電汽車!電影中這款跑車的原型是奧迪 E-Tron GT,是漫威系列裡最貴的跑車之一,同時也是一款絕對意義上的純電汽車。

縱觀科幻片十幾年來的發展,你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電影裏未來感十足的跑車開始更新換代了——從以往的燃油車變成了純電汽車。

2004年的科幻片《我,機器人》裏,威爾·史密斯飾演的主角座駕同樣是一款奧迪跑車,這款車可以自動駕駛,外觀使用了流線設計,未來感十足,還淘汰了4個車輪,用旋轉球代替,讓人眼前一亮。但在內部構造上,這輛跑車還是大家熟悉的燃油車。

2007年的科幻大片《變形金剛》裏,豪車遍地跑,讓人眼花繚亂,但無一例外都是燃油車。有一個場景最能證明這點——梅根·福克斯飾演的女主打開發動機蓋修車,身材曼妙,臉上抹著機油,陽光下的身影閃爍著光,讓一代影迷魂牽夢繞。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十幾年時間裡,科幻片裏對汽車的想像發生了改變?智能汽車越來越頻繁地和純電汽車綁定在一起,是在證明純電汽車就是汽車的未來嗎?

近些年,因為電子計算機、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等技術的逐漸成熟,智能汽車的概念被提出,汽車開始朝著自動駕駛的方向發展,而純電汽車經過一個世紀的技術積累,再加上它和智能汽車的天然契合性,重新進入了大家的視野。

在智能汽車領域,行業領軍的特斯拉在做純電汽車,國外的賓利、邁巴赫、奧迪、保時捷、寶馬、賓士等豪車品牌在做純電汽車,國內以智能為標榜的新汽車企業們,包括蔚來、理想、小鵬在內都在做純電汽車,前上海通用總經理、浦東新區副區長,橫跨政商兩界的汽車大佬丁磊開創的華人運通也在做純電汽車,而這家公司成立之初的願景是智能汽車、智捷交通、智慧城市「三智」戰略。

為什麼這麼多廠商無獨有偶都選擇了純電汽車?純電汽車為何會在智能汽車時代受到青睞?以下將從構造、性能、續航三部分進行討論。

1. 構造:簡單,適合智能汽車

首先,電機的構造比內燃機簡單很多。內燃機是把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裝置,缸內燃燒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可控因素很多,同時應用在汽車上時,必須搭配變速箱,工藝設計上又複雜了不少;而電動機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構造上來說簡單了很多。

從能量轉化比上來看,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化效率可達到96%-97%,遠遠高於只有30-40%熱效率的內燃機,超高的能量轉化比,也證明瞭電機在構造上的簡潔。

回到智能汽車領域,自動駕駛需要人工智慧做出決策,控制汽車運動,需要簡單可行的底層控制演算法,同時減少不可控的幹擾因素,從這點來看純電汽車顯然更加適合。

另外,純電汽車可以讓人工智慧長期處於待機激活狀態,從而提供更多人性化的服務,比如自動泊車、人臉識別智能車門、車主靠近智能啟動等服務,還能實現多車互聯,提高行駛安全係數。

當你擁有一輛智能汽車時,無法想像人工智慧會斷電吧?

2.性能:百公里加速的絕對優勢

電機相比於內燃機來說,還有一種天然的優勢——純電汽車很容易就能輸出較大的扭矩

這是因為內燃機只有達到一定轉速時才能產生扭矩(大概在1500-2000轉左右達到最大扭矩點),而電機驅動帶來的是更直接的動力響應,不再需要變速箱的匹配和轉速的爬升,加速更快更平順,這讓純電汽車的百公里加速性能表現卓越。

做一個簡單的對比大家就會有概念,蔚來ES8百公里加速4.9秒,華人運通旗下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1百公里加速3.9秒,特斯拉Model X 經OTA升級後百公里加速達到2.9秒。而最常見的2.0T排量燃油車百公里加速表現一般為7-8秒,邁入4秒的燃油車基本都屬於超級跑車行列,譬如法拉利的經典車型California就是百公里加速4秒的超跑看門人,可以說純電汽車在這方面的性能完勝燃油車。

3.續航:里程焦慮還有嗎?

電機相比於內燃機優勢明顯,那麼影響純電汽車發展的因素到底是什麼?答案是「加電」和里程。

燃油車發展了一個多世紀,加油站早已經全覆蓋,但純電汽車要「加電」,需要的是充電樁設施的完善,據中國充電聯盟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充電樁保有量為121.9萬臺。國家層面一直在出臺補貼政策推進充電樁的建設,隨著充電樁數量的不斷提升,純電汽車「充電難」的問題將會被極大地緩解和解決。

另外一點是里程問題,這個本質上還是要靠電池技術的升級,通過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讓單位體積內儲存更多電量,從而提升續航里程。

目前純電汽車發展迅猛,每一年的產品迭代,都會讓續航里程大幅提升。

比如前不久上市的小鵬汽車新車P7,最高續航版本車型已經突破700公里。。

純電汽車發展到現在,達到700公里級別的續航,足以打消很多人心裡的「里程焦慮」了。

科幻電影裏的超跑都開始變成純電汽車了,預計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身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純電汽車。


相對於傳統燃油車,純電汽車擁有幾乎所有優點:

它擁有強勁的動力性能(起步、加速更快)、靈敏的動力響應(隨傳隨到)、線性的加速(踩多少有多少)、空間可以更大(沒有發動機進排氣等東西)、更容易達到高智能、更環保、燃料費用低、保養項目少、更環保。

新能源車只有一個缺點:充電難


除了充電慢。

和燃油車比較,剩下的全是優點。

有不同意見的可以來評論區交流。


純電汽車的優點其他回答都說的很清楚了,比如環保、保養費用低、國家補貼、不限行、噪音小、加速快等等,關於純電汽車的優點,我就著重說兩個點吧,一是節能,二是結構簡單。

節能

根據我國今年使用的電量數據來看,目前我國的電能是大大供大於求的。2018年我國總發電量為6.8萬億千瓦時,平均每日發電量為186億千瓦時,電力負荷峯谷差約為30%,這樣算下來,每天的多餘電量高達55.8億千瓦時,所以,為這些多出來的發電量找個合理的去處就很有必要了。

純電汽車就是這些多餘發電量的最佳去處,這也是國家極力推動純電汽車發展的原因之一。純電汽車平均一度電可以行駛6公里左右,100公里也不到17度電,相對於傳統汽車的油耗來說,便宜太多了。而且,以我國目前乘用車兩億左右的數量來算,即便全部換成純電汽車,國家每日的剩餘電量也能滿足純電汽車的電量需求。

汽車電動化,必將是未來汽車轉型的趨勢。

結構簡單

純電汽車發展,絕不僅僅是動力形式的改變,而是整個汽車結構的簡化。相對傳統汽車,發動機、底盤、傳動軸及相關電氣系統的複雜結構,純電汽車的核心就是電池、電機、電控。另一位答主@恆為提到:

電機的構造比內燃機簡單很多。內燃機是把化學能轉換為機械能的裝置,缸內燃燒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不可控因素很多,同時應用在汽車上時,必須搭配變速箱,工藝設計上又複雜了不少;而電動機是直接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在構造上來說簡單了很多。

從能量轉化比上來看,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化效率可達到96%-97%,遠遠高於只有30-40%熱效率的內燃機,超高的能量轉化比,也證明瞭電機在構造上的簡潔。

汽車智能化有整車控制、車身控制與車載信息,這些對汽車的可靠性、精準度、響應度要求都很高,與其對老舊架構的燃油車進行棘手的改造,純電汽車簡單可行的底層結構對於汽車的智能化進程來說顯然是更有利的。

現在汽車的發展朝著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方向發展,用結構簡單的純電汽車來作為汽車智能化發展的載體,顯然是大勢所趨,這也是純電汽車的顯著優點之一。

現在眾多車廠都走的是智能純電路線,比如特斯拉、蔚來、華人運通高合汽車,這些以智能汽車製造為核心的主機廠,都推出了自己的純電智能汽車,並且都非常的前衛,就拿高合汽車剛剛官宣的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X來舉例吧。

高合HiPhi X跟其他純電智能汽車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它的汽車架構,而這也離不開純電汽車的簡潔的構造。傳統的汽車架構是一種功能型架構,為了實現事先定義好的功能,纔去打造電子電氣架構,但電子信息系統是封閉的,車輛一旦離開主機廠之後,就不能再進行大規模調整。

但是,高合汽車構建了全球首款HOA開放式電子電氣架構,它是一款基於軟硬體分離,能夠不斷進化的架構,這一架構使得高合汽車基本實現軟體定義汽車的能力。也就是說,對傳統汽車來說,你買它的時候,是它最好的時候,但對高合汽車來說不是,因為它在一直進化,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至於純電汽車的缺點,也有很多人都說了,比如續航焦慮、充電難、充電慢,但其實這些問題都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市面上的很多純電汽車續航里程都已經突破了600公里,充電樁的鋪設也越來越廣泛,快充、無線充電技術也在快速發展,相信隨著純電汽車行業的成熟,這些難題都會被一一攻克。


純電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一種,在我國乃至全球都受到了大力推廣,純電汽車優缺點都比較明顯,先說優點,首先當然是夠環保,噪音也比較低,維修方便,舒適度也比較高,最重要的是省錢啊。純電汽車的缺點也顯而易見——續航里程比較短。不過這個缺點隨著純電汽車的不斷發展,逐漸被克服,比如說,榮威MARVEL X的最大續航里程可以達到500公里,特斯拉Model X的續航里程也在417-565公里之間,將於2020年底試產的高合汽車首款量產車高合HiPhi 1,續航里程可以達到600公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下。


****************************************************************************

符合中國國家戰略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