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astronomical object,也稱為celestial object),指處在可觀測宇宙中、經科學確認其存在的物體或結構。

太陽系內除了地球,對人類來說最宜居的天體是國際空間站。現在就有人居住在上面。

你就說是不是罷。

你說人造天體不算?那就在地球的天然衛星和近地小行星里找的了。

改造月球使之適合人類居住的難度,要大於改造2010 SO16、2002 AA29之類小型的傢伙。你在這些玩意上降落幾個飛船作為艙室、依託撞擊坑搭建幾個建築什麼的,架起太陽電池、離心機、藻類農場之類,大概就能讓幾個宇航員自給自足了。喜歡的話可以搞一搞挖掘、往艙室上蓋點小行星物質、將它們的不同部分塗成白色或黑色來產生微弱加速度、展開太陽帆駕馭它們什麼的。

這些小天體的光熱條件類似地球軌道上的航天器,向陽面地表約100攝氏度,背陰面地表約-150攝氏度,到達和離開它們需要的加速度都很小,在地球和它們之中的一些天體間通航,要比地月之間通航更容易。用離心機轉宇航員來產生接近地球重力的效果也是小天體上比較好操作。

2002 AA29的軌道:

由JPL/NEO, Daniel Arnold - NASA -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 Near Earth Object Program

2010 SO16的軌道可以參照:

A long-lived horseshoe companion to the Earth?

arxiv.org

要談「最宜居」,火星光是能量輸入條件就排不上號。離心機和帶動離心機的電源放在火星上都比較麻煩。可以參照:

在火星生活與在地球生活有哪些不同?又有哪些相同??

www.zhihu.com圖標


如果排除surfacism(地表主義? 指習慣於生活在地表)的話,肯定是金星啊

金星相比火星優勢太多了

  • 金星的引力接近地球(0.9G)
  • 金星的到達窗口比火星段(3-6個月)
  • 金星有很厚的大氣層,這個火星基本不可能有,具體原因我盤過[1]
  • 金星本身有磁場,這個又是一個巨大的優勢,火星那玩意,上去你沒保護過不多久就死了

順便最近在金星上還是有一些振奮人心的發現的,所以我們如果去金星的話,可以在大氣層附近創造一個空中的生存環境,這和在火星上住在生態圈裡差不了多少

另外要說的就是Europa和Titan都有希望成為人類的第二個殖民地,這倆都有潛在的液態水,但是這倆太遠了,我覺得還是先有個地外基地比較好

參考

  1.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6052345/answer/1471210859


如果地球炸了放射xing超過可以忍受的一萬倍,有三個宜居地可以選擇:

1,水星,水星兩極地區有大量的水冰,兩極地區溫度有從零下100℃零上100℃的過渡區,太陽能源豐富也容易取得,金屬礦藏豐富也容量開採,雖然比火星遠了一點,如果有太陽能驅動的離子引擎加上可能利用金星的引力彈弓,單程去水星其實很划算。

2,火星,這個星球是人類當前首選的殖民地,除了距離地球較近,水二氧化碳也豐富,生存資源最接近地球,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有點冷,單程去火星且沒有後援就跟去地球南極差不多,容易被困難壓死。

3,木衛,木衛的好處不僅水資源豐富,而且有石油天然氣,如果能夠解決能源問題,其他資源更加豐富,但是距離地球太遠,不在恆星宜居帶之內。

如果不考慮距離地球的遠近,木衛最為人類宜居,畢竟核聚變能源不是永遠不可能解決的問題。火星水星難分好壞,如果現在就沒有地球了跑路的人不多最好先考慮去水星安穩,相反,有九百人以上最宜居還是火星。。


月球,因為離地球近


飛機。


地球就是被核彈炸一遍一比其他星球好


沒限定是否人造,那就是國際空間站了吧


最合適的自然天體自然是火星。

首先衛星是需要排除的,因為引力,自轉,公轉等原因,不適合長期居住。

除非想辦法強行同步地球的作息時間,以及想辦法製造引力。

其次氣態行星也要排除,離太陽過於遙遠的固態行星也要排除。

那麼就只剩水星金星火星了。

首先水星排除,因為它被太陽潮汐鎖定,且缺乏大氣,晝夜溫差巨大。高溫和低溫都超出了人類的生存極限。且其質量過小。

金星的質量和體積和地球差不多,但它的大氣是地球的90倍,且呈酸性。最致命的一點,金星自轉速度太慢了。

所以就只剩下火星了,自轉速度和地球差不多,有固態水。

但它大氣稀薄,且質量過低。

所以以人類目前的發展水平,只能大規模且長期居住在地球,或者想辦法建造太空城,或者想辦法人體改造。


目前火星是最宜居的,因為水星和金星太熱,火星以外的天體太冷。月球重力過小。

按人類當前技術,火星是勉強可以居住的,雖然也異常困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