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 @真知拙見KnowledgeHot 邀。

我來介紹一本「工具書」好了,這本書是十月份加拿大的計量經濟年會上和Guillaume.A Pouliot聊天的時候他推薦的。我正好是他的discussant,而他的論文是關於machine learning在結構模型估計中的應用的,於是我問他:你在芝加哥給學生上課會教機器學習麼?他說他正在課上教授學生機器學習方面的知識,但是他在選擇教材的時候有這樣幾個考慮:

  1. 許多學生是本科生,或者是MBA的項目,不能要求太高的數理基礎。
  2. 內容要有趣並且「實用」,也不能要求太多的編程,最好就是有寫好的例子和程序現成拿來就能用。
  3. 因為學生畢竟是經濟系和商學院為主,所以課程也不能純粹講機器學習,需要和經濟學問題和計量方法結合。

出於上述的三點考慮,他介紹給了我這本有趣的書:Matt Taddy, 2019, Business Data Science: Combin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Economics to Optimize, Automate, and Accelerate Business Decisions.

大數據的興起、數字化信息的大規模增長以及促進數據存儲和分析的工程系統的發展,徹底改變了現代社會對數據的認知。企業管理者可以深入研究企業運營和客戶行為的每一個細節。使用計量經濟學/機器學習的工具,企業管理者不僅可以跟蹤發生了什麼,還可以預測企業的未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寫給「未來的,或者正在從事企業管理「的人的工具書。

機器學習的發展教會了我們如何自動化和規模化,同時經濟學家們帶來了因果和結構建模的工具,統計學家又告訴了我們跟蹤數據和不確定性對於結果可信度的影響。這本書合理地將這些方法和工具結合起來,讓讀者獲得一個數據科學家的所應當具備的基本操作技能。書中主要闡述瞭如何識別商業/經濟政策所需的變數,瞭解到如何通過經濟學實驗方法來測量這些變數,並挖掘社交媒體上關於公眾對政策變化的反應的信息。與此同時,書中還闡述瞭如何將經濟系統中我們觀測到的微小變化與客戶體驗相聯繫,利用這些信息來估計用戶的需求曲線,並且將其擴展到全公司範圍內的數據,並準確地解釋他們對結論的不確定性有多大。

早期的「預測分析」由於傾向於過分強調機器學習所以許多結果難免會顯得華而不實,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在於他將機器學習和計量因果識別的理論相結合,除了預測分析之外也討論了可信度和識別的問題。這對於企業面臨的更深層次的問題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更希望知道為什麼會發生,而不是已經發生了什麼。而問題的核心早已經被計量經濟學家們提出,我們需要解決選擇的問題。允許經濟中的個體在接受和不接受「treatment"之間自由選擇,這在傳統的應用統計類學科比如說生物或物理科學中都相當罕見。所以在這本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從相關性分析平滑過渡到因果分析,由淺及深,使得這本書更接近經濟學,而不是數據科學的主流。

參考:Matt Taddy, 2019, Business Data Science: Combining Machine Learning and Economics to Optimize, Automate, and Accelerate Business Decisions


介紹一本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巫雲仙老師所著的《美國金融制度的歷史變遷》。本書共11章,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分內容主要從各個金融實體,包括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資本市場,貨幣,中央銀行以及金融監管六個層面闡述了美國自建國以來兩百多年間的制度變遷,而後半部分,即後四章的內容,則從法律,政治,利益集團以及金融機構四個方面試圖揭示美國金融制度形成與變遷的內在推動力。全書分為多條脈絡展開,且彼此之間無論是在時間與空間跨度上都相互重疊。

本書第一部分首先介紹的是美國商業銀行制度的歷史變遷。銀行業是金融業的核心,而銀行又是銀行業的主體。因此商業銀行對於美國金融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782年美國獨立以後,羅伯特.莫里斯成立了第一家商業銀行即北美銀行,在當時壟斷了美國的貨幣發行權,並且實行部分準備金制度。在以後一兩百年的時間裡,美國商業銀行的發展沿著國家銀行與州立銀行並存的雙重銀行制度進行,或者成為雙軌制。這是美國商業銀行制度中的特殊結構。國家銀行與州立銀行作為兩套並行的體系同時存在和發展。二者分別由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頒發營業執照,並且分別相應的接受不同主體的監管,長期同時並存,並且相互競爭,在不同的時間段內呈現此消彼漲的趨勢。1933年通過的《格拉斯.斯蒂加爾》法,第一次明確的界定了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的經營界限,確定了金融業分業經營的原則。這一格局一直延續到1999年《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頒布之後。1934年成立了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即FDIC, 構建了政府對於銀行業的安全網路。長期以來,美國對商業銀行的存貸款利率進行管制,禁止商業銀行對活期存款支付利息,並且對存貸款利息規定上限。這種管制一直持續到20世紀70年代實行的利率市場化改革之後才逐步放鬆,而對於活期存款利息支付的禁令一直持續到2010年7月21日《多德.弗蘭克法案》的通過。

關於非銀行金融中介制度的歷史變遷,本書重點討論了保險業的監管,以及獨立投行制度的出現和消失。獨立投行制度伴隨著一批獨立投資銀行的興起和發展,包括從事買賣政府債券起家的傑伊.庫克公司,從事棉花貿易起家的雷曼兄弟公司和布朗兄弟公司,以及從事末端金融業務起家的金融機構,以高盛為代表。獨立投行制度一直持續到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伴隨著雷曼兄弟倒閉以及貝爾斯登和美林相繼被收購而最終落幕。

第四章討論的是美國資本市場制度的成長和變革。美國資本市場的興起,發展和壯大的歷史過程, 是美國金融制度成長和變革中最為精彩和波瀾壯闊的一頁。資本市場是企業進行直接融資的場所,融資的方式包括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二者分別形成了股票市場和證券市場,特別是二級市場的興起和發展,擴大了融資的規模,保障了交易的流動性。通過作者的介紹,我們可以瞭解,在早期美國金融業發展和華爾街興起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的並不是我們今天津津樂道的股票,而是國債和鐵路債券。許多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金融機構,包括高盛與摩根,在早期都是通過承銷與買賣政府債券或鐵路債券發展起來的。前者的重要性在於其在為政府的各項行動進行融資。使得美國政府可以對外進行戰爭,對內進行基礎建設,後者則由於早期的美國工業化的核心正是鐵路建設。在1896年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正式出爐,這是美國資本市場發展的標誌。最初道瓊斯指數成分股有12隻,這些公司大多數都已經消失在歷史的塵埃中,唯一碩果僅存的是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到今天它的股票依然包括在道瓊斯指數成分股之中。

關於貨幣制度,美國最早實行的是金銀複本位制。為了戰爭的需要,政府開始發行信用貨幣和國債,以及貸款憑證來進行融資。美國內戰期間發行了綠背紙幣,這種紙幣是一種純信用貨幣,沒有金銀鑄幣作為抵押,與金銀複本位制形成了貨幣雙軌制。這種綠背紙幣在美國歷史上流通了整整20年。1879年,美國開始實行金本位制,但有關金銀貨幣的本位之爭一直持續了幾十年,一直到1900年美國國會通過《金本位製法案》才最終確立了黃金的貨幣本位制度。二戰以後,美國國力空前膨脹,國際金融體系確定了以美元為核心的金匯兌本位制。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確定了美元與黃金掛鉤,以及美元與黃金的兌換比率,即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其他國家貨幣則與美元掛鉤。隨著國際經濟活動的擴大,美元儲備短缺,世界銀根喫緊,該體系出現了所謂的特里芬難題,最終導致了美元危機和1971年8月尼克松政府最終停止美元對黃金的兌換,世界進入了真正的信用貨幣時代。

美國中央銀行制度的變遷同樣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眾所周知,當然美聯儲扮演著美國中央銀行的角色,通過對美國貨幣政策的調控,對經濟增長和貨幣供給進行調整。但是在美國240年的歷史中,美聯儲的出現僅僅是100年以前的事情。最早的美國是沒有中央銀行的,其間出現過的一些類似中央銀行的機構,比如最早的北美銀行,以及19世紀早期的第一和第二美國銀行,曾經在一段時期內在某些方面扮演了中央銀行的職能。以至於從1836到1913年接近80年的時間裡美國事實上是沒有中央銀行制度的。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美國在政治傳統上傾向於分權制,在政治上表現為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在金融上則表現為國家銀行與州立銀行各自為政的雙重銀行與自由銀行制度。美國人對於權力的高度集中始終抱有恐懼和警惕的心理。因此更加傾向於分散的自由銀行制度。這種缺乏統一中央銀行協調的現狀導致了美國金融與經濟運行的無序,最終導致了1907年的金融危機。這次危機對美國金融市場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100多家銀行破產,人們對金融機構的信心喪失殆盡,金融市場流動性枯竭,活期貸款利率達125%。更加糟糕的是,由於缺少救市工具和手段,聯邦政府面對危機無所作為。最後依靠J.P.摩根一人之力,挽大廈之將傾,拯救了處於崩潰邊緣的美國金融市場,J.P.摩根也因此被譽為「一個人的美聯儲」。從歷史的發展進程來看,任何一次金融危機都會催生一些變化和新事物的出現,1907年危機催生的正是美國的現代中央銀行體系,也就是美聯儲。經過5年的籌備期,美國國會通過了《聯邦儲備法案》,為美聯儲的建立掃清了最後的法律障礙。關於美聯儲的性質,在它成立之初便蒙上了一層神祕的色彩。許多陰謀論者認為美聯儲是國際銀行家操控美國金融體系的工具。甚至有些作者將其與羅斯柴爾德家族聯繫起來。這些觀點在目前看來是有些偏頗的,在美聯儲成立早期,美聯儲的確受到了私人銀行家的影響。這些私人銀行家以洛克菲勒,J.P.摩根,範德比爾特等人為代表,形成了一個名為獵鴨俱樂部的核心集團。居說他們參與起草了奧德里奇計劃的原始版本,提出了美聯儲結構的一些設想。但這個計劃遭到了反華爾街壟斷陣營的強烈反對,最終在1912年底被威爾遜總統否決。在1913年12月最終通過的《聯邦儲備法案》,反映了多個計劃版本的折中與妥協。同時兼顧了私人銀行家,農業利益集團和激進勢力的訴求。因此美聯儲的成立是各方,特別是聯邦政府與私人銀行家博弈的產物,而非私人銀行家的工具,儘管它在形式上由私人銀行擁有。美聯儲的最高決策機構是理事會,其下是12個地區聯儲銀行,其中以紐約聯儲銀行為首。對作為會員的商業銀行進行監管。目前美國銀行業37%的銀行均為其會員銀行。從發揮職能來看,美聯儲是政府的銀行,銀行的銀,發揮著最後貸款人的職能,穩定宏觀經濟運行和金融業的發展,同時執行貨幣政策。經過100多年的發展,美聯儲在貸幣政策工具方面不斷自我完善,通過公開市場操作,貼現窗口和法定存款準備金三大工具進行貨幣政策的調整。通過穩定經濟,調控貨幣總量,以及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實施非傳統的貨幣政策,以及四輪量化寬鬆計劃,美聯儲在美國經濟和金融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與其他國家的央行相比,美聯儲的獨立性體現在其作為自負盈虧的私人央行,不依賴政府財政撥款,而是具有獨立的財政收入,同時在政策層面享有貨幣政策工具和目標的獨立性。但在另外一方面,美聯儲的經營由國會授權,某些官員如聯儲主席由總統任命。在國際上與其他國家央行相比,美聯儲的獨立性較強,超過英格蘭銀行與日本銀行。但稍弱於德意志銀行。聯儲理事會成員任期長達14年,保證了政策的穩定性以及較少受政府更迭的影響。但由此引發的對於獨裁專制的擔憂也貫穿始終,比如格林斯潘曾擔任聯儲主席長達20年,其任內的一些措施也遭到公眾的詬病。

關於美國金融監管制度,也是伴隨著美國金融體系的發展而不斷完善的。在早期一直到美聯儲成立之前,美國金融業的監管主體是地方政府。監管的主要手段包括建立銀行經營的財務報告制度,對銀行實行頒發執照和經營許可。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建國初期的十多年裡實行的並不是聯邦制,而是邦聯制。後者作為一種相對鬆散的政治聯盟,各州享有的自主權很大,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十分有限。並且由於缺乏徵稅權而沒有收入來源。1787年憲法頒布之後,美國正式確定了聯邦制,但此後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各州政府依然是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監管的主體。各州政府監管的主要手段是建立銀行經營的財務報告制度,對銀行實行頒發執照和經營許可制度,以及確立銀行的最低資本和法定存款準備金的要求,通過這些舉措對州立銀行實行有效的監管。對於國家銀行體系,則由財政部予以監管。1907年美國金融危機以後,美國成立了聯邦儲備系統即美聯儲,與1863年成立的財政部貨幣監理總署共同構成了對銀行業實施監管的主體,監管的職責開始更多地轉移到聯邦政府。1929年的經濟危機則進一步加強了美國政府對於金融業的監管。羅斯福總統更是通過新政,以及《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證券法》等法律法規的出臺,確立了銀行業分業經營的原則,以及對存貸款利率的管制。1934年更是通過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組建,加強了對於殷罡體系的監管。進入70年代以後,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開始放鬆對金融業的監管,具體體現在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對於銀行分業經營限制的鬆動。相比對銀行體系的嚴格監管,美國對於資本市場的管制則較為寬鬆。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成為超級監管機構,對於包括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的整個金融行業都實施監管。並且更加關注金融體系的整體穩定,以及防範系統性風險,開始推行宏觀審慎性監管原則。

第二部分內容其實已經貫穿於第一部分對於金融制度歷史變遷的闡述,這一部分則是從本質上更深一層地對於金融制度變遷的原動力和本質進行探討。以政治層面為例,作者指出了美國從建國以來一直存在的兩種政治思想與社會理念的矛盾,前者是以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為代表的聯邦主義,主張強化中央政府的權力並建立集中的中央銀行制度。後者以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為代表,稱為民主共和主義,強調個人自由,主張限制中央政府的權力以避免產生專制與獨裁。兩者都對美國早期的金融制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前者推動了美國聯邦制的建立,以及國債制度,通過漢密爾頓的旋轉門計劃,利用國債的滾動發行為聯邦政府的財政支出融資,並建立了美國中央銀行的前身即美國第一銀行。而1913年美聯儲的誕生標誌著聯邦主義在金融制度上的決定性勝利。在政治與法律的背後,則存在著很多利益集團,包括一些工商業與金融業大鱷,如鋼鐵巨頭卡內基,鐵路大佬範德比爾特,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毛皮大商人阿斯特,以及金融鉅子摩根家族等等。他們在不同的時期對美國金融制度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

談到美國的金融制度發展史,就不能不提到那些曾經或依然活躍在美國甚至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金融機構。本書討論的幾個金融機構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首先是高盛集團。這家國際知名投行在最初成立時只有1位僱員,也就是它的創始者戈德曼。他在1869年在紐約的家門前掛了刻有自己名字的招牌開始營業,開創了這家投行大鱷的傳奇歷史。最早的高盛從事的是票據經紀和貼現業務,在長期的踐行中確立了合夥人制度。這種制度一直維持到今天。與其他投行不同,在高盛,員工升遷的頂點是成為合夥人(partner),而不是MD. 到19世紀90年代,高盛已經成為全美最大的商業本票交易商。在1929年到1933年的經濟大蕭條中,高盛遭到了重創,幾乎瀕臨破產的邊緣。拯救高盛的是一位傑出的金融家西德尼.溫伯格。他利用自己的政治和人脈資源將高盛從危機的泥潭中解救出來,並且使其重新走上輝煌的道路。1956年,在溫伯格的努力下,高盛成功地為福特汽車公司完成了IPO, 並由此躋身一流投行的位置。同時,溫伯格還開闢了投行併購的盈利模式。溫伯格執掌高盛40年,他的遠見卓識使得高盛成為投行中的佼佼者。他也被認為是高盛企業文化的締造者。在他於1969年離任後,他的後繼者保持和擴大了高盛的輝煌,在商品市場,能源市場,國際政治市場都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時至今日,高盛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盛帝國,其影響力遠遠超除了資本市場和金融領域。隨著高盛實力的擴張,它的某些做法也引起了市場上的非議和詬病。比如其對能源價格的操控,最明顯的一次是通過修改其控制的"高盛能源指數"(GSCI)中無鉛汽油的比重,使得汽油價格下降,並因此獲得巨額利潤。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2010年的歐債危機中,高盛都被指控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特別是在希臘主權債務危機中,高盛先是通過運用一種叫做"貨幣掉期交易"的衍生產品幫助希臘政府將大量負債由表內移至表外,使之符合加入歐元區的條件,並在希臘發生償債危機前夕大量購入希臘主權債務CDS, 之後又對希臘的主權信用猛烈唱衰,在其CDS信用價差達到高點時將其悉數拋出,獲得巨額利潤。2008年之後,高盛為了獲取聯邦政府救助,改組為銀行控股公司,結束了其作為獨立投行的歷史。

曾經作為美國第四大投行的雷曼兄弟公司,最初是從美國南部地區的棉花交易起家的。隨著經營範圍的擴大,其業務範圍逐步擴展到金融領域,經營範圍也從南部擴展到紐約。雷曼的第一筆投行業務是在內戰結束後為阿拉巴馬州政府提供的證券承銷業務。其後其經營範圍快速向多元化發展,在19世紀七十年代參與了鐵路風險投資領域,並牽頭成立了紐約棉花交易所,吹響了其在商品期貨交易方面的進軍號角。在19世紀末,雷曼進一步涉足IPO 與併購領域,特別是在零售業企業的股票包銷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在20世紀30年代之後,雷曼率先打入電影等娛樂產業,並為相關企業提供融資。其後雷曼的發展經歷了一些曲折,曾經在1984年被美國運通集團收購,但在1994年又重新成為獨立投行。之後,通過一系列的業務調整,在本世紀初達到了鼎盛時期,股價在2000年初已達100美元以上。同時完成了一系列大手筆的併購業務,在2006年《巴倫週刊》年度500強企業業績調查中排名第一。2007年其業績更是達到歷史頂峯,是倫敦證券交易所交易量第一的券商,為金融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蘇格蘭皇家銀行收購荷蘭銀行擔當財務顧問。然而,這一切都是最後的輝煌。盛極而衰,雷曼兄弟沒有能夠像其上世紀30年代那樣在經濟危機中倖免於難,由於其過高的槓桿率和帳戶上所持的大良不良資產,尤其是次級房貸抵押證券MBS,最終在2008年宣佈破產,退出了歷史舞臺。需要指出的是,雷曼的倒閉也同時標誌著美國獨立投資銀行制度的終結。

在今天,摩根大通,也就是J.P.摩根,是美國第一大商業銀行,也是國際知名的綜合性金融機構,在國際金融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而JP摩根在美國金融發展史上的作用,則鮮為人知。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瞭解到,JP摩根曾經在上個世紀初通過紐約資本市場完成了當時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一樁併購案例,通過購買卡內基鋼鐵公司,以及對200多家小公司的合併,創建了美國第一家資本額超過10億美元的公司,即美國鋼鐵公司。在當時該公司佔據了美國鋼鐵業市場份額的70%。這家公司時至今日仍然是美國鋼鐵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值約為60億美元。在1907年美國金融危機中,J.P.摩根力挽狂瀾,先後啟動了4次救市行動,籌貨2500萬美元,挽救了美國的銀行體系,在事實上扮演了中央銀行的角色。在1933年《格拉斯.斯蒂加爾》法案通過之後,美國的銀行開始實行分業經營,J.P.摩根的投行業務被剝離出去,成立了獨立的投行即摩根斯坦利,也就是日後的美國第二大投行。J.P.摩根本身則成為一家商業銀行。這一格局一直持續到1999年《美國金融服務現代化法》頒布之後。2000年J.P.摩根與大通曼哈頓公司合併成立摩根大通公司, 成為一家集金融零售與批發業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金融集團。在2004年與美國第一銀行合併,一躍成為美國第二大銀行。2008年在美國政府支持下進一步兼併了美國西海岸最大的金融機構華盛頓互惠銀行以及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成為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古老和最為知名的金融機構。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將歷史的縱向維度與制度的橫向維度相結合,梳理了美國金融制度的發展主線,既考慮了經濟因素,也考慮了非經濟包括政治,文化與人文因素對於美國金融制度演變的影響。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


謝謝 @司馬懿 老師。

推薦一個薩金特團隊關於computational economics的網站資源:

QuantEcon?

quantecon.org圖標

內容主要是Julia和Python在經濟學,尤其是宏觀裏的應用,右上角 Lecture 裡面有網頁版的講義、習題和源代碼,也有相應的pdf供離線使用。pdf的鏈接如下:

Quantitative Economics with Julia?

julia.quantecon.org

Quantitative Economics with Python?

python.quantecon.org

這套資源最大的優點是提供了大量優質的實例,比如用Julia code 求保留工資、解DMP搜尋-匹配模型、宏觀裏的不完全市場均衡等等。既可以作為研究生自學的教材,也可以作為高年級本科以上課程的講義。

希望這個網站未來可以有漢化版!


有兩篇今年正式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美國經濟評論)上刊出的論文很「有趣」,值得一讀。

第一篇:Thomas Piketty Li Yang Gabriel Zucman, 2019. "Capital Accumulation, Private Property, and Rising Inequality in China, 1978–2015,"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109(7), pages 2469-2496

翻譯成中文標題大概是《資本積累,私有財產和中國正在提升的不平等,1978-2015》

這篇文章結合了國民賬戶,稅收數據和問卷,進行數據整合與分析後,大幅度上調了官方對中國不平等性的估計,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從北歐級別的不平等水平躍升到了接近美國的不平等水平。

第二篇:Chen, Yuyu, and David Y. Yang.2019."The Impact of Media C*ship: 19*4 or Br*ve N*w W*rld?"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09 (6): 2294-2332.

內容就不複述了。這篇文章一是能終結一些討論,二是不同的人能從這篇文章的結論中讀出不同的東西,所以就更「有趣」了。


上週去亞太經社(ESCAP)的圖書館找書,我當時突然好奇搞宏觀經濟、政府政策的這些specialist借閱什麼書最多,我就找圖書館要了去年借閱數據,正好可以給大家提供些參考(都是偏科普性的讀物,學術性不太強,適合不是經濟學背景但又對相關話題感興趣的寶寶)。因為圖書館的都是英文原版,有中文譯本的我會特別標出來。

1.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Klaus Schwab

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執行主席克勞斯·施瓦布的著作,全書主要介紹了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技術以及它們對政府、商業、公民社會和個人的影響。比如書中提到,WEF(世界經濟論壇)的數據顯示,到2025年,納米材料的商用會比鋼鐵堅固200倍,比人類的頭髮細百萬倍;3D列印的人體肝臟;10%的美國汽車將實現無人駕駛。

2. The Economics of Povert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Policy

Martin Ravallion

全書主要圍繞以下幾個問題討論:

  • 追溯了貧困研究的歷史,分析目前全球貧困狀況如何?
  • 為什麼會存在?目前的貧困狀況對美國、歐洲及世界範圍的未來經濟發展有何影響?
  • 有什麼手段可以幫助減少貧困?

ps: 扶貧這個話題其實這一年在UN大大小小的文件提的非常多,所以才會有那個『live no one behind』的口號。

3. Homo Deus: A Brief History of Tomorrow

Yuval Noah Harari

*中文譯本《未來簡史》

這是我看完簡介最感興趣的一本,看起來像是講歷史,但作者的某些觀點又有管理學和經濟學視角(而且從作者的行文我覺得他應該還有在研究哲學和宗教)。我剛剛開始看原版,對於我來說理解起來有那麼點難(可能我太蠢了)。比如作者認為人類會成為演算法的一部分(algorithms),大數據(big data)變為宇宙的範式。圍繞這點作者就提問如果對於社會、政治、日常生活,高度智能演算法比我們本人更瞭解現狀,人類將何去何從。

解釋一下標題『homo deus』的意思,我發現中文譯本直接把前面省略,只翻譯了後半部分。這是兩個拉丁詞,homo指的是人(man),deus指的是上帝(god),作者用這個詞是想與『homo sapiens』(智人)這個生物學分類名詞進行對照,用來表述人類進化下一階段是脫離自然能力的支配而實現自我主導的。

4. Weapons of Math Destruction: How Big Data Increases Inequality and Threatens Democracy

Cathy ONeil

副標題就很好概括了本書的主要內容,大數據如何加劇不平等(馬太效應:窮者愈窮,富者愈富)、威脅民主制度。作者有數量分析學的背景。

5. Life 3.0: being human in the ag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x Tegmark

這本書說白了就是面向大眾的AI科普。作者介紹了各種AI運用場景以及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比如AI對就業市場、對社會福利體制、對政治制度的影響。

6. The content trap: a strategists guide to digital change

Bharat Narendra Anand

*我只找到對於某些章節的譯文,可以試著檢索《數字化轉型策略指南:避免掉入內容陷阱》

企業目前面臨兩個主要挑戰:獲得更多的曝光率和獲得更多的利潤。全書列舉了全球很多個商業例子(包括我們國家的騰訊)來說明企業如何能利用數字科技進行競爭。我覺得傳媒領域的寶寶應該會比較感興趣,作者有個核心觀點:在數字時代,網頁的內容(content)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聯結(connection),聯結包括了用戶聯結、產品聯結和功能聯結。比如作者強調聚集一羣對自己產品、企業感興趣並能夠提供反饋的受眾(消費者)很重要。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