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任何速度都不能超過光速,並且時間也是像三維一樣的維度。那麼我突發奇想,構思出來了一種奇思妙想。

如果這樣的話,是不是當我們光速運動時我們就是於時間維度是靜止的。當我們靜止時我們在時間維度上就是光速運行的。

這樣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就被重新定義了。

以這個假設為前提,我們於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開始。當時任何物質或者能量速度都為無限大,即都靜止在時間的某一刻度上。而後有粒子速度降低到光速以下,那麼它相對於時間軸刻度就開始向前運行(即時間開始流逝)。隨著粒子速度越來越慢,在時間軸上運行速度越來越快。當粒子靜止時,就變成以光速在時間軸上運行。

從有第一個粒子靜止開始,宇宙就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開端,靜止粒子在時間軸最遠端,光速粒子在時間軸最近端。

隨著宇宙慢慢開始演化,宇宙變成了一個在時間軸上幾乎無限長的東西。在時間軸的中段,形成了我們的世界,臨近刻度的三維世界的一切幾乎完全相同。

我們以在同一時間刻度的宇宙為一個位面,那麼臨近位面必為一模一樣。而且因為此時同一位面的物質運動速度已經趨於穩定,此時宇宙(位面)的模樣在三維生物眼中就不會再發生改變。

但是如果我們給物體加速或者減速則會因為速變動導致我們在時間維度上的速度改變進而破入不同的位面。此時我們就進行了時間穿越。

此時我們需要知道我們去了未來還是過去,這需要我們尋找時間軸大爆炸那一端和運動靜止那一端哪一個是過去哪一個是未來。

如果把時間軸當成一個維度,把經歷過的過程叫做時間的話,大爆炸那一端經過了無數年的變動,運動靜止的那一端沒有經歷過任何之事。這樣我們就可以把大爆炸那一端定義為未來(因為經歷了無數時間),運動靜止那一端定義為過去(什麼都沒經歷過)。

如果在時間軸上每一個相互靠近的位面之間,變化為連續漸變的話那麼一切都會成立。

比如,一個人以將近光速出去溜一圈,就會發現自己的弟弟比自己大。(相對論)

其實就是自己接近光速,時間軸上運動減慢,進入到了時間軸上靠前位置的位面,即未來。自己的哥哥當然變老了。

又比如,當我們觀察高速運動的微觀粒子時,因為粒子的高速性,在時間軸上比我們慢的多,所以我們觀察到的結果是一個個穿越位面而來的來自過去的粒子。而且因為穿越速度過快,導致我們所測量的位置都是其他位面粒子過來瞬間捕捉到的,所以我們根本無法測量他們的軌跡。進而導致電子云的存在。

或許位面間的差異就在粒子這點,並不影響宏觀上的相似。

至於粒子干涉和光速運動物粒子不運動卻沿時間軸分布這麼廣bug,以及有靜質量物質會在接近光速時質量變大、空間縮小問題,則可以解釋成接近光速的物質之間會和時間軸其他位置產生共鳴互相影響(或許宏觀上的延續性就依此而成)等。

這個理論或許不完善,或許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但我相信我這個突發奇想的靈感爆發不會沒有一點價值。

我大學物理太過淺顯,無法判斷這個時間維度的物理模型是否能解釋物理困惑的一隅,亦或大部分物理體系都可在這個理論經過發展後融洽解釋。

特此,廣邀諸位物理同道,希望更專業的知識加以討論。


目前一共三個回答,點了三個反對……

題主的問題很簡單,內容不超過大學物理。

答案也很簡單,不是。

具體百度或者b站搜閔可夫斯基空間即可。

加速/減速是四維時空中的旋轉操作,經過旋轉之後,原本的時間軸(沿時間軸,空間位置不變)就會出現空間上的分量,表現為原本相對靜止的物體開始運動。這是經典物理可以解釋的;但原本的空間軸(同時刻的不同位置發生的事件)也會在時間軸上產生投影(不再同時發生),這就是狹義相對論的同時性的相對性。

顯然旋轉並不是穿越。

我喜歡把相對論看做絕對論,因為裡面存在一個唯一的絕對時空,所有事件都在這個時空里,相對的只有坐標,因為坐標系可以隨便取。

還是打個比方:時空、時間與空間坐標、物理規律,就像數學裡三維空間、矢量分量、內積的關係一樣。空間是絕對的,矢量分量和坐標系的選取有關,內積的計算式寫出來與坐標值有關,但最終卻與坐標系選取無關。)

另外:閔可夫斯基空間中,時間是特殊的一維,時空混合旋轉是雙曲的而不是三角的。結果是不可能有一個旋轉操作能把不是光速的東西變成光速,反之亦不可能。不可能有一個旋轉能把低於光速的東西變得高於光速,反之亦不可能。也就是「光速無法超越」。(打個可能易於理解的比方,光速相當於坐標的無窮遠,而所有旋轉都是有限的)

所以你的前提就很有問題,至於後面的那些東西……我只能說拿來寫玄幻小說還行。


https://b23.tv/aUSXwG?

b23.tv

其實我挺認同視頻里的看法。

或許「時間」只是一種錯覺。就像電影的播放,感覺有時間流逝一樣,其實只是一幀幀畫面的播放。就像快速翻動的小人書,一頁頁快速翻動,變成了動畫片一樣。讓人產生了時間流逝的錯覺吧。

翻動的小人書就像「活」了起來,有了「時間」一樣。

可能就是因為運動造就了「時間」的錯覺。

我們處於三維世界,有X、Y、Z三個維度。而運動是「絕對」的。由於「絕對運動」,我們的世界已經不在「原來」的位置了,已經在「第四維度W軸」上運動到下一個位置了,已經「翻頁」了,或者說「播放」到下一幀了。

而這個「絕對運動」的速度會不會就是光速??

是不是超越了絕對的速度,就可以趕回「原來」的位置,回到歷史之中呢?

我覺得不是。

可能第一步得找到四維的方向。如果只在三維世界裡提速,就算達到光速,可能也只是把方向跑偏了,走到另一個「平行宇宙」吧。(因為速度是矢量吧,是有方向的)

三維世界就像四維方向上的一個個「切片」一樣。

由於絕對運動,我們的三維世界已經到達下一個四維位置了,感覺「時間」流逝了。

如果只是在三維方向上提速,可能永遠回不到過去。因為三維方向上的提速,永遠與四維方向垂直,即與W軸垂直,矢量合成之後,不會是W軸的負方向,不會往過去運動。只能找到「四維」W軸的方向,往反方向走,才能回到過去吧。

其實這種「時間觀」,我們可以推出——歷史是客觀存在的,客觀的就像一棟棟房子,實實在在。秦始皇也並不算消失;逝去之人,也還在繼續存在。存在的,並不會憑空出現,也並不會憑空消失——即:存在的,業已存在。

不過對於「未來」,恐怕會有人覺得「歷史宿命」之感,未來已在,我們只是「上帝的畫作」,那麼「個人意志」可能變得虛晃。或許如果有「平行的宇宙」,前進的方向並不會一成不變,那麼「自由意識」還是有可能的。這就像提一點「速度」,與「絕對運動速度」矢量合成,即改變了「時間流矢」的大小,也改變了方向一樣。努努力或許會不一樣吧。(不同運動速度的物體,所處「時間」會不一樣吧)。


僅僅依照我對相對論的理解。

問題應該回答,是的。

但是那一大段描述中,在「一個全新的世界觀就被重新定義了」這一句之前的應該都是對的,和我想法一樣。

但關於雙生子的問題,可不是因為速度大就能穿越的,假設哥哥出發後,以近光速飛行,以弟弟的視角,哥哥的時間流速變慢,但相對的,以哥哥的視角,弟弟的時間流速同樣變慢。這樣一來,哥哥弟弟的時間流速之比還是1,並沒有穿越。

那為什麼哥哥會穿越呢?你的問題問對了,是因為速度的改變,哥哥才會穿越。更明顯的說,是因為加速度,哥哥才會穿越,再明顯一點,是因為力。解釋起來很麻煩,結論就是你收到某個方向的力,具有某個方向的加速度,那麼對於在那個方向上的物體,你會穿越他們的時間。很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地球衛星,衛星的加速度時刻指向地球,因此衛星會穿越我們的未來。

光錐之內即是命運!穿越時空?答案可能出乎你的預料!_嗶哩嗶哩 (゜-゜)つロ 乾杯~-bilibili?

b23.tv圖標

再為大佬宣傳一波(?? . ??)

但是關於宇宙起源的問題,比起宇宙大爆炸,我更相信量子漲落理論。這個就無法評論了。

謝邀。


相對論非常偉大,很多理論被驗證,但是也有一些內容是處於假說水平,沒有被科學驗證,時間是什麼在科學上還無準確描述,時間是否有開始,是否有結束,是否連續,我們都不知道,相對論關於時間的論述,我們現在科學無法準確證實,因為在10%的光速以上,才能驗證時間的變慢,我們現在大約可以達到萬分之一的光速。個人觀點,我在知乎上發布了宇宙的文章,有空看看。


相對論分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並且時間不可能成為維度,時間是無法被穿越的,哪怕是一秒。你知道你臉上,一秒出生多少蟎蟲嗎?你知道一秒,可以令你身體多少細胞死生嗎?思想是靈魂的全部,邏輯是靈魂的性格。引自,星際全面宇宙幻想。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