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拋磚引玉吧,希望多多少少能對題主有一些意義。本人是地質學本科畢業,後在東北某地礦局下屬單位工作,由於單位屬於生產單位,所以每年出野外的時間挺多,基本上一年5個月左右,同樣在南方的話出野外時間會更多,得益於東北的寒冬,能多陪陪家人。不過,這是16年之前(包括15年)的事情了,下面談談現在的局勢:

地質行業因為大環境不景氣,項目明顯少多了,基本上原來單位接的都是國家項目,不差錢,現在不得不開始接一些市場項目,甚至沒什麼利潤的化探取樣工作,沒辦法,這就是大勢,單位這兩年辭職的不少,很多人已經看不到堅持的意義了,過幾年沒起色的話,別說個人了,單位變成什麼樣都不好說。

不過,每個人的路不一樣,地質行業沒有以前那麼火熱,但是國家離不開礦產資源,現在就像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人多項目少,勢必會導致不堅定的人都轉了行,堅定的人未必就不能有好的發展,以後的地質行業從火熱中降溫,也許才是良性發展的開端。

以上是我工作這幾年的一些個人了解,有說錯的地方,歡迎指點。


苦,很苦。國內工資也不高。

但是,我國找礦技術是世界一流的。如果你在國內學到了領先全球的找礦尤其是找油技術,再成功出國,進了外國大石油公司。那恭喜你以國內目前提前批分數+極低學費+師傅無私帶教,學到了真正的賺錢本領。

或者你努力工作,好好表現,在青藏高原摸爬滾打,二十年後可能調入中央,四十年後接任總理。

事在人為,看你能看到什麼,能學到什麼,肯吃多少苦,敢冒多大險。你若是急著老婆孩子熱炕頭,就不得不承受人生到此為止的悔恨。

我國地礦部門的高水平與低工資,是礦產國有話造成的,屬於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體現,可惜大家喜歡看工資,不喜歡看其他待遇。你知道以前單位找人有送房的嗎?現在地學專業的低分狀態,是我國日益增長的對高技術人才的需求,與不能包分配之後群眾極低的認知水平之間的矛盾。當然,老師們老實本分,說不出來自己專業用處多大,也是原因之一。微古生物學對找礦如此重要,南大兩年一招卻招不滿,元培一年只有一個人選這個方向。北大學生也絕大多數人光盯著快錢。國家有責任,個人過於浮躁不學習也是責任。話說2000年北大學生擠破頭去寶潔,現在看來簡直可笑,而「被迫」去了又臟又破低端產能的江浙小廠的浙大屌絲畢業生,現在哪個不比這些北大賺的多呢。

希望給你啟發。如果你覺得我說的不對,請馬上準備轉CS,轉法律,轉會計。


17年9月轉建築工程技術專業

地質調查再有下坡路! 地質倒了!!!


一般事業單位這個崗位地調院要的多


這兩個都不會,兄弟,是真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