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書畫印等等


藝術品不像是普通商品,商品的勞動價值決定商品貨幣價值。所以非專業的你很難對他的價值進行準確地衡量。你不會願意去花錢買一件自己心裡沒數的東西。但是看到藝術圈裡經常一幅作品幾萬幾十萬幾百萬的成交,你又有僥倖心理,萬一以後升值了呢。

對於專業人士,他們對於藝術品的收藏是有規劃的,對於有價值的作品,會準確的下手。


沒有君子

難養藝人


我的天

這個問題好像一下子把我拉回幾年前

八年前 我第一次跟身邊朋友們說我要去學玉雕了 然後她們的回答竟然驚人的相似「到時候記得雕塊兒玉送給我啊」 而我當時也對玉雕一無所知 屁顛兒屁顛兒的說好呀好呀 心裡還特自豪 覺得自己很特別

然後隨著自己對專業的越來越瞭解 覺得能做出一件好作品必須很用心 很困難 很費精力 發誓自己以後完全不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東西送人

不過我的朋友們 兩年以後我正式開始做東西 偶爾發朋友圈得瑟得瑟的時候 他們卻開始問我當年的承諾什麼時候實現

我覺得是大家對藝術品這些東西製作過程不瞭解 其本身承載的文化不清楚 所以認為出一件作品蠻簡單的 大概僅僅是因為他們的不瞭解吧

總之 向我之前給過承諾的朋友們賠個不是~ 畢竟「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 畢竟當時的我一無所知 嘻嘻~ (不過偷偷的講,有幾個非常要好的朋友我是已經送過啦,東西雖小,心意卻大大的~)


因為現在的大環境和人們的整體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尊重知識和藝術成果的習慣還沒有足夠的普遍,為了省錢而消耗人情的陋習也依然比較頑固。


因為狗


這個問題很簡單啊···不用多費口舌~經濟基礎決定一切~

要是王健林,白送給他,他還覺得藝術家佔他便宜呢···

彼時,沒錢又想蹭一下藝術的氣息,有朋友的便宜能佔多好~


也許因為你的作品的確一般般?


因為窮

因為覺得人家隨手一畫就是幾十萬

因為不懂藝術

因為不懂尊重藝術

因為不願意花錢做衣食住行以外的事情


很多人不願意花錢買遊戲,而喜歡去找盜版遊戲,也有很多專業人士不願意為使用的軟體付費,而是去找破解版。

我問過了,他們告訴我:「能不花錢為什麼要花錢?」


書畫印只是文人士大夫互贈閑賞,成為真正商品像揚州八怪鬻字為生那樣的本來就極少。這種情形一直延續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才變化,由國外藏家引導成為潮流。


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分開來看。

一:藝術品以商品形式存在,就有屬於它的價格,第一個原因就比較簡單了,就是人的一種心理——貪婪,其本質是在於人們活下去的慾望,在遠古時期為了生存所長期具有的一種能力。

畫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並不便宜,具有比較高的價格,如果能平白的得到,或者以物易物,成本低的得到,就容易激發人內心的滿足感。

說聲對不起,這個不單指您,我感覺我有時也這樣。

二: 其次繼續說說一種價格認識,這存在於一個門外漢的盲區,這種問題也比較普遍,比較多的外行人都認為這個藝術家技術很高,地位很高。

但是往往忽略了一種問題,那就是對其必要勞動時間的判斷,簡單而言就是在他們思維中沒有直接把他的勞動和商品的價值聯繫,而單單覺得這只是一個勞動的過程。

如果認為勞動沒有直接的創造價值,就會本能的認為他的勞動似乎不值錢,那麼你對於求畫的過程,只對於勞動,而非結果也就是藝術品。

三: 然後我又想到了朋友關係,問題中有藝術家朋友,這也是一個切入點。

生活中我們面對陌生人,往往因為陌生,從而產生尊敬或以表判斷的內心的感受。可朋友不同,隨著逐漸的熟悉,對於對方的承受度就有了一個概念。

可以開些不十分過分的玩笑,甚至也會在接受者心中自降底線,會提升接受者的心理適應度。

有時索要的心理因素也是這樣構成的,互相的享受越界的過程,以其來應證朋友這個兩人間獨特的聯繫。

四:藝術家本身比較好說話,這是我個人的一個感受。我接觸過不少畫家,其實往往有一定等級後,他們都比較隨性,也比較大方。

這種性格讓他們對於朋友的一些要求也會滿足,從而通過這種滿足,實現他們在朋友關係中的心理滿足。

但是不可否認藝術家大都比較大方。不過也有少數,因人而異,這也是原因之一吧。

五:索要畫從古到今並不少,從齊白石的直接定價,再到啟功先生關門謝客。

索要藝術品是否能算作一種文化,暫且沒有什麼明確說法,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索要藝術品自古有之,我們所處的今天也應當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

向朋友索要藝術品有人說是對藝術家的成果的漠視,而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藝術品既然有所對應的價值,那就應有商品價格。

所以對於藝術家給予報酬是必要的,這也是他們能夠安心追求藝術的重要一步。我認為折扣是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朋友可以支持的,而以物易物,實在有些不妥。

可若是感情真的能將自己的藝術品隨意贈送,這又是藝術家主動行為,那麼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因為有些朋友總要加個雙引號。


問出這個問題來,就不是我們是他們了。

真懂了藝術,就會差的藝術不屑要,好的藝術不能要。


主要是源於沒有敬畏之心。然而這種行為的初始 更是源於不懂尊重。是教育與素質問題。部分領域。本身問別人要東西就是對別人的不尊重,不存在是否瞭解藝術,欣賞藝術。

另外中國目前對於藝術品購買沒有傳統定價,真假難辨,證書真偽認證,通貨渠道等都有不規範的不健全的形態,所以人們瞭解甚少,無法成為大眾化消費產物。

所以在目前的社會情況下,對於藝術品的喜愛代價很高,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所以也就出現了很多問題


因為素質不高 你可以去讚美或者欣賞一個人的愛好 但絕對不可以索取他職業上的東西 這跟搶沒有什麼區別 比如你欣賞的藝術家會品酒或彈鋼琴 你可以邀請他喝酒 也可以請他彈奏一曲 但千萬不要說 你的新作品可不可以送給我 那是職業 是賺錢的東西 而不是一種施捨


問題裡面有個關鍵點,「藝術家朋友」。

如果你很喜歡一個藝術家的作品,但是你不認識他,你會去要麼?-肯定不會

所以問題出在「藝術家朋友」這個詞上,我們換個案例,你有一個設計師朋友,有一天你問設計師朋友:

「哎,幫我做個logo吧?」

「你預算多少?「

「阿?都這麼久的朋友了,花不了你多少時間的,你看就這樣這樣...很簡單的「

「這個肯定要花錢才能做的「

「你說你怎麼還犟上了?我是看得上你才找你「

你還不是對方好友,請先添加對方為好友

...

另外中國是人情社會,藝術家在幾十年前社會地位低下,書畫印並不具有商業價值,他們唯一能給予那些幫助過他們,具有真摯友誼的朋友的,就是他們自己的作品。

現在時代不同了,藝術家的地位大大提高了,商業社會的法則是付出、回報。很多人去問身邊的藝術家朋友免費獲得作品,僅僅是圖藝術家聲名顯赫後作品可以在二級市場賣個好價格。既然有這種贈予慣例,可不是要多多益善?

因為工作關係,接觸過的藝術家沒有幾百也有幾十了。家裡人在書畫大省,每次回家都問:「你接觸那麼多藝術家,就沒讓他們留個墨寶?你咋那麼傻?」確實身邊很多同事、同行都是這麼乾的,但我覺得,工作歸工作,友情歸友情,心真的沒有那麼大,也開不了這個口。

真要是喜歡,還是花錢買吧!


只能說你不懂尊重了


你會話給我畫一下會死啊。又不是讓你花錢買禮物送我。大部分人都是這麼想,可惜我沒有藝術家朋友


哎,還挺一言難盡的,歷史的演變下來還沒讓大多數人們意識覺醒,但又有部分人覺醒了,有的人就會自覺的諮詢你的售價,因為知道對方的勞動,這種有意識的人遇見了你自然就會很開心的。哎,一言難盡就是了。


因為這羣人還不夠精英,直白點,窮但是還不讀書。。。


一張紙能值多少錢,刷幾筆根本不費力,找你要是看得起你,他們以為藝術創作很輕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