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輯一眼看穿了程心的軟弱為什麼不要求換一個?只要他揚起手中的遙控器說換一個人來。以羅輯的威脅度沒人敢賭啊。還有最重要的是羅輯為什麼坐視人類女性化?這個時候不管是誰都知道應該全力發展科技和三體拼了


主不在乎

羅輯沒有計劃,沒有主張,他只是一臺沒有感情的持劍機器。

如果羅輯的想法變得複雜,主動幹預政治,就會被分析、被研究,他的思想會被剖析,底牌會被翻出,甚至會出現專職解釋羅輯語錄的「先知」。他就真的變成了一個人類的獨裁者(或者神)而非公正的持劍人。

獨裁者羅輯又如何維持自己的帝國運行呢?他不是超人,他會越陷越深,直到像歷史上的獨裁者一樣被運勢所裹挾,最終被拋棄。

羅輯的玩世不恭來自理性,人類社會在他眼裡早就是一個垃圾桶了。他儘可能站在路邊,讓歷史的車輪自行前進,而不是不自量力的去駕馭它。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開始威懾的那個雨夜,羅輯就做好準備,成為一個孤獨的守墓人,區別只是時間長短而已。

已經給人類機會了,是人類自己不中用啊。


知道雷迪亞茲是怎麼死的嗎?

如果邏輯做點什麼的話,他就會和雷迪亞茲一個死法


什麼都不做,其實是最明智的選擇

羅輯不知道程心鎮不住三體人嗎?不知道三體人會翻臉嗎?

他肯定知道,面壁了五十四年,羅輯已經看透了他的敵人。

我們假設一下,如果羅輯用了權利來干涉人類選擇第二任執劍人,會有什麼結果。

如果面壁者羅輯利用權利迫使人類放棄程心,直接任命維德為第二任執劍人。

那麼和平將被延續半個多世紀左右,而此時的羅輯和其他高威懾度的公元人大概率會壽終正寢入土為安。

然後呢?能獨當一面的高威懾公元人基本死絕,留下一個被和平矇蔽雙眼的,只有娘們和假娘們的地球。

誰來當第三任執劍者呢?

結果只會是另一個「程心」

我認為,羅輯及時放權,為的不是這脆弱的和平,而是留下希望的種子,留下革命的火種。

羅輯把劍交給程心後,自己帶領一批沒被和平娘化的精英來延續人類文明,在黑暗森林中重新開闢一條生路。


因為人類並不感謝羅輯。而且羅輯有危脅度的前提就是羅輯既在乎又不在乎人類的死活。

如果羅輯用危脅人類的方式來換取某些東西,那麼在三體人眼中,羅輯的危脅度下降了,反而在人類眼中,羅輯更可怕了。那麼只會加速這一切。

最後一包安眠藥 執劍「和平」交接。


當執劍人之前出於什麼心態就不說,當上執劍人之後就只有【你敢來我就敢按】這一個工作。

什麼保衛家園制衡三體啥的都是屁了,神不會有做人的想法,哪怕是被逼無奈做的神。

程心為什麼按不下去?因為她在乎啊,渾身散發著人性的光輝,對生命的尊重甚至超過了生命本身。

執劍人就是不會幹預執劍人工作之外的事,工作只有一個——我想活但是我敢死。

把求生欲和求死欲互相平衡達到一個合格的執劍人水平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羅輯本身只是個沒社會責任感的無賴博士。

當個【功能神】就不錯了,你想要他做別的,那也別說什麼選下任執劍人了,直接就逼大家全力造光速飛船光粒二向箔什麼的和三體對轟多好,下個執劍人讓三體人去當吧!


醫術決頂的醫者,也無法阻止自我的自然死亡。

羅輯能力再強大,他也只能代表個人,無法決定整個人類的發展方向。三體中的人類沒有上帝視角,他們更不知道羅輯對三體的威懾力到底是多大。


其實,交接的時候羅輯可能看都沒認真看程心一眼,他也不關心誰當執劍人。

他只是個卸了變態任務然後安詳地離開的一個老頭。兩軍對峙的時候,弱勢方不可能永遠靠威懾而活下去,這他不可能想不到。


個人無法改變羣體的意志,逼走一個程心,還會有另一個程心。

但是媒體、教育用時間卻可以改變人心,羅輯的思維再厲害,決策再怎麼英明,架不住他沒有人支持,他沒有勢力去幫他宣傳,造勢,大家只是畏懼你手中的「劍」

只會在行動上表面認可你,但是內心早就是反骨仔了。

一旦羅輯失去「劍」就會遭遇清算,和歷任韓國總統差不多。


羅輯深思許久說:「顏,什麼都有結束的那一天,太陽和宇宙都有死的那一天,為什麼獨有人類認為自己應該永生不滅呢?我告訴你,這世界目前正處於偏執中,愚不可及地進行著一場毫無希望的戰鬥。對於三體危機,完全可以換一個思考方式。拋棄一切煩惱,不僅是與危機有關的,還有危機之前的所有煩惱,用剩下的時光盡情享受生活。四百多年,哦,如果放棄末日之戰的話就有近五百年,這時間不短了,用這麼長的時間人類從文藝復興發展到了信息時代,也可以用同樣長的時間創造從未有過的無憂無慮的愜意生活,五個不用為長遠未來擔憂的田園世紀,唯一的責任就是享受生活,多麼美妙……」

說到這兒羅輯自覺失言。

因為羅輯根本不關心人類的命運。又或者說,羅輯是那種「宇宙的一切都會滅絕,所以應該享受當下」的人。

「什麼做法?不要孩子?當然了!」羅輯用叉子指了指旁邊一桌正在談論經濟大轉型的人,「知道他們後代要過什麼日子嗎?在造船廠――造太空船的廠――裏累死累活一天,然後到集體食堂排隊,在肚子的咕咕叫聲中端著飯盒,等著配給的那一勺粥……再長大些,山姆大叔,哦不,地球需要你,光榮入伍去吧。」

「末日那一代總會好些吧。」 「那是說養老型末日,可你想想那個悽慘啊……再說最後一代爺爺奶奶們也未必喫得飽。不過就這幅遠景也不能實現,瞧現在地球人民這股子橫勁兒,估計要頑抗到底,那就真不知道是個什麼死法兒了。」第62章 面壁者(5)

飯後他們走出酒店,來到早晨陽光的懷抱中,清新的空氣帶著淡淡的甜味,很是醉人。

「得趕快學會生活,現在要學不會,那就太不幸了。」羅輯看著過往的車流說。

薩伊說:「沒有,這次真的可以。你知道,從面壁計劃誕生起,國際社會就一直存在著反對的聲音,而且,不同的國家出於自己的利益,大都支持面壁者中的一部分而反對另一部分,總有想擺脫你的一方。現在,第一位破壁人的出現和泰勒的失敗,使得面壁計劃反對派的力量增強了,與支持力量處於僵持狀態。如果你在這時提出直達末日的要求,無疑給出了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折中方案。但,羅輯博士,你真的願意這樣做嗎,在全人類為生存而戰的時候?」

「你們政治家動輒奢談全人類,但我看不到全人類,我看到的是一個一個的人。我就是一個人,一個普通人,擔負不起拯救全人類的責任,只希望過自己的生活。」


沒有意義,沒有必要。

首先我認知到的羅輯他本就不是懷揣拯救蒼生這種偉大理想的人,甚至說他很俗氣,他有一些才華,卻也沒想要做到多高的位置,他的理想生活很接地氣,他本就不想做什麼面壁者,是迫於無奈才坐到了這個位置。從剛開始當上面壁者後的無奈到後來借用職權去度假享受人生,還讓人找來了夢中情人一起享受人生,他就是很現實的一個人。而直到莊顏和孩子一起離去,他才深知自己並不是擁有真正的自由,他想要承擔起丈夫和父親的責任,所以他才挑起重擔,他從來沒有自願過。

當上執劍人本非所願,那在漫長的歲月裏只有枯燥陪伴,想必他內心肯定不是樂意的,只有和妻子孩子相處的日子是他內心深處的快樂源泉,而他也逐漸感知到當初把他譽為救世主的人類對他的態度變化,人類對他的態度從質疑到憤怒到驚訝到信任到臣服再到恐懼再到不安。在距離上一次三體人侵略地球過去那麼多年後,人類享受到了一小段平靜,從而對這個掌控全人類命運的人開始產生恐懼甚至是厭惡,沒有被三體人拿捏卻被一個地球人拿捏,所以人們早想換掉他了,這也是為什麼選出程心這個美少女來當執劍人。我想羅輯是早就看透這一點的,在漫長的枯燥的一個人震懾的歲月裏,他早就累了。

他為了守護妻子和孩子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奉獻了青春,他內心早就累了,至於人類的未來,他可能早就預料到不會有太好的結果,而且他也不想去管,他本就不是救世主,所以,早在交出權杖的那一刻就生死有命,互不相欠了。


因為做的越多錯的就越多,

羅輯能夠對三體人形成威懾,就是因為他表現的對自己生命的不在乎,對人類命運的不在乎,對三體命運的不在乎,如此三體人才會相信羅輯真的會按下廣播按鈕。但凡羅輯有一點關注人類命運的表現都會讓他的威懾力降低,就像一個人不管是恨你還是愛你都是在意你的,但是連看都懶得看你的大概率是不在乎你的。


什麼都不做嗎…嗯,不如將自己代入想一下,自己能去做什麼。

本來自己作為面壁人就是個意外,不像其他幾位有充分的計劃和長久的準備。

在羅輯被告知選自己的目的時(指被追殺),還能如此處之泰然,隱居、住豪宅、找夢中情人,恐怕除了他很難有人做到。這也是面壁人除能力外必須有的素質。

而且也正像書中的比喻:寫語文試卷前先看一眼作文題目,這樣在前面答題時腦中也有無意識的思考。羅輯不可能在這段時間中真的什麼都沒做,只是沒有思考方向。所以知道自己被追殺時下意識的就想到了原因,並從此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面壁人」

最後再附上很喜歡的一個作品,作者見水印,侵刪


第二部最後也說了,羅輯感覺自己都不是人類的一員了,或許當時是因為那個特定的環境產生的這種感覺,但羅輯作為執劍人這麼多年,可以說他已經不認為自己還是那個時代的「人類」了

執劍人這個位置,就是與兩個世界、兩個文明為敵,最後交接時羅輯很可能已經明白程心不會按下按鈕,但已經和他沒有關係了,他已經不認為自己還是人類了


他不能讓自己對人類產生感情。

不論是表面的,還是內心深處的,他都要扼殺這種情況出現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有足夠威脅度的合格的執劍人。

他對三體威脅度其實很高,三體也知道他對三體威脅度是真高,三體怕了。所以羅輯贏了三體。

他對人類威脅度其實很低,人類卻以為他對人類的威脅度高,問題是人類竟還要弄他。所以人類贏了羅輯,輸了自己。

可惜。


「累了,別廢話了,毀滅吧趕緊的」

有一說一,全是白左聖母婊的人類,不用三體人動手我自己都想滅了

羅輯:早知道我玩命保下來的人類發展成這個樣子,當初還不如去澳大利亞玩大逃殺,呸。


與其說什麼也不做,不如說什麼也做不了,又或者說,他什麼也不需要做。

確實,羅輯成為面壁者只是因為他是目前地球上唯一有可能推出黑暗森林的人。他沒有辦法調動太多資源,也沒有辦法做出太多的事情。

而且羅輯面壁成功的前提建立在黑暗森林的成立,人類對羅輯的信任也建立在黑暗森林的成立。在咒語生效之前,黑暗森林沒有驗證,羅輯自然也無法有所作為。某種程度上,羅輯就是黑暗森林的代言人。

至於之後羅輯幾十年的面壁,看似什麼都沒做,事實上他也什麼也不需要做。只要他的心理還是堅毅而果敢的,他就是一如既往的執劍人。


有慾望的人就有弱點,有弱點就會被要挾、利用。邏輯拋棄了慾望,才成為了合格的執劍人。所以有人接手他就卸任,僅此而已。


這個問題讓我聯想道老子的道家思想,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機械體和生物體,簡單體系和複雜體系。

羅輯在我看來,是完全把道家思想應用到了極致。

黑暗森林威懾的本質,在於威懾力,做的越多威懾力越弱。

道德經中有句話可以來解釋——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治大國若烹小鮮,烹小鮮的核心思想是不折騰——無為。

無的作用有時候往往比有更有力量。


「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對於羅輯來說每天上課劃划水,平常泡泡妞,受人一聲羅老師本是很開心的一件事,直到他去見了一位亡故人的墓前,一切都開始發生改變,似乎整個世界都在和他作對,飛來橫禍一輛汽車撞向他,雖然他極為走運的躲過了,但是他的(朋友?學生?女朋友?情人?七天法律系妹子)不幸遇難了。

「您是警察嗎「

」以前是吧,我叫史強「

這大概是兩個《三體》中最受大眾喜歡的角色之二,羅輯也就從這開始了他的無法擺脫的面壁人身份。而後史強帶領羅輯去往行星防禦理事會,成功當選第四位面壁人,(面壁計劃,因為整個地球都在智子的監視下,所以說任何需要交流計劃都是沒有隱祕性,那麼就需要一個人對全世界沉默,他們完全依靠自己的思維制訂戰略計劃,不與外界進行任何形式的交流,計劃的真實戰略思想、完成的步驟和最後目的都只藏在他們的大腦中,面壁者所要誤導和欺騙的是包括敵方和己方在內的整個世界,最終建立起一個撲朔迷離的巨大的假象迷宮,使敵人在這個迷宮中喪失正確的判斷,儘可能地推遲其判明我方真實戰略意圖的時間)面壁者將被授予很高的權力,使他們能夠調集和使用地球已有的戰爭資源中的一部分。在戰略計劃的執行過程中,面壁者不必對自己的行為和命令做出任何解釋,不管這種行為是多麼不可理解。

當然了我們的羅教授得知自己成為面壁人之後是無限懵的,因為他覺得自己跟前三位比起來實在差太多了,更主要的是他自己深知自己沒有辦法。最後我們的羅教授還是坦然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很要臉的讓史強去給他找一個夢中情人,對他就是跟史強說「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當然了當最後羅輯有了妻子孩子之後,不得不開始考慮起來拯救人類這件事了,羅輯在此之前從未有計劃,當他衝破冰面時也就是打破桎浩破壁之時,「面壁人羅輯,我是你的破壁人」(破壁人ETO組織為了破壞人類面壁計劃而採取的破壁計劃,把每個面壁者的計劃找出來,從而破壞,而羅輯自己就是自己的破壁人)

最後羅輯取得成功的方式正式利用了前面聊過的兩條公理(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加上猜疑鏈和技術爆炸。他向太空發布了一條詛咒,最後被羅輯大法師詛咒的那顆星星被摧毀了,這也讓羅輯明白了自己猜想的黑暗森林的法則是真實存在的,最後通過威脅廣播星際坐標(雪地工程部署在太陽軌道上的三千六百一十四枚核彈爆炸後會形成三幅畫面就是三體星系的三維坐標圖,如果引爆三體人將與人類同歸於盡)的方式成功的阻止了三體人的侵略。

「太陽快落下去了,你們的孩子居然不害怕?」

「當然不害怕,他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k835OQ33H_25K_cPU6o79g


以前我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普通人。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