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对我们皮肤和身体的伤害真的忒大了,火星妹也心有戚戚,特别是对主妇来说,除去对健康的伤害,油烟影响造成的脸上斑点暗沉几乎是不可逆的,长此以往,煮饭仿佛变成了生化武器。

那么如何减少油烟的伤害呢?火星妹看到有人留言:简单鸭,让男朋友来做就好了呀~

简直是开玩笑!油烟的攻击是无差别的!还是让火星妹聊一聊打败油烟的正确方法叭!

方法一:全副武装,注意洗脸清洁。

做饭时,做好个人防护,手套、长袖、围裙、口罩一个不落,减少暴露在油烟环境下的皮肤,换言之,就是物理防御法。

做好饭后,立刻去洗脸,先用温水打开毛孔清洁,再用冷水收敛毛孔,促进脸部血液循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对淡斑美白有一定的效果。

当然,这个方法是有弊端的,炎炎夏日,烹饪中的厨房原本就有热度,衣著过量会造成大汗淋漓的不适体验,严重时甚至可能会中暑,所以目光还要更多地放在油烟源头上,于是就有了方法二!

方法二:健康烹饪方式,选油要慎重。

避免过火炒菜。不要等到油冒烟了才下锅开炒,这种炒菜方式非但没有什么美味附加值,还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和致癌物质,得不偿失。

选择精炼程度高的食用油。烹饪油的杂质含量越高,烟点就越高,在产生大量油烟的同时,炒出来的菜也远没有精制油来的美味,不知如何选择的朋友可以咨询超市导购人员。

不重复用油。煎炸过后,有些朋友出于节俭理念,会收好废油用于下次煎炸或炒菜,这就相当于给了油烟伤害你的机会鸭!

蒸煮代替煎炸,无论从营养层面还是油烟产出量来看,蒸煮都是更好的烹饪方式,能够在锁住食材营养的同时减少用油量。

善用厨电,例如烤箱、微波炉、空气炸锅等等,都可以避免直接烹饪产生的油烟伤害,这也是现代厨房带来的好处。

做到这些,厨房依旧免不了产生油烟,这里就要提到油烟机,也就是方法三。

方法三:选择集成灶。

这里要从集成灶的设计构造说起,也涉及到问题中提到的油烟过脸问题。

集成灶则采用侧吸下排原理,15-25厘米黄金距离排烟,避免了油烟过脸和油烟逃逸,搭配出色的油烟分离技术,优秀的集成灶可以达到很不错的排烟率。

此外,集成灶还设有烟灶联动的功能,避免做饭忘记开油烟机的窘境,关闭灶台后,烟机会继续运行一段时间,确保油烟排净,营造干净清新的厨房环境。

最后,火星妹祝大家:油烟跑光光,做饭好心情~


呃,谢邀…

想要十指不沾阳春水,炒菜油烟不扑面

我想了想:1首选就是出去餐馆吃饭,完全跟油烟绝缘

2如果财力不丰不得不在家里做饭,那就选择蒸菜,水煮之类的菜式,或者用烤箱做一些焗饭焗菜,让油煎爆炒这种东西不在厨房出现,但是生活也会缺少很多乐趣

3如果实在无法割舍爆炒,那就有如下方法

3.1使用精炼玉米油之类的精炼食用油,不要用初榨橄榄油之类的初榨油,因为精炼食用油中的杂质比初榨油要少,锅子的温度要烧热到230-240度才会起烟,而初榨橄榄油锅子烧到190度左右就开始冒烟了

大火热油做菜肯定香啊

网上查的一些油的烟点

1)精炼牛油果油 271摄氏度 (几乎是所有食用油里面最高的)

2)米糠油 254摄氏度

3)茶籽油 252摄氏度

4)高油酸菜籽油 246摄氏度

5)化学萃取橄榄油 238摄氏度

6)精炼大豆油 238摄氏度

7)棕榈油 235摄氏度

8)精炼椰子油 232摄氏度

9)精炼花生油 232摄氏度

10)半精炼芝麻油 232摄氏度

11)精炼玉米油 232摄氏度

12)压榨菜籽油 190-232摄氏度

13)精炼葵花籽油 227摄氏度

14)杏仁油 216摄氏度

15)葡萄籽油 216摄氏度

16)棉籽油 216摄氏度

17)初榨橄榄油 191-207摄氏度

18)蓖麻油 200摄氏度

19)猪油 188摄氏度

20)初榨玉米油 178摄氏度

21)压榨芝麻油 177摄氏度

22)初榨椰子油 177摄氏度

23)压榨大豆油 166摄氏度

24)压榨花生油 160摄氏度

25)黄油 121-149摄氏度

26)压榨葵花籽油 107摄氏度

一般来说通过精炼过程,可以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的烟点,当然也会损失一些有益的成分(还可能引入一些其它成分)。

3.2买个吸力超强的抽油烟机,比如近年新兴起的集成灶,把大部分油烟都抽走

更土豪一点的,氪金上隔离操作箱!

唔,以上(??^)っ

ps,没钱氪隔离操作室还可以用这个简版的~


敷面膜的时候去做菜………

尽量做蒸煮菜,不做炒菜和油炸

多用烤箱,空气炸锅,微波炉,高压锅,不用炒勺……

谢邀!

这个问题对一枚厨房新手真的太有用了(咦~突然暴露了自己不会做菜

作为一直住宿舍的厨房废柴,毕业了要面对自个做饭,如何在做饭炒菜时保护油烟不伤害皮肤真的是一件心头大患!尤其是油热了,一盘菜倒下去,哧溜~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那个水啊~油啊~画面感真的太强了。做完饭菜一身油烟味,像一个行走的油烟机,真的自个儿都嫌弃自己。

为了防止油烟伤害,我做了以下尝试:

1.全副武装:围裙穿起来,袖套戴起来,口罩戴起来——一个核心,跟每位朋友的麻麻一样,能罩的都罩起来。一定程度上是隔绝了油烟,但夏天,又是厨房高温,做个菜跟蒸桑拿似的,做完也没胃口了。

2.通风,开油烟机:通风是比较有效,可是仅开窗户,油烟出不去。开门对流,油烟又到别的屋子,这么做大概是想被合租的小伙伴暴打。油烟机,估计是用来出租,不知道配的什么牌子的,不好用。如果有小伙伴有合适牌子请安利我啊嘤嘤嘤~

3.不炒菜,什么食材都一锅乱炖好啦~

(好吧这就是现在的我采用的方式)这招真的很管用,但仅限于自个凑合吃。如果被我麻麻知道了又要挨打:不会做可以学啊,怎么又偷懒了!(小伙伴们不要乱学我

主要我这个厨房废柴实在没什么厨艺,烙个饼都能把自个烫伤。如果有小伙伴细心观察,肯定能发现我的想法列表po的自制美食,制作过程都不会产生油烟。

自己做饭就开始理解父母多年来的不容易了(′-ω?`)

如果有小伙伴有好的建议或意见,跪求交流,好想吃炒菜可是真的怕油烟的废柴吃货先在这里道谢了~(*′▽`*)


1955年,全球第1台油烟机,在义大利诞生,是自然排风式油烟机,63年来,历经多次技术革新与迭代。但是,对中国家庭主妇来说,油烟上脸等一级用户痛点,自油烟机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没有被解决。我身边也有不少人经常会抱怨油烟上脸的问题,尤其是女性朋友,因为她们是做饭的主力军,所以受困扰和伤害更大。

其实,全球厨电行业经过了长达63的发展,已诞生超过1000家企业,可一直都没有解决用户油烟上脸的问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其实主要有三大原因。一个是企业的创新技术跟不上,因为咱们中式烹饪很讲究爆炒煎炸,产生的油烟量大,所以需要非常快速地吸走油烟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另外是油烟机与灶台距离太远,无法吸净油烟。因为油烟存在的空间主要有两个范围,一是距离灶台750mm的高度,包括了烟雾逃逸区和烟雾扩散区;二是距离灶台350mm的高度,包括了核心吸烟区、黄金控制区和烟雾产生区。一般油烟机高度为750mm,这样的高度离核心吸烟区太远,无论吸力多大都难解决油烟问题。

第三点呢,是油烟机虽然经过了中式机、T型机、侧吸机等形式,但这些形式都是沿著油烟直线上升的方向来吸除油烟的,并在其中腾出空间来让人们完成下厨等系列动作。而实际上,油烟在生成之后会呈现无规律辐射的运动特征。在直线路径下,始终都会经过人的脸部,油烟上脸就无法避免了。

那么,油烟上脸这个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呢?如何才能解决呢?其实,只要通过技术的创新改进是可以的。这不,最近这两天就有一款帅康潜吸机问世,可以解决油烟上脸这个问题。给大家来分析分析。

另外是油烟机与灶台距离太远,无法吸净油烟。因为油烟存在的空间主要有两个范围,一是距离灶台750mm的高度,包括了烟雾逃逸区和烟雾扩散区;二是距离灶台350mm的高度,包括了核心吸烟区、黄金控制区和烟雾产生区。一般油烟机高度为750mm,这样的高度离核心吸烟区太远,无论吸力多大都难解决油烟问题。

在油烟吸除路径上,以直角方向改变了以往直上直下的方式。双风口90度环吸油烟,油烟吸除方向发生了90度的改变,油烟并不会经过脸部,直接从油烟产生处吸走,从根本上解决油烟上脸问题。

数据显示,使用潜吸机能够比传统欧式机减少8倍油烟侵害;在瞬时气味降低度方面,该产品能够在30秒之内将厨房油烟气味降低到原来的5%以下,高出同类产品2到5个百分点。

从技术和实际效果来看,这样的潜吸机确实是真正做到了油烟不上脸,让人们不必再害怕油烟。潜吸式油烟机能够解决油烟上脸的问题,但想彻底清除油烟,还需更多的思考。

在研究油烟问题时,帅康发现油烟产生的根本是燃气灶上的灶具。想彻底解决油烟问题,其实可以从燃气灶著手,解决油烟问题不仅仅是油烟机的责任。最终他们发明了拥有隔烟墙技术的隔烟灶!

在隔烟灶开启时,灶面上会喷射出风墙进行油烟的隔挡。事实上,油烟从灶具中产生后便向四周扩散,如果此时利用隔烟墙将其阻隔,就能有效吸净。

因此,这款隔烟灶能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隔油,油烟不上脸,厨房不油腻;

第二、隔烟,有效杜绝300多种油烟化学物质,防止伤肺伤皮肤;

第三、隔热,做饭时不再"汗如雨下",不用「蒸桑拿」;

从技术上来说,潜吸机+隔烟灶的组合,真切解决了油烟上脸和油烟危害的问题,而对我们烹饪者来说,这样的厨电才是真正需要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