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元朝清朝的制度模式,對比的看待各自的差異好壞。


看巴菲爾德的名著《危險的邊疆》,這個問題自然就有答案,不止元、清,所有入主中原的外族政權有一個定律:凡是來自東北地區都比較長治久安,而純草原帝國統治都較短暫。最早從鮮卑系統的北魏孕育了隋唐帝國,繼而遼、金長期統治中國北方地區,這個傳統最後被清-後金繼承。而純草原帝國,從匈奴到突厥、回紇、元蒙古對中原地區的入侵和佔領都是短暫的。

原因在於東北地區的地理環境是森林村落、草原營地和農耕村鎮的混合物,在部落聯盟建立軍事優勢之後,自然會形成一種混合的、二元制的政治-軍事-經濟共同體—-「草原部落無法長久實施集權管理,而漢人官僚缺乏軍事實力,兩者正好可以互補。在漢人軍閥和軍事化的草原部落同歸於盡之後,在華北大部分地區,東北國家就最有可能實現穩定。」

在所有草原帝國中,元蒙古是唯一實現了中國南北的統一的,由於其二元制並不徹底,在漢地仍建立了很多實施草原聯盟/分封制度的飛地,且由色母人把持經濟命脈,實施貿易和包稅制,實際上仍是將歐亞帝國的統治體制凌駕於漢地郡縣編戶齊民制度之上,因此絕不能取得長治久安。

而反觀清朝,在大的內亞帝國,也就是滿蒙聯合管制漢民的這個框架下,漢地的治理嚴格遵循了漢地的傳統,郡縣、里甲、賦稅,軟的如儒家宗族控制,頗有點一國兩制味道。而且,清廷對其盟友蒙古採取分而治之的策略,長期輸送漢地資源供養蒙古貴族,嚴格劃分旗、盟,限制游牧,也比較有效解決了來自草原的叛逆威脅,這種管制經驗與漢武帝的推恩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可見得,這種馴服草原的妙計沒有來自漢地的智慧,抑或缺乏原始軍事力量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拉菲爾德的這本名作很多觀點來源於或受啟發於拉鐵摩爾1940年的名著《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可以說是「內亞」學派的鼻祖。長期以來,中國本土學者慣常於以「中原中心論」和「漢化」論角度出發,換個角度,把中國的邊疆族群試著放到與中原平等的角度去分析看待,視角自然煥然一新。


清朝的制度上是明朝2.0(主體文官制度)+金國2.0(同族貴族謨安謀克)+契丹2.0(旗漢分治)+唐朝2.0(保證職業軍人權益類似府兵)+蒙古2.0(黃教)+宋朝2.0(統兵指揮權分治)+康雍乾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堪稱封建帝國集大成者,封建國家中的戰鬥機。宗室干預不存在,宦官亂政不存在,後族勢力做大不存在,武官造反不存在,流民造反你打得過騎兵大炮么?


看元史總是經常感到詫異,那就是元代對原南宋地區統治的鬆散。元代似乎對廣大南方地區就沒有一個像樣的計劃,只要稅收的上來,具體怎麼樣不大在乎。我估計元代南方的經濟應該非常兩極化,江南大量富商,但是很多貧苦農民也是經常生活在溫飽線上。以至於只要一點火,很快燒起來。你看朱元璋的造反歷史,花多大精力是和漢人爭天下,蒙古人似乎一副打醬油的表情。

清代對全國都是嚴密監控,只要一發生事件馬上派兵彈壓。

當然元代蒙古人和漢人上層合作也沒有那麼緊密。


元朝沒有對蒙古族底層的生活保障,後期淪為赤貧。蒙古貴族在享受地主階級的甜頭後也不管蒙古族底層。失去了政權暴力的基本支撐。

而清朝在八旗制度上具有一定優越性。

艾爾肯江講的是一大原因,很對,上面我說的這個作為補充。


一個太松,一個太嚴!

這是本質!!!

元朝的統治力說實話,屬於最鬆散的那種結構。又沒有致力於價值觀導向,又沒有文字獄的管控。

清朝則過嚴。在封建帝國時代,思想控制其實是一種高技術手段,清朝玩的是最好的。也是最嚴格的,所以就很穩!

其實諷刺的地方就這。

清朝嚴的時候穩如泰山,一旦變的開明了,有言論自由了,立刻就土崩瓦解。誰能想得到,革命黨的歌名小歌謠能在清朝新軍中流傳,還沒人制止?

同樣,路易十六也是如此,最嚴的路易十四穩的一逼,反而開明的路易十六就上了斷頭台!

跟誰說理去?


滿人漢化和蒙古人不漢化並不是最重要原因,統治比自己龐大的民族只能跟他們自己的上層結盟。英國治理殖民地也沒有靠當地化,而是拉攏一派制衡另一派,拉攏優待貴族壓迫百姓,充分利用當地貴族。

我覺得最主要原因是蒙古人沒有跟漢族地主士紳和讀書人等結盟,重用色目人和底層漢人,大大削減了這些地方上有勢力有影響力漢人的權力和利益。所以當發生民亂時這些地主士紳讀書人等立馬加入起義軍反抗蒙古人。蒙古人沒有按漢族習俗執政導致對百姓的控制效率下降。有些地區的蒙古或者色目統治者沒有尊敬當地習俗,經常引起民變。沒有中央集權過分的放權自治,導致地方勢力龐大,發生民亂後紛紛自立為王或者拒絕服從命令去鎮壓而觀望。

滿族人剛好相反,入住中原後高官爵位厚祿安撫前朝軍人官員,沒有動搖地主士紳的地位和利益,所以這些地主士紳等利益集團立馬擁護滿族皇帝。通過恢復科舉,繼續保留儒家思想的統治定位,給讀書人種種特權和榮譽拉攏讀書人,使其為自己效忠。

用拉攏來的漢人勢力消滅抵抗者,等坐穩江山後慢慢的逐漸的用滿人和自己信得過漢人取代他們,排除了隱患。

滿人沒有放權反而加強集權,通過滿漢兩派互斗皇帝做裁判員的方式,用漢族大臣制衡滿族大臣,用滿族大臣制衡漢族大臣,確保皇權的絕對威望,兩派相互制衡不會出現那一派做大到威脅皇權。

所以清朝時發生民亂不僅滿人拿命效忠皇帝鎮壓,漢人地主士紳等利益集團也會堅決的擁護滿族皇帝。

當然了滿族的主動快速漢化也使得滿人統治者更能了解漢地的遊戲規則,按著漢人的套路出牌。


補充一條,元朝皇帝太短壽,自元成宗以死後的1307年到惠宗1333年,短短26年換了6個皇帝——換的速度也太快了,估計民間很本分不清到底是誰在當皇帝,這會兒到底是再給誰賣命?這情況根本沒法談政權組織度。

清朝就不說了,康熙一甲子,乾隆一甲子,就不說了,其餘少於10年的(溥儀就不算了)就沒有,至少知道上頭是誰在當皇帝,這會兒是在給誰賣命。

所以說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能站得住,自然就有輸出,要多養身(清朝入關後無不通曉漢學,熱愛讀書、書法、詩文、養身,自然身體好些),少飲酒、暴飲暴食(蒙古的諸位皇帝,酷愛濫飲,酒不喝的死去活來,都是沒喝舒服吃飯也是好吃的儘管上,各種猛吃,所以早死很正常)。


清朝各方面就是一個打滿了補丁的大明。在後金時代,皇太極用的就是大明會典治國,皇太極認為萬事依大明會典,最為穩妥。這說明明朝許多方面不是政策問題,是執行問題。清朝的制度構架基本就是明制。明朝能維持小300年,清朝用這個架構在農業時間維持小300年也沒啥問題。


元是包稅制,徵稅水平是低於其他朝代的,農民負擔非常重,因為中間抽成環節過多。

清是歷史上第一次徹底實現了對家庭的直接徵稅,農民負擔輕很多因為提成環節少了。

雍正其實做到了朱元璋想做沒做成的事情。


清:好不容易稀里糊塗的撿了大順的漏,搞經濟我這大酋長也不會,怎麼辦?沒辦法,只有抄大萌的了……

元:我懶得管你們,建立南宋漢族自治區給交稅讓我吃香喝辣就行了……

簡單點說清其實是個勤政(且典型)的中華帝國,這意味著它既能夠更好的處理政務,也能更好的應對各方起義。

而元則是一個與網路謠言的「皇權下鄉的老大哥」形象完全不符的,懶政的,不那麼典型的中華帝國……皇權低的不像話,文字獄都懶得搞,在應對天災和起義時的能力也很不咋地……


滿族八旗是人工階級民族,並非是自然形成的民族,滿族在建立後吸收了大量的東北雜胡蒙古人還有漢人 ……

愛新覺羅家族總管帝國,八旗軍戶負責軍事鎮壓各地,漢人上層作為愛新覺羅家族的助手掌管漢地不到一半的行政權(實際上有清一代,五品官以上的地方長官漢人一直都沒到一半),漢人下層作為種地生產的主力。

大家覺不覺得我清和阿三的種姓制度很像啊……

元朝四等人本質上也是一種種性制度,不過元朝統治階級太智障,政治制度太粗暴了,與元朝相比,吸收明朝政治制度的清朝甩元三條街都不止。


那是因為清朝在制度建設與漢化方面都做出了比較好的表現。

先說制度化建設,中國傳統社會的制度化建設是非常早熟,在世界範圍內看也是非常領先的。

現在的世界各國在內,或多或少的都有所借鑒,包括我們現在的制度,也都是在三省六部這套制度上更細化,更專業化分工的體現。

元朝,就遠遠地不能夠駕馭,也完全沒有心思駕馭這套,技術難度超高和實施複雜的制度。

第二就是元朝的漢化程度不能用低來形容了。

忽必烈還行,但是他兒子更好些,後來的就都不行了,有的連漢語都完全不會說。

制度建設方面,元朝更是倒退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這個文獻記載啊文章數及比較多,就是自由放縱。第二,制度建設和漢化做的不好,這就導致啥呢,你們看一下元朝90來年換了多少個皇帝,去了開頭的,不算最後的元順帝,基本都短命,沒幾年。

這在漢族政權或者漢化比較好的少數民族政權都不見的現象,在元朝都發生過,皇位繼承權問題,皇權相權的爭鬥問題,權臣的問題。

導致元朝政局不穩定,短命的重要原因。

清朝則反之,我們都知道清朝的政治制度(特別是入關以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沿襲明朝的,繼承人制度因為清朝前期的特殊情況就沒繼承下來,康熙一度是想恢復的,但是失敗了,後來的所謂秘密立儲制度,其實也並沒實際實行多久。也就是說從原來的公開,變成了公開的秘密。

漢化方面,清朝在保留民族性和漢化方面做得比歷史上的其他民族更好,所以很好的解決了自身的定位,也解決了絕大多數的民族問題。

少數民族漢化其實是個非常棘手的大問題,漢化的好了這個民族就沒了最典型的就是——鮮卑。孝文帝漢化,在歷史上評價很高的,但是我們看看其結果就是其死後幾年國家就亂了,不到三十年國家就徹底沒了。

漢化的不好,就是元朝,胡虜無百年之遠。要麼回草原繼續放羊,要麼就被消滅消散融合。

別的方面不談,這兩方面來看我認為是清朝能夠長達268年的主要原因。


滿清之所以沒有成為短命王朝,雍正可以說居功至偉。

清代著名的攤丁入畝政策,在雍正年間得以執行。這一政策廢除了2000多年的人頭稅,促進了人口增長,是以廣受讚譽。那麼,此事真的有清吹所說的那麼偉大嗎?

其實,攤丁入畝,實在是清朝不得已的選擇。

古代政府因為「皇權不下鄉」,對於人口的掌握能力極差。在徵收人頭稅時,地方會隱瞞大量人口,來避免稅收。

就明代而言,洪武26年人口賬面數據為60545812人,在此之後,明代人口賬面數據很少增長,甚至還往往下降,有明一朝,人口一直在6000萬這個值上下徘徊,至明後期賬面人口亦僅是六千餘萬。

這當然不是明代人口的真實數量。據學者估計,明代人口巔峰當在1億兩千萬以上,至少也是賬面數據的兩倍。也就是說,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遺漏於黃冊之外,無法收上賦稅。

明末清初因為饑荒、混戰和滿清的屠戮,人口損失嚴重,但絕不至於十不存一的地步。然而清代前期的戶口數令人咋舌,順治8年僅為1063萬,康熙52年也才有2359萬(以上數據全部來自於清史稿)。

蓋清承明季喪亂,戶口凋殘。經累朝休養生息,故戶口之數,歲有加增。約而舉之:順治十八年,會計天下民數,千有九百二十萬三千二百三十三口。康熙五十年,二千四百六十二萬一千三百二十四口。六十年,二千九百一十四萬八千三百五十九口,又滋生丁四十六萬七千八百五十口。雍正十二年,二千六百四十一萬七千九百三十二口,又滋生丁九十三萬七千五百三十口。乾隆二十九年,二萬五百五十九萬一千一十七口。六十年,二萬九千六百九十六萬五百四十五口。嘉慶二十四年,三萬一百二十六萬五百四十五口。道光二十九年,四萬一千二百九十八萬六千六百四十九口。咸、同之際,兵革四起,冊報每缺數省,其可稽者,只二萬數千萬口不等。光緒元年,三萬二千二百六十五萬五千七百八十一口。

當然,經過學者研究,實際上是《清史稿》沒有搞清楚口數和丁數的區別。乾隆朝開始才統計口數。按2400萬丁計算,康熙朝納稅口數接近6000萬。但即便如此,這個納稅戶口數相對清初人口,一樣少得可憐。

相比於朱元璋在元末混戰之後,能夠以鐵腕統計出6000萬人口(當時全國實際人口不到7000萬),康熙大帝的表現實在讓人笑掉大牙。三無歷史魔幻劇《康熙王朝》里康熙居然敢自吹彼時的大清遠勝大明,我康熙遠勝朱元璋,也是非常自信了。

《清實錄》吹噓康熙,說康熙大帝【六十餘年、孜孜如一日。戶口繁增。風俗淳美。遠過唐虞之世】。如果清史稿顯示的人口數為真,無疑是抽康麻子臉到腫。這個人口數當然不可能為真,根據學者估測,康熙末期的實際人口應該已經有1 億以上。

這也就意味著當人丁作為賦稅單位時,在大清王朝兩個人只有一人能收上賦稅,相當於已經土地兼并極為嚴重的明末的情況。原來清初為了快速穩定局勢,採取了極為縱容豪強的做法,任由八旗子弟和豪強地主佔有大量人口,這些人口的繁衍,仍然掛在豪強名下;這一點,顧誠先生在《南明史》當中有非常詳細的論述。圈地、投充也是如此,雖然圈地沒有繼續擴大,但已有的滿洲八旗子弟圈地,皆肥美土地,其上人口繁衍迅速,卻都淪為八旗子弟的佃農,人口不在國家戶口統計上,以至於國家的收稅基礎極為薄弱。

雖然康熙永停圈地,避免了清朝快速崩潰,但從康熙朝的人口統計來看,已經產生的土地兼并仍然觸目驚心,為歷朝歷代所未有。

康熙時,清政府規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徵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後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雍正心說老頭你不是扯淡嗎,畢竟未來吾兒弘曆治下可是有著三億的人口,也就是1.2億的丁口,是兩千萬的六倍,哦不好意思我穿越了……總之如果真的這麼一直執行下去,朕的大清就丸了!

雍正帝實行攤丁入畝,並不是減少了賦稅的徵收,反而極大地增加了財政收入,【丁額缺, 丁銀失, 財政徭役以丁, 稽查為難, 定稅以畝,檢核為易】。

「胡無百年國祚」這句話其實非常有意思,蠻族奴隸主和漢奸地主的合流,往往帶來時代的倒退,尤其是剝削的加劇。清朝的建立自然也不例外,作為那個時代最反動的一批人的集合體,清朝政府在一開始就註定了要為反動背書,因而康熙統治期間面對一個極為荒誕的人口數據,卻無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反制措施。可是就好像再大的下跌趨勢都會有一個反抽,再精密的網在收網之前都有逃出生天的機會,三藩之亂時八旗兵虛弱的表現和清准戰爭時清政府的被動讓雍正深深的知道留給大清的時間其實並不多,而財賦是涉及到滿清政權的生死存亡的重中之重,於是憑藉其鐵腕,改人頭稅為田畝稅,豪強地主來不及隱瞞已有的田地,稅收基礎極大增加,稅收的不公平性降低,緩解了社會矛盾。

只是攤丁入畝之後,豪強地主由隱瞞人口轉為隱瞞田地。攤丁入畝並沒能解決封建時代土地兼并的問題,終清一朝田畝面積賬面數據從未超過明代巔峰,就可見一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沒有攤丁入畝的話,以清朝區區2000多萬的繳稅丁口,能不能糊弄到120年都是一個問題,說不得要步元朝的後塵。也就是說,攤丁入畝更多的還是起到了為清朝續命的作用,其時代進步的意義,不宜高估。


主要原因在於漢化程度吧。

努爾哈赤本身漢化成就很高了,

滿族貴族也不是純粹的少數民族 ,前期民族的漢化過程已經經歷了很長時間,千萬別被努爾哈赤上山打獵挖人蔘的童年給騙了。

可以說滿族在建立後金以後已經是一個地方高度漢化後的割據政權了。而且軍民政體八旗制度比較適合戰時的社會情況,是非常先進的封建社會體制。

入主中原後馬上接管明朝的治理架構,

當然 清朝的對整個中原的統治 也經歷很多波折,前期也摸索 犯了很多的錯誤 但是總體而言 得益於 優秀的漢化水平與對接班人的全方面的嚴格教育使得清朝統治相對順利很多。

沒有出現黨爭與皇帝懶政的現象,

再加上 康雍乾三朝分別解決了領土分裂,土地改革,稅收改革,帝位傳承等重大問題

避免了明朝末年國家政府崩潰的危險,與元朝黨爭帝位爭奪的悲劇。

這一點上也算是清朝運氣不錯。

並且 康熙 ,乾隆活的時間都很長,等於一個朝代出現了兩個朱元璋的壽命般的皇帝,而且這倆皇帝並不是昏君恰恰全是承前啟後的帝王,其手段老辣,整個時間與壽命占王朝整體壽命的三分之一以上。

清朝從此成為中國封建社會中皇權集中的最高峰。

(天下第一 福 康熙御題)


答案在財政里。元朝一建國就是苛捐雜稅,竭澤而漁,還玩通貨膨脹,這種玩法註定不會長久,100年不到。清朝繼承明朝制度,再加上康乾盛世的人口激增,經濟底子就好,稅收相當厲害,財政收入屢屢刷新記錄,鴉片戰爭後財政依然有盈餘,晚期又有了新的財源: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依舊能強撐,總共276年,是中國壽命最長的朝代之一,要知道,清朝受到的打擊可是歷史之最。

具體回答如下:

一、元朝財政「學壞」

出於掠奪的習慣,元朝政府的稅收思路一直是擴大稅源,提高稅率,稅收非常嚴苛。老百姓的負擔一直較重。

農業稅上,各種苛捐雜稅;商業稅上,稅目有30多種,元朝享國不到100年,鹽稅增加了20倍,茶稅增加了240倍,商業稅增加了10倍

然而,元朝很快就出現財政赤字。公元1292年,距離南宋滅亡才13年,政府財政收入300萬錠左右,財政支出360萬錠,屬於明顯的入不敷出。

元朝學習兩宋,採用了簡單粗暴的斂財方法—紙幣貶值,方法與宋朝一模一樣。元朝的紙幣,始於忽必烈在位時的1260年,以絲綢為本位,以銀兩為單位,發行元寶鈔,發行量7萬3千錠。1265年,發行量為11萬6千錠。1276年,處於南宋、日本的戰爭需要,發行142萬錠,通貨膨脹出現苗頭。1287年,發行新紙幣「至元寶鈔」,與中統鈔兌換比例為5:1,中統鈔直接貶值80%;1302年,攻打泰國造成財政負擔,發行至元寶鈔200萬錠,立即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1310年,發行至元寶鈔145萬錠,紙幣貶值80%;1350年,為挽救財政,宰相脫脫髮行新紙幣取代舊紙幣,兌換比例不合理導致貨幣貶值更加嚴重,紙幣更加泛濫,甚至出現了用筆畫出來的鈔票,紙幣如同廢紙。

1367年,朱元璋在南京開始北伐,元朝財政崩潰,調動不了軍隊,才不到一年的時間,京城告破,元朝滅亡。

二、頑強的清朝財政

清朝繼承了明代改革的「一條鞭法」,將稅賦攤入田地,以銀兩繳納稅款。

同時,清代在財政上還做了三項改變。「新增人口永不加賦」、攤丁入畝火耗歸公

除了土地稅,清政府仍實行一定的食鹽專賣,佔總收入的12%左右;另設關卡徵收商業稅,佔總收入的11%左右。

清前期,財政收入4000萬兩左右。財政支出上,軍隊支出佔一半,剩下為養官成本及各種公共支出,財政支出3500萬兩。

漂亮的財政數據

清初,人口1億左右,康熙年間達到2億,乾隆年間達到3億。人口激增,清代前期的財政盈餘成為常態。康熙末年,國庫盈餘800萬兩,雍正末年國庫盈餘6000萬兩,刷新歷史記錄,乾隆中期國庫盈餘7000萬兩,再次刷新記錄。

由於財政豐盈,政府多次推行全國性免稅。乾隆時期的戰爭花費總共1.5億兩,相當於5年的財政支出。即便這樣,乾隆退位時(公元1796年),國庫依然盈餘1900萬兩

從財政角度看,清代是集權財政制度的高峰,經濟繁榮超過漢唐。若不是西方侵略,這個王朝可以維持更長的時間。

財政「新三駕馬車」

公元1840年,英國叩響了中國的大門。中英戰爭花費1000多萬兩,賠款2100萬兩,總共不到一年的政府收入,並非大麻煩。中英戰爭之前,鎮壓大小和卓叛亂,花費1800萬兩;乾隆征服大小金川,花費1億兩,遠多於中英戰爭費用。1850年道光退位時,國庫仍盈餘800萬兩

太平天國擊碎了政府糧倉,再加上北方的捻軍起義,一共耗費了4億兩,相當於10年的財政收入。這要是以前的王朝,早就崩潰了,但清朝經受住了考驗,沒有走加稅這條老路,因為有了外債、海關稅及商業稅這三駕馬車。

1891年,財政收入8900萬兩,財政支出8800萬兩,實現了財政平衡。財政收入中,海關稅達到1800萬兩,商業稅達到1600萬兩,土地稅則降到了2300萬兩,財政結構日趨現代

最後是甲午戰爭和八國聯軍,賠款的劇增導致財政失控。1900年,財政收入8800萬兩,財政支出1億兩,赤字1200萬兩;1904年,財政收入1億兩,財政支出1.3億兩,赤字3000萬兩。1910年,量出為入,財政收入和支出都是3億兩,10年增加3倍!清朝也走到了尾聲。

答案來自於本人文章《財政眼中的帝國興衰(四)——明清》

更多正宗的歷史知識,請在微信公眾號「拿破崙小炒」上閱讀。


唐以後的四個外族王朝,遼金元清,在起家的時候都面臨一個重要問題:政治體制從部落式貴族共和體制轉向中原的中央集權制,家族勢力干預皇權。其中,後者又是阻礙前者的重要因素。

就比如遼代,遼太祖阿保機死後,述律平太后廢太子耶律倍,改為由次子耶律德光繼位,是為遼太宗。遼太宗死後,述律平太后又主張三子耶律李胡繼位,與耶律倍兒子耶律阮爆發內戰。就在遼國內鬥不停的時候,大宋逐漸起家壯大,使得遼再次逐鹿中原變得不可能。

金代在金太宗完顏吳乞買死後,皇帝又成了問題。完顏女真的傳統是兄終弟及,而阿骨打和吳乞買兒子一輩中,有能力的太多,最後的結果就是扶立阿骨打16歲的長孫完顏亶登基,宗翰,宗干,宗弼輪流攝政。然而完顏亶親政才兩年,就被完顏亮(阿骨打庶長子)弄死。完顏亮繼續著完顏亶的漢化改革,觸動宗室利益,加上自己得位不正,最後大開殺戒,誅戮上百完顏宗室,太宗一脈被他直接殺了個乾淨。最後,完顏亮南征的時候,完顏雍帶著早已經不滿完顏亮的宗室子弟稱帝,使其腹背受敵,加上完顏亮南征不順,最後被將士殺死。金國也由此實力大損,無力滅宋。

元朝就更亂了。蒙古人的傳統是立幼子,但成吉思汗考慮到兒子才能特性,選擇了立三子窩闊台為繼承人。忽必烈推行漢法治漢,讓蒙古保守派相當不滿,先後爆發與阿里不哥的內戰和西北海都之亂。忽必烈決定採用漢法,精心培養的接班人太子真金死在了他前面,依照禮制立(還活著的)長孫鐵穆耳,然而鐵穆耳繼位,死後無嗣,元朝皇位從此陷入你爭我奪之中,加上漢化派和蒙古保守派的爭鬥,可以說是熱鬧非凡。除去忽必烈和元順帝這一頭一尾,平均一個皇帝在位剛四年出頭,其中還有天順帝,明宗這樣一個月就被殺的。

遼金元三代,毀就毀在制度轉型的過程中的內鬥。其中看似有一些偶然因素,比如假如阿骨打的嫡長子完顏宗峻沒有戰死,比如真金沒那麼短命,但仔細一想,不難發現,其內鬥的根源還是立國之初過於仰仗家族勢力,培養了過多的宗室子弟和「世家大族」,而當時的漢法卻恰恰是為了維護統一,以強幹弱枝為目的而設置的,因此只要推動漢法改革,那改革派和保守派的爭鬥一定會發生。如果改革派手段不夠厲害,那國家就會陷入長久的內鬥之中,最後,一方面國力在內鬥中不斷消耗,另一方面高層鬥爭還傳播到民間,搞得天下大亂。

而清朝,在皇太極突然死亡之後本來也面臨相同境地,到了崩盤的節骨眼上,卻出了多爾袞這個政治強人完成了權力重整。後面再經歷康熙雍正兩朝努力,終於解決了遼金元三代不能解決的問題。比起遼金元,清朝自身的權力結構問題比較少,其高層相對穩固,皇權之強勢更是達到兩千年來之最高峰,自然可以比遼金元持續更長時間。

紅巾軍大起義的時候,元順帝還得忙著和他弟弟他兒子鬥智斗勇,內鬥延續到外面,就是各方實力以及牆頭草之間的軍閥混戰,整個大元頃刻間土崩瓦解。

反觀清朝,到了太平天國的時候,高層卻可以做到齊聲打壓。


元朝沒有一個穩定的皇位傳承製度,自元成宗以後皇室紛爭不斷,武仁明文四帝系相繼紛亂,外加個泰定,天順亂插一腳,朝政混亂權臣當道,哪裡顧得上安心治國,最後一個順帝是權臣扶植,自己掌權後又不上心,居然和自己兒子幹起來了,導致國政更亂,碰巧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大元就完了。其實順帝要是堅持任用脫脫賢臣,自己注意修身,元不至於那麼早完蛋,搞不好順帝還可以成為元純帝 ,別扯啥元沒漢化之類民族狹隘的話,元帝沒漢化的說法挺扯蛋,元帝自世祖都有意識與漢人接近,世祖會寫漢詩,雖然挺爛的,成宗直接被漢法派擁護上位,武宗繼位一定程度上是漢人之幸,打敗信阿拉的阿難答上台,不然搞不好我中華要綠了,仁宗更是推行漢化,實行了科舉制,只是壽命太短挺可惜的,英宗也是積極漢化,正是因為漢化改革過了頭丟了命,泰定帝大概是元帝漢化最差的一位,但人家起碼挺尊重漢文化的,還天天堅持開經筵,文宗,順帝兩位更是漢水平高的,別說人家爛,人家的書法字畫水平,一般小皇漢還真不定比過他們,元完蛋原因說白了還是因為統治階級腐敗,階級矛盾激化所至,民族矛盾因素有但不是絕對的,君不見朱元璋前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後腳就「天生聖人於沙漠以入中國」,大力收攬蒙古人為他效力?至於清朝能長壽點,說到底還是得感謝雍正,如不雍正改革,緩解階級矛盾,乾隆估計就成順帝了。政治上的問題說到底還是那些肉食者操心,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想當曹劌,搞不好那些老爺會來句"你也配姓趙?」,所以說如果是真心喜愛歷史,喜歡討論研究歷史還罷,如果是為搞出大新聞,抓住元清搞出民族矛盾論的依我看不是蠢就是壞,現在是漢族搞不好你祖宗就是韃子,至少在清朝是漢奸,你祖宗不剃頭投降活下來能有你嗎?歷史教科書還真不是胡說八道的,封建王朝完蛋大多原因是階級矛盾激化所至的,我見過許多就是喜歡講那些奇談怪論的歷史愛好者,大多是初中歷史考不及格的,你要反駁他們,他們會說歷史教科書瞎編的,厲害了!

統治者有兩種力量。

一種是「武力」,是統治者力量的基礎。

一種是 「意識形態能力」,是統治者力量的延申。

前者解釋統治的原因,後者解釋統治的合理性。

作為同樣是前身是邊疆民族政權的王朝,雙方在武力上的差別,最大的可能是火藥武器的應用。元代火藥武器還處於萌芽狀態,到了清代火藥武器極大地改變了戰局。火炮讓破城變得輕而易舉,火槍則提高了步兵在戰場上的輸出能力。

至於意識形態上的差距,滿州人對於儒家思想中「理學」的尊崇拜絲毫不亞於明人,而相比之下,「外中原而內北國」的元朝人對於儒家思想並沒有太深刻的認識。

這一點很重要,在清代,比較強大的反清起義,例如中期的「白蓮教起義」,後期的「太平天國起義」和「捻軍運動」,得到儒家知識分子的響應很有限,大多數傳統知識分子還是站在了朝廷的一邊。

「武力」和「意識形態能力」上的改變,讓滿州人打破了「胡運百年窮」的預言,成為中國歷史上君主專制制度和中央集權制度的鼎盛。


因為元朝沒開科舉,讀書人不認帳,就挑唆群眾造反。事實就這麼簡單,愛信不信。


劣勢往往是成為優勢,優勢往往會成為劣勢,禍福總是相伴相生。如果想維持長久的統治,統治者就要適當的分些利益出來。

滿清統治時間更長是因為滿洲比蒙古實力弱,人口少,文明程度低。滿清在中國建立統治以後,就必須要拉攏原住民中的精英,採用原住民的政治制度,蒙古就不用這個樣子。那蒙古的統治就一定長期和原住民有衝突。

新征服一個地方,要想成功長久的控制住。就要做三個事情,駐節,殖民,軍隊。如果新征服地區的居民有反抗,就一定要徹底的摧毀他們,使他們以後不能也不敢再反抗。實際上無論蒙古還是滿清,都是抱著撈一把就走的心思統治中國的,因為中國人口遠多於他們,他們不願意做中國人,只想做征服者,享受征服者的特權。

蒙古先不說。

滿清對中國強制剃髮易服,那些不服從的中國人都被殺死了,或者逃出中國了,這樣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就不會有原住民進行有效的反抗了。

滿清搞文字獄殺人毀書,使被征服者忘卻被征服的歷史,和自己族群的歷史。

當清國滅亡時還有很多中國人不願意剪辮子呢。

滿清在全中國重要的城市駐守滿洲兵,滿洲兵在駐地城池把原住民趕出去,形成韃靼城,裡面不能有原住民居住,作為征服者的滿洲人唯一做的就是軍事訓練,不從事任何生產,完全由漢人供養。滿洲人是維持清國統治的核心,滿清皇帝不止一次強調滿洲為本,整頓旗務,以使滿洲兵保持戰鬥力。

綠營兵,綠營兵是當初滿洲征服時期,中國變節者組成的軍隊,大部分是原來的投降明軍,綠營兵是世襲的,代代相傳的。綠營是維持統治的基礎,這個綠營兵的待遇比滿洲兵要差些,武器,糧餉都不如滿洲兵。忘了從哪看過清和緬甸作戰的時候,滿洲兵有 ,綠營兵無 。綠營兵受滿洲兵的監視和威懾,綠營兵的基層單位是塘汛兵。塘汛兵是維護統治的羅網。凡大一點的村鎮都設置這塘汛兵,目的是對原住民形成監視,維護最基層的統治。比如清代湖南益陽縣34個市鎮中,「有汛」者多達11個。這個很厲害。如果真能有效維持,造反第一時間就會被發現,立刻被撲滅。

隨著時間推移,滿洲兵和綠營兵腐敗了,只能靠地主的團練來維持統治,那權力就要被漢人地主分出去了一部分。再以後靠新軍,新軍很多都受了革命黨影響,直接埋葬了大清國。

滿清沿襲了中國的科舉制度,拉攏原住民的知識份子,分一點利益出來,這樣原住民中的精英們就不會去參與反叛。

先寫這些。我對元清的歷史不太了解,算是答著玩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