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傳統文科生。最早是對哲學感興趣,然後是宗教(《金剛經》讀了有一年多),到現在是對靈性感興趣。後來覺得靈性和宇宙學,物理學是相通,或者說是相互證明的關係。感覺自己的興趣要從靈性轉入宇宙、物理、相對輪、量子力學等領域了。想了解一下大家對靈性與後者關係的看法,或任何有關的想法。


物理是個再世俗不過的學科,何必讓他玷污了靈性呢。。。

答主高中是文科生,(而且是沉迷於胡思亂想的那種文青。。)本科物理專業一條路走到黑。抄過道德經,解過場方程,入過基督教,黑過中草藥。。。。。。。人格分裂並快樂著lz的想法看上去很美妙,但其實細想有點荒誕。相對論 量子力學這些東西,就算是物理界的大牛,也是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理解。任何人經過訓練都知道怎麼應用量子力學,但沒人知道他應該怎麼被理解。就像是一幅晦澀的圖畫,每個物理學家都可以臨摹出來,但圖畫畫的是什麼就見仁見智了。科班的都這樣,更不用說非科班的了。lz理解的物理很有可能和現實的物理是兩碼事,那麼用自己臆想的圖畫去印證自己的世界觀也就毫無意義了。

學到現在,我覺得物理只有一條鐵律:

任何不能被觀測的量,都是不存在的量。

物理理論存在的意義是解決問題。任何一次理論的提出都是以無法解釋的現象為先導,反之,如果已知的物理體系已經可以涵蓋任何可觀測的現象,物理也就沒有必要進步了。這就是我說的,物理是再世俗不過的學科。量子力學,相對論這些名詞不管聽起來多高大上,或者多反正常思維,他們的意義只有一個,符合一切實驗數據。在此之外的任何思考都已經不在物理範疇了。比如對量子力學的解釋,有場方程塌縮,多重宇宙,千奇百怪… 這些思維沒有任何實際意義。隨便怎麼解讀,只要我有基本公式,可以建造一個吻合事實的模型就足夠了。場方程塌縮?來設計個實驗觀測到塌縮的過程我就信。

再舉一個例子,假如大爆炸是存在的,宇宙從一個奇點開始,那奇點之前是什麼?愛是什麼是什麼。如果宇宙在某時刻為一個奇點,那在奇點之前的所有信息都不存在了,所以我們也就永遠不能觀測,也不會對本宇宙有任何影響。所以時間之前不一定沒有時間,而是無論有與沒有都不重要,因為它不和本宇宙任何事物發生作用。就是這麼功利。。。

而且佶屈聱牙的理論,如果沒有數學工具敘述,一定會理解偏差。lz真的想要深究,本著負責任的心態,也至少得學兩年數學…完全不值得。

學物理前一直以為物理和哲學是相通的,後來發現此哲學非彼哲學,而且事情遠不是我想的那樣。物理是自然的模擬,哲學是物理的抽象,但往哪個方向抽完全看愛好,而且不管怎麼抽其實都和真正的自然沒半毛錢關係,也和真理沒半毛錢關係。

哲學即智慧,祝lz成為一個智者(千萬別頭腦一熱學物理 )
我是讀了幾本關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還有超弦理論,以及心理學,比如關於榮格的書後,對宗教有些興趣了,最近在看《宗教經驗種種》還有《人與人》,看你推薦,覺得我們想法有很接近喔,決定去看看與神對話。推薦《宇宙的琴絃》《少有人走過的路》《論死亡和瀕臨死亡》
這個領域很少夥伴,能遇到知音也是很難得。物理方面我也看過一些書不過研究不深,更多注重靈性方面的知識,例如 道家 佛家 中醫學 脈輪 心理學 等等。之前也有一段時間對量子理論很著迷,因為看到和靈性學有很多想通之處,後來沒有研究也可能是因為智商不夠哈哈。量子物理若能有突破最終得以證明我覺得比較難,證明本身就是一個矛盾之處,但不代表量子物理是無用,可能還是要摒棄很多「觀點」才能真正實現懂得量子物理的意義吧。

並沒有。

中學時代(初中)看過《與神對話》

(自己找的,從網上下載的電子書,你可以理解為「環保」,也可以認爲我不夠尊重對方的知識產權,因爲居然沒有直接買英文原版書,而是從網上下載了中文版,還是免費的電子書資源(現在網上依然有免費資源,貌似),雖然這個系列現在在亞馬遜中國上也已經差不多接近免費了,再説了,在國外,因爲書本很貴,學生買二手書的太多了,如果你覺得這些人也侵犯了知識產權和商家利益,我也懶得多説,可以在知乎上開個話題來討論這個普遍現象,有些舊書反而變貴了,有些舊書卻便宜了,這種資本市場的運作方式,也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清楚以及解決的)

,這個系列對於中學生來說是,超綱的。(所以纔是課外書)

相對於當時的課本知識,也是超前的。

其實當年大腦先生也很新穎。

然而,什麼超右腦訓練書卻不是我首先找的,而是別人拿來玩的,順便跟周圍人(包括我)分享自己的「興趣愛好」,互相拿來玩耍和比劃。

當年的數獨我是很不想嘗試的,魔方倒是玩過,不過不是比手速的那種,顯然,我也不是班上唯一玩魔方的人。

另外,也偶然看到有人在看魔術書,等等等。有人喜歡看地理雜誌(《國家地理》)。

有一段時間和一羣人住過湖南長沙(主要是讀書),當時有女生喜歡看《花火》雜誌。然後我也順便看上了。儘管我對某些街頭巷尾的舊書攤的小人書蠻有印象的,因為以前沒見過這樣的書攤,然後會偶爾逛一下二手書店,找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書,其實店裡也有賣新書。

現在想想,相比新書的甲醛,舊書就是各種粉塵和細菌了吧,兩者都不怎麼樣。

潔癖若是較真起來,是無止境的。

不得不說,長沙某大學(忘了是湖南大學還是湖南師範大學)附近的燒仙草奶茶在當年真的不錯,有時候是每天幾杯的喝,又是夏季。當然了,喜歡喝奶茶的不止我一個人,人家喝的類型都跟我不一樣。其實步行街也有燒仙草,到處都有,味道不盡相同,但是基本上是價廉物美的,以至於後來我覺得其他地方的奶茶真的很不划算,又貴又水。

當年大學裡賣早餐的一家店裡面的女生長得很像日本女優有村架純。當然了,當年我更小,畢竟未成年。既然在大學裡讀書,上課期間的一日三餐一般都是喫的大學食堂的東西了。然後休息日就在別的地方喫了,畢竟不是住的大學宿舍。

還有長沙臭豆腐,不覺得好喫,但是有商家(臭豆腐專賣店)說這個叫所謂的正宗的臭豆腐,毛主席也喜歡喫這個。所以,沿街喫遍了各種攤位,以及商家的臭豆腐,感覺味道差別不是很大。。。雖然有本地人推薦火宮殿(人家是推薦我們可以去火宮殿感覺一下相對比較正宗的湖南長沙(旅遊?),然後某次我去了火宮殿一樓,發現一樓有賣臭豆腐,如果我沒有記錯,自己去的的確是火宮殿的話)。。。除了臭豆腐其實還有豆腐乾,我覺得豆腐乾更好喫。

其實還有其他好喫的,別人請的,請的是一幫人,所以也包括了我。

「蹭喫蹭喝」的日子,懷念但不眷戀。

主要還是經濟節約,如果你比我更富有,那麼很多東西完全可以自己用money搞定,也不需要「麻煩」別人了。你也可以靠父母啊,如果父母足夠強大的話,我這種簡直小case了。這是知乎上的政治正確,不代表我的個人觀點。只是,這樣學出來有意義嗎?意義對不同人來説,其實是不一樣的,我這個問題其實有稍微表達了自己的傾向。不過,哪怕一個人一無是處,也有活下去的權利。然而,只是活下去和活得如何是兩回事。

跑題了。。。

不同人的喜好不一樣。

因此,看超綱的書的人(我),自然會自我感覺良好,畢竟其他人此時此刻還在愛因斯坦的「淫威」之下,而我則是一邊看,一邊洋洋自得。

尤其是在女生們都在看愛情小說的時候。(其實也不全是,也有女生喜歡談論政治,可見一個人的喜好,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顯現出來)

其實當年我的男神(公開的)是愛因斯坦。

顯然,我是先知道的愛因斯坦,後瞭解的《與神對話》這個系列。

然而,稍微長大一點,發現有跟這些系列相似的東西以後,就覺得也就這樣吧。

優越感消失了。

伴隨著優越感的消失,真正的興趣才會開始顯現。

不過,我的興趣愛好是全世界,愛好比較廣泛。

另外,我中學時代有被人稱為「哲學家」,顯然,我是本來就是有點這種傾向,然後纔在人前顯得很有哲學思維。

未來遲早是更年輕的一代的人的,但是,是經過我們以及前輩的手,再轉交的。

等不及的話,可以搶,這個貌似不犯法。


很高興看見知音,我真誠推薦 視頻「靈性科學」,可以直接到百度上搜的,這個視頻嘗試將物理學融合進來,看了之後也許會有更多感悟
很高興看見知音。的確,與神對話也顛覆了我對世界和宇宙的認識,使我對物理長生了情趣。我對這套書是由衷的熱愛。我覺得,哲學是物理的升華,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理會一步步證明神書的觀點。弦理論,平行宇宙,量子力學就是很好的例子。
您還是嚴肅一點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