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通過SpaceX星鏈衛星發布首條推特】當地時間10月22日,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使用星鏈(Starlink)衛星,發出了他的第一條推文。馬斯克在社交網站上發文稱,「通過Starlink衛星發送了這條推文。」隨後,他又發布了一條稱,「哇,它成功了。


這個第一條推文更有轟動性,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另一條新聞,但是首先得科普一些內容。

1.首先科普下星鏈的結構和服務對象,很多不是太了解的人以為星鏈是騙子,技術不具備可行性,甚至不理解星鏈是不是6G,和5G有什麼關係,這裡犯了一個比較大的錯誤是,衛星互聯網和某些人想像中的不是一回事。

星鏈的結構:

2/3/4/5G的通信是手機-&>基站-&>光纖-&>應用商伺服器

星鏈的通信是手機/筆記本電腦-&>信號接收器-&>衛星-&>激光鏈路-&>地面站-&>應用商伺服器

OneWeb的通信是手機/筆記本電腦-&>信號接收器-&>衛星-&>地面站-&>衛星-&>地面站-&>應用商伺服器

衛星互聯網甚至可以與5G共同組網

2/3/4/5G的通信是手機-&>基站-&>地面站-&>衛星-&>激光鏈路-&>地面站-&>應用商伺服器

星鏈的服務對象:

40億人次航空旅客及員工、3000萬人次航海旅客及員工、42億人生活在低質量互聯網服務區中5%-10%的富裕者即大約2-4億人、5000萬衛星用戶、發達國家戶外旅行、探險、攀登、自駕、地質科考大約有2.4億人次等等,全部這些服務對象,不同機構估值大概每年市場在150-300億美元之間,星鏈並不對也不能為居住在城市光纖普及的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體驗也不在服務範圍內。

有些不看好的文章甚至拿什麼北京的人口密度和基建水平來強調星鏈用不上是完全沒弄清項目的內容。

2.比起馬斯克通過星鏈發表的第一篇社交動態,更有意思的是另一則測試結果

So far, SpaceX has demonstrated data throughout of 610 megabits per second in flight to the cockpit of a U.S. military C-12 twin-engine turboprop aircraft.

星鏈項目為美軍C-12飛機提供了610mbps帶寬的網路服務,很多人可能對這個帶寬沒有概念,我這麼說下,大多數的飛機聯網所購買的海事衛星的上網服務,整個飛機共享5-50mbps,購買海事衛星上網服務的價格更是天價。

這意味著一件比馬斯克髮狀態更重要的內容是,星鏈商業模式是較高概率能成功的。

在這之前SpaceX的最強競爭對手OneWeb發布了300mbps和32ms的漂亮測試結果,這一次SpaceX強力的對其進行了回擊,並展現了更強的商業應用場景。

結合美軍對星鏈項目的興趣日益濃厚,星鏈乃至SpaceX都有可能大受裨益。之前的回答提到過美軍希望可以利用星鏈來做一些軍事研究。

怎麼看待SpaceX最新申請的3萬顆星鏈衛星?


我始終覺得Starlink可行商用場景只有一個,就是替代銥星系統做廣域高帶寬網路接入,服務人群也是高空、太平洋、極地地區用戶,競品是Oneweb和Telesat;至於替代全球骨幹網,不論從成本、穩定性還是從延遲考慮都希望不大;如果佔領民用通信市場,那更加不可能

Starlink是有市場前景的,因為現在銥星系統數據傳輸速度過低,設計之初也沒有考慮支持互聯網數據業務,因此除了軍用價值以外,高帶寬的衛星數據通信有確實有民用市場,就是剛才所說的飛機、輪船用戶。

其他的,衛星骨幹網希望不大,民用通信不現實。


星間通信低延遲是建立在純衛星激光鏈路穩定的基礎上,但是有兩個問題:

  • 地面用戶需要先把數據上傳到衛星,這部分數據延遲相比地面骨幹網是純粹的增量,Starlink VLEO衛星離地550km,信號往返需要多跑1100km,真空光速大約比光纖光速快1/3左右,不考慮衛星軌道半徑更大帶來的傳輸距離增加,那麼延遲優勢在點對點通信超過2200km時會體現,這個距離大約是北京到重慶的距離。

那麼問題來了,現在的民用通信解決延遲問題的趨勢是在各地修建內容和計算緩存:假如我們在北京畫個圓,2200km半徑內一定會有CDN數據中心存在,現在你上網看到的內容,大部分都離你不遠。所以目前除了全球遊戲伺服器/超遠程大規模視頻會議以外,我暫時想不到有什麼適合衛星低延遲鏈路的場景。如果1100km的LEO衛星也加入中繼,那就這個半徑就更大了。

換句話說,Starlink正在和低延遲移動通信走不同的路,問題是,Starlink能帶來的延遲也沒有很低。

如果考慮用衛星做骨幹網,那麼單星上下行速度是瓶頸,20Gbps太低了,地面站可能要裝100多個天線同時向不同衛星傳輸(並不現實),才能讓單地面站的中繼速度勉強到Tbps級(約等於一個中型城市出口帶寬,比如鄭州2018年底大約有1.2T)。

所以能不能同時分辨出那麼多衛星,以及怎麼建那麼多站是個大問題,不知道SpaceX怎麼解決。

  • 高速低軌衛星的星間激光通信穩定、可靠、大容量?有線通信相比無線通信優勢除了帶寬無限之外,就是接近100%的數據傳輸可靠性,就算激光,它依然是一種電磁波。高速衛星多普勒效應嚴重,信號檢測很困難,所以穩定性並不好。

有人說環太平洋google光纜144Tbps已經是極限了,Starlink單星星間傳輸速度1Tbps,總共有幾萬個衛星,所以骨幹網網速超過太平洋光纜......我想說,如果算Starlink的數據容量,是簡單把所有衛星加一起,那可太逗了.......如果說對比環太平洋光纜,那應該是服務太平洋區域的Starlink衛星組網後的數據容量

涉及到多節點中繼的多用戶信道容量計算現在還是一個Open problem,實際中到底比太平洋光纜快還是慢要取決於中繼演算法,這是一個大問題。

不嚴謹(腦洞的,因為衛星間不能算純粹的干擾信道)的,我們能從干擾信道的K-users DoFs (Sayed.A. Jafar) 的結果做一些推測,如果所有衛星都能夠被環太平洋的地面站看到,不存在中繼,整個系統的總容量上界是衛星總數的1/2乘以單個衛星的信道容量。也就是說如果太平洋區域衛星都是直連,不做中繼,1Tbps星間速率,那麼要使用超過288衛星有可能達到這一容量,實際情況下甚至可能要2倍才行,考慮中繼會更加複雜。

太平洋上空有沒有可能有這麼多衛星,以及能不能找到最優的負載均衡方案呢..

有可能吧..


至於民用通信,

首先衛星做接入網,普通人是用不到的,所以讓世界上另一半人連入互聯網,那可能也只是這一半人里有錢的那部分。

移動通信系統分為核心網和接入網,單衛星覆蓋範圍大約350平方千米,Starlink衛星採用的是相控陣天線,沒有mMIMO天線,所以可以用4G基站帶機量近似,也就是支持的用戶密度在800-1000/350平方千米,這個單星用戶密度沒什麼可能給平民用。如果不用4G基站近似,我們只拿SpaceX給的數據推測,單星平均下行速率20Gbps,願景是單用戶獲得1Gbps帶寬,那就是說只能在350平方千米內支持20個用戶並發,如果我們把願景降10倍,那就是在350平方千米內支持200個用戶並發

可能任何一個村級聚集地都不行?

所以Starlink設計之初,就不是給平民做接入網使用的。

如果採用地面站中繼,也不能滿足相對高密度區域的通信需求(地面站服務&>1000個並發用戶),這因為單星上下行速率20Gbps太慢,甚至比不上一個5G基站的接入速率。。我覺得唯一有可能的是,地面站同時和視野範圍內的可見衛星並發通信,才有可能能滿足一定區域內的用戶需求,但是這樣想的話,何必呢...

大號的電信精品網CN2?

Starlink最靠譜目標就是替代銥星系統做廣域高帶寬網路接入,用來替代目前的骨幹網大問題很多。。。。大規模民用暫時不用想,普通用戶不可能用得到,用到了價格也不會比移動通信網路更便宜。

未來怎麼樣不好說,先建起來唄...


1、在發射了五個月後,星鏈(Starlink)終於通了,衛星這個「路由器」,可以傳輸數據了。

2、但是沒有測延時?誤碼率?只測試信息,4K視頻試了么?網速度是否達到1GB/s(馬斯克PPT里寫的指標)?覆蓋性測了么(60顆星的組網情況)?畢竟將來瞄準的是主要是解決海上和偏遠地區的網路連接和上網通信,估計還得調試一段時間......

3、根據spacex最新提交給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的文件顯示,馬斯克將星鏈計劃發射的12000顆衛星,改為了42000顆。上報的計劃是將在2019年實驗性發射5次300顆衛星,2020年發射24次共計1440顆衛星。想說的是,我國的近地軌道通信衛星星座計劃(虹雲、鴻雁等)應該提速了!

4、天文愛好者,抓緊時間欣賞夜空,否則將來可能觀測到的美麗的星星都是Starlink。


很多人都在關注技術細節,但是我認為星鏈是很有可能成為骨幹網的一部份。

原因很簡單:成本低

在歐美,加拿大等廣大地區,無線信號覆蓋率較差的的問題有兩個:1)地廣人稀,維護基站費用不低,但是服務的對象卻很稀少,2)群眾不願意多修基站,導致部署成本高昂,進展緩慢。

在西方發達地區,地廣人稀的地方維護一系列基站確保覆蓋率,維護成本其實比衛星高:設備,電源,信號中繼,鋪設,特別是高昂地人工維護成本等等等。但是服務的人口卻很稀疏。這種情況下,衛星上網的成本明顯較低並且靈活。所以,很有可能一個廣大地區1-2顆衛星就能覆蓋所有的範圍,並且其他移動運營商可以共享一條通道。有效節約成本。

比如美國所謂的「大城市區」,超過200萬人的(相當中國三線城市),也就33個,100萬人以上也就50來個。剩下都是低密度地區,加拿大,澳大利亞就更稀疏,衛星非常適合覆蓋。以美國西北部地區,華盛頓州為例:

這是華州人口密度圖:

  • 中間最紅的地段,西雅圖都會區,約有400萬人口,集中了整個州700萬人口的4/7。
  • 而最右邊紅色密度區域,Spokane,周邊地區加一起不過60萬人。這已經是華州第二大人口城市了。
  • 最下面的紅色區域,Vancouver,人口20萬左右
  • 下面的兩個紅點靠右那個,Kennewick,只有9萬人。
  • 最上面那個大一點的紅點區域,Bellingham,也是只有9萬人,

這種情況下,要想在華州全境實現高速上網服務,從覆蓋角度,需要多少衛星呢?

華盛頓州基本可以看成是一個長方形,東西長580公里,南北寬400公里。按照Starlink的規劃,大致有三種軌道高度的衛星,1100/550/340, 一顆1, 100公里高度的衛星,或者4-6顆550公里,或者6-8顆340公里的衛星,就足以覆蓋華州全境(甚至包括海上,雪山頂等不常見的地方)。一次發射幾乎就能全搞定整個美國西北部地區。

第二個是社區內部要安裝基站,經常要通過一系列流程批複,對基站的輻射,安置地點等有諸多限制,這樣也會有效推高基站的成本。特別是5G,要想提高速率本質就要加密基站,在西方國家會是個漫長過程,需要專人去一個個跟進,說服。前後各種費用很高,更有甚者,比如黃石國家公園,根本不允許你設立基站。衛星則可以無視這類地方法規,想加強帶寬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特定區域多發幾顆上去就是了。

查了一下數據,建立一個基站,光是審批環節,在歐洲通常是3-25個月不等,美國是3-6個月不等。所以還以華州為例,如果要把基站陸續建成,前後加安裝,加審批至少2-3年以上。而且很多區域,居民不一定會同意增加基站,時間耗費會更遙遙無期。而starlink呢?按照其計劃,每個月都要發射幾十顆。發射完最多幾個月內就能完全使用。費效比極高。

所以衛星上網的公司只需要專心研發,製造衛星,接收端和相關發射維護等不需要直接面向客戶的業務。並且都可以集中在少數幾個地區完成,這樣就能極大地控制成本。而且隨著大批量增加,成本會大幅下降。通過甩掉了基站維護這個巨大的負擔後,很有可能綜合運營成本遠低於普通意義上的傳統基站。這種方式十分符合西方國家的實際情況。所以我認為這套系統以後會成為骨幹網的一部份,而不是通常意義的僅僅面向遊客或者野外業務的服務。

設備尺寸:

目前還沒看到相應的設備尺寸,不過可以用別的系統的尺寸類比一下:

ViaSat-2,該衛星運行在同步軌道上(36000公里),大概這麼大。40M下載/10M上傳

Iridium系統,該星座運行在800公里左右低軌道上,接收器比手機大不了多少,下面是船用設備大小

目前starlink 的主力大概在550公里/340公里軌道上,比 Iridium系統更低,即便考慮速度,我認為100M下載/30M上傳的設備不會大於如上Iridium設備,甚至更小。


說明整個系統的運轉得到了初步的驗證,可以開始大規模部署了。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前不久spacex要申請3萬顆的部署規模。考慮到spacex的強大發射能力和極具競爭力的發射成本,在和oneweb的競爭當中極有可能後來居上。

整個火箭發射市場並不是很大,spacex如果只是提供發射服務,那麼可能3、5年就業務見頂了。而它現在進入的,是一塊罕有競爭對手、空間極大的市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