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大哥大姐給一個客觀性的回答


老同志來回答一下。2012年本科畢業,不聲不響的已經走過了8個年頭,略略的有些感慨和經驗,跟大家分享。

簡單一句話概括,我們給排水專業,是個即將過氣的專業。本行業在國內的黃金髮展期,已經接近尾聲,新的增長點,還遠未有特別明確能夠實現的。因此,行業內的競爭不可謂不激烈,用現在流行的詞兒,就叫內卷嚴重。

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以基礎建設拉動經濟增長的年代,給排水應該算是個好專業。不斷有資金投入,不斷有項目確立,不斷有工程需要設計建設。土木、市政都離不開給排水。而且,不論你的專業知識掌握的情況如何,你幾乎都能在行業內找到一口適合你的飯碗。我的第一個東家,就是借著這股東風,從原有的事業單位改制,在一個2線城市,依託城市發展,兼顧周邊,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成為在國內小有名氣的一家市政設計院。

不過隨著城市建設速度放緩,房地產行業的萎縮,那個時代終究是一去不返了。現在這個行業裏,投資少,項目窮,隨著一大批新鮮從業人員的加入,行業內的競爭愈演愈烈。這裡,不僅僅是設計、施工這些乙方的競爭,掌握項目來源和投資的甲方也存在競爭。

這種情況下,很多從業人員開始尋找行業新的增長點,比如海綿城市建設,比如BIM正向設計應用等等,但就我自己目前來看,鮮有能夠看到曙光的方向。整個行業還是抱著原來的那棵樹,哪怕它已經枝葉凋零,但還可以吸一口樹汁,啃一口樹皮。有些能力強的企業和個人,可以爬的很高,去享受一般人觸及不到的所剩無幾的綠葉。這個行業喫的是資源,你想在行業內拔尖,就要有一定的資源。

當然,這種情況並不單單是我們給排水專業所面臨的情況,而是大部分專業都在面臨這種情況。除了那幾個個別的,尚未達到行業飽和或者剛剛起步的新興行業,大部分傳統專業面臨的行業情況都是雷同的。時代如此,非我輩以一己之力可以對抗的。


從就業上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還沒到餓死的程度,但是已經從巔峯慢慢下落。而且可見的未來看不到改善的希望。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範圍太大,涉及行業太多,就業面太廣,但是就業不等於就好業。好崗位很少。博士進高校(難),研究生去甲方(大部分指地產或市政甲方,少數進去地鐵,水務,各行業建設崗位如醫院學校基建崗,工廠建設管理崗位)、大院,本科去小院,施工監理方。少數還有去其他服務類單位環評,管道檢測,水土保持,環境監測等(這個數量相當少)。

即使大多數人所在的設計行業,設計院還分幾十個行業,還分綜合甲千人大院和普通民營幾十人小院。所以收入待遇也是參差不齊。

不同於知乎人均985,實際工作中大部分人還是普通人,能畢業去龍湖恆大的現實中一個班沒幾個人。所以問一個行業好不好,我覺得更應該問中間那羣人過得好不好。

本人2017年普通二本給排水畢業,想必能代表大多數普通人。講一講工作經歷目前的境遇吧

畢業前老師介紹過一家小環保企業實習,實習工資應該是不高,具體也忘了。不過該公司發展還不錯,據老師說18年產值過億了。

畢業前自己找工作,入職了一家污水廠,工資2500,五險沒有一金,三班倒,包喫住這點挺好。和大部分畢業生不同,畢業時我更想從事更直接的環保行業運營調試,二本的學歷確實受限,性格和表達也不突出,去了一個小型環保公司下屬運營的小水廠,規模2萬噸。

工作了3個月吧,就幹不下去了,非常閑,所以還是去設計院了,有幸面試上了一家國企設計院,入職工資不高,稅後也差不多2500,五險一金(國企比例很高),雙休,包喫2頓,提供宿舍。轉正後收入逐漸上漲,記得17年底拿了1萬出頭年終獎,還挺開心的,畢竟第一次拿這麼多錢,而且還沒轉正。

轉正前工作平平淡淡,國企沒有民營設計院那麼忙,加班挺少,大部分時間晚上6-7點能回家,也算是朝九晚六了。3月才正式轉正(半年),轉正後第一個月應該4000多,也不算高,然後逐漸增加,到10月到手10000(因為第一年社保基數低扣的少),就不漲了,18年產值5萬(只能簽製圖,產值師傅分一半),發的錢一共11萬多點到手。生活還算不錯

19年工作量大了很多,偶爾會加班挺晚,有時候到10點(一個月1-2次吧),大部分還是能5-7點下班。產值11萬吧,發了13萬多到手,稅前到了15萬。

20年,疫情直到4月纔去公司上班,在家還是要畫圖,相對很輕鬆沒有新項目,維護一下老項目,一天工作幾個小時就行,收入很低,前幾個月大概5000多吧。到6月(發的5月工資)漲回到8000。

5月辭職了,去了一個國企甲方。到目前7月底,甲方工作確實輕鬆一些,偏向管理,但是工作上不可預料的事情太多,市政項目協調又複雜,壓力很大。收入甲方並沒有設計院高,畢竟工作強度低很多。目前稅前11,包兩頓飯。

總體來說,給排水畢業就進去龍湖,金科,恆大還是少,大部分人還是在設計院,施工單位。發展途徑也許在設計院畫圖一輩子,也許從設計院做了跳槽出去。

收入上都差不多,沒有證書的情況下,畢業前五年收入和付出成正相關。一般10-15萬,如果是建築行業可能會忙一些,收入能到20萬以上。

按部就班職稱評到中級,經驗豐富一些,在一些小單位就可以做負責人了,收入就看個人能力,到30萬也有。多數還是在畫圖,還是在10-20萬沒有本質區別。證書能提高附加值,能帶來5-10萬的收入。這也就是大部分人收入的情況了。至於少部分大院如鐵路院,市政總院大部分人進不去不在討論範圍。

從行業來說,給排水面很廣,所有傳統建設行業,建築,市政,鐵路,石化,電子,所有行業給排水都可以就業。但是目前整體來說建設行業是在萎縮的,項目量越來越少,而高校畢業生還是越來越多的。可以從建設部網站找到從事工程行業的人數,每年數量增長很快。目前大部分行業還是比較內卷的情況。

新興一點的項目,國家提出了海綿城市,水體治理等,也與給排水有關係,不過被少數國企壟斷。而且靠國家投資項目,不可持續。

未來,給排水仍然會在社會佔重要角色,但是和個人影響最大的,還是供需關係,從目前來看,土木類分數已經開始下降,可能供需關係能得到改善,但是項目肯定會逐漸變少,變小。未來並不算可期,活下去就好


和1980年一樣。


沒人邀,自己來了。

個人感覺,這專業這行也就這樣了,本人大西北的辣雞三本畢業,在畢業前一段時間,瘋狂的找實習工作,奈何學歷太差,投了很多簡歷想回四川,要麼沒回復,要麼就是隻有醫保沒有其他保險那種。一氣之下跑去了廣東一個甲級房建院。實習期3000一個月,轉正後4000多點,廣州的城中村一個月650,水電和網費算上,一個月光住就得900,然後還得喫,因為經常加班,所以也經常夜宵,夜宵一頓常常20來塊,所幸公司有制度,7點以後開始算加班,一小時10塊,設備所裏再補貼10塊,所以就是20,這樣一來夜宵錢有了,還能蹭公司空調。不過加班一天最多隻算3小時,也就是你10點以後加班是不算錢的,因為再多就違反勞動法了。(這行業居然還有人記得勞動法啊)

後面走了不幹了,實在受不了,每天同事都沒什麼好臉色,大家項目都忙,我自己也忙,忙的早上6點醒了對著鏡子發獃,忙的打電話一邊哭一邊喊媽,忙的早上泡一杯茶中午才喝一口,忙的高尿酸高血脂脂肪肝。一個人在那邊真的難熬,所以19年初辭職回了四川,在家呆的那段日子才意識到去廣東那段經歷是真的很有用的,因為有設計院和其他公司主動打電話給我了,我簡歷上除了一個辣雞學校外,終於有了讓人感興趣的東西了。所以雖然在廣東那邊那段時間呆的不開心,但是現在也還是很感謝那段經歷和那邊的人。

過完了年,陰差陽錯的去了家諮詢公司,當時四川這邊恰巧政策在推,於是莫名其妙的做起了海綿城市,不得不說諮詢公司的工作強度真的小,從6點加到7點居然也算加班。但是久了之後發現這邊也是圍城,海綿城市目前是政策在推沒錯,但誰也說不準什麼時候就不推了。而且只是個專項,對於畢業3年內的人而言,諮詢公司的性價比更高,因為活比較輕鬆,比你在設計院畫地庫噴淋圖輕鬆10倍,然而諮詢公司做技術的話,很容易就到了天花板,如果只是畫圖的話,這邊天花板也就是6500左右吧,年收入基本10萬就到頭了。設計院畫圖的話,上限肯定不止這點。並且因為比較閑嘛,這邊的辦公室政治比設計院複雜,或者說,設計院就一羣畫圖狗能搞出個什麼政治,節點都催的要死。

小公司並不意味著人際關係簡單,很多事其實更複雜,不過我一直都是不合羣的死宅,每次6點都光速下班跑了,很多八卦也沒聽到…

目前個人也很迷,不知道往哪個方向去,家裡早些年錯過了上車的時候,在成都買房已經沒機會了,準備再過兩年攢點錢就回老家吧,自己攢個老家的首付,買個樓頂帶露臺的房子,搭架子,養花,養王八…


本專業大方向如下:

一是市政方向:設計或運營水廠、設計城市給水排水管網等

這是城市生活必須,但極少有利可圖,且崗位需求不大。

一般而言水廠和管網設計好了都是要運行使用很多年的,水廠一般設計時就會為遠期發展規劃做預留,而管網也不可能動不動把馬路挖開更換;

水廠運營更不需要多少人力,一座水廠三十人左右就可以負責運營,一個千萬人口的城市大小水廠也就十來座(單說給水或者污水),且人員流動不大,俗稱一個蘿蔔一個坑;

市政行業盈利空間很少(與房地產,計算機這類行業相比),甚至政府要倒貼錢,一噸水費纔多錢,裡麪包含了從取水到廢水凈化完畢所有費用,和公交地鐵一樣都是城市服務行業。

總結:旱澇保收,也難大富大貴。

二是房地產業相關,如建築給排水

給排水在建築行業裏屬於配套專業,俗稱弟弟。建築物的給排水設計技術含量不算高,多憑經驗。

房地產業從事設計的大頭是建築設計和結構設計,水電暖屬於配套,體現在人數,規模,工作強度和利益分配上。利益不僅指錢,還指你的晉陞道路。可以大致類比打仗時一線部隊和後勤部隊的關係。

房地產業前幾年火爆,給排水專業從事建築給排水設計前景也尚可,但這幾年行業下坡,前景如何尚未可知。

建築給排水設計限制你的創新能力,管材就金屬塑料那麼幾種,設計還要求符合規範,留給你自由發揮或者搞創新開發的空間幾乎沒有,循規蹈矩唯手熟爾。

搞施工跟著差不太多,具體可以去土木工程相關問題看看。

總結:下限高,上限低。

三是搞科研

這個不過多贅述了,一是我本科畢業也不算特別瞭解,二是工科搞科研都差不多。

搞科研基本絕大部分方向都是研究水處理工藝相關,就是常說的生化環材,具體可以去別的問題看看,情況大同小異。

總結:還沒接觸,沒法發表意見。

其餘類似工業水處理,特種行業水處理(醫療廢水等等),不是就業大頭,也不瞭解,沒法發表意見。

最後總結一下,首先這個專業是一個比較平庸的專業,但是行行出狀元,你能做到頂尖,也是非常有前景的。其次就是專業雖然平庸,但是我們要認清自己大概率這輩子就是普通人的本質,不可好高騖遠。這麼看來這個專業還是不錯的。最後,平庸是宏觀上的,實際上985老八校和二三本的差距還是不小的,小眾專業社會需求不算大,如果成績一般建議選擇時稍加考慮。

本人本科畢業,一點拙見歡迎各位批評指點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