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也叫素數。1不是質數。除了1和他本身,沒有其他的因數,就是質數了。質數有很多奇妙的性質。


就是說一個質因數只含有1和它本身的數(1不是質數)

或者說只有兩個因數的數


百度一分鐘不到搞定,你來發個知乎。。。


質數就是除了1和它本身沒有可除的數字。例如11=1×11=11×1 推薦一本書《質數的孤獨》 很有魅力的一部小說。


質數(Prime number,又稱素數),指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該數自身外,無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也可定義為只有1與該數本身兩個正因數的數)。 大於1的自然數若不是素數,則稱之為合數(也稱為合成數)。算術基本定理確立了素數於數論裏的核心地位:任何大於1的整數均可被表示成一串唯一素數之乘積。為了確保該定理的唯一性,1被定義為不是素數,因為在因式分解中可以有任意多個1(如3、1×3、1×1×3等都是3的有效約數分解)


一個目前尚沒有肯定式定義的概念。

我們現在只能逆向的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而不能正向的分析質數是什麼。

而且,很可能,質數很可能是不可分析的。但也只是可能。


對於這個問題,你如果去問老師或者任何懂得數論相關知識的人,你大概率會得到這樣一句話:「質數就是除了1和其自身之外,沒有其他因數的數字」。我小時候也問過同樣的問題,得到的也是同樣的答案,但是這個答案並不能令我滿意,雖然不知道具體是哪裡不滿意,只是感覺這個回答太官方和空洞了,並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知道一些關於質數更深層次的解釋,我想知道質數究竟是什麼

我這裡也假設你對那個「官方」答案也是不滿意的,所以就試著給出一些我個人的見解。

人們之所以會去研究質數就是因為質數有個十分重要的特點,那就是它的「不可分割性」,換言之,質數可以看做是數字中的」基本元素「,用質數進行組合就可以創造出任何你想要的數字,這一點纔是質數最根本的特性。算數世界中的一切定理和知識都是由這些基本元素構成的,所有的算術問題,你如果不斷的追根溯源,最終都會指向質數。就像計算機世界中的所有現象,追根溯源都是0和1的不同排列組合。這種「基本元素」的性質纔是質數之所以重要的原因。

(質數的不可分割性是基於乘法運算來談論的)

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基本元素這個概念都是十分著迷的,從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開始,人們對於「什麼纔是組成這世間萬物的基本元素?」這個問題的追問從未停止,多少科學家終其一生就是在試圖回答這個問題。近代科學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尋找組成世間萬物的基本元素的過程,從分子到原子,從原子到質子、中子、電子,從質子、中子、電子再到六種夸克,我們最終找到了這個組成世間萬物的最基本元素。

質數作為數學世界中的「最基本元素」,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數論作為數學桂冠上的明珠也絕非名不副實,而是有著深刻的內涵與意義的。這種對基本元素特點的研究也深刻反映了人類的求知慾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整個人類文明中的重要部分。

以上就是我理解的質數,可能有點囉嗦,還請見諒。

最後再貼一個我這陣子看過的一個比較好的科普文章:

http://www.xys.org/xys/netters/psi2b/yuluqinqu2.pdf?

www.xys.org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