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以為我們是最好的朋友,哪知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卻不是她的。


大概就是你生日前夕,陪她去精心挑選了一件禮物。你滿心期待,不久之後卻發現別人擁有了這個禮物。

就像一塊兒你剝了很久的糖,你滿心歡喜的去品嘗它的美味,結果不盡人意,還不如放在一旁欣賞它的精美。

慢慢的就會接受了吧,可能我們產生的所有分歧都在於我們會下意識的用自己的經歷去衡量和看待別人的故事,在表達自己的過程中總會產生偏差。「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讓你在意的人也在意你,這本身就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兒。求同存異就好,無愧於心就好。真的覺得「時間」真的是上蒼創造的最精妙的遊戲規則


就是以為他給我講的是隻有我知道的祕密,我努力保守,生怕泄露半點,結果原來這壓根不是祕密,全世界都可以知道。原來我根本不是他心中的獨一無二。


感覺她是你的唯一,而你卻是她的唯二唯三唯四……

像是從高山上一下子跌倒了谷底,全身疼痛,而又覺得不敢相信。


五年級那會兒,班裡有個表演,我們班選的是唱歌(當然還要邊跳),兩個人合唱,我唱的沒另一個人好,老師讓我只唱結尾幾句(本來是想讓我全程不唱但是結尾必須兩個人唱不然接不上)。

我覺得有點不平,我付出的努力比那個音色好的同學多得多,她有時候會鬧情緒不練。如果剛開始就告訴我我就只用學後面幾句就行了的,我在班上成績也算名列前茅,我也很重視我的成績,而為了練這個表演,也算做了挺大的犧牲。

放學後當時也挺晚的,我們聚一起我就吐槽了幾句,當時有五個人,(我,我弟,她,她弟,芍)她的弟弟就說:「你不就想要主唱嘛。」我生氣了,跟他理論,他就一臉不屑,我就拉著我弟走了,還哭了。

我走之後芍應該和她在為我解釋,我也聽到了一些,但是當時走得很快。

後面芍追上我,跟我說她(芍)向她解釋了,但是她不相信她弟說了那種話,當時她弟也撒謊,說他說的是「你是不是想要主唱?」然後,嗯,她覺得她弟是不會撒謊的,是我不對,我不應該鬧脾氣。

瞬間就不想哭了,沒什麼好委屈的,我和她都沒這麼熟,她弟算什麼。

為什麼要為一個陌生人的不負責言論而受傷?

風挺大的,我也挺清醒的。


你被她騙過去,結果她卻只想踩你頭上


得知真相後 被打臉的感覺


一直覺得和宿舍的舍友相處不錯,他們生日也會一起喫飯。

我8.20過生日,想叫他們出來喫飯,在宿舍羣裏發消息卻沒有一個人回我。

明明都在線,上一秒還在發信息,我問了他們出不出來就都消失了,3天了,沒有一個人理我。。。。。

就很。。。心裡不太舒服吧。

???????????????????

和最好的朋友聊天 因為我是一個不太喜歡聊天的人,只是偶爾聊聊天。可他每天和另一個朋友語音什麼的,還會截圖發空間。明明平時和我關係最好,可是我和他卻沒有那麼親密。

???????????????????

和一個十年多的朋友一起玩,我以為我們可能是最好的朋友的那種,可是實際上我只是他好朋友之一罷了。

???????????????????

這篇回答是我在收到舍友冷落後寫的,可能語言表達什麼的不太好。

我這個人一直都是和蠻多人都比較玩的來的那種,身邊人也沒有很討厭我的人,可我的缺點就是不會主動找別人,有的時候這樣這樣的,朋友之間就疏忽了。

其實我發這個答案也沒有指責我朋友的意思,主要還是想發泄一下,或者說傾訴一下。怎麼找到真正的好朋友呢?希望以後可以找到。


這種體會是真的會有!初中的時候,我們女生有個四個人的小團體,然後他們男生也有個小團體,其實說實話,他們男生的顏值和影響力都還是不錯的。其中有個把兩個嘴很甜,會經常很親密的叫著你。那時候就覺得自己好厲害,覺得他們很喜歡跟自己玩,把自己的位置擺的挺高。後來呢,找他們幫個小忙,問了他們基本上都是沒回信息的。後面我就明白了,原來他們跟我玩的好,完全是因為我們小團體中的另外兩個女生。當時就覺得自己之前的行為有多尷尬。所以,我果斷把他們給刪了,因為感覺沒有那個聯繫的必要了。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反駁你全對


你以為,

很久不聯繫的人再聯繫,

他還會如從前一般熱絡。

可當你們再遇見,

卻只剩下客套和寒暄。

你以為,

只要你死心塌地對人好,

人也會真心實意把你疼。

可當你需要之時,

他能給的卻只有敷衍。

你以為的念念不忘,

卻成了人走茶涼。

你以為的真心實意,

卻成了哄騙算計。

你以為的非你不可,

卻成了可有可無。

生命中總有些意外,

總在悄然之間發生。

或許那不是意外,

是事物本來面目。

感情沒多重,只是你自己看重,

真心沒多少,只是想像的太好。

委屈的時候才知道,

人情它多淡漠。

有過挫折後才明白,

真心分量多少。

想像和現實是兩碼事,

不要混淆!

期待和結果未必相同,

不要消沉!

與其把希望傾注到他人身上,

不如努力做該做的事。

與其追求誰無足輕重的疼愛,

不如自己把自己關愛!

正確看待想像和現實的落差,

不要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分量。

餘生,

少些你以為,多務實些,

少些想當然,多溝通些。

人與人之間,

靠卑微和求肯的感情不長久,

平等而真誠的陪伴才最雋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