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輕改動畫的評論區都會存在這種現象,一大批人複製黏貼原文來與動畫進行對比,不停地告訴你原文有多精彩,動畫做得有多爛。


其實在輕改動畫相關中補充原文往往並不是為了挑刺,看到別人發了原作相關情報第一件事不是想著「感謝紅橙黃綠青藍紫字君」而是「原作黨又來秀優越了」本身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輕改這一領域,其實除了SAO WOU篇這種完全搞錯了原作者表達中心讓人噴都不想噴的輕改動畫之外,大部分輕改在製作和劇情層面上的問題都是很容易能夠得到原作讀者諒解的——畫面崩壞、各種場景廉價低成本顯然就是錢不夠,而劇情刪減、加速這本身也還是篇幅=錢的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原作讀者耐心翻查原作,複製粘貼原文,在劇情進展時用彈幕或評論的形式給動畫觀眾補充原作情報,這完全是為了沒看過動畫的觀眾的觀看體驗而考慮。

而即使沒有這麼雷鋒,單純刷一刷原作不知道比動畫高到哪裡去了,考慮到這種彈幕和評論往往出現在動畫中後期,其實也起到了一個安利和引導的效果。畢竟如果一個動畫觀眾能看一部輕改到中後期的集數,說明這一作品主題還是吸引他的,而他如果不明不白看完整部動畫然後認為這作品不過如此,那對於深愛著原作的原作粉來說確實是蒙受了不白之冤。還是趁早引導+撇清關係為好。


那要看改編動畫質量如何

像押井守這種原作粉碎機,把士郎正宗《攻殼機動隊》,高橋留美子《福星小子》,結城正美《機動警察》魔改的原作者都認不出來(高橋留美子為此和押井守大吵一架不歡而散)。但沒人質疑押井守能力。

像京阿尼,改編動畫也是魔攻大戶,《輕音少女》甚至算原創(滑稽);但大家都服氣。

像古橋一浩《浪客劍心 追憶篇》,和原作漫畫也是相差甚遠,但大家認可。


古利特是原創動畫,我記錯了

~~~~~~~~~~~~~

改得好不好心裡沒點_數?

不說超炮、刀劍神域(不含愛麗絲篇)還有物語系列,就說近年的古利特,厲不厲害?

結果到春物就這?

當然春物遠未到最爛的那一檔,妹非妹纔是


愛之深,責之切。


個人認為,這種行為比較沒品,但沒什麼邏輯上的錯誤,因為當一個動畫把原作改編的稀里糊塗,那它是帶有原罪的,它本就應該對「改編」這兩個字負責

所以我的個人觀點就是,作為網友可以隨意鄙視這種偏激的原作黨(但不建議互噴,不會有結果而且無益於人生),但是動畫組如果真的改編的不好,就沒資格說什麼

既要賣,臉朝外


謝邀,四個字總結:菜是原罪。

雖然動畫和小說是兩種不同的文藝形式,但是一部改編動畫是不可能脫離原作單獨討論的,除非是像《真實之淚》那樣改得和原作一點關係都沒了。大多數輕改動畫可以說就是粉絲向動畫,說得直白點,本身就是拍給原作讀者看的,所以可以說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就是還原度,如果做得不好那原作讀者批評動畫改變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雖然在改編過程中,刪改基本上不可避免,但是對刪改的把握完全能體現出製作組的製作能力。從題目描述來看我覺得題主就是想說春物動畫對吧?春物動畫就是金牌負面典型,改得很差勁,各位可以去看看春物第三季的彈幕中出現最多的詞語是什麼?是「迷語人」。「迷語人」指的是什麼?指的是觀眾完全看不懂角色在說什麼,故事在講什麼,所有人都好像在說謎語,這完全就是製作組能力太差甚至態度不端正的後果,沒有原作黨在評論區進行解釋說明,補充缺漏,純動畫觀眾有幾個看得懂這個片子?feel社不僅把故事做得讓大家看不懂,還帶歪了故事的整體氛圍,男主角OOC看誰都臉紅,觀眾看到了都覺得這是一黨爭番,一後宮番,氣得原作讀者心肌梗塞,你說該不該罵?

歸根結底一部輕改動畫出現這種原作黨在評論區扎堆科普的情況只有兩種原因:1.刪減不當導致普通觀眾看不懂情節;2.魔改劇情導致普通觀眾誤解故事內涵。很不幸春物動畫兩個都中了。而一部合格的、優秀的輕改動畫是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比如說有幾個原作黨在《涼宮春日》評論區鬧?有幾個原作黨在《冰菓》評論區鬧?有幾個原作黨在《龍與虎》評論區鬧?有幾個原作黨在《京紫》評論區鬧?再次回到開頭那句話:菜就是原罪。


我記得原來這種情況是要感謝的啊?

就算是真的挑刺,只要是不上升製作家人,而且提出合理的,我覺得也無可厚非,最多我不點贊不評論罷了。

漫改、輕改最重要的不就是忠於原作、高於原作嗎?為了照顧非原作黨的觀感,原作黨費挺大勁給你解釋,讓你知道這部作品本來應該是什麼樣,本來應該哪裡精彩,同時也為了未來不會吵起來。

ubw不給你科普一下金閃閃本來沒猶豫你知道慢心閃多菜嗎?sao uw不給你科普一下你知道動畫在說什麼嗎?re0不給你科普一下你不會被一堆謎語人搞得頭疼嗎?魔獸戰線不給你科普一下你知道爺爺在說啥嗎?

啥都不知道你看啥呢?不看劇情是看顏值還是特效呢?選老婆只走腎?

大人時代變了?


我記得之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b站up主路人a薅羊毛,結果與其相似名字的a路人無辜被牽連網暴,當時知道的人為a路人伸張正義,許多a路人的粉絲也在努力的闢謠為up主維護聲譽,朋友,你覺得這部分網友他們的行為是在挑刺嗎?

我可以告訴你,絕大多數敢貼原文出來解釋還能讓你看到的評論們,他們的存在本身就是在證明原作本身的底子是不錯的。

而粉絲貼原文就是為了告訴你,我家的倒黴孩子和這個妖艷賤貨不一樣,你以為他們是在維護這個作品?

呸,他們是為了和動畫撇清關係好吧,要不是這個妖艷賤貨用著我喜歡作品的名,用我喜歡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話,誰還稀的理他!

很多動畫黨自己說自己只是在看動畫別拿原作說事,但這麼說的同時,其實最分不清原作動畫傷害原作黨的人反而就是他們。

你說這上哪兒說理去?


我覺得只要不違法不違反評論區的相關條例以及遵守道德準則,討論是自由的,這樣做我覺得沒問題。


因為很多輕改作品確實是這麼回事。典型的比如說原作在這裡有充足的心理描寫,到了動畫直接跳過去/刪減導致觀感看上去沒頭沒尾的,這屬於典型的常見問題,且每個第一人稱描寫和心理描寫多的改編作品都會或多或少出現這種情況,並非屬於個例,想要糾正的人也是正常的。

然而,很多觀眾需要意識到的一點是:動畫和小說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媒體形態,而它們本質是無法簡單地互相轉換的。典型的例子比如說物語系列,屬於少有的有超大段獨白的動畫作品,也是少有的能夠對原作的囉嗦心理描寫有著還原能力的作品,然而大家都知道這種作品對監督的能力要求有多高:沒有shaft和新房的獨特風格和功力,物語系列根本是無法動畫化的作品。

而這也就是問題所在了:不是每個監督都是新房,但這種媒體間轉換的效率問題可是幾乎所有作品都共有的情況,這個時候只能進行取捨:是放棄掉某些不適合這個媒體形式的有效信息和展開,還是走原作大道做出不適合此媒體形態的作品,抑或是完美融合?其實最後全看監督的功力,而不同監督功力之間的差距就如同物語系列和垃圾輕改之間的BD銷量差距一樣大。

最後,建議所有抱怨這類情況的人都去看一遍絕望老師動畫的第一季第11集。

還有另一種常見的情況是因為表現力不足或縮水,導致需要原作進行糾正的,這也很正常。一個人物原作有掀大陸級能力和場景,到了動畫化因為經費不足縮水成掀山,但作品走向還是倚賴掀大陸級能力,這就容易導致疑惑:這人不就掀個山嗎?為啥被視為是戰略導彈級威脅?這種也屬於常見現象,需要原作黨輔助也沒啥錯。


如果是春物,刀劍那個水平的改編,那你還真別怪他們挑刺,嫌他們挑刺就讓製作公司別用原作。我可真沒見過有哪個像春物一樣,原作者在推特上發幾十條推來解釋動畫劇情。


整理一下答主的話:

現象:彈幕發原文

腦補:原文有多好,動畫有多爛

實質:動畫黨看見原作黨就被秀了優越感


我完全不覺得這是在挑刺。

可能是因為平時這種情況見的多了,總會有人感到厭煩,覺得好像這幫原作黨不是在做好事而是在「刷存在感」「給動畫挑刺」「影響動畫觀眾觀看體驗」等等。我只能說會有這種感受的觀眾需要先好好學學如何正確參與公眾討論再點開評論區。醜話說在前頭,你隨時都有不看評論的自由,評論區的風氣也靠不參加評論的人維持的,而且,不是所有人都具有高素質地參與評論的能力的,這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接著我們講講有序參與討論的一些要求,雖然很多都被講爛了,但其實更多網友是不具備所需的能力的,首先我們希望好的評論要「實事求是」「就事論事」也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對事不對人」單純抒發感情的評論應該具備能被人準確判別為此類評論的提示詞,其次我們希望評論有價值有意義,也就是不要說空話廢話,能讓其他人獲得一定的收穫,最後我們也希望評論避免引起太大的爭論激化情緒,只限於理性討論的範圍…我列的這幾條是遞進的關係,當然其實很多都沒有提到有待完善,但是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這裡沒有提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評論,暫且放置一下。首先以這三條遞進的要求來衡量一下原作黨貼原文糾錯的評論,我們會發現,這類評論非常合適地達成了整整三條要求:理性、有乾貨、不引戰釣魚,平心而論我覺得光就這三點,全部達成,已經比全網80%的評論強了,那為什麼還會有人反感這種優質的評論呢?我覺得這是因為ta還沒有學會如何正確對待評論,別看只是瀏覽而已,這個要求同樣可以很高,可以高到看似為難人的地步。當然我們可以用「圖一樂」來為自己達不到要求辯護,但是要知道別人圖一樂的時候我們未必都能眾樂樂,圖一樂造成的網路環境,就是野蠻的狂放的低素質環境,甘於處於這樣的環境也是一種選擇。我願意用物理上勢的觀點來形容:高素質的環境是一個勢壘高原,低素質的則是一個勢井低谷,我們自然可以自由選擇,不過想要登上勢壘就需要付出「能量」。

然後談談如何正確對待評論,我的意見基本和發言要求一致,首先不妨看看它滿足了多少發言要求,由低到高立刻可以分個層次(完全可以diy加上幾個更高的要求,比如有深度有思考),滿足了最低要求的自然就是存在合理的評論,沒有抵制的必要;然後是看評論的具體內容:如果它在某個方面是符合我認知的,那說明這方面別人的觀點與我一致,好笑自然也可以開懷一笑。如果它在某個方面與我不一致,那我們發掘了一個認知失調的點,這個時候不是發泄負面情緒的時候,而是思考的時機,對方說的有道理?還是我的看法有道理?這個問題有沒有更有道理的回答?這樣的思考就很需要哲學素養;最後也可以看看評論的人和目的,雖然幾乎沒有釣魚反串能活過第一第二層篩查,但目的不純的歪理在世上往往最為險惡,雖然大部分也都在網上被拉出來批評了,這其實是來自經驗的積累,一方面來自自己,更多的來自別人的經驗,因為確實,信息茫茫,一個人一一排查必然精力不濟,借鑒有價值的經驗是聰明之舉,但這第三條還是防止自己誤入歧途的一條保險絲。

最後就事論事,刷原文挑刺嗎?將心比心講了無數遍,還是總有人自我中心,真是悲歡並不相通啊!原作黨感到不滿,有理有據地指出改編的問題,有什麼不妥?我常開玩笑地問朋友:三體改編影視動畫做成什麼樣你能滿意?友人回答都是意味深長的中式沉默,追問則續以西式的直白「不可能滿意」。加之以各式各樣改編作品的先例,我總結出一個「改編第一定律」:優秀作品的改編作幾乎不可能高於原作。請題主仔細想想,面對好作品改編成的爛動畫,原作黨會有多痛心?而正是這幫痛心疾首的原作黨,不希望優秀作品被糟蹋,忍住了滿心怨恨沒有發作,擺事實、講道理,在評論區給動畫黨普及原作的優秀,於觀眾,不錯失優秀作品;於作者,不被改編埋沒心血;於製作方,激勵他們知錯能改、精益求精。一舉三得的好事,題主你覺得不合適?我覺得很合適。


不會是在暗示春物吧?

誠然,動畫也是相對獨立的作品,並不一定要完整的還原輕小說或者漫畫,在動畫下大篇的貼原文是不禮貌的行為。

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動畫很糟糕會怎麼樣呢?就是糟糕到那種連動畫黨都一臉懵逼的情況,為瞭解釋清楚你覺得去哪找資料最好呢?當然是原文了,沒有比原文更好的依據了,當然如果原著本身也很糟糕那就另當別論了。

還有一點就是動畫本身似乎沒有能「好」到讓原著黨無話可說的地步,如果能的話原著黨根本就沒有底氣刷原文,最多也就當它是另一個作品罷了。動畫要真有本事,怎麼改其實都不是問題,反正有一大堆不看小說的人,動畫要是厲害了還能吸引人去看原著。


??????????????????????????????????????????????????????????????????????????????????????????????????????????????????????????????????????????????????????????????????????????????????????????????????????????????????

咋,改的爛還不讓說了?

製作組沒有那金剛鑽咱別攬那瓷器活懂不懂?

就像刀劍,我動漫看完ggo篇之後就去看的uw篇的小說,個人感覺uw篇甚至可以稱得上三篇裡面最好的一篇。

可是製作組呢?

你看看這xx改成什麼了?我完全沒啥印象的噁心片段突出強調,該發糖的片段卻刪減了?

感謝在評論區補充細節的原作黨吧,要不是他們根據原文加了些糖或者解釋了一些不明所以的情節,這個評分只會更慘淡。


很難受,大老師第三季,看過原作的那些人貼了原文之後讓人完全無法有繼續看下去的心情了,腦子裡想的就只有「啊,原來動漫做的這麼差啊,明明看的時候還挺不錯的」

同樣是貼原文,之前涼宮的字幕組親自上陣在動畫裡面貼原文作為動畫無法表現部分的補充,讓人對原作和動畫抱有的喜愛程度同時上升,簡直就是貼原文的典範

輕改動畫的目的是讓人看得開心,你改了,可以,讓人沒覺得有違和感那就是好作品,不是每個人都有這麼大時間去把原作給看了的,很多人只是一部動畫的過客

貼原文的目的也應該是讓觀眾提升動畫觀賞過程的體驗,而不是讓一個人提升優越感

如果大老師第三季做的讓那些最大的觀眾羣體——這些人通常沒看過原作,都感到了違和感,那你貼原文以免波及原作聲譽,那完全可以,但是很多人看了動畫就沒感覺到有多違和,那些自稱的原作黨一捧一踩,真的對自己喜歡的東西負起了責任嗎?

再舉個正面例子,星掠者這部番做的稀爛,但是評論區裡面的原作黨只是一直地在補充設定並且推薦一般觀眾去看看原作消除誤解,也確實有人去看了,評價一致的好。這種原作黨纔是真正的原作黨

二次元從始至終都只是個小圈子文化,現在關注的人多了不代表圈子大了,它永遠都只有這麼大,多的只是那些自稱二次元的人而已


可以但沒必要。


正常啊,輕改能做好的很少很少,尤其是不少輕小說還有大量心理描寫的,仰望半月的夜空,小說獲過獎的,改編的一塌糊塗,俺妹,略過了大量的心理描寫,後期看的人莫名其妙,記錄的地平線,弱化了不少人物特色,不過總體還可以接受,物語系列,雖然改編很成功,但是依然不如原作emmmm,另外輕改漫改受製作組影響較大,典型的就是很火的鬼滅,換個小製作組估計早就人走茶涼了……


充分體現了某些人對動畫的評斷標準就只有跟原文對比這種誰都能做的、毫無獨特性和創造力的無聊標準。


看過原小說的能判斷輕改的動漫改的好不好,沒看過小說的只能直接看動漫好不好看。

小說裡面比如景物描寫、人物心理等細節描寫,改成動畫不可能全都塞進去,所以小說改動畫就得看編劇和製作人水平了。翻車情況也不少。翻車的作品,比如刀劍愛麗絲篇...


我大概就是你所說的一員

初心很簡單,為被動畫刪減原作劇情而導致對劇情銜接感到困惑的觀眾科普讓他們更能理解原作中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節。


這種行為的原因是動畫表現爛,沒有表現出原文精彩的地方,八竿子也打不到挑刺上


不贊同部分答主觀點。

有把原作做爛的動畫有,你用原文來說明現在的動畫做的有多不盡人意,沒問題。

但審題,這是「刷原文」、「挑刺,這真的有意義嗎?更別說你試著問問部分復讀機劇情,他也就只能回答你百度到的東西。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