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反感強迫老年人帶孩子的,總覺得這社會現象並不正常,什麼時候才能有條件改變這樣的傳統?當然自願的另說。


帶等到國家社會福利保障成熟了。成年人生活壓力小了,或者是有固定的休息時間。


隔代撫養本來就不是傳統。

國家需要社會化撫養。


憂國憂民,不如操自己的心


隔代撫養,從理解和感恩開始公眾號:線與風箏 前些年大火的家庭劇《虎媽貓爸》、《隔代親》引發廣泛關注,主要是因為劇中暴露出的一些「隔代撫養」問題戳中了很多觀眾的心。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承擔了「第二次育兒」的重任,他們該如何應對來自新時代年輕父母的質疑?而面對父…0 贊同 · 0 評論查看完整文章


有感而發說一下吧,很多認為的傳統其實都不是傳統,而是新風尚。知乎里也討論過什麼喝白開水家裡就食而非外食這些偽傳統,隔代撫養難道不是中國建立現代工業和養老退休機制的結果嗎。只有退休在家無事的老父母和雙職工寶媽寶爸,或者是寶媽寶爸的工作收入遠強於老父母使之脫產照顧孩子,然後在儒家家族文化的驅動下才能實現這個傳統。在廣大的中國南方農村其實這種情況在改革開放以前絕對是不可想像的。而現在,本是個例的情況在互相的比較中大規模盲目流行起來,一方面當然是中國中產階級的不斷壯大,另一方面難道不是「他有我也要有」的攀比心理嗎?那些一輩子在地里刨食的老父母啥福也沒享就要去照顧剛趕上中產末班車的子女的寶貝,心裡想想不帶孩子清閑的老年生活都會被子女埋怨不幫忙,子女整天說自己生孩帶孩子辛苦你們沒生過孩子的單身狗不理解,那他們的老父母沒生過孩子帶過孩子嗎又有誰理解呢!

什麼時候能結束呢,估計等任勞任怨的老一輩人都離世後,這一代喊著你們沒生過孩子不理解帶孩子苦的人有了孫子孫女吧。


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我堅信一定是還沒有孩子的人。因為曾幾何時我也覺得沒孩子應該自己帶,直到我生了娃……幾天時間就情緒崩潰了。再然後,家裡需要我賺錢,雖然有錢請育兒嫂然而國內育兒嫂素質你懂的。

所以最後還是隔代帶了,估計要直到孩子上幼兒園。

最後。我絕對是個新得不能再新的新時代女性。


並不是傳統,而是因為窮

因為需要雙職工的收入才能勉強支撐家庭開支,沒有閑錢請專業育兒嫂,所以只能讓老人幫忙帶。

有錢的要麼一方在家全職教育孩子,要麼請育兒嫂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