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底層韭菜失業,但是依然缺少高端勞動力,隨之貧富分化加劇,社會壓力增大,加劇人口出生率下降,加劇勞動力短缺,如此往複。社會最後只留下精英階層,徹底消滅貧窮。


縱觀人類歷史,每次巨大的技術進步都會導致相關行業的失業潮,同時技術進步又會產生新的社會需求,從而創造出新的工作崗位,促進就業率上升,總體產業結構在技術革新下不斷動態調整,形成新的平衡,從250年前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現在,這個循環周而復始,樂此不疲。

今天,大家都在討論的人工智慧和自動化浪潮,並不特殊,帶來的同樣是就業雙重效應,即:

短期的替代效應,機器替代高成本人力,失業率上升。

長期的補償效應,社會因需產生新崗位,失業率降低。

一、 短期替代效應

200年前,在英國,隨著蒸汽動力的紡織機普及,大批的紡織業者被機器搶了工作,失業人羣憤怒得化身為 「盧德分子」(泛指對新科技的反對者),開始打砸機器泄憤。

盧德分子打砸機器

100年前,在美國,隨著拖拉機,聯合收割機和作物種植機的出現和廣泛使用,讓將近一半的農民無事可幹,無奈之下只能另謀出路。

30年前,還是在美國,民用電腦的普及和微軟電子表格Excel的發布,記賬員、會計和出納的工作職能被現代化軟體取代,一大批財務人員失業。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在飛速發展的高新技術下,歷史車輪也許得改為歷史火箭了。

2010年,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發布了一張觸目驚心的圖,如下:

BLS預測:各職業被計算機替代的概率分佈,曲線包含總面積為美國總就業人口

我們看到,在人工智慧AI席捲下各個職業層都無法倖免,47%的職業人羣會大概率被AI取代,其中物流、生產、安裝維修等低技能崗位更是被AI淘汰的重災區。

如此看來,貌似我們應該眾志成城來抵制AI了?

別急,再往下看。

二、 長期補償效應

在前兩次工業革命時期,機器的規模性應用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工業產能急劇提升,市場在經濟利益驅動下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工廠,工廠主擴大了生產規模,購買越來越多的機器,同時也需要僱傭更多工人進行生產,之前的失業者在新工廠裏找到了工作。不僅如此,原農業人口也源源不斷得湧進工廠。

數據表明,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農業人口減少了一半,而工業人口卻持續增長,見下圖:

數據來源:《英國工業革命與工業化,高德步著》

幾十年前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也叫做科技革命,信息技術在各個領域開始應用,淘汰舊崗位的同時也促進了一些新興行業的發展,還記得30年前被Excel擠下崗的記賬員嗎?請看下圖:

註:1982年數據缺失。1993年、2000年及2001年職業定義的變化意味著數據不能嚴格進行時間序列比較。1983年之前沒有管理和金融分析師的職業類型。(數據來源:美國勞工部統計局)

1987年到2016年,微軟的Excel搶走了100萬記賬員的飯碗,卻為金融分析師提供了150萬個工作機會,顯而易見,電子表格這種變革性技術只會淘汰重複的機械式工種,同時,也會創造更能發揮人類主觀能動性的崗位。

從世界銀行發布的美國1960-2000年就業數據來看,科技革命帶來的還有三大產業就業比重的大調整。

從1849年到2000年,第一產業(農業)就業比重從61%降至2.6%,第二產業(工業)在前兩次技術革命下因為擴大生產的原因使得就業比重上升,但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衝擊下工業人口下滑至23.2%,而第三產業(服務業)在每次技術革命下都毫不客氣的吸收了前兩大產業的溢出勞動力,從22.7%增長至74.2%。

最近50年,美國的總人口從2.02億增長到3.27億,失業率也在上月達到了歷史新低3.5%。不難發現,技術的革新會逐漸淘汰掉機械式、重複性、非人性化的工作崗位,同時產生更多需要創造力的崗位

三、西門子新技術下消失的崗位創造的崗位

說到智能化和自動化,不得不提下工業4.0,西門子作為時代的先行者,其數字化雙胞胎技術可以完成以下任務:

  1. 將產品模型數字化,對其進行模擬測試和技術驗證,以極低的人力成本在短時間內開發更多的樣機,縮短新品上市時間。
  2. 將生產流程數字化,結合運籌學理論調試並優化虛擬產線模型,從而提升工廠生產效率,發揮隱藏的產能潛力。
  3. 將生產設備的健康狀態數字化,在實際生產中產線往往會因為設備老化,工人操作不規範等問題造成意外停機,從而引發重大經濟損失,而生產設備的數字化則能實時監控關鍵部件的健康狀態,當出現異常信號時能根據歷史數據給出最有可能的故障原因猜測並給出維保建議,能極大縮短維修時間,提升OEE(設備綜合效率)。

數字化雙胞胎」將現實世界中複雜的產品研發,生產製造和產線維護映射到了虛擬世界中一個個數字化模型,通過虛實連接,數據的不斷迭代,模型的不斷優化,進而不斷提升製造業的生產效率。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西門子的PLC硬體讓很多流水線工人下崗的同時,也成就了不計其數的PLC開發工程師。

那麼這次的工業4.0,數字化雙胞胎技術也會同樣消滅一部分生產工藝崗位,創造出全新的虛擬調試工程師崗位。

熟悉西門子的知友可能知道,西門子近幾年正在由「硬」變「軟」,這些年不斷的收購軟體公司,現在公司在不知不覺中已成為了僅次於 SAP 的歐洲第二大軟體公司,以及世界十大軟體供應商。

毫無疑問,減少重資產(工廠設備),佈局輕資產(軟體),這是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遷移的趨勢。

歷史大勢,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四、面對AI,人類的未來會如何?

隨著AI和自動化的發展,社會產能大幅提升,由於在工農業極低的生產成本,糧食和生活必需品也會變得非常便宜甚至完全免費,那麼人類還需要工作嗎?

在中國,我們大部分國人可能體會不到社會高產能的好處,但是可以橫向對比一個很有意思的國家——瑞士。

2016年在瑞士,政府曾發起過一次全民投票,該項提案認為自動化技術會持續減少工作會,所以國家可以無條件向全體公民每月發放2600法郎(約1.8萬人名幣)的收入。

這個天上掉餡餅的提案卻沒能通過決議,78%的瑞士選民投了反對票,他們認為巨額的政府補貼會增加不願意工作的人數,從而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瑞士的全球創新指數卻是蟬聯多次世界第一,然而瑞士居民的平均每週工作時間只有30小時,與此同時,中國居民的每週工作時間是49小時。

這也許從側面反映出,較少的工作時間使得人們更好的享受生活,同時也對工作抱有積極的態度,更能激發出人的潛力,提升人的創造力。而創造力和情感,則是人類獨有的能力,遠遠不能被AI所替代的。

所以,在AI的衝擊下,人類的就業形式也許會有以下變化。

  1. 工農業就業人羣持續減少,服務業人口擴張。
  2. 每週工作時間大幅減少,但是相對收入變多(工資補貼)。
  3. 重複勞動等崗位消失,幾乎所有人都會從事服務性或創造性崗位。

前幾天有個刷屏新聞,日本微軟在第三季度實行每週四天工作制,週五帶薪休假,新制度執行後,勞動生產率提高了40%左右,92.1%的員工都對該制度有正面評價,微軟表示明年將會繼續執行該制度。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大家的工作態度都能像下圖中的卡達富豪一樣。

根據馬斯洛的層次需求理論,在未來,我們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能被完全的滿足時,工作就不是為了養家餬口而拼死拼活,而是為了實現更高級的三種需求:羣體歸屬感,被別人尊重和自我價值實現。

馬斯洛所描繪的五種主要需要漸進變化圖

所以在新技術加持下的未來,人類將會從沉重的體力勞動或重複性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也將活得更有尊嚴。

本文由西門子工程師撰文回答,希望對題主和關注這個話題的知友們提供幫助

西門子中國研究院

物聯網與工業無線通信分析師 陳俊傑


本賬號為西門子中國的官方知乎賬號。西門子是全球領先的技術企業,創立於1847年,業務遍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專註於電氣化、自動化和數字化領域。我們希望與你一同分享這些領域的知識與新科技,歡迎你的提問。此外,我們並不賣家電:)

西門子中國的每一位專家都是我們的智囊,你在這個賬號可以閱讀到來自西門子各個不同方向專家們的見解。請大家不要吝惜手裡的「邀請」,讓我們在分享中共同進步。

也歡迎大家關注我們的微博(ID:西門子)和微信 (ID:西門子中國) ,更多的瞭解我們。

看到這裡就給點個贊吧!


隨著技術進步,失業、貧富差距拉大、老齡化,這是必然趨勢。因為一次次技術革命,都在不斷加高普通勞動者的營生的門檻,尤其是人工智慧時代,不可能再憑藉體力和簡單的工具,就能開始生計。

在人工智慧時代,資本方佔盡優勢,不再受勞動力市場所左右,它的成本已經成為常數,可以用最低的成本獲得源源不斷的收益,而這與廣大人民羣眾毫無關係。

接下來人類進入低慾望的社會,人工智慧和資本已經控制了整個社會,大量的產品的堆積,造成無盡的浪費,普羅大眾只能看著過期的麵包活活餓死。


碰巧我們公司從事的是人工智慧行業,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人工智慧確實正在取代很多底層勞動工作者在做的事情,但是這個行業也會誕生很多的新的就業機會。其中有一些工作,事實上是並不需要很高的互聯網技術的,所以工作機會並不會很大幅度的減少,只不過工作的內容可能會有所變化,需要就業者不斷學習新的知識。

以客服質檢這個行業為例,我接下來就簡要談一談。希望能解答您的問題~

客服質檢主要是對客服與顧客之間的對話文本進行檢查。

傳統的客服質檢是怎麼做的呢?通過人工一條一條去看,是否對話記錄中有出現不回答客戶等等違規情況。比如顧客上午問的問題,客服下午纔回答,質檢人員一看就知道客服的工作做的不到位。

講道理,客服與顧客質檢的對話文本有成千上萬條,那麼一個公司就應該配備很多質檢人員,但考慮到投入產出比,事實上,質檢人員的數量並不多。所以,質檢的方法也都是抽樣調查的。

如果換成人工智慧來做質檢,同樣是那個客服下午回答的例子,傳統質檢人員是要人工計算兩者回答的時間差,而機器是能自動生成,而且速度特別快。

這是人工智慧所取代的工作機會,那人工智慧所誕生的機會呢?

人工智慧本質上,其實是是機器代替人腦進行決策的過程,人工智慧的分析過程,形象點來說就是教孩子的過程。而我所說的人工智慧誕生的工作機會,其中之一,其實就是「教」的工作——人工標記工作。

比如讓人工智慧去檢測一句話裡面的情緒。比方說客戶說一句「我從來沒有見到過態度這麼差的客服」,AI一開始並不知道這句話的情緒,標記人員要給標記為憤怒,並且給許多許多有同樣情緒句式標上憤怒,AI在面對一句不同的句式時,才能自動識別出其中的情緒到底是否為憤怒。而且標記的次數越多,準確性越高。

而這個前期的標記工作,就目前的技術而言,只能由人來完成。

當然了,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個部分。

如果有任何關於人工智慧方面的問題,歡迎留言提問~

—— 語憶科技,專註於大數據與人工智慧


早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之初,很大部分的手工工作被機器所替代,底層勞動者每天擔憂著自己是否會被機器代替。

但事實上也湧現出新的職位,帶來的就業量,甚至超過取代的職位數。個人的生活變化以及社會的發展總體朝良性發展。

就當下來看,機械化、程式化的工種一定會被人工智慧取代,而這類人羣面臨更加嚴峻的就業趨勢,據美國美林銀行預測,2025年以前,人工智慧帶來的「每年創造性破壞的影響」可能會達到14到33萬億美元。

在面對人工智慧而恐慌於失業的我們,一定要客觀冷靜的看待,不要成為一時腦熱而成為「盧德分子」。

(在當代,「盧德分子」一詞用於描述工業化、自動化、數字化或一切新科技的反對者)

失業潮是一定的,但還在人類會邁向更富創造性的工作。

講真,人們完全可以通過適應性學習擺脫自動化的威脅。

「如果一個行業的溢出效應足夠強,自動化的總體效應會是積極的。未來,人類與人工智慧是相互補充的關係,人類能夠從新技術應用中受益。」

所以,人們應當對人工智慧保持冷靜客觀的態度,沒必要杞人憂天,我們需要做的,是去提升工作技能來應對這即將到來的就業大變遷時代。


我們投了很多人工智慧企業,我個人的看法是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會給社會帶來三個影響:

1、社會產品剩餘

人工智慧目前直接影響是生產效率的N倍提高,人類在物質層面會變得更加充裕,人均能耗會不斷提升,整體物質生活水平會超過之前所有時代;

2、社會分工再調整

以後重複的工作、高危的工作、部分高薪的工作肯定都會被機器取代,但這是一個非常緩慢的過程,等真把這個過程走完,這些人也都找到別的工作了,比如90年代的國企倒閉潮,下崗的員工很多去了廣東,這也是一步步轉化的。

a、物質製造工作 變成 精神滿足工作。

有個不恰當的比喻,比如現在很多人轉行選擇做直播、拍抖音。未來人的物質會逐漸滿足,慢慢的會要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或者比如哪天VR或者機器人特別成熟,直接變成沉靜式的新世界,比如美劇西部世界。

b、重複型工作 變成 創意/複合型工作

因為目前人工智慧的發展還是非常難做到遷移學習,很難讓一個機器人觸類旁通,但是人可以,所以人未來可以多做一些複合型、創意型的工作,比如搞下畫畫、音樂、寫作、拍電影。

3、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的融合

未來很多東西可能只要在虛擬世界中就能完成,比如賺錢、學習、遊戲。虛擬社會中的身份會直接映射到現實生活中。現實生活的需求也可以映射到虛擬世界中,比如你想要生個寶寶,可能寶寶存在在虛擬世界就夠了。我個人悲觀的認為,最後現實生活中的總人口肯定會逐步降低。

至於樓主所說的社會最後只留下精英階層,徹底消滅貧窮。這是不可能的,精英是永遠都會存在的,精英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關鍵力量。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