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隨著社會整體的技術進步和資本有機構成的提高,剩餘價值的減少,資本主義將會走向何處?


資本很多時候願意機器代替勞動力,但資本有機構成變高時,資本就不願意更多的使用新機器,如土地、專利費、其它中間費用等,從純技術關係(人與物關係)角度,技術進步連生產機器的生產消耗也會下降,但那不是資本主義的成本標準,花多少錢用多少錢代表的交換比例所反映的社會關係(人與人的關係)纔是資本主義的成本標準。

也就是說在資本主義重新的黃金期,資本會大量採用新技術,而資本主義重新的黃金期,就是因經濟危機大量資本破產,社會關係重組時,這時平均利潤率恢復,資本更願意採用更多新技術,採用新技術這時成本也不會相對太高。


機器取代人,還是人取代機器,取決於利潤,哪種划算用哪種咯!


假設生產某產品,每年的全部產量用作第二年和勞動力交換的資本(可變資本)。

上一年收穫的量是 [公式] ,本年度收穫 [公式]

工資率 [公式] ,勞動生產率 [公式][公式] ,能僱傭的勞動 [公式]

所以:

[公式]

[公式]

利潤率決定於工資率和勞動生產率。這個時候修改模型,使得並非全部上一年產出都用做和勞動力交換的可變資本:即 [公式][公式] 作為不變資本量,也就可以看作題目中所說的機器)

那麼:

[公式]

從而:利潤率現在決定於勞動生產率、工資率還有不變資本量。

[公式] 一定時,(由公式)利潤率隨著勞動生產率的提升而提升,隨著 [公式] 的增大而減小。因為 [公式] 越大,能用於僱傭勞動的資本也就越少。除非提高不變資本量能夠使得勞動生產率提高,否則資本家不會傾向提高不變資本量。

還可以對上述利潤率公式有(在資本有機構成和勞動生產率間引入生產函數的關係後)

[公式]

[公式]

即使得勞動的邊際產品等於工資率加上工資乘利潤率,不變資本的邊際產品等於超過其損耗的利潤率。

其含義是:資本家的利潤最大化是使得每一單位資本用於固定資本和僱傭勞動所得到的利潤率均等。這纔是真正的要素替代原則。


機器貴,人賤。

說到底,就是這一個原因。


自動化是資本主義死亡加速器


讀一讀中學歷史再出來丟人現眼。沒有機器,沒有工廠,是你建立的顱內特色資本主義?


資本=資本家十工人從來就是一個整體


兄弟,就是先有了機器代替部分勞動力的 生產方式,才後有的資本主義的。 《土地 - 農民 - 地主》

《機器 - 工人 - 資本家》


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機器啊。。。

「機器」並不侷限於工廠裏製造產品的那些,它包括一切可以高效利用、轉化自然中的能源、物質以滿足人類某種需要的系統。

公路、汽車、高鐵、電力、水、氣、油、新聞系統、科學教育系統、電視、手機、互聯網,不光是工廠裏的機器,甚至大多數的普通人都是這個大機器的一部分。。。。。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不斷進化的機器。。。。。

全人類的任務就是維護這臺機器的運行、發展這臺機器以使之效率提高。這麼看來,資本主義自誕生以來就沒離開過機器,將來也不可能。。。。。


目前只能代替人類的體力,至於能代替人類的智慧會不會幹掉資本主義和人類因為機器會思考又有智慧還會分析,這時候機器不在是機器而是新的生命比人類學習速快好幾萬倍吧聯網後想想5G下載速度只要人類的知識可以全部傳入只時誰能掌控他或她人類的幾千年的知識在這種完美生命不堪一擊,畢竟只要是人就有缺陷聖人也沒用資本主義完全是燒火的。


1、人工成本足夠低。永遠有大批青壯年勞動力湧入城市尋求崗位;

2、訂單有限或者資源為人所控。勞方只能採取招之即來揮之即去、簡單培訓學習技能便可上崗的勞動力,避免盈利週期過長的機器生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