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銀行政策影響

餘額寶和零錢通投資的都是貨幣基金,投資方向是銀行間同業存款、央行票據、高等級信用債券等等,其中很多基金90%以上的投資額都是購買銀行同業存款。所以銀行的資金鬆緊程度對「寶寶類」理財產品收益影響是非常大的。

餘額寶是2013年推出的,那時最高收益率接近7%(現在達到4%的貨幣基金類產品都很少)因為那時市場缺錢,銀行等也缺錢。回頭翻看2013年至今央行的各項操作,不難發現主旋律就是降息、降准。當然餘額寶、零錢通這類理財產品的收益也就伴隨著一路走低。

目前,央行給出的一年期的基準利率只有1.5%(各商業銀行給出的利率一般在1.8%上下)這是幾次降息的結果。在降息的同時,央行也已經多次降准或定向降准。現在準備金的水平已經很低了,釋放的資金,算起來規模也非常的大。經過降息降准,市場上並不缺錢,那餘額寶和零錢通的收益必然呈現下降趨勢。

二、規模擴大、基本盤擴張

最初成立的時候餘額寶上只有天弘增利寶一款貨幣基金,但是自從2018年5月份之後,由於單一規模較大,餘額寶和零錢通就不斷的引進各類基金進行引流來稀釋風險。餘額寶和零錢通目前都對接20多隻(共40多隻)貨幣基金,當然這兩者只提供銷售渠道,收取相應的銷售服務費,並不參與管理和經營。

雖然貨幣基金種類增多了之後,大家不用再受限額限時的影響,但是基金規模增大了,那競爭力就會變得更加激烈,銀行可以選擇的餘地更多,談判的砝碼就更高。進入銀行的「買方市場後」,同行間為了競爭自然是會降低利率。

三、受資管新規的影響。

在資管新規開始實施後,貨幣基金的發展就受到了不小限制。比如要求實行T+0贖回的貨幣基金,當然快速贖回的限額不得超過1萬元,這就大大降低了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隨後出現的新型貨幣基金,也是為順應資管新規中的理財產品凈值化的要求,不過凈值型貨幣基金顯然沒有之前傳統的貨幣基金類型便捷,這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利率。

根據上面幾點不難看出以後「寶寶類」貨幣基金理財產品利率仍會持續走低,但也不至於低到央行規定的基金利率。相較於銀行定期,這類理財產品再不濟還有個取用靈活的優勢,當然了像之前那樣躺著賺6%收益的時代肯定一去不復返了。


這些都是貨幣基金,持有現金跟一些短期利率債,主要產生利息的都是這些短債為主,而國家一直在釋放貨幣,引導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通過降息降准,逆回購、MLF等工具在引導),加上銀行間的隔夜拆借利率看,可以知道銀行不缺錢。需求也就降低了,自然這些貨幣基金的收益就降低。你可以對比下這2個指標,自己可以去對比下。

銀行隔夜拆借利率:Shibor隔夜拆借利率走勢圖,Shibor利率查詢 - value500投資導航

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中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_最新債券利率,價格行情,走勢圖_英為財情


這是整個利率環境下行導致的。

知道今年房貸利率轉換成LPR吧,這個LPR是18家銀行基準貸款利率報價去掉最高和最低後的平均值,為啥要換成這個,就是這個的趨勢是往下走的,國家在減輕房貸負擔。

為何利率會長期下行了,還是經濟刺激的需要,老年化加劇,必須保證一定的經濟增長,否則年輕人掙不到錢如何給老年人保障?

那利率下行與刺激經濟有何關係呢?

你想啊,如果銀行利息高你會選擇存銀行還是拿去做生意?當然放銀行啊,安安穩穩拿收益,對好。

但如果利率越來越低,你就要琢磨了,天天擱那沒幾個錢,還越來越貶值,你心裡會很擔憂的。

那麼接下來你可以拿去投資做買賣嘛,憑本事掙錢去。

只有大傢伙把錢拿出來去熱火朝天搞建設,才能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給老百姓帶來收入,社會保障資金才能真正有保障啊。

都存銀行,14億人吃啥啊。

最近有新聞說有大行已經停止3年期大額存單業務了,這個3年大額存單利率超過4%,比銀行理財還高,沒啥風險,頗受大戶喜歡。

為何要停,成本受不住了,貸款利率越來越低,存款利率不能再高了,存款利率就是銀行的成本不是。

因此,以後大概率存款利率都要繼續下行。

當然關心餘額寶的肯定不知道,因為窮嘛。

說這麼多,只是要告訴你利率是會越來越低的,什麼寶都會這樣,當然那種出事的「E租寶」騙子公司例外。


類似的問題我之前回答過了,直接貼鏈接了哈,知乎好像不讓複製粘貼。

黃柳:餘額寶收益進入「1」時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洪荒合伙人


昨天剛做了一個餘額寶表格,最高的有2.36。可以在支付寶里選用更高一點的貨幣基金,收益比其他的多一些。安利一下銀行的活期理財,起購金額1w,年化3以上。


建議換成銀行裡面的貨幣基金,比零錢通和餘額寶多不少,比如:浦發天添盈和餘額寶是一樣的,但是年化率要高一些


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哪天變成負的也不要大驚小怪


哈哈哈,都這個樣,幾千塊每天少飯錢,幾萬塊每天少海底撈……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